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法网

1.张某因侵占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三年,缓刑期满后三年张某又犯间谍罪,则张某:()

A.构成一般累犯

B.构成特别累犯

C.不构成累犯,因为后罪是危害国家安全罪

D.不构成累犯,因为缓刑执行期满后不符合累犯构成条件

2.陈某原系某乡某村村民委员会主任。在某厂征用村里土地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利用作废收款收据等手段套取征地补偿费9万元,据为己有()

A.陈某构成侵占罪B.陈某构成贪污罪

C.陈某构成诈骗罪D.陈某构成职务侵占罪

3.张某为了发财致富便使用红糖和淀粉加工生产了300箱假“板蓝根冲剂”,分6次售出,得赃款250000元,张某的行为应构成:()

A.非法经营罪B.诈骗罪

C.生产、销售假药罪D.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4.甲某是我国某通讯社的高级编辑,应香港某报社记者之请,设法在为其搞有关对台政策一份机密文件。按规定该文件只下发到社长一级,通讯社只有社长那里有一份。甲某到社长办公室时发现该文件就放在桌上,乘社长不注意将文件拿出复制一份,然后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香港某报社记者。香港某记者为了表示感谢,给其20000港元。甲某的行为()

A.构成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和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B.构成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和受贿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C.构成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D.构成故意泄露国家秘密

5.甲某遭到乙某等三人的无端殴打,并被乙某用刮刀刺伤。甲某急忙夺路跑走,此时,乙某等人高呼:“抓小偷!”。路人丙某不明真相,上前抓住甲某。甲某一时难以挣脱,不得已刺伤丙某,得以脱身。事后查明,甲某被乙谋刺成重伤,甲某给丙某造成轻伤害。甲某的行为:()

A.属于紧急避险,不负刑事责任

B.属于避险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

C.属于假想防卫,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

D.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6.针对《刑法》的适用范围,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都适用我国刑法

B.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我国刑法,但是在我国船舶

或者航空器停靠的国家不认为是犯罪的除外

C.我国《刑法》的适用范围采用的是以属地管辖为主,属人管辖、保护管辖和普遍管

辖为辅的原则

D.我国《刑法》采用的是普遍管辖原则,即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只要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7.孙某持刀抢劫赵某财物,赵某夺下孙某的刀,并将孙某推倒在水泥地上,孙某头部着地,当即昏迷。赵某随后持刀将孙某杀死。关于赵某行为的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赵某将抢劫犯杀死,属于正当防卫

B.赵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

C.赵某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防卫过当

D.赵某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故意杀人

8.蔡某是某国有银行办事处负责人,利用职务之便,收取储户存入的委托贷款60余万元不入账,归个人用于经营汽车运输、赌博、炒股以及购买房子等。贷款期满后蔡某采取自制取款凭条透支储户存款的手段归还了上述60余万元的委托贷款。致使银行库款与账面不符,出现60余万元的亏空。为了对付上级的财务检查蔡某找到李某,请李某以个人名义与办事处签订了一份虚假的60万元贷款合同,用以冲抵该60万元的亏空。在财务检查时,会计从账面发现办事处尚有李某的60万元贷款没有收回,督促蔡某收回该笔贷款案发()

A.蔡某构成贪污罪,贪污金额120万元

B.蔡某构成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犯罪金额各60万元

C.蔡某构成挪用公款罪,挪用公款120万元

D.蔡某构成挪用公款罪,挪用公款60万

9.甲某自称是某空军飞行学校的少校教官,负责招收飞行员的工作。一些人不明真相,纷纷请其吃喝送礼,希望能招收自己的孩子当飞行员。某日,甲某又身着军装,拦住一位妇女,声称需要检查是否携带毒品。搜到该妇女一个钱包,内装数额较大的现金。甲某诈称这是贩毒资金,必须予以没收。该女争辩,欲夺回自己钱包。甲某挥拳将其打倒在地,扬长而去。甲某构成:()

A.招摇撞骗罪和抢劫罪B.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和抢劫罪

C.只成立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一罪D.构成抢夺罪

A.构成盗窃罪B.不构成犯罪

C.构成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D.构成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罪

11.甲某放在卧室的手提包中的1万元钱被乙某盗窃。为了达到报复乙某的目的,甲某向公安机关谎称被盗5万元,并在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之前,指使丙某证明自己被盗5万元。甲某的行为:()

