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和谐婚姻家庭关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动力源之一。和谐社会需要和谐婚姻家庭作为支柱,确保社会健康发展,有序运行,支援经济建设快速提升。
社会发展需要和谐环境,家庭和谐需要稳定的婚姻家庭关系。在和谐友爱的发展过程中把家庭各个方面关系搞好是至关重要的,也是一个家庭必备的基础之一。
如何构建和谐的婚姻家庭关系,对于这个命题的立足,并不应从法律而已。法律仅是最低的道德底线,婚姻家庭法仅是调整婚姻家庭纠纷矛盾,规定婚姻家庭权利义务的法律。作为一个女性,我从女性的视野来谈一谈个人对构建和谐的婚姻家庭关系的看法:
婚姻,以情感作为纽带链接人与人的关系;家庭,以血缘为中枢牵扯彼此的生活。对于婚姻而言,首先,必须有感情基础。有了感情基础,双方才能互尊互爱。互尊互爱,并不是占有、控制,适度的私人空间对于婚姻更能添一份亲近。适时地给予关怀,对婚姻关系更为有利。互尊,站在对方的角度,从对方的处境考虑对方的心情,于许多矛盾便能迎刃而解。尊重对方的态度,也能获得对方的尊重。
其次,信任。在双方结合之后,信任是维护彼此婚姻关系的重要基石。许多人对配偶有诸多怀疑。怀疑是一剂毒药,越是怀疑越是造成自己的痛苦与对方的痛苦,最终,双方都会因为怀疑而失去对对方的信任。和谐的婚姻家庭关系中,家庭主人与长辈的关系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人只要成家,就要面临双层的父母关系,如何平衡这层关系,在于平等对待。双方的父母都是赋予了彼此生命的重要的人,必须正确对待尊重,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建立夫妻和睦友爱关系。有时,家庭往往为父母的事而闹的满城风雨,长期下去就会引发家庭矛盾,后果是可怕的,也是悲哀的。如何搞好婚姻家庭关系,这是关系到一个合法婚姻家庭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必须建立和谐的关系,以维护家庭圆满,家庭的幸福生活。还有子女的培育与和谐关系的发展,这也是十分重要的关系。子女是父母的爱情结晶,凝聚着整个家庭的爱与情,如何培育孩子成才,茁壮成长是家庭的焦点。孩子是天真无邪的,后天教育很重要,至于如何培育,如何促进其健康成长,完成家长的寄托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在孩子的身上倾注爱和情是一样的,只是方式不同罢了。
家庭与邻里的关系也是重要的关系,它对维护和谐家庭的稳定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社会是一个大家庭,而家庭是其中的一分子,所以,构建和谐家庭与社会的融洽关系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关系之一。
人际关系是一门学问,尤其是在朝夕相处的夫妻和家人之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保证自己的婚姻家庭无虞,因为人与人时刻发生着众多联系,不断磨合,不断适应,不断理解彼此,才能将和谐的婚姻与家庭共筑。愿举案齐眉,琴瑟和谐,兄友弟恭,父慈子孝。
判断题:5道,每道5分,总分25
1.婚姻家庭生活中出现冲突意味着家庭危机开始出现(错误)
2.“父慈子孝”的境界可以用家庭交换理论解释(正确)
3.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婚前所购得的住房可以认定为夫妻共有财产(错误)
4.在家庭系统中,整体的家庭系统就是家庭成员的总和(错误)
5.早期的一夫一妻制是针对于男女两性的(错误)
2.根据家庭系统理论,一个问题孩子的出现可能源于家庭中某些次系统出现问题,例如亲子关系、夫妻关系等,而影响了孩子成长(正确)
1.在婚姻市场的规范中法律的强制力最高(正确)
2.女性在味觉、嗅觉、触觉与高音的听觉方面较男性迟钝(错误)
3.登记结婚后,女方可以成为男方家庭的成员,但男方不可以成为女方的家庭成员(错误)
4.两性关系与两性角色已逐渐迈向平等化,而女性角色的改变比男性校(错误)
5.商品市场和婚姻市场交换的都是价值(错误)
1.由于生育是中国传统的婚姻功能,因此孩子必须从父姓(错误)
2.在被动选择不为父母的人群中都是因为女性的生育障碍(错误)
3.老年人丧偶后最常出现的人际关系冲突是与家人及朋友的关系(正确)
4.一般而言丧偶的女性较男性适应能力更强(正确)
5.沟通中的倾听即消极的毫无反应的倾听(错误)
1.孩子的出生给家庭带来的不仅是欢乐还有责任等等(正确)
3.人到中年孩子长大离家对女性而言意味着生活失去重心,即中年仅仅意味危机时刻的到来(错误)
