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自考本科专业:销售管理、物流管理、学前教育、金融管理。
工商企业管理销售管理自考本科科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基本原理概论、经济法概论、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世界市场行情、市场营销策划、国际商务谈判、人际关系学、销售团队管理、财务管理学、企业经营战略、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销售管理毕业论文物流管理自考本科科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基本原理概论、政治经济学、物流企业管理,物流案例与实践、库存管理、采购与供应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供应链管理。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学前教育自考本科科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与教学论、学前教育原理、学前教育心理学、学前游戏论、学前比较教育、学前教育史、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2015-10-17[上午(09:00-11:30)]
2015-10-17[下午(14:30-17:00)]
2015-10-18[上午(09:00-11:30)]
2015-10-18[下午(14:30-17:00)]
020201工商企业管理(专科)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058市场营销学
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020高等数学(一)
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0146中国税制
00148国际企业管理00041基础会计学
00055企业会计学
00145生产与作业管理
03954现代公文写作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0144企业管理概论020203会计(专科)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0067财务管理学
00157管理会计(一)
00146中国税制00041基础会计学
00070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00155中级财务会计
00156成本会计
00144企业管理概论020205人力资源管理(专科)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0163管理心理学
00165劳动就业概论
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00164劳动经济学
00144企业管理概论
00166企业劳动工资管理020209旅游管理(专科)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182公共关系学
03954现代公文写作030104经济法学(专科)00230合同法
00242民法学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5679宪法学00227公司法
00245刑法学
0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00167劳动法
00243民事诉讼法学
04729大学语文00226知识产权法
00233税法
00244经济法概论
05677法理学030112法律(基础科段)(专科)00242民法学
00247国际法
05679宪法学00223中国法制史
00261行政法学00243民事诉讼法学
00260刑事诉讼法学
04729大学语文00244经济法概论
05677法理学030301行政管理(专科)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292市政学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107现代管理学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3349政府经济管理概论00182公共关系学
00277行政管理学
03350社会研究方法
04729大学语文00040法学概论
00312政治学概论040101学前教育(专科)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384学前心理学
00386幼儿文学
00389学前教育科学研究
00394幼儿园课程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385学前卫生学
00388学前儿童数学教育
00413现代教育技术00387幼儿园组织与管理
00392学前儿童体育
0039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00396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00397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04729大学语文00012英语(一)
00383学前教育学
00390学前儿童科学教育050114汉语言文学(基础科段)(专科)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024普通逻辑
00031心理学
00529文学概论(一)
00535现代汉语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429教育学(一)
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00536古代汉语00506写作(一)
00531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
00534外国文学作品选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0053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050207英语(基础科段)(专科)00595英语阅读(一)
00596英语阅读(二)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795综合英语(二)00522英语国家概况
00597英语写作基础
04729大学语文00794综合英语(一)080306机电一体化工程(专科)02183机械制图(一)
02230机械制造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022高等数学(工专)
02159工程力学(一)
02195数控技术及应用
02234电子技术基础(一)02185机械设计基础
02236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
03954现代公文写作00012英语(一)
02205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02232电工技术基础
02237自动控制系统及应用080701计算机及应用(专科)02142数据结构导论
02316计算机应用技术
02318计算机组成原理
0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
04730电子技术基础(三)02141计算机网络技术
02198线性代数
04729大学语文
04732微型计算机及接口技术00012英语(一)
02120数据库及其应用
02323操作系统概论090622农村经济与管理(专科)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1442乡镇行政管理
04759财经应用文写作02557乡镇规划与管理
03971经济学基础00295乡镇企业管理
05220市场营销学(乡镇)02541农业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
06730土地资源资产管理100701护理学(专科)00488健康教育学
02901病理学
02997护理学基础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2903药理学(一)
02996护理伦理学
03000营养学
03179生物化学(三)02113医学心理学
02864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
02998内科护理学(一)
03954现代公文写作02899生理学
03001外科护理学(一)