A.构成伪证罪B.构成诬告陷害罪

C.不作犯罪处理D.构成妨害作证罪

12.在传销活动中,甲某是乙某、丙某之子丁某的下线。在国家明令禁止传销后,甲某多次找丁某退还传销款未果。某日甲某又到乙某家找丁某退款。丁某不在家。甲某要求乙某替其子丁某偿还欠款,乙某以传销退款一事与己无关为由拒绝。甲某从乙某家拿出一把菜刀,持刀向乙某要钱。遭到乙某拒绝后,便朝乙某连砍数刀,致乙某轻伤()

A.甲某构成故意伤害罪B.甲某构成抢劫罪

C.甲某构成故意伤害罪和抢劫罪D.甲某构成非法拘禁罪

13.甲某遇一小男孩乙某(3岁)在公路上行走,遂产生将其拐走换钱的想法,将小孩带到其深圳的亲戚丙某家,谎称是自己的儿子,想送人收养,并要求丙某帮助联系收养人,以借机获得财物。过去一个星期,仍然联系不到“收养人”,甲某只好将乙某从深圳接回,放到拐走乙某的公路旁。后乙某被家人找回()

A.甲某的行为构成拐卖儿童罪(中止)B.甲某的行为构成拐卖儿童罪(既遂)

C.丙某的行为构成甲某的共犯D.丙某的行为构成拐卖儿童罪(未遂)

A.甲某构成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和侵犯商业秘密罪

B.甲某构成受贿罪和侵犯商业秘密罪

C.甲某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

D.甲某构成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

A.钱某构成非法经营罪B.钱某构成诈骗罪

C.钱某构成合同诈骗罪,属于牵连犯D.钱某构成保险诈骗罪

16.包某开办一生产烟花爆竹的工厂,因为生产场地狭小,违反成品不能堆放于生产车间的规定,将成品堆放于生产车间。工人在操作时不慎打出火花,引燃火药,继而引爆堆放的成品,引起巨大爆炸,致使在车间工作的十多人死亡。包某的行为构成()

A.过失爆炸罪B.重大责任事故罪

C.危险物品肇事罪D.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

17.某县甲某开办的个体小煤窑只开了采煤通道即开始采煤,主管部门检查后发现该煤窑只有送风口,没有排风口,即书面通知其停业整顿,甲某拖延不改继续采矿,终于因瓦斯浓度太高,发生爆炸致9名矿工死亡。甲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

A.重大责任事故罪B.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

C.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D.过失爆炸罪

18.甲某因抢劫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5年。服刑期间;由于有立功表现而被假释。假释考验期满之日前一天,几个朋友邀请甲某到一饭店摆宴庆贺他获得新生,甲某喝酒较多。饭后,甲某驾车回家途中撞倒一人,甲某下车一看人已死亡,酒顿时吓醒,驾车逃离现场,后被查获。对甲某的行为应()处理。

A.按照交通肇事罪B.按照累犯

C.按照数罪并罚中先减后并的原则D.按照过失致人死亡罪处罚

19.在下列案例中,哪些案例中的犯罪主体构成该种犯罪的特殊主体()

A.公安人员甲利用工作关系,向他人索要炸药到水库炸鱼,造成经济损失30余万元

B.在粮食局工作的乙趁看门人不注意偷配仓库大门钥匙,让其弟潜入仓库,盗窃仓库保管物品

C.国家工作人员丙多次伙同他人进行走私活动,从中获利30万元

D.某厂厂长丁指使本厂财务人员作假账以达到少缴税款的目的,3年内偷税数额累计达200余万元

20.康某对马某的一块浪琴表垂涎已久,某日康某骗马某说要给其介绍对象,让马某请自己喝酒,趁机将马某灌醉,然后走到一僻静胡同,将其手表捋下拿走。现问,康某的行为符合下列哪一选项的犯罪特征()

A.诈骗罪B.盗窃罪C.侵占罪D.抢劫罪

二、多项选择题

A.提供资金帐户的

B.协助将财产转换为现金或者金融票据的

C.通过转帐或者其他结算方式协助资金转移的

D.协助将资金汇往境外的

22.下列哪种行为构成贷款诈骗罪()

