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热爱中学生活,珍惜新的起点,积极应对各种可能与挑战,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以积极的态度迎接中学生活的到来。

能力目标:能正确认识中学时代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能积极应对中学生活的各种挑战,激发自我潜能,塑造全新的自我。

知识目标:了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知道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既是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是新的目标和挑战。

【重点难点】

重点:中学时代为人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难点:认识中学生活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师:生命好像一场旅行。我们刚刚告别快乐的小学生活,度过愉快的暑假,而今,我们满怀希望跨入了中学的大门。进入中学阶段,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又是怎样的风景呢你对中学生活又有哪些期待呢今天我们就走进——中学时代。播放歌曲《中学时代》。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一)自主预习

1.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它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2.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3.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这些都是生命馈赠给我们的成长礼物。(二)合作探究

知识模块一新的起点

探究一:教材P2~3运用你的经验

(1)上了中学,你觉得自己长大了没有

(2)你对中学生活有哪些期待答案提示:此活动两问,可以让学生据实回答,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答案不统一。

(2)你的初中生活与小学相比有哪些变化

答案提示:(1)让学生根据自己近几天的观察据实回答。

答案提示:(1)钱学森的话语让我领悟到,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它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为我们的人生长卷打上更加丰富而厚实的底色。(2)根据对身边人物的采访据实填写。

知识模块二成长的礼物

(1)你最想挑选哪类礼物你希望盒子里装的是什么样的礼物(2)它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

小学生活有快乐,也有遗憾。进入中学,你打算如何弥补

答案提示:此探究可从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课余生活、体育锻炼、社会实践等各个方面让不同的学生据实谈自己的遗憾及今后的打算。

(1)你读过这份书单中的哪些书你有信心在初中阶段读完这些书吗

(2)在21世纪,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等四种学习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对此,你有何打算

答案提示:(1)让学生据实回答。(2)此活动主要让学生认识到这四种学习的重要性,能以实际行动从现在做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交流展示生成新知

1.初中生活把我们带入到一个崭新的天地,面对这个全新的环境,我们要(B)A.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放任自流

B.珍惜新的开始,做好准备迎接新的挑战c.用大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不需要别人监督

e.确立的奋斗目标要高,否则说明自己的决心不大

2.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是新的开始。这里“新”意味着(e)

①新的机会②新的可能③新的乐趣④新的规则和要求⑤新的挑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e.①②③④⑤

3.钱学森说:“6年的师大附中学习生活对我的教育很深,对我的一生,对我的知识和人生观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在晚年曾写下一段话,称17个人对自己的一生影响深远,12个人是求学期间的老师,其中中学老师就占了7位。从钱学森的话语中,你认识到了什么

(2)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这将为我们的人生长卷打上更加丰富而厚实的底色。

4.进入中学,我们会收到许多生命馈赠给我们的礼物。

(1)在你的中学生活中,你会收到哪些生命馈赠给你的礼物

答案提示:新的目标,新的机会和可能,新的挑战,新的要求等。(2)这些礼物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

答案提示:①中学生活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集体生活,涵养我们的品格,丰富我们的个性;新的课程,引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发展兴趣的平台;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之门②进入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③在新的环境中,我们有机会改变在父母、老师和同学心目中那些不够完美的形象,重新塑造一个“我”:越来越有活力,能坚持,有韧劲;越来越坚强,会合作,能包容;越来越有主见,敢于表达自我。教学反思:

一、教案背景

学习中有苦更有乐。作为初中生,面对初中学习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学生会遇到很多困难,不能很快适应这种变化,因而产生畏难情绪,这对学生的学习信心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帮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内心激发学生的实践性学习兴趣,逐渐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有效的调控,提高主动学习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就显得十分必要。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能使学生对学习有正确的认识,端正学习态度,真正做到珍惜学习机会,热爱学习。

二、教材分析

1、本课的地位、作用

本框题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的内容,主要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本课《享受学习》的教学主题是让学生认识学习,感受学习,从而领悟学习带来的无穷乐趣,能够喜欢学习。教学设计应通过体验的教学方式从学生已有的学习,尤其是进入中学这一阶段对学习的亲身感受出发让学生体会学习中的快乐,进而让学生感受到享受学习权利本身就是一种快乐;其次,从探索世界奥妙的角度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体会学习的快乐。