03002妇产科护理学(一)
03003儿科护理学(一)020106金融(独立本科段)00058市场营销学
00139西方经济学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0054管理学原理
00076国际金融00077金融市场学
00078银行会计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00015英语(二)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079保险学原理020114农业经济管理(独立本科段)00127农学概论
00128农业技术经济学(一)
03709基本原理概论00054管理学原理
00134农业统计学
09469财经应用写作00129农业政策学(一)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015英语(二)
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0053对外经济管理概论
00130作物栽培学(一)020202工商企业管理(独立本科段)00067财务管理学
00151企业经营战略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0153质量管理(一)
00154企业管理咨询
00152组织行为学020204会计(独立本科段)00058市场营销学
00162会计制度设计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0054管理学原理00159高级财务会计
00160审计学
00158资产评估
00161财务报表分析(一)020208市场营销(独立本科段)00139西方经济学
00185商品流通概论
00186国际商务谈判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0055企业会计学
00184市场营销策划
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
00183消费经济学020210旅游管理(独立本科段)00058市场营销学
00199中外民俗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0054管理学原理00198旅游企业投资与管理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152组织行为学020218人力资源管理(独立本科段)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6089劳动关系与劳动法00054管理学原理
06090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00041基础会计学
00182公共关系学
06088管理思想史
0609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00015英语(二)
06091薪酬管理
06092工作分析020230公共事业管理(独立本科段)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0318公共政策
03312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
03709基本原理概论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
00261行政法学
05723非政府组织管理00153质量管理(一)
02382管理信息系统
05722公共经济学030106法律(本科段)00230合同法
00249国际私法
00264中国法律思想史
05678金融法00227公司法
0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
00257票据法
00259公证与律师制度
00262法律文书写作
00265西方法律思想史00167劳动法
00258保险法
00263外国法制史
05680婚姻家庭法00015英语(二)
00169房地产法
00226知识产权法
0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00233税法030302行政管理学(独立本科段)00024普通逻辑
00320领导科学
03709基本原理概论00261行政法学
00315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00319行政组织理论00316西方政治制度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1848公务员制度
00034社会学概论
00322中国行政史
00323西方行政学说史040102学前教育(独立本科段)00398学前教育原理
00401学前比较教育
0040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03709基本原理概论00881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00883学前特殊儿童教育00402学前教育史
00885学前教育诊断与咨询
00399学前游戏论
00467课程与教学论
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050105汉语言文学(本科段)00037美学
00540外国文学史
03709基本原理概论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
00541语言学概论050201英语(本科段)00087英语翻译
00600高级英语
03709基本原理概论00830现代语言学
00831英语语法00832英语词汇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603英语写作
00604英美文学选读080307机电一体化工程(独立本科段)02194工程经济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2199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02245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03709基本原理概论02240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02243计算机软件基础(一)02200现代设计方法
02202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00420物理(工)
02238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
02241工业用微型计算机080702计算机及应用(独立本科段)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2324离散数学
02331数据结构
04747Java语言程序设计(一)00023高等数学(工本)
02326操作系统
0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02325计算机系统结构
04737C++程序设计00015英语(二)
02333软件工程080709计算机网络(独立本科段)02331数据结构
02335网络操作系统
0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
04749网络工程02379计算机网络管理
04751计算机网络安全00015英语(二)
03142互联网及其应用
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
04742通信概论080806建筑工程(独立本科段)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2439结构力学(二)
02440混凝土结构设计
03709基本原理概论02446建筑设备
03347流体力学02198线性代数
02275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
02404工程地质及土力学
02448建筑结构试验
02442钢结构
02447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100702护理学(独立本科段)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3006护理管理学
03202内科护理学(二)
03203外科护理学(二)
03709基本原理概论03008护理学研究
03009精神障碍护理学
03200预防医学(二)00182公共关系学
03005护理教育导论
03201护理学导论
04435老年护理学00015英语(二)
03004社区护理学(一)
03007急救护理学
03010妇产科护理学(二)
03011儿科护理学(二)
