尚权推荐丨张应立孔一:近十年我国犯罪问题演变分析

2012—2021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第一个十年,揭示这一时期中国犯罪变化的趋势与特征对下个十年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具有重要意义。数据显示,近十年,中国犯罪呈现发案规模大幅下降,未成年罪犯绝对数和相对数明显下降,女性罪犯占比持续上升、非接触性犯罪占比增长等总体特征。暴力犯罪大幅减少,涉黑恶势力犯罪、涉众型经济犯罪、环境资源犯罪、贪污贿赂等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涉毒案件总量回落禁毒形势依然严峻,新型犯罪增长迅猛。十年间社会治安总体形势向好,群众安全感不断提高。这得益于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的持续提升。

关键词:犯罪;形势;趋势;类型;特征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城乡统筹发展持续深化,脱贫攻坚战不断推进,我国逐步消灭了绝对贫困,大步迈进共同富裕社会。随着依法治国战略和廉洁政府建设的全面实施,逐步实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犯罪率持续下降,人民安全感不断提高,我国初步建成了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对近十年我国犯罪现象的变迁进行总体研究,呈现变化轨迹、揭示变化规律,对于今后刑事政策的调整和犯罪治理的优化意义重大。

研究一定时期的犯罪发展变化规律是犯罪防控的重要方面。笔者根据《中国法律年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全国法院司法数据统计公报》《中国禁毒报告》《中国毒品形势报告》等权威数据以及有关犯罪系列白皮书,对2012—2021年中国犯罪变化加以分析。

一、2012—2021年中国犯罪变化的总体特征

(一)犯罪数量变化趋势

表12012—2021年全国法院一审收、结刑事案件及判决罪犯情况表

注:表内数据见《中国法律年鉴》(2012—2021),2021年数据见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法院司法数据统计公报(2021)》。

从全国公安机关刑事、治安立案数来看,呈现波浪式大幅下降。根据2022年9月27日公安部新闻发布会消息,2015年起全国刑事发案进入下行通道,2021年刑事发案与2015年相比下降了29.9%。2021年全国公安机关刑事立案502.9万起,与2012年的655.144万起相比绝对数减少了152.244万起,降幅达23.24%。但这种下降不是单向的,其峰值在2015年,为717.4037万起。年均刑事立案585.1482万起。全国治安案件立案数也是呈现波浪式下降,不同的是治安案件立案数的峰值在2012年,为1388.94万起,逐步下降到2020年的862.8059万起,治安案件立案绝对数减少了453.7524万起,降幅达34.47%。全国公安机关刑事、治安立案情况见表2。

表22012—2021年全国公安机关刑事立案及治安案件受案情况表

注:表内数据见《中国法律年鉴》(2012—2021)。

(二)犯罪主体变化趋势

1.未成年罪犯绝对数和相对数明显下降。从全国法院生效判决情况来看,未成年罪犯绝对数和相对数均有明显下降,但2018年起,有较大波动。判决的未成年罪犯人数由2011年的67280人下降到2021年的34616人,降幅达48.54%。判决未成年人罪犯人数占判决全部罪犯人数的比例由2011年的6.39%下降到2021年的2.02%。应当注意的是,判决未成年罪犯人数及其占比是在判决全部罪犯人数上升的情况下发生的,表明未成年人犯罪状况明显好转。但全国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数据均显示:未成年人犯罪“稳中有变,好中有忧”,未成年人犯罪数量有所回升,流动(人口)未成年犯罪有所反弹。从法院判决的未成年罪犯人数来看,2011年持续下降到2017年,2018年开始波动回升,同比2017年上升了4.84%,2019年同比2018年更是大幅度上升了25.24%,2020年又比2019年大幅度下降了21.54%,2021年同比2020年上升了2.51%。从全国检察机关数据来看,2017年未成年人犯罪开始上升.法院判决的青少年罪犯情况见表3,检察机关审查逮捕、起诉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情况见表4。

表32011—2021年全国犯罪生效判决罪犯年龄情况表

表42014—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逮捕起诉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情况

2.女性罪犯占比持续上升。2017年起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判决罪犯的性别情况,之前司法统计数据里没有区分被判决罪犯的性别。数据显示,2017—2021年判决的罪犯中女性占比分别为:9.4%、9.85%、10.41%、10.48%、10.86%。2017年到2021年女性罪犯占比上升了1.46个百分点。判决女性罪犯绝对数由2017年的118195人增加到2021年185417人,绝对数增加了67222人,绝对数增加了56.87%。女性占比的上升及判决的女性罪犯绝对数较大幅度增加与女性在犯罪中的作用地位上升有关,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网络犯罪中女性犯罪明显上升,带动了判决的全部罪犯中女性占比的上升。2017—2021年生效判决罪犯性别情况见表5。