2、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到学习苦中有乐,领会学习带来的快乐,从而能够喜欢学习;懂得良好的学习环境来之不易,从而学会感激家庭、感激学校、感激社会,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及终身学习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感悟。知识与能力目标:懂得学习是一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是苦乐交织的一种认识自然、社会和自我的活动;意识到学习能不断认识和发现自我潜能,获得一种不断超越自我的无穷快乐。同时提高自主学习、克服困难和辨证思维的能力。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体验学习活动的苦与乐,认识学习的必要性。教学难点: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学会体验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老师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各种情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师生在此情此境之中进行着的一种情境交融的教学活动,对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等方面有独到的作用。

2、活动教学法。活动教学法不仅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参与到课堂上来,而且,能使学生在活动中耳濡目染的体验和感悟到知识,使学生终身难忘。

四、教学过程

(教学理念)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而且教育本身就应该是一个体验的过程。为此,在教学中把握“活动”和“情感”两条主线,营造富有感染力的情境,以体验式教学为途径,深入学生生活实际,使教育的实效性得到不断延伸。第一环节:情景导入播放歌曲:《童年》

这首歌反应了童年时代的快乐生活,歌词中就提到了学习,说明它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那么,学习带给我们的是苦还是乐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

【设计意图】:思想品德课强调情境和氛围,教学情境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效

果的实现。因此本节采用学生都熟悉的《童年》这首歌导入,用以渲染气氛,做情感铺垫。

第二环节:指导学习

(一)、学习中的苦与乐

活动一:辩论——学习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

【设计意图】:通过辩论,让学生各抒己见,自己探求发现学习中的苦与乐,并及时的分析快乐的原因和感到痛苦的原因,同时能够通过讨论知道怎样克服学习中的困难,真正的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活动二:真情感言

请同学们观看贫困地区学生读书的照片和汶川地震中学生的照片。设疑:1、看到刚才到这些照片资料,你有什么感受2、既然学习很辛苦,那我们又何必知其苦而为之呢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照片资料,把自己的周围环境与照片中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的对照,体会到自己现在的学习生活多么的优越,意识到拥有学习的权利和机会也是一种幸运和快乐!进而分析学习的重要意义,认识到要珍惜自己学习的权利和机会。

(二)、探索世界的奥妙

活动一:视频欣赏

设疑:1、对于我们赖以生存的太阳,你都了解多少呢观看《太阳系—太阳》的视频。

2、世界上还有很多奥妙等待人们去揭晓,你还知道哪些奥妙呢

【设计意图】:通过设疑,看视频,让学生自己探求世界的奥妙,以此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体会学习带来的快乐。

活动二:你知道原因吗

展示新月抱旧月、阿拉斯加上空的彗星与极光、武夷山悬棺之谜三组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对这些奥妙的认识,体会当我们通过学习发现自己的潜能的时候,当我们的好奇心在学习中获得满足的时候,当我们从学习中逐渐了解世界奥秘的时候,学习的快乐就洋溢在我们心中!

第三环节:探究与实践

案例分析——讲述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小故事

设疑:

1、法布尔为什么对昆虫的观察研究如此入迷

2、如何激发与培养学习兴趣呢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事例,体会只要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帮助你发现学习的快乐,进而思考如何培养学习兴趣,以改变对学习的态度。

本课结束语:学习中有苦更有乐。在享受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从无知走向有知,从知之甚少带知之更多,不断提升着我们的精神境界。只有不断的努力,才能登上新的知识高峰,实现新的自我超越。

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认识自我的兴趣,培养乐观自信的态度,树立自信心,形成正确的人生奋斗目标。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认识自我的方法,能正确认识自我。知识目标:了解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及正确认识自我的途径。

重点:正确认识自我的重要性。难点:如何正确认识自我。

【教学方式】角色扮演法、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

【学习方式】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二、情景导入(俗语导入)

师: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贵自知,自知者明/,这些话语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不足,人无完人。今天,我们就针对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我们学习--认识自己。三、讲授新课