A.以不法所有为目的,编造引进项目的虚假理由

B.以不法所有为目的,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

C.以不法所有为目的,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

D.以不法所有为目的,超出抵钾物价值重复担保

23.下列哪种犯罪可以由单位构成()

A.贷款诈骗罪B.盗窃罪

C.侵犯商业秘密罪D.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24.下列刑法上因果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

A.甲殴打乙造成小腿骨折,乙因为行走不便,只好搭乘汽车。该汽车在送乙去医院的途

中,发生车祸,乙在车祸中丧生。乙的死亡结果与甲的殴打行为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B.乙欲杀其仇人刘某,在山崖边对其砍了3刀,被害人重伤昏迷。乙以为刘某已经死亡,遂离去。但刘某自己醒来后,翻身跌下山崖摔死。刘某的死亡和乙的危害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C.甲向乙茶杯中投放0.5克毒药,丙向乙的茶杯中也投放了0.5克毒药,二人并不知

道彼此的行为。乙喝茶后中毒死亡。经鉴定认为,该种毒药的致死量为1克。甲和丙的投毒行为和乙的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D.丙追杀情敌赵某,赵狂奔逃命。赵的仇人高某早就想杀赵,偶然见赵慌不择路,在丙

尚未赶到时,即向其开枪射击,致赵死亡。赵的死亡和丙的追杀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25.下列哪些行为成立犯罪中止()

A.甲放火之后,在独立燃烧之前,喊了一声“救火啊!”,随后立即离开了现场,后被

群众扑灭

B.乙对仇人王某猛砍10刀后离开现场。1小时后,乙为寻找、销毁犯罪工具回到现场,

见王某仍然没有死亡,但极其可怜,即将其送到医院治疗

C.丙为了发泄对社会的不满,将一块巨石搬上铁轨,但在火车即将到来之前,丙由于

害怕被处罚,于是,又将石头搬开

D.丁一直想杀害胡某,某日向胡某的食物里投放了毒药,胡某食用之后痛苦万分,丁

26.甲开摩托车,乙坐在摩托车的后座上,共同商量在某街道伺机抢夺妇女的提包。甲、乙见妇女丙肩挎背包走出,随即驾摩托车尾随、加速,在擦身而过之际,乙某抓住丙的挎包。但是因为挎包被丙紧紧抓住,乙某从摩托车后座被拖下来,甲某驾车离去。乙某从地上起身后,一边夺挎包一边踢打丙。丙大声叫喊,周围群众赶到,乙慌忙逃离。对此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甲和乙构成抢劫罪的共犯(未遂)B.甲和乙就抢夺罪成立共犯(未遂)

C.甲构成抢夺罪(未遂)D.乙构成抢劫罪(未遂)

27.关于牵连犯,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牵连犯必须是出于一个犯罪目的

B.牵连犯必须是行为人实施了数个犯罪行为

C.牵连犯是在目的行为或者原因行为触犯了一个罪名的情况下,手段行为或者结果行为又触犯了另一罪名

D.牵连犯的处断原则都是从一重罪处罚,而不能两罪并罚

28.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下列哪些情形不得适用缓刑()

A.甲因为犯虐待罪被判处管制1年

B.乙1995年4月因为犯走私淫秽物品罪被判处2年有期徒刑,1997年5月刑满释放。2001年10月因为犯交通肇事罪被依法判处2年有期徒刑

C.丙2002年7月因为犯寻衅滋事罪被判处2年有期徒刑,2004年7月刑满释放。2005年3月因为犯聚众斗殴罪被依法判处2年有期徒刑

D.丁因为无钱赌博,情急之下,乘人不备,公然夺取一位妇女的手提包就跑(包内财物价值3000元),被当场抓获,依法应当判处2年有期徒刑。

29.甲是某国有公司委派到一股份公司(该公司为合资公司,其中国有股份20%,私人股份80%)的副总经理,其职务是负责该股份公司的财物工作。甲使用作假账等手段,从该股份公司套走20000元现金,虚报10000元手机话费,对于甲的行为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贪污罪,犯罪数额为6000元

B.贪污罪,犯罪数额为30000元

C.职务侵占罪,犯罪数额为30000元

D.职务侵占罪,犯罪数额为6000元

30.下列关于剥夺政治权利的说法,正确的是哪些()

A.甲某因间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应该适用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B.乙某被剥夺政治权利3年,在有期徒刑执行完毕之后回到村子里被选为村民小组组