表52017—2021年全国法院生效判决罪犯性别情况表

注:表内数据见《中国法律年鉴》(2018—2021),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法院司法数据统计公报(2022)》。

(三)犯罪手段变化趋势

1.利用网络实施诈骗犯罪呈上升趋势。2014年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就超过了传统诈骗犯罪,成为诈骗犯罪的主要方式。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大数据报告,2016年1月—2018年12月全国各级法院一审审结网络犯罪案件4.8万件,在全部刑事案件总量中占比1.54%,案件量和占比也逐年上升。2016年网络犯罪占当年全部刑事案件的1.15%,2017年案件量同比上升32.58%,占比上升0.24个百分点。2018年案件量同比增长50.91%,占比继续上升0.63个百分点。2017—2021年全国各级法院一审审结涉信息网络犯罪案件共28.20万余件,2018—2021年分别同比上升51.18%、28.43%、20.9%、104.56%。2018年以来公安部连续组织“净网”行动,共破获网络犯罪案件25.5万件,抓获网络犯罪嫌疑人38.5万人。

2.网络犯罪案件涉及的罪名多且呈不断增加趋势。2016—2018年为258个罪名,其中诈骗罪占比最高为31.83%,其次为开设赌场罪,案件量占比为10.45%。2017—2021年为282个罪名,诈骗罪占比最高达为36.53%,帮信罪次之,达到23.76%。扣除重复的年份,2019—2021年信息网络犯罪案件涉及罪名同比2016—2018年增加了24个罪名,增长9.3%。从最高人民法院2次对信息网络犯罪案件涉及罪名的统计来看,超过60%的罪名都可能通过信息网络技术触犯。可见,以网络为代表的新技术极大改变了犯罪手段方式,最大的改变就是由传统的犯罪人和受害人面对面接触式实施犯罪改变为非接触式实施犯罪。

二、2012—2021年中国犯罪变化的类型特征

(一)暴力犯罪大幅减少

1.公安机关传统暴力犯罪刑事立案大幅下降。在公安统计中,传统暴力犯罪指标以杀人、伤害、抢劫、强奸、爆炸、绑架、放火七类为代表,但目前《中国法律年鉴》《中国统计年鉴》等公开文献中只发布了杀人、伤害、抢劫、强奸四类暴力犯罪。(1)杀人、伤害、抢劫三类暴力犯罪案件数直线下降。2011年全国公安机关立杀人案件12013起,2020年立7157起,绝对数减少了4856起,降幅高达40.42%。伤害案件由2011年的165098起下降到2020年的79662起,绝对数减少了85436起,下降51.75%。抢劫案件由2011年的202647起下降到2020年的11303起,抢劫案件立案绝对数减少了191344起,降幅高达94.42%,是三类暴力犯罪中下降幅度最大的。强奸犯罪是四种传统暴力犯罪中唯一略有上升的暴力犯罪,由2011年的33336起略增加到2020年33579起,绝对数增加了243起,升幅为0.73%。如果以四类传统暴力犯罪总和来看,2011年四类传统暴力犯罪刑事立案总和为413094起,2020年为131701起,四类传统暴力犯罪刑事立案总数减少了281393起,下降了68.12%。2011—2020年四类传统暴力犯罪情况见表6。

表6全国公安机关刑事立案分类情况表(起)

另外,我国已经连续5年多未发生暴恐案件。2021年与2012年相比“两抢”(抢劫、抢夺)案件发案也下降了96.1%。

2.检察院、法院起诉审结判决的严重暴力犯罪案件数大幅下降。全国法院系统审理的严重暴力犯罪案件,从2013年的7.5万件9.57万人,下降到2021年的4.9万件5.68万人。也就是说,9年间人民法院审理的严重暴力案件数下降了34.67%,判决的严重暴力犯罪罪犯数下降了40.65%。最高人民检察院数据显示,1999年至2019年,检察机关起诉严重暴力犯罪从16.2万人降至6万人,年均下降4.8%,2019年比1999年下降了61.73%。起诉、判决数均较大幅度下降,佐证了我国严重暴力犯罪得到了有效控制。