4.家庭的建立可以断然从结婚开始(错误)
4.离婚并非处理婚姻危机的唯一最好方法(正确)
1.“同志”一词在台湾和我们大陆的含义不同,台湾指同性恋者(正确)
2.继亲家庭中子女不会影响夫妻关系(错误)
3.单亲家庭的亲子关系只能因为原家庭的解体而恶化(错误)
4.电视剧《家有儿女》中的家庭是一个典型的继父—继母家庭(正确)
5.依国外的研究单亲家庭和独亲家庭的父母都没有婚约(错误)
1.婚内无性暴力而言(错误)
2.家庭暴力仅指对家人造成的肢体伤害(错误)
3.学校并不是人一生中学习的唯一场所(正确)
4.老年人没有发生外遇的可能(错误)
5.无论军人是否有过错,军婚离婚必须经军人同意(错误)
5.协议离婚无须经申请。(错误)
单选
1.正向回馈是一个()的家庭系统(b开放)
2..哪一个家庭理论将家庭视为一生命体,由生命开始、茁壮到结束的历程?(a家庭发展理论)3.()是人类最初的婚姻形式(a群婚)
4.直系血亲包括()(a亲子关系和祖孙关系)
5.一夫一妻制由()演变而来(d对偶婚)
6.迷恋是()(c为恋爱而恋爱)
7.所谓特殊婚配是相对于()而言的(a理想型)
8.女性在语言方面稍微领先男性的合理解释是()(c大脑组织与社会化历程交互作用结果)9.大多数社会在血缘关系上规定()(b外婚制)
10.在家庭中,男性角色被定义为()(c工具性的)
11.()型祖父母取代父母的角色,由祖父母取代父母照顾及教养的责任(c父母代理)
彼此)
13.爱孩子并非(),而是让孩子在爱的环境中成长(a溺爱)
14.新婚夫妻两人在面对角色的扮演和期望时,应以()的态度面对之(c更平等)
15.大致而言孙子女的年龄越(),祖孙关系越亲密(b小)
16.对于继亲家庭而言亲自关系()于新的夫妻关系(b先)
17.就家庭生活的整体资源运作观点而言,家庭生活中原有的资源,可能因再婚事件所带来的新角色或新
家庭成员的加入,而必须面临()的困扰(a重新分配与调整)
18.从家庭发展的历程来看,()本身就是影响子女学业表现的重要因素(a家庭结构改变本身)
20.在居住型的隔代家庭里,孙子女的监护或重要决策归其(c父母)
21.学习型家庭的建构应包括软体(软件)学习环境和()学习环境(c硬体(硬件))
22.()是人们学习的第一个场所(d家)
23.暴力的界定一()来认定(b施暴者的行为)
24.最容易发生外遇的组合是()(a已婚男子加单身女子)
25.()是人生学习的起点,也是终身学习的场所(c家庭)
多选题
1.家庭的功能包括()(a教育与社会化的功能;经济功能b生理功能;情感功能c保护及照顾功
能;宗教功能d娱乐功能)
偶居)
3.(),及这三个因素交互作用都影响家庭对压力事件处理的结果(a压力事件本身b家庭资源c
家庭对压力事件的看法)
4.婚姻与家人中的关系包括()(a夫妻关系c姻亲关系d血亲关系)
5.以下关于家庭发展趋势正确的说法是()(a中国家庭逐渐从家族聚居形式向核心家庭(仅父母子
女组成的小家庭)过度b人们的初婚初育年龄普遍后延c生育率下降,离婚率提高d双职工家庭增
多,男主外你女主内的传统分工模式逐步打破)
6.家庭发展生命周期可以简化为()等发展期(b家庭建立期c家庭发展期d家庭收缩期)
7.群婚经历了()三个阶段(a交辈群婚b等辈群婚d族外群婚)
8.符号互动论强调()(b社会化d社会角色)
庭与家人之间的关系d家庭、家人与外在环境互动与影响)
10.家庭中最持久的次系统为()三个次系统(a夫妻c亲子d手足)
1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结婚(a直系血亲b三代以内旁系血亲d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
病)
12.依据社会学系理论的观点,孩子们籍由()而获知男女角色的差别(b无师自通d亲身经验)
13.有学者将人们选择不婚的理由归结两类,即()(a主动不婚c被动不婚)
14.约会的功能包括(a促进社会化和人格发展b接近异性c满足自我需要d为择偶做准备)
15.一般男女婚前互动经历三个阶段()(a彼此吸引阶段c建立亲善关系的阶段d形成相爱关系的阶段)
16.选择特殊婚配的个人因素包括()(a叛逆性格b理想主义性格c无法在适当范围内米的自己中
意的伴侣)
17.结婚的功能包括(a保障特定男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b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c是所生子女具有合法地位d与配偶之亲属相联结或建立亲属关系)
18.判断良性之间关系的亲密程度的标准包括()(a广度b开放度d深度)
19.调节婚姻市场的规范包括()(b民俗c民德d法律)
20.性别角色的概念包括()(a性别角色期待b性别角色表现)
21.影响老年期夫妻关系的因素包括()(a妻子的就业状况b退休后的财务状况c情感的亲密及相互