C.丙某被判处无期徒刑后因表现良好被减刑为有期徒刑10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2

D.丁某犯有抢夺罪,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3年

31.成某在某市商贸中心销售皮鞋,经常被当地的地痞流氓张某等人骚扰。一日,张某等又向成某索要保护费,成某因生意不好,拒绝再给,言谈中发生争执,张某等人掏出匕首、铁链等凶器对成某一通乱打,成某左臂被打折。无奈中,成某捡起地上的一个铁棍抵抗并且致张某重伤,并致张的另外3个同伙成轻伤,另外成某在抵抗张某等人的同时不小心将一名围观的群众董某抡到在地,致其重伤。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些?()

A.成对张的行为构成防卫过当B.成对张的行为是正当防卫

C.成对董某的行为是紧急避险D.成对董某的行为成立过失致人重伤罪

32.下列选项中哪些行为不构成正当防卫?

A.便衣民警甲带领联防人员夜间巡逻,见一卡车停在路旁,车上无人,遂上去查看,恰逢该车司机乙回来,怀疑有人偷车,即手持棍棒喝令甲下车。甲误认为坏人袭击,即开枪将乙打死

B.甲、乙、丙同在饭馆喝酒,甲、乙因故争吵并扭打起来,两人越打越激烈,最后各抄起一把菜刀要拼命。丙将两人劝开,先在一旁劝说甲,乙突然一刀砍向甲,却砍在丙身上,造成丙重伤

C.甲的邻居己是精神病人,一日,甲忽然看见乙持刀追逐其年仅8岁的儿子。为使儿子免遭不测,甲随手操起一根铁棍,把乙打倒。经查,乙左脚被打致粉碎性骨折

D.甲骑车不慎撞着行人乙,乙上前对甲拳打脚踢,致甲口鼻流血,然后,扬长而去

33.关于犯罪中止说法正确的有()

A.犯罪中止发生在犯罪的实施过程中

B.犯罪行为人自己认为能够将犯罪完成,不管是否已经既遂

C.不管是哪一种中止,都必须是没有发生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结果。

D.即便行为本身不能达到既遂,行为人实施完毕后积极努力,最后没有发生危害后果,也成立犯罪中止

34.下列情形中,不成立共同犯罪,对行为人分别处理的有()

A.甲和乙看到山下没有人,将一块大石头退下,结果造成在山下一片草窝里休息的放羊小孩死亡

B.甲要杀丙,乙悄悄将房门锁上,致使丙无法逃脱而被杀死,甲对此并不知情

C.甲教唆乙去盗窃,乙实施盗窃同时将被害人强奸

D.甲乙系网友,甲向乙发信邀请乙一块实施犯罪,乙没有回复

35.甲某、乙某二人鱼塘中的鱼经常被偷,于是二人决定晚上埋伏在鱼塘边抓到小偷狠狠揍一顿。果真遇到同村人丙某前来偷鱼,甲乙二人上前殴打丙,丙拿出携带的匕首亦与二人对打,一时三人扭打做一团。甲某顿时怒从心起,掏出偷偷带在身上的大匕首,照丙某胸部猛刺数刀,致其心脏破裂,当即死亡。关于本案,正确的说法有()

A.甲构成故意杀人罪,乙构成故意伤害罪

B.乙不构成甲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C.甲不构成故意杀人罪,所以甲、乙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共犯

D.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所以甲、乙二人仅在故意伤害的限度内属于共犯

36.张某欠李某运费2万元,李某多次向张某索要,张均以无钱为由拒付。李遂纠集数人将张劫持至某宾馆客房,威逼张必须偿还3万元,在张某家人送来3万元后才将张放回。对此本案,说法正确的有()

A.李某成立聚众犯罪B.李某构成非法拘禁罪

C.李某构成绑架罪D.对李某应该以绑架罪定罪量刑

37.关于结果加重犯,说法正确的有()

A.结果加重犯中,一个犯罪行为导致了两个犯罪结果,其中有一个是加重结果

B.结果加重犯的成立需要有刑法分则条文的明确规定

C.结果加重犯中,对于加重结果有可能出于犯罪故意的主观心理态度

D.过失犯罪不可能出现结果加重犯

38.对犯罪人的政治权利有影响的刑罚措施有()