(二)黑恶势力犯罪发展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三)涉众型经济犯罪得到有效遏制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显示,2013—2017年5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传销、非法经营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28.2万件,年均5.64万件。2020年全国法院审结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1.5万件,涉及金额2.9万亿元。法院审结的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由2013—2017年年均5.64万件下降到2020年的1.5万件,下降了73.4%,反映出涉众型经济犯罪得到有效遏制。2010年—2016年8月全国公安机关破获传销犯罪案件2.65万起,涉案金额421亿元,年均4681起。2018年至2019年第一季度全国公安机关共立非法集资、传销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1.9万起,涉案金额4100亿元。2020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立案侦查非法集资犯罪案件6800起,涉案金额110余亿元,抓获犯罪嫌疑人1.6万名。2020年立案查处涉众经济犯罪案件与2018年相比下降了55.26%。

(四)环境资源犯罪快速增长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表72012—2021年中国环境行政处罚及环境犯罪审判情况表

注:表内数据见《中国环境问题报告》(2012—2021)。

(五)贪污贿赂等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得到有效遏制

表82017—2021年纪检监察立案及执纪情况表

注:表内数据见《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2017—2021)。

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判决人数波浪式下降。2008—2012年,共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犯罪案件13.8万件,判处罪犯14.3万人。年均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犯罪案件2.76万件,年均判处2.86万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共审结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19.5万件26.3万人,其中省部级101人,厅局级810人。年均审结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3.9万件,判处5.26万人。从年均来看,党的十八大期间比党的十七大期间年均审结贪污贿赂类犯罪案件上升41.3%,年均判处人数上升了83.91%。从刑罚的角度更能看出对贪腐的高压严打态势。

从历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里披露的数据来看,全国各级法院审结的贪污贿赂渎职等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数先升后降,由2013年的2.9万件连年上升,上升到2016年的高峰4.5万件,后又逐年下降,下降到2021年的2.3万件,降幅达20.68%,绝对数减少了6000件。判决的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人数由2013年的3.1万人逐年上升2016年的6.3万人,再连续下降3年,2021年略有回升,但仍然少于2013年的判决人数,2021年比2013年减少4000人,下降了12.9%。全国法院系统审结及判决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数、判决罪犯人数双下降,一方面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的成效,“不敢腐”氛围总体形成,“反腐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另一方面体现腐败犯罪得到了有效遏制。全国法院审理贪污贿赂等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情况见表9。

表92012—2021年全国法院审理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情况

注:表内数据见《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2013—2022),2012年数据见《全国法院司法数据统计公报(2012)》。