依赖d身体健康及休闲活动)
22.养育子女的好处在于()(a亲密度增加b带来安全感c找到新的生活目标与重心d家庭地位的改
变)
23.妻子多半认为()等都是婚姻生活中重要一环(a表达自我的感受b表达自己的想法)24.延后为人父母的原因包括()(a女性教育程度提高b追求自我事业的发展c经济的压力d单身生
活的吸引力)
25.在为人父母转变阶段的发展任务为()(a家务分工的调整b新父母角色的学习c子女教育态度的协调d工作与家庭间的重新调适)
新角色的束缚d新角色的重建)
27.影响青少年时期亲自关系的因素有()(a父母亲的差异b子女的成熟度c子女的性别d文化因素
差异)
28.下列说法中()是影响成功婚姻的因素(b亲友支持度c婚龄d教育程度)
29.沟通过程中的要素包括()(a表达者b讯息c传达方式d接收者)
30.成年子女选择与父母同住的原因有()(a经济原因需要父母财务上的支持b离婚c中国传统婚姻
家庭观的影响)
31.一般而言同性恋者伴侣家庭会面临的压力和困境有社会大众的歧视()(b家人的不谅解与不支持c
缺少法律的保障d婚后生活的适应)
32.今天形成单亲家庭的原因包括()(a丧偶b离婚c分居d遗弃e未婚生子和单身收养)33.影响再婚的社会因素包括再婚者的年龄、()(a性别b社会阶层c工作状况和职业d子女)34.形成同居家庭的社会因素有性规范的松动;离婚率高涨与缺乏对婚姻生活的额信心和()(a受教育
年限增长与向后顺延的婚龄b经济水准的提高c避孕方法及人工流产的普及d多元观念的开放与影响)
35.在从新建立亲职角色的工作中,除了当事人以外,()是无法取代这个任务的执行(a配偶b他人)36.单亲家长的情绪困扰主要以()感觉情绪不稳等四项较为严重(b觉得孤独寂寞c思念前配偶d觉
得缺乏安全感)
37.从继子女的观点看继亲家庭的结构,可以把继亲家庭分为()(a生母—继父家庭c生父—继母家庭
d继父—继母家庭)
38.在一般家庭里,父母亲在祖父母与孙子女间常会扮演()媒介等角色(a调停b社会化者d桥梁)39.单亲子女常见的心理特征与困惑有()(a个人缺乏安全感b对人不信任且不易开放自己c有时会
存有破坏与报复心态d性格表现极易趋向极端)
40.继亲角色面临的困境包括述思与刻板印象以及()、资产金钱与服务上的紧张(b家庭疆界无法划分
与继亲角色不易确立c继子女敌意与分歧的忠心d继父母的偏心与容忍)
41.家庭暴力中对青少年的虐待包括身体虐待、()等形式(a精神虐待b疏忽d性虐待及乱伦)42.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可应准予离婚(a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b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宠物虐待d精神虐待)
45.已婚妇女受先生施暴的主要原因包括()(a个性问题和沟通问题b经济问题d家庭问题和婚姻问
题)
46.下列人群中()属于外遇的高发人群(a有婚前性行为者c认为婚姻品质差者d较独立者)47.女方在()期间男方不得提出离婚(b分娩后1年内c中止妊娠后6个月内d怀孕期间)48.学习型家庭应具有如下特质()(a家庭成员对学习、成长有期待,对彼此学习活动相互支持b家人
立于对等的对话关系,进行有效沟通c有基本数量的共享空间,共同休闲或学习)
49.下列行为那些是可能发生在手足之间的暴力()(b性虐待c身体虐待d殴打恐吓)50.回顾本世纪婚姻与家庭变迁,学者们归纳出几种不同意见:(a婚姻与家庭变得更茁壮b婚姻与家庭
只是随着社会的变迁而改变c婚姻与家庭将面临解组)
婚姻家庭关系
一、与父母的关系
核心:婚姻是两个人的事,不要把父母卷进来,在心理上立界
1.一个家里只能有一个女主人,一个男主人
2.父母在某种程度上是客人。客人需要尊重,但他们的建议和看法可以参考,不可盲从
3.遇到矛盾或问题应首先夫妻内部协商,而不是各自向自己父母告状
4.某些时候以“孝”作为借口,其实是内心早逃避责任,选择让别人为自己决定
二、夫妻关系
1.比较和谐的夫妻关系,应该是两个有交集而不完全重叠的圆,是独立的联合体
2.每个人都要避免单支点;人生的注意力和意义,要分散在婚姻、事业、亲情、爱好等各个方面
3.在爱情中,感觉有时候比理性的分析更重要
4.婚前两只眼张看,一只眼看优点,一只眼看缺点;婚后最好睁只眼闭只眼,少去挑对方的不足。
5.两个差异之:性别差异
1)参见《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
2)男人要捧,女人要哄
男人比女人更容易感到自卑,很需要那种被肯定被需要被依靠的感觉,来让自己觉得自己是
有价值的;
女人比男人更容易有的不安全感,需要不停地验证和感觉到被爱被关怀。比如男人可能觉得,我人都是你的,钱是你管,你想买啥自己买了不就好了么,何必虚幻的浪漫?但是女人会觉得,只要对方用了心来做什么,才让她觉得被爱;