A.管制B.剥夺政治权利C.缓刑D.假释

39.根据有关规定,下列关于减刑、假释的做法,不正确的有:()

A.某甲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因有重大立功表现,法院一次给予减刑4年

B.某乙被判处无期徒刑,执行期间因有重大立功表现,获准减刑,减为14年有期徒刑

C.某丙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因有重大立功表现,2年期满后被减为19年有期徒刑

D.某丁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在服刑期间悔改表现突出,法院一次给予减刑3年

A.甲某构成故意伤害罪B.甲某构成诈骗罪

C.甲某构成敲诈勒索罪D.甲某成立牵连犯

三、不定项选择题

41.在以下所列情形中,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是()

A.甲在其16周岁生日当天,盗窃某银行并窃得人民币20万元

B.乙(15周岁)在南方某市打工。为向吴某索要欠他的到期债务1万元,乙将吴某三岁的儿子劫持。为防止吴某的儿子吵闹,乙用桌布将其嘴堵住,致其窒息死亡

C.丙(15周岁)和父亲一起经营一家超市。一次,在工商行政管理人员依法查处假冒、伪劣产品的行动中,丙以暴力抗拒执法,将一名执法人员打成重伤

D.丁在15周岁时加入了某黑社会性质组织。不久,在该组织实施的一次聚众“打砸抢”犯罪中,丁参与抢走了某私营企业的一辆进口轿

42.方某在国外旅游期间购买了面值100美元的假美元1000张,方将其放在行李中托运回国。归国后,方某急寻买主,后找到白某,将其中的100张售与白。几日后,白再次找方,告知假币已销售出去还想购买。闲聊中,白与方一拍即和,白遂主动将其销售假币的渠道告诉了方某,并答应与方某一起到A市销售剩余假币。假币售出后,作为酬谢,方某送给白某人民币500元作为辛苦费。关于本案中两行为人的行为性质,不正确的是:

A.方某成立购买假币罪、持有假币罪和出售假币罪

B.方某与白某只构成运输假币罪的共同犯罪

C.方某构成走私假币罪、出售假币罪,白某只成立出售假币罪

D.白某和方某成立运输、出售假币罪的共同犯罪

43.下列行为中除应以行为的性质定罪外,还应当被认定为妨害公务罪的有?

A.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并以暴力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罪的

B.在实施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犯罪过程中,又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检查的

C.在实施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犯罪过程中,又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检查的

D.在实施走私、贩卖、制造、运输毒品犯罪过程中,又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检查的

44.下列行为不能被认定为挪用公款罪的是()

A.谢某指使会计郭某将本单位购买的15万元国库券借与他人用于在银行质押贷款,担保期为六个月,质押期满,国库券被收回单位。经查该单位为国有单位

B.陈某是某国有单位会计主任,某日其友以购房急须交首期款项,尚缺5万元为由,让其帮助想办法,陈碍于情面,将单位公款挪于其友使用。其友将该款用于购买走私香烟,一周后,香烟售出,其友将款项如数归还,并对陈说已从亲友处筹足款项

C.杨某见其弟被逼债无法偿还而四处躲藏,遂从自己所保管的银行库款中取出5万元帮弟弟将赌债还上,为应付10日后的检查,杨从其朋友处将款项筹来还上

D.国有公司业务员赵某截留单位收入不入帐,非法占有,使所占有的公款难以在单位财务帐目上反映出来,且没有归还行为

45.下列关于司法工作人员渎职罪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私放在押人员罪中,因刑法将私放行为和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罪犯因司法工作人员的私放行为得以逃避监管的行为均规定为犯罪,因而,两者应成立私放在押人员罪的共犯

B.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和执行判决、裁定滥用职权罪在主观方面既可由故意构成,也可由过失构成

C.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和私放在押人员罪的对象均只能是罪犯

D.行为人因收受贿赂而实施执行判决、裁定滥用职权罪的,应当数罪并罚

46.胡某乃一赌徒,嗜赌如命,某日赌博输钱之后,来到其叔父家里,向其叔父提出要借钱10000万元,但是,由于其叔父知道胡某的为人,于是不同意借给他,就在此时,一个5岁的小女孩进屋,向胡某叔父说:“外公,我要一块钱买雪糕吃。”胡某随即抱起小女孩,并且从口袋里掏出匕首,然后将匕首顶在小女孩的脖子上,威胁其叔父说:“你今天如果不给钱,我就把她给杀了。”其叔父被迫无奈,给了胡某10000万元钱,胡某得赃款后离开。问胡某的行为构成()