04436康复护理学030401公安管理(本科段)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369警察伦理学
00372公安信息学
03709基本原理概论00235犯罪学(一)
00370刑事证据学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729大学语文00015英语(二)
关键词:高校;公共历史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很多在外人看来高校里“高、大、上”的专业知识走出“象牙塔”,走上了向社会“布道”之路,高等教育的专业知识传授对象由学生逐步扩散到社会人士。其中,人文社科专业的历史课程颇受大众的欢迎,百家讲坛的兴起、淘课的流行即是典型,关于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和网络剧也让人眼花缭乱,甚至公务员考试以及许多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都不乏对历史知识的考查。与全民“历史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校公共历史教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的尴尬:学生兴趣的缺乏以及实效性不强。
一、我国高校公共历史教育的普遍问题
首先,我国高校公共历史教育中,学生历史学习意识缺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大部分学生眼中是一门基础知识学科,有不少学生认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开设没有必要,他们认为在高中时已经学习过历史,本科阶段不需要重复学习。更多的学生则认为该课程的学习对日后的工作与生活没有帮助。学生没有正确的历史学习意识,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学习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通过考试拿学分。特别是对理工科学生而言,几节专业课的学习能够让他们学会设计出一个小零件、一个程序,而对历史的学习似乎不能起到这么直接的实际效用,“历史无用论”观点在高校学生中普遍存在。龚自珍曾指出:“出乎史,入乎道,欲知道者,必先为史。”历史承载的知识和技能是非常丰富的,历史知识与政治、教育、经济等领域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历史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学生对于人类社会变化的认识,培养他们对于现代文化的透视力。这些都是学生无法主动意识到的,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树立历史学习意识。
其次,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高校公共历史教育的要求。我国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方式主要还是以教师讲授、学生倾听为主。虽然教学手段有了很大改善,大部分教师早已运用多媒体教学,但是教学内容还是一样局限于书本,一些基础的历史知识学生在初中、高中时就已经了解熟悉,到了本科阶段,变动不大的教学内容和传统的教学模式,必然会使大部分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二、美国高校公共历史教育的启示
美国的高等教育极其重视公共历史教育,美国高校一般把美国史设置为通识类基础课程,要求本科生必修。根据近几年对美国一千多所四年制本科大学的调查,美国史作为公共历史教育课程是美国大学本科中必修比例最高的。一般来说规模大的州立大学,如加州大学体系、马里兰大学体系等,统一把美国史设置为本科必修课程。即使在那些不要求美国史必修的全美顶尖的三十所文理学院,本科必修课的选课目录中依然保有美国史。
事实上,对于这些不必修美国史的全美顶尖学院来说,由于进校学生的素质极高,学生在美国史方面的素养已相当不错,传统的公共历史教育课程――美国史对这些学校和学生来说显然不适合,因而这类学校一般以其他美国史领域的专门课程作为必修课,这种其他课程,很可能是关于美国历史文化或经济、政治方面等更为专门的课程,如清教、天主教、新教等基本的宗教知识以及这些教派对北美殖民地的塑造作用。这些课程需要相当的美国史训练,许多选择该类课程的学生高中时在美国史方面的训练就极其过硬。
美国高校为什么如此重视公共历史教育?从根本上看是以“通识教育”为根本理念的教育原则和精神决定的,而历史教育是“通识教育”重要的基本内容之一。所谓“通识教育”,即不管是文科、理工科抑或其他学科,把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文与科学知识以及思维方式作为主旨,使学生对人类的物质、精神文明有系统和深入的认识理解,养成学生科学与人文兼具的思维方式。美国高校一般不将自己视为培养技术专家的地方,专业技能和技术的教育在美国高校教育中并非首位,美国高校重视的是历史这类人文社科知识的培养在技能与专业学习中的基础地位,本科阶段许多技能性和专业性较强的学科专业一般不设置,必须要等学生在本科阶段打下较为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才能去学习。
另外,由于美国高校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非常注重在公共历史教育中让学生理论结合实际,比如在课程实践环节安排学生到政府、社区、企业等工作单位实习,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了解如何研究材料、编辑报告、收集文献等,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研究和应用能力,促使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研究中锻炼了思维、收获了方法。
三、我国高校公共历史教育的改革
第一,明确高校公共历史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历史是记录了过去、现在、未来的整个全人类的生活。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了解1840年之后中国一步步滑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又一步步完成实现国家解放和民族独立以及在此基础上一步一个脚印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事实,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启发学生习得的历史经验、激发学生的历史意识。所谓历史意识,意味人类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对自身历史的记忆和描述,并在求真求实的基础上从中总结经验、汲取智慧、进而运用于现实生活中的一种观念和要求。现阶段高校公共历史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帮助学生树立历史意识,让青年人能够彰往察来,学会运用历史经验,应对现今社会生活。
第三,改变考核形式,让学生从心里接受历史、学懂历史。高校公共历史的教学目标,更多的在于教导学生如何理解历史、运用历史。所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考核方式应该以考核学生的能力为主,以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为辅。在考核形式中,不仅可以采用试题的方式,还可以采用课题讨论、撰写报告或者论文的方式,多方面考查学生收集资料、整合资料以及撰写报告的能力。考核还应结合平时课堂的表现和作业的完成情况。学生课堂讨论是否积极参与,对于教师每次布置的思考作业是否有独特、新颖的想法,这些都是最终考核结果的重要参考标准。
除此之外,公共历史教育的考核内容应该从一些基础知识点的考查向灵活运用能力的考查上转变。比如,以往考试试题都会考查的主要内容和意义问题,现在的试题可以转变成对于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变化以及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有何借鉴意义方面的考查上来。单纯的对知识点记忆背诵的考核转变成了对历史知识理解与运用的考核,如果学生对此理解透彻并有着独到的见解,那就真的学“懂”历史了。
参考文献:
[1]解学慧.美国历史教育的特点之一:收集和使用第一手资料[J].历史教学,2004(7):57-60.
[2]陈靖丰.现代化与国民的历史教育――战后美国历史教育述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5):93-97.
[3]李守常.史学要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0).