(六)涉毒案件总量回落禁毒形势依然严峻

表102012—2021年全国打击处理毒品犯罪情况表

注:表内数据见《中国禁毒报告》(2012—2013)、《中国毒品形势报告》(2014—2021)。

THE END
1.中国法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登记表下载中国行为法学会 海峡两岸法学交流促进会 能源法 航空法 长江海商法学会 财税法 董必武法学 法学教育 刑事执行 世贸组织法 法学期刊 体育法 网络信息法 法律文书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检察 审判理论 银行法 证券法 法治文化 保险法 警察法 立法 廉政法制 海峡两岸关系法 港澳基本法 案例法学研究会 律师法学https://www.chinalaw.org.cn/portal/article/index/id/34190.html
2.基地新闻资讯中心《中国版权年鉴2023》全书共11个类目,分列21个分目或次分目,包括特载、版权工作概览、版权要闻、年度报告、典型案件、法律法规及规章文件、示范表彰、理论研究、统计资料等栏目,详实记录了2022年度我国版权领域的重大事件、重要工作、典型案件、产业发展状况、学术成果、统计资料等各方面情况,全面反映了我国版权领域工作成http://copyrightruc.com/article/3/513.html
3.2018年统计年鉴汇总(中国统计年鉴2018)2018年统计年鉴,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2018,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http://nianjian.xiaze.com/help/nianjian-2018.html
4.《中国法律年鉴2018》简介书评在线阅读当当中国法律年鉴2018 正版图书,实体店销售,可出清单,开发票 作者:本书编委会 编出版社:中国法律年鉴社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手机专享价 ¥ 当当价降价通知 ¥280.00 定价 ¥420.00 配送至 北京 至北京市东城区 服务 由“华清智鉴图书专营店”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http://product.dangdang.com/1356362516.html?point=comment_point
5.宗教事务条例1 伍晓梅 主编;宗教事务条例[Z];中国法律年鉴;2018年 2 马保平 主编;宣传培训[Z];宝塔年鉴;2021年 3 马时全 主编;孙守刚莅商调研[Z];商丘年鉴;2019年 4 钱菁菁 主编;法治工作[Z];启东年鉴;2021年 5 余崇威 主编;三大主题活动[Z];内江年鉴;2019年 6 谭小节 主编;抓好民族宗教和法律的学习宣传[Z];开https://cyfd.cnki.com.cn/Article/N2019030064000204.htm
6.《中国法律年鉴》历年汇总《中国法律年鉴》是由中国法学会主管主办的综合性法治类大型文献,忠实记录了我国立法、司法、行政执法、法学教育与研究等领域法治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走过的辉煌历程,已成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阵地、忠实记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进程的历史印记、全方位展http://www.tjnjw.com/hangye/f/zhongguo-falv-nianjian.html
7.数据分享《中国法律年鉴》19872022而今天要免费分享的数据就是1987-2022年间出版的《中国法律年鉴》并以多格式提供免费下载。(无需分享朋友圈即可获取) 数据介绍 自1987年起,《中国法律年鉴》作为一部全面记录中国法律发展进程的重要文献,见证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每一个关键步伐。这部年鉴不仅是法律专业人士的宝贵资料,也是研究中国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重要窗口https://blog.csdn.net/qq_39719713/article/details/139882858
8.中国犯罪率统计图2018:《中国法律年鉴》《中国检察年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中国信息年鉴资料》和“最高法公布数据”。 题主访问了表格所声称的数据来源出处,但并没有得到任何与这份表格有所关联的信息,下面用贴上一些查询的图片,作以佐证,首先是法院网: 为防止是检索系统出现了问题,我输入了更为简单的两个关键字 https://www.51zlaw.com/xingfa/87309.html
9.中国法律年鉴汇总(1987你好! 我想要2000年之后的中国法律年鉴的所有数据,赚数据币然后再一个一个下载有点麻烦,请问能直接开个价吗? L'étranger2018-01-14 07:49:16 我有1987~2013年的pdf版。 LilyH2018-04-02 18:02:15 可以发给我吗?我写论文用18895376123,我百度云账号 牛牛2022-10-21 14:08:28广东 不知道你还有吗? Ainhttps://www.douban.com/note/432278520/
10.中国法律年鉴20122012中国法律年鉴 年鉴年份:2012 名称:中国法律年鉴 主编:诸葛平 总编 所属省份:全国范围 总编主编单位:中国法律年鉴编辑部 内容简介: 中国法律年鉴《中国法律年鉴》是供国内外读者了解和研究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基本情况必备的综合性的大型文献。年鉴以立法、司法为主干,从法律的制定,法律的实施,法律的宣传、教育和https://www.zgtjnj.org/navibooklist-N2012110016-1.html
11.中国法律年鉴19872021年全EXCEL完美版经管文库中国法律年鉴1987-2021年全EXCEL完美版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https://bbs.pinggu.org/thread-11146488-1-1.html
12.2018年第2期总第4期通过对中国法律年鉴中2007-2012民间纠纷调解的数据以及对2007-2017十年间的乡村涉及民事纠纷的案件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后,结果如下图(图1-2、图1-3)所示。在民间纠纷调解的数据分析结果中,邻里纠纷和婚姻家庭纠纷占据民间纠纷的主要位置,而损害赔偿和涉及房屋土地纠纷紧随其后。而在涉及乡村的民事诉讼案由中,排名前三的http://fxy.hunnu.edu.cn/info/1130/2923.htm
13.统计年鉴下载[FFF] 中国法律年鉴(珍藏版)(PDF版) 一、《中国法律年鉴》是供国内外读者了解和研究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基本情况必备的综合性的大型文献。年鉴以立法、司法为主干,从法律的制定,法律的实施,法律的宣传、教 上传日期:2011-02-08 人气:284[FFF] 中国发展报告2009(PDF版) 中国发展报告2009 上传日期:2011http://www.tjcn.org/tjnj/index_1513.html
14.刘志民律师专家百科《心灵感悟》被媒体誉为中国律师界首部心灵哲学散文诗集;《心灵感悟》被中国诗歌春晚组委会评为“2023年度全国十佳诗集〞。他十分荣幸地获得“全国十佳诗人称号”和“全国十佳诗集作者称号”。2018-2023年连续六年入选《中国法律年鉴》优秀专业律师,2023年事迹入选中国核心期刊《影响力人物》年鉴,并入选封面人物。http://www.zyrc.vip/pd.jsp?id=486
15.北大法律信息网《清华知识产权评论》 《北航法律评论》 《竞争法律与政策评论》 《国际法学论丛》 《中国空间法年刊》 《宪政与行政法治评论》 《日本法研究》 《刑法解释》 《法律与金融》 《土地法制科学》 《北大法律信息网文粹》new 《China Legal Science》new 《China Law》 《中国法律年鉴英文版》 《Peking University Johttp://journal.chinalawinf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