【活动一:合作探究】

作业交流:用词语描述自己的中学生活。并说说自己展现的形象。思考:P25下面的三个问题。

(1)在每个镜头里,你展现的形象是怎样的请尝试用几个词语进行描述。

(2)你对自己展现出来的形象满意吗

(3)听听同学的意见,他们对你的看法怎样答案提示:让学生根据自己情况,据实回答。师:自知者明、认识你自己都告诉我们认识自己是多么重要。

思考:这篇短文说明了什么道理

问题:(1)你如何看待小刚对自己的认识(2)这样的认识给他带来怎样的影响答案提示:(1)小刚有点自负,没有正确认识自己。(2)小刚的态度,不利于他的自我发展,不利于和他人的交往,对自己,对集体都是有害的。思考总结:正确认识自己有什么重要意义

提醒:促进自我发展、促进与他人的交往。我们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

思考:(1)你是从哪些方面认识自己的(2)你是怎么得出这些认识的

答案提示:(1)可以从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来认识自己;可以从个性心理特征来认识自己;可以从在群体中的关系来认识自己;等等。(2)通过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的。

(1)画画像。拿一张白纸,用文字、图画等形式描绘自己,然后折起来,收集在一起。

(2)猜猜看。每人从中抽一张折叠的画像,猜测这是谁的画像并说明理由。第一眼看到这张画像,你想对画像中的人说些什么

答案提示: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可以是自我观察和分析,也可以与他人比较。

(1)不同的人对/我/的评价各不相同,你怎么看待这些不同(2)你觉得/我/该如何对待这些评价

答案提示:(1)每个人对/我/的评价角度不一样,从而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这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2)对于这些评价,我会客观冷静分析,既不盲从,也不忽视,用理性的心态去面对他人的'评价,无论好坏,我都会勇于面对。(3)用心聆听、勇于面对、平静拒绝

四、感悟提升

五、当堂演练

1.《咏梅》中有/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诗句,这句诗对我们个人成长的启示是(c)

①要看到梅与雪的差距②要看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③要看到梅与雪的共性④要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A.②③B.①③c.②④e.①②

2.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是人生的一大智慧,我们应该(c)

A.欣赏自己,不要被他人的评价左右B.找到自己的优势,塑造完美超人c.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既看到优点,也看到不足e.多看优点,不要太在意自己的缺点3./要想了解自己,最好问问别人。/这句谚语启示我们要通过(B)

A.自我评价认识自己B.他人评价认识自己c.兴趣爱好认识自己e.外在特征认识自己4./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求短,智者难为谋。/(1)请你谈谈这句话中蕴含着什么道理

(2)你将通过哪些科学方法来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答案提示:1c2c3B4.(1)①每个人都有长处和优势,也都有缺点与不足;②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这样才能公正、客观、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2)①从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来认识自己;②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③通过他人评价认识自己。

六、布置作业

1、采集几片树叶。把自己的指纹印在一张纸上。

2、介绍几个改正缺点的办法。

3、搜集一个挖掘、激发潜能的故事

4、请给自己写一句寄语,表达自己对未来的期望。

3.3做更好的自己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知道积极接纳自我是理性和智慧的选择。

2.学会欣赏自己。

3.掌握做更好的自己的要求。

4.正确认识每个人之间潜能的异同,懂得发掘潜能的方法。

能力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学会从材料中搜集、提取有效信息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教学活动,把知识学习、能力发展、情感培养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到如何做更好的自己,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交流的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积极接纳自我,并学会欣赏自己,展示风采。

2.认识到每个人之间潜能的异同,了解发掘自身潜能的方法,做更好的自己。3.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发现自我、完善自我,确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重难点突破重、难点:做更好的自己。

突破方法:“做更好的自己”,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又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为有效突破这一知识点,教师可以先帮助学生分析:1.如何积极接纳自我;2.学会欣赏自我;3.如何做更好的自己;4.发掘自身潜能的方法通过一步步地分析这些问题,并针对在不同板块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灵活的调整和处理;然后分别由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并进行归纳。教学中注意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一、直接导入,启动思维

方法1:创设情境导入。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发挥视、听觉获取知识的渠道作用,给学生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提高了听课效率。

过程:播放刘翔参加比赛获得110米栏世界冠军的激动场面的视频。2.请同学们描述一下刘翔获得冠军时的心情及当时的比赛场景。3.作为一名中国人,知道这个消息,会有怎样的想法4.请学生代表发言并交流感受。5.引出课题:做更好的自己。

方法2:活动导入。

【设计意图】通过“运用你的经验”(教材P31)板块,结合学生实际开展活动,导人本课,降低认知难度。过程:

多媒体呈现:“运用你的经验”(教材P31)。

你怎么看待晓蓉的累

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如果有,它们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你是如何理的1.结合材料,针对提出的问题,分小组讨论,教师指导。2.各小组代表对讨论的结果进行交流发言。3.教师归纳,引出课题。

二、自主探究,信息搜索

【设计意图】自主学习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中体会自信与快乐。更多地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体验成功与挫折的舞台,这对学生意志品质、交往能力的培养和学习动机的.强化都很有意义。自学提纲:1.我的风采。

(1)为什么要接纳自己接纳自己,包括哪些内容(2)学会欣赏自己的方法、原因和意义分别是什么2.我要飞得更高。(1)怎样做更好的自己

(2)每个人的潜能不尽相同,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发掘自身潜能有哪些方法

三、全员互动,交流共享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探究式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体验现实、感悟生活,让他们学会了与同伴交流,在传递信息中相互影响,在活动中相互启发,学生可超越自己的认识,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的知识。把课堂这个大舞台更多地留给学生,才能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潜能。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饱含期待、深情的话语,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

过程:

活动1:“阅读感悟”(教材P32)。

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第二个我。我和某些人可能会有些许相似之处,但没有一个人能和我完全相同。我的一切都真真实实地属于我,因为都是我自己的选择。

我拥有自己的一切:我的身体,以及我的一切行为;我的所有感觉——愤怒、喜悦、沮丧、友爱、失望和激动;我的嘴巴以及由它说出的一字一句——或友善亲切或粗鲁无礼,或对或错;我的声音:或粗犷或轻柔;还有我的所有行动,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我拥有我自己的想象,自己的梦想,自己的希望,自己的恐惧。......

我就是我,自得其乐。

——节选自维吉尼亚·萨提亚:《新家庭如何塑造人》

1.学生阅读材料。

2.教师提出问题:接纳自己,包括哪些内容

3.小组探讨。(如:身高、性别、体形、行为习惯、家庭、学习成绩、相貌、性格、优点、缺点等)