A.抢劫罪B.敲诈勒索罪

C.绑架罪D.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并罚

某城郊农民甲某一直担任村里的村委会主任。在该村选举下一届村长前,甲某从本村的银行账户提取10万余元现金,自己并通过亲友给全村每户村民送去500元的红包,请他们在选举村长时“多关照”,结果在选举中甲某以微弱多数当选为村长。就任村长后,甲某总是横行霸道独断专行。他私下决定将村中多年的树林砍伐卖出,得到300余万元,然后用卖树款项在本村修了一小段水泥路道路,吹嘘自己带领全村致富的“政绩”。甲某还以小恩小惠手段先后奸淫了5名妇女,并且曾用威逼的手段和两个妇女同时发生性关系,两名妇女敢怒不敢言。甲某的所作所为引起村民的愤怒,一些村民私下商议要“教训”甲某。甲某听到这一消息,随即购买一把手枪带在自己身上,还找了几名保镖整日跟随。县公安机关得到群众的举报,派员到该村调查情况,被甲某派去的保镖拒之村外并且把一名执法的公安人员打成轻伤。后由公安人员趁甲某到镇里开会时拘捕了他。根据上述事例,请回答下列问题。

47.甲某以不正当手段当选村长的行为在下列几项犯罪中有哪几项是可以排除的?()

A.挪用公款罪B.行贿罪

C.介绍贿赂罪D.破坏选举罪

48.甲某私下砍伐林木的行为在下列几项犯罪中有哪几项是可以排除的?()

A.破坏生产经营罪B.盗伐林木罪

C.滥用职权罪D.滥伐林木罪

49.甲某奸淫妇女的行为在下列几项犯罪中有哪几项是可以排除的?()

A.侮辱妇女罪B.强奸罪

C.侮辱罪D.聚众淫乱罪

50.甲某买枪的行为和派保镖阻碍公安人员进村调查的行为在下列犯罪中有哪几项是可以排除的?()

A.妨害公务罪B.徇私枉法罪

C.妨害作证罪D.非法买卖枪支罪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刑法》第65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可见,条件是前罪被执行完毕或赦免,但本案中,前罪并未被执行,所以应选D。

2.答案:B

解析: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解释,村民委员会成员利用在协助乡、镇人民政府执行行政管理工作时的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数额较大的以贪污罪定罪处罚。

3.答案:D

解析:根据刑法第141条的规定生产`、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才能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而本案中张某的行为并没有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因此根据刑法第149条的规定张某应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4.答案:C

解析:本案首先是定性问题。根据最高法院的解释,在互联网上把国家的秘密情报发送给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的电子信箱的直接定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因此不定非法泄露国家秘密罪,因为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本身就包含有泄露的内容。本案也不应定为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因为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本身包含有窃取行为,行为人是既窃取又提供可以包含在该罪内,只要定一罪即可,不需数罪并罚。

5.答案:A

6.答案:C

解析:本题涉及刑法的适用范围。我国采用混合原则;A项错误在于还包括除外情况如外交豁免;B项无除外情况;D项将犯罪结果地和发生地择一原则误认为是普遍管辖原则。

7.答案:D

解析:本题涉及正当防卫。赵某遇抢劫罪可以实行无过当防卫,即造成孙某死亡都不追究刑事责任;但本案中孙某昏迷,丧失犯罪能力而赵某将其杀死为事后防卫,是故意杀人。

8.答案:D

解析:贪污与挪用的区别,要点是“平账”还是“挂账”。另挪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数额不重复计算。

9.答案:B

解析: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和招摇撞骗罪属法条竞合,属于特别规定。

10.答案:D

解析:本案中甲某并没有盗窃的故意故构不成盗窃罪。而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不执并且情节严重的行为,本案甲的行为侵犯的客体为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司法机关已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隐藏、转移、变卖等情节严重的行为故D为合适选项。

11.答案:B

解析:是诬告陷害罪和妨害作证罪的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处断。

12.答案:B

解析:抢劫罪的法益既包括所有权,也包括合法的占有和债权,非法占有目的的内容是指,是指排除权利人、将他人的财物作为自己的所有物,并遵从财物的用法进行利用、处分的意思。

