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学会关于表彰“中国法治三十年网络征文”活动获奖个人和单位的决定

1、“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我国刑法立法”

赵秉志(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暨法学院院长)

王俊平(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副教授)

2、“中国法治三十年———军事法篇”

薛刚凌(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

李卫海(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支亮(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环境立法的基本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孙佑海(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4、“中国法治三十年———证据法篇”

张保生(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

冯俊伟(中国政法大学)

朱盛文(中国政法大学)

5、“中国法治三十年———法律修改篇”

杨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教授)

二、个人二等奖(排名不分先后)

1、“小司法解释”还能走多远?

秦大常(湖北省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

吴如玉(湖北省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

黄金波(湖北省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

2、“从法学教育到法律人才培养”

霍宪丹(司法部司法鉴定局)

3、“中国法治三十年———行政诉讼法篇”

马怀德(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

4、“社会法的部门法定位研究”

叶静漪(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阎天(北京大学法学院)

5、“中国法治三十年———外商投资法篇”

杜新丽(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李沣桦(中国政法大学)

6、“中国法治三十年———土地征收法篇”

邹爱华(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

7、“中国法治三十年———刑事诉讼法篇”

卞建林(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院长)

8、“三十年来刑法学的回顾与反思”

刘仁文(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9、“从新旧刑法中刑罚的变迁看中国刑法的现代化”

谭丛林(安徽金榜律师事务所)

张磊(安徽金榜律师事务所)

10、“中国法律思想史研究三十年”

黄涛涛(中山大学法学院)

三、个人三等奖(排名不分先后)

1、“改革开放30年:法学教育中国模式的初步形成”

冀祥德(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法学系常务副主任)

2、“中国法治三十年———法律理论篇”

蒋立山(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3、“中国法治三十年———立法篇”

蔡定剑(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4、“法官:司法如何撑起公信”

肖杰(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人民法院行政庭庭长)

5、“中国民事法律三十年回顾与展望”

郭超(济南市法学会)

6、“中国破产法立法进程的回顾与展望”

尹秀超(北京市信杰律师事务所)

7、“论我国侵权行为立法的成绩与不足”

黄忠(西南政法大学)

8、“中国法治三十年———民事诉讼法篇”

宋朝武(中国政法大学)

9、“新时期政府职能转型意识的法治思辨———以‘民告官’诉讼为视角”

王旭军(内蒙古高级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

10、“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犯罪学学科发展的回顾与前瞻”

刘晓梅(天津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11、“《刑法》三十年:光荣与梦想———对我国刑法未来发展的期许与展望”

周振晓(中国计量学院法学院教授)

12、“论自侦检察官个性发挥的重要性———以检察制度变革和展望为视角”

林国华(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人民检察院)

13、“中国禁毒立法三十年———以立法体系的演进与嬗变为视角”

THE END
1.建构自主中国法学知识体系中的中华文明法治蕴含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自主中国法学知识体系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中国的内在要求。如何构建自主中国法学知识体系,需要对中华文明法治蕴含予以高扬和重视。 一、中华文明同样是法治文明的重要起源 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12/id/8265096.shtml
2.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时代价值这与现代法治中的“人民主权”“社会正义”原则相契合,也为践行现代法治的人民性和社会性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天下无讼、以和为贵”的价值追求,“德主刑辅、明德慎罚”的慎刑思想,“援法断罪、罚当其罪”的平等观念,保护鳏寡孤独、老幼妇残的恤刑原则等,不仅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410/t20241015_5790813.shtml
3.中国法律思想史任务一(精选6篇)对于一些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来说, 还要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 明确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4]。 ( 二) 做好改革中的定位 由于中国法律思想史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 要坚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而教师则要站在引导的位置上帮助学生https://www.360wenmi.com/f/filecry7isl7.html
4.《中国法律思想史》(第四版)电子教案.ppt《中国法律思想史》(第四版)电子教案.ppt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第四节 朱熹 二、德治与重刑并用 朱熹以儒家正统自命,因此,德治是朱熹的一贯主张,他仔细探讨政刑礼德的相互关系。认为礼德为治国的根本,政刑为治过之具,与礼德相比,只能为末。尽管朱熹认为德治为治国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1207/5311304024004133.shtm
5.民本思想分析论文范文6篇(全文)儒家的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无数学者智慧的结晶。我们一定要认真的学习其中的精华, 为今所用。“民本”思想是儒家思想最核心的部分, 主张民为国之本, 各代大儒都通过例证向统治者阐述人民的重要性。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可以证明, 儒家的思想仍然适应这个社会乃至世界的发展趋势。历史的经验证明https://www.99xueshu.com/a/lvonlibvjfa3.html
6.南昌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南昌大学876中国法律史(包括中国法制史和中国法律思想史)考研通关特训班(一卡通) 3690.00 报名 南昌大学842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考研强化特训 1990.00 报名 南昌大学835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考研冲刺特训 1490.00 报名 南昌大学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专业考研辅导复试保过定金专用 2000.00 报名 南昌大学211翻译硕士英语考研强https://www.kaoyan1v1.com/yanzhao/1019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