THE END
1.收藏:62张法律思维导图,一张图解决一个法律问题我制作思维导图的初衷,其实只是作为自己的学习笔记,把自己学习过、研究过的法律知识点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归纳、总结、记录下来,如果自己在工作中再碰到同样的法律问题或面对类似的案件时,就不用再去重新翻查相关的法律条文,直接看导图,顺着导线直接找出结论,按图索骥,方便快捷。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1101/19/80850145_1054181661.shtml
2.建议收藏法律知识点思维导图(2)这是一系列的法律知识思维导图!涵盖了民法典、劳动法及刑法的相关内容,后续会逐步发布。 其特点为: 用直观的导图将复杂的法律条文转化为清晰的视觉路径,帮助您快速掌握法律要点。无论是律师、法务、法学生,还是法律爱好者,都能在这里找到价值。 让法律知识触手可及,让法律不再晦涩难懂,让图谱为您工作提效! https://www.360doc.cn/article/3649312_1123714420.html
3.73张法律思维导图汇编,一张图解决一个问题条文法条思维导图,能让自己简单、清晰、高效地实现知识管理,能让看图人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获得最有用的信息,直接得出问题的答案。 本文作者,在他办案的过程中,整理、归纳制作了七十多张实用的法律思维导图。每一张导图,条理都很清晰,简单明了、直观易懂、非常实用。这套导图,可以让律师快速地按图索骥、找到法律问题https://www.163.com/dy/article/INUPNGVN051998SC.html
4.学校学习法律法规制度(通用13篇)篇8:学校学习法律法规制度 通过两个学年的教学实践, 并参考相关文献, 本文提出了基于思维导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过程设计模式, 这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认知与元认知并重, 为学生提供了独立学习的技巧和能力, 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izgl2shf.html
5.学生构建思维导图的过程就是归纳知识梳理逻辑构建体系形成学生构建思维导图的过程就是归纳知识、梳理逻辑、构建体系、形成思维的过程。在不断完善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逐渐学会与其他知识内容进行和融合。基于这种逻辑体系和思维方式所获得的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会让学习者产生一种的穿透感,其学习的深度、广度都远超碎片化学习的效果。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https://www.shuashuati.com/ti/4acd29fdc1b24049b41529ac65801f1c.html?fm=bd1539f9751d2dc8f1ba7680d6047307a5
6.软考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第4版)思维导图模板软考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根据第四版(2023年新版教材)进行编写,内容详细,根据思维导图,可以快速对重点知识进行整理记忆,方便快捷,欢迎大家克隆学习https://www.processon.com/view/654c455f8f11b40fe56ece43
7.冲刺篇丨人大法学考研三轮阶段:如何从“输入知识”转向“输出知识首先是论述类题目,可以根据知行的资料以及师兄视频课的讲解,再结合上述两种输出方式,总结自己的答题步骤,串联知识(思维导图),以点引面(表达式输出),有体系地进行论述。关于理论法,如法律史可分为以下三个部分:一是某一个概念的定位,所属什么朝代,前后有何演变过程,内容是上述思想、法律文件、刑事制度等中的那一部https://m.douban.com/note/839400780/
8.过程能力论文范文12篇(全文)教学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 一种体验, 一种感悟”;新课程也倡导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的过程;因此本文就“概念的形成过程, 原理 (性质、法则、公式、定理) 的发现与推导过程, 展示问题发现与解决的思维过程, 数学思想方法的深化过程”这四个方面, 谈谈对“过程化https://www.99xueshu.com/w/ikeyp78h8ebx.html
9.网络中心——第3部分:师生发展。该部分规定了数字校园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的内容、要求与目标,以及数字校园实施过程中对教师专业发展保障措施的要求。 ——第4部分:数字资源。该部分规定了职业教育中使用的三类数字资源的要求,包括课堂与实训室数字化教学资源(媒体素材、试题、试卷、课件、案例、文献资料、网络课程、教学工具http://www.xtzy.com/wlzx/detail.jsp?public_id=153330
10.枣庄市课程纲要编写指导意见“课程资源”为延伸、拓展的阅读、音像、影视等素材,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理解文本、形成能力的各种资源材料。 “单元评价要点”为本单元应掌握的知识要点、语文要素、人文点、语用内容、阅读与写作能力点等内容,便于学生明确本单元应掌握的内容,清晰本单元检测的具体目标。可作为单元复习的内容使用。 http://tzsxzx.tzjtzy.cn/index.php?r=space/school/portal/content/view&id=419895
11.价值》发布全文思维导图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生产力,即生产能力及其要素的发展”[3]“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4]恩格斯认为,生产力的本原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而形成的改造自然的https://www.qzwb.com/gb/content/2024-06/19/content_9058660_0.htm
12.产品读书《用户力:需求驱动的产品运营与商业模式》紧接着详细阐述了产品的设计流程:产品决策、功能设计、用户体验。接下来说明了网络运营是一个产品、运营、市场、技术等部门通力合作的体系,并强调了网络运营模型以及周期的重要性,最后阐述了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本质:商业模式等同于用户价值模式,广告和电商收入是商业模式的结果。 拓展阅读 思维导图https://blog.51cto.com/u_12667998/6544042
13.人力资源的核心竞争力及提升方式(如何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核心有学者认为,人力资源处于人本身,是一种活的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具有能动性、时效性、可再生效与创造性素质规划在一方面让员工清楚自己的岗位职责,另外约束员工的行为,形成相应的惩罚制度;在数量规划上要根据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似乎是一夜之间,在互联网思维下,各种跨界合作的产生,P2P、O2O新模式不断涌现,https://city.shenchuang.com/scnews/20240812/1822761702765236226.html
14.人类简史好用、好看的在线思维导图工具,帮助你提高工作效率、学习效率https://zhimap.com/mhtml/0b9077bf9a6f43618a5f8c9aa8bb1c18
15.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18篇我们应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要不断告诉学生信息技术在学习过程中的无限价值,锻炼学习者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的能力,并学会对自主学习结果进行评价等,形成一套适合自身的,终身有效的学习方法。还要培养学生在学习以外的情境下,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自身知识层面,拓展思维能力,提高学习能力,锻炼学生自己的思https://www.wenshubang.com/xindetihui/3172092.html
16.书影观后感八《周期》万事皆周期周期读后感悟最近看了一本投资大佬霍华德 马克思写的书《周期》,又发现了一本值得写读后感的书籍,也是一本只恨自己没有早点看过的书。同时阅读方式也采取了思维导图拆解阅读的方式,这里把自己总结的思维导图贴出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本篇文章也按照思维导图的拆解方式进行介绍,摘录一些经典的语句和自己的看法。 https://blog.csdn.net/sinat_33087001/article/details/10645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