不管哪一方,感情都是需要表达的。
6.两个差异之:家庭差异
1)每个人的原生家庭都给了他/她深刻的影响,总能在对方父母身上看到对方的影子;父母之间的互动方式,父母与子女的互动方式塑造了子女今后在婚姻中与伴侣的相处模式。孩子都是通过感觉,观摩来形成理念的。
2)家里没有绝对的标准,就像有的国家车靠左有的国家车靠右,没有是非对错;
3)你不能改变对方,只能调整自己;就是你觉得改造了对方,其实也是他/她内心主动的选择了改变,你不过是激发了共振。如果带着改变对方的期待,很容易失望,产生指责和抱怨;
5)沟通三部曲
陈述事实而不是指责对方
客观表达自我感受
明确表述对对方的期待,但是不要有指责、威胁
三、亲子关系
1.在家庭关系中,夫妻关系第一,亲子关系第二;
2.父母小孩的三人关系,应该是一个等腰三角形,父母间距离更近,亲子关系较远;
3.稳定的父母关系能给小孩更多的安全感
4.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父母各自和小宝宝的距离是不同的,责任也是不同的5.不要让孩子只是用成绩来衡量自己好不好
婚姻家庭关系概述
一、婚姻家庭法律关系的概念和要素
婚姻是为人类社会制度确认的男女两性的结合。家庭是以婚姻、血缘和共同经济为纽带,由一定范围内的亲属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婚姻家庭法律关系,就是婚姻双方、家庭成员以及其他亲属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既包括婚姻关系,也包括家庭关系和其他亲属关系。婚姻关系因结婚而成立,又因一方死亡或离婚而终止。因此,有关结婚的条件和程序,夫妻间的权利和义务,关于离婚的处理原则、程序、条件以及离婚以后的子女抚养、财产分割、一方对另一方的帮助等问题,都属于夫妻关系的内容。家庭关系基于出生、结婚以及其他原因发生,又因为离婚、家庭成员死亡、拟制血亲关系解除等原因而消灭。因此,关于确认家庭成员的身份,家庭成员之间的权利义务及其产生、变更和终止等方面的事项,均属于家庭关系的范畴,由婚姻家庭法予以调整。
婚姻家庭法律关系的内容既含人身关系,又有财产关系。其中,人身关系是婚姻家庭法律关系的最主要内容,财产关系多以人身关系为先决条件,处于从属地位。因此,婚姻家庭法应当属于身份法。这一显著特征决定了婚姻家庭纠纷的特征及其解决的方法与一般商事法律关系、知识产权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以及刑事法律关系的根本区别。
二、婚姻家庭法律关系的原则
1、婚姻自由原则
婚姻自由作为婚姻家庭法的首要原则,是指婚姻当事人有权根据法律的规定,自主自愿地决定自己的婚姻问题,不受任何人的强制和非法干涉。婚姻自由包括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禁止包办、买卖婚约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来索取财物。
2、一夫一妻制原则
一夫一妻制是一男一女结为夫妻互为配偶的婚姻形式。按照一夫一妻制,任何人不得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配偶。根据一夫一妻制,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3、男女平等原则
男女平等原则是指男女两性在婚姻关系和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平等的义务。例如,男女双方结婚以后的财产如无特别约定,属于双方共有;男女双方在赡养父母方面义务相同;继承发生时,男女具有同等继承权;等等。
4、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合法权益原则
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合法权益与男女平等是完全一致的,并不矛盾。几千年的男尊女卑思想以及人身依附的观念对现实社会中的一部分人还存在一定的影响。因此,提倡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合法权益原则,具有明显的实践意义。
5、计划生育原则
计划生育是按照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人们的生育行为进行计划调节。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合理安排第二胎生育,禁止三胎以上的多胎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