13.答案:B

14.答案:D

解析:甲某不符合受贿罪的主体身份,故成立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另外,甲某有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但是,缺乏“造成严重损失”的后果,故不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

15.答案:A

解析:要点是合同诈骗罪与非法经营罪的区别。钱某有一定的履约行为,尚未到达显示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意图的程度,故难以确认构成合同诈骗罪。但是,钱某没有从事保险的资质,从事保险业务,可以认定为保险诈骗罪。另外,也涉及保险诈骗与其他诈骗罪的区别。要点是保险诈骗的主体限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

钱某不具有不法占有为目的,因此,BCD都不能选,另外,保险诈骗的主体限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

16.答案:C

解析:B和C属于重大责任事故罪和危险物品肇事罪的法条竞合,需适用特别规定。过失爆炸罪通常属于“生活”型过失,并且犯罪人通常是本人的过失行为直接造成“爆炸”的人。

17.答案:C

解析: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是指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劳动安全设施不符合国家规定,经有关部门或者单位职工提出后,对事故隐患仍不采取措施,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

18.答案:C

解析: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依照先减后并的原则进行数罪并罚。

19.答案:D

解析:这里考查特殊犯罪主体的问题。D项是偷税罪,需要负有纳税义务的人才能构成,因而是特殊犯罪主体。其他三个都不是,因为行为人的行为与其身份没有任何关系。

20.答案:D

解析:此题容易将B与D相混.如果马某的醉酒不是康某造成的,则康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21.答案:ABCD

解析:参见《刑法》第191条的规定。

22.答案:ABCD

解析:参见《刑法》第193条的规定。

23.答案:CD

解析:记忆性题目,需要考生熟记哪些常见的犯罪可以由单位构成。

24.答案:BCD

解析: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25.答案:CD

26.答案:BCD

解析:共同犯罪的认定。

27.答案:ABC

解析:牵连犯的成立条件及其处断原则。

28.答案:AC

解析:缓刑的适用条件。

29.答案:ACD

解析:贪污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分,贪污罪数额的计算。

30.答案:AB

解析:《刑法》第56条。

31.答案:BD

解析:成对张等人的伤害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成立犯罪。对董某的行为成立过失伤害罪。

32.答案:ABD

解析:A是假想防卫,BD是故意伤害,C项中甲对乙的打击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33.答案:CD

解析:犯罪中止发生在从犯罪预备到犯罪实行行为完成的整个过程中,唯一的要求是犯罪没有既遂,如果犯罪既遂,就谈不上犯罪的中止了。

34.答案:AB

解析:A这种情况属于共同过失犯罪,我国刑法认为共同过失犯罪不成立共同犯罪,分别处理;B这种情况属于片面共犯,一般认为不成立共同犯罪,分别处理。

35.答案:ABD

解析:该问题比较复杂,既考查实行过限问题,又考某个犯罪限度内的共犯行为问题。

36.答案:BCD

解析:在本案中,李同时触犯了非法拘禁罪和绑架罪两个罪名,应择一重罪处罚。两者相比较,绑架罪的法定刑重于非法拘禁罪的法定刑。故对李某应以绑架罪定罪量刑。

37.答案:BC

解析:结果加重犯是一个重要的刑法概念。

38.答案:AB

解析:《刑法》第39条第1款第2项。

39.答案:AD

解析: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罪犯,在刑罚执行期间,如果悔改表现突出的,或有立功表现的,一次减刑不得超过2年,……有重大立功表现的,一次减刑不得超过2年。

40.答案:ACD

解析:在本案中,甲某先实施伤害行为,造成被害人的重伤,已经构成故意伤害罪。但是,其最终目的还是牟取非法利益,通过给被害人提供“解药”向被害人索要财物,成立敲诈勒索罪。故意伤害行为是手段行为,而敲诈勒索行为是结果行为,二者存在牵连关系。

41.答案:C

解析:本条主要考查的是对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的理解。根据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属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段。处于这一年龄段的人只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负刑事责任;对其他任何危害社会的行为均不需负刑事责任。选项A:16周岁生日当天属尚未满16周岁,因此,甲对其盗窃银行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选项B:根据刑法第238条的规定,乙为索取债务,非法拘禁他人,并致使他人死亡构成非法拘禁罪。若要转化为故意杀人罪必须使用暴力,该选项显然不具有这一条件。选项C:丙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且属致人重伤的情形,应该承担刑事责任。选项D:根据刑法第289条的规定,聚众“打砸抢”中,如果毁坏或者抢走公私财物的,只对首要分子以抢劫罪定罪处罚。丁仅仅是参与毁坏财物,不是首要分子,因此不需负刑事责任。

42.答案:ABC

解析:本案中,方某购买假币并将其托运回国的行为,因涉及跨境犯罪,应成立走私假币罪。对于其购买假币的行为,因刑法将走私行为作了特别规定,在内容上包含了运输、邮寄、储存等行为,所以,凡是符合走私罪构成要件的,不再认定为运输、邮寄、持有假币罪。方某归国后,将假币售与白某的行为构成出售假币罪。方某与白某共同将假币运往A市销售的行为,属运输、出售假币的行为,且白某与方某在运输、出售900张假美元的行为成立共同犯罪。综上,方某成立走私假币罪、并与白某成立运输、出售假币罪的共同犯罪。白某还单独成立购买、出售假币罪。因C项认定白某仅成立出售假币罪,故不正确。

43.答案:A

解析:在涉及具体犯罪中又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检查的妨害公务行为的规定中,既有数罪并罚的规定,如刑法第157条第2款;也有加重处罚的规定,如刑法第318条第1款第5项,第321条第2款,第347条第2款第4项;也有转化定罪的规定,如刑法第242条第2款。这些条文在功能上存在差异,因后三个选项均只涉及加重处罚的规定,而未涉及单独认定妨害公务罪的问题,因而,只有A是正确的。

44.答案:BD

45.答案:ABCD

解析:本题中,A项私放者和被释放者不能成立共犯,前者应构成私放在押人员罪,后者应成立脱逃罪;B项混淆两罪主观方面的性质;C项混淆了私放在押人员罪的对象范围;D项违反了刑法第399条第4款的规定,对此,只能从一重罪处罚。

46.答案:C

解析:抢劫罪和绑架罪的区分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前者是当场劫取财物,后者是事后取财。二者的区分在于:抢劫罪的暴力所针对的对象和劫财的对象应当是同一个人,而绑架罪是利用人质以外的第三人对人质安危的担忧勒索财物或者提出其他不法要求,因此,绑架罪中控制的对象和勒索的对象不是同一人。

47.答案:ABCD

解析:根据刑法第256条、第272条、第389条、第392条的规定,这四个选项都可以被排除。

48.答案:ABC

解析:甲某私下将本村的林木砍伐,没有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是一种滥伐林木的行为,并没有盗窃他人的林木

49.答案:ACD

解析:甲某以威胁等各种手段,违背妇女意志,奸淫多名妇女的行为应当构成刑法第236条的强奸罪。

50.答案:BC

解析:甲某派保镖拒绝检察人员进村调查的行为中,有可能采用了暴力、威胁的方法将检察人员拒之村外,阻碍了检察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即可能触犯刑法第277条的妨害公务罪。甲某买手枪的行为已构成非法买卖枪支罪而持有枪支的行为被吸收。

THE END
1.人身安全保护令须“长牙”人身安全保护令,不应是“纸令”,而应是“铁令”。 在11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联合发布的反家庭暴力犯罪典型案例里,“被告人王某辉拒不执行裁定案”,再度将公众目光聚焦于人身安全保护令这一议题。 人身安全保护令,作为反家庭暴力法精心创设的一项民事强制措施,旨在保护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子女和特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12/id/8262217.shtml
2.法律应该是保护守法者,震慑惩罚违法者,而不是相反!犯罪者执法者行政处罚也能对一般违法行为起到警示作用,促使人们遵守法律法规。比如,对于那些酒后驾车的人,法律规定了严格的处罚措施,包括罚款、吊销驾照甚至刑事处罚。这种威慑力使得人们在饮酒后会慎重考虑是否驾车,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又如,对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重罚,可以促使企业更加重视环境保护,采取积极措施减少污染。https://www.163.com/dy/article/JHBI88BD05565VV2.html
3.廊坊大讲堂必须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实行管治,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建立健全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要坚定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完善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保障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共同反对“台独”、促进统一。http://lfdjt.com/info_2_33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