[4]瞿林东.历史现实人生――史学的沉思[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5]魏久尧.中国传统大学精神与民族精神――关于中国现代大学教育改革的历史反思[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6]王小丽,肖守军.美国公共历史学教育对我国高校历史教育实践改革的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形式改革
AbstractToexplorewiththesituationoftheteachingformisrequiredforeachtime.Theteaching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course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curriculumChinesemodernhistoryteachingform,nowalsohavetofacetheissueofreform.Weexploretheformsofteachinginthebasiccoursesabout,tryingtobuildthelocalhistoricalbrand,carryouttakethestudentasthehistoryofsocialpracticeinitiative,visiteducationremodelinginternallyandexternally,agoodgraspofthemajorfestivalsandcultivatestudents'goodhabitofreadingandotherformsofteaching,tocarryouttheeducationcontentChinapubliccourseinmodernhistory,inordertoimprovetheteachingeffect.
KeywordsChinesemodernhistory;teachingmode;reform
高校中国近现代史课程的教学形式,现今大多局限课堂讲授与简单的社会实践,辅之以参观历史博物馆、历史纪念地等途径。单一的教学形式,教学效果差,无法引起学生对历史教育的兴趣,从而导致更多的忽视历史、不懂历史的青年学生出现,这不利于我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也不利于实现中国梦。改革思政课中国近现代史课程的教学形式,能在很大程度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特别是对大是大非的问题,有正确的立场定位。
1打造地方特色主义的历史品牌
随着互联网信息日渐发展,人们似乎以及习惯快速地接纳信息。速度上砹耍人们接触的面广了,但深度却远远落后了,甚至连内容的真伪都无法分辨。这给高校带来很大的挑战。
2深入开展以学生为主动的历史社会实践
3重塑“内外兼修”的参观教育
改革开放初期,高校思政课的历史教育,以参观教育为教学形式,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学习这些好的经验,结合21世纪新的国情和民情,来开展历史教育。回看当下,不乏参观教育的活动,但实际取得的成效非常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要不让参观教育成为走形式,必须要做“实”。如何做“实”?建议去之前要做好前期宣传、初步学习,对学生进行基础扫盲,提高学生参观的兴致;参观过(下转第116页)(上接第114页)程要让活动丰富化,参与式教学与体验式教学相结合;改变参观效果的考查方式,从前大都是让学生撰写观后感,现在可以尝试即时在参观地讨论、谈感受、提问专家,这样既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又使得学生收获历史知识。
4把握好重要节日的历史教育
5努力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
做好历史教育,培养好学生的阅读习惯是很重要的。①现在的教育,对于学生的阅读培养,一般以泛读为主。大部分学生没有静下心读一本书,翻阅书本,更别说体会作者写作情感了。大多是拿着电子阅读器之类的浏览式阅读,很多学生在谈论一些历史问题时,都是网络观点,根本没有自己的看法。要改变阅读习惯,应该对每一本书深入阅读,不求“量”,求“精”。比如抗战的历史,读一本也可以,但要读深入一点,这样才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单一地挪用他人的结论性语言。
注释
①作者在撰写本论文前,做过人物访谈调研,此观点来自人物访谈内容。
参考文献
[1]石云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史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2]徐奉臻.“MSD教学模式”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
[3]邱秀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初步探索与实践[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11).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考模式主体性引导性学术性
我国自2005年起,对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98”方案作了重大调整,根据、教育部的有关精神,将原有的七门主干课程改为四门,育内容和课程建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05”方案中唯一新增的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了解国情、社情、党情,深刻认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规律,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为了达到这一根本目的,课程的教考模式必须突出主体性和引导性,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一、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主体性和引导性的背景与实践
在教学中贯彻主体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社会和学生个人的需求出发,以培养学生的科学分析能力、理解沟通能力、批判性思维、针对性写作能力等为出发点,以研究性为主线,突出实践性、趣味性、参与性,使学生与教师一起成为课堂的主人而非被动接受教育;二是在考核方法上主动贴近学生的实际,突出研究能力测评,在测评工作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相借鉴,共同进步。引导性是指教师要具备对问题的把握能力,主动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历史观和学习研究方法。尊重课程主体性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加强引导性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保障。
针对这一状况,在课堂上营造学术氛围是完全可行的。这种学术氛围不是引经据典,而是把基本理论放到历史过程中加以验证和运用,从而得出规律性的观点和结论,并进行公开场合的讨论,以共同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提纲挈领,以题材为主线,把握历史事件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辩证关系,把看似孤立的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整理出来,从中把握对历史规律的认识;引导学生通过讲演、讨论等课堂互动方法,有效地组织师生交流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二、在考核方法中贯彻主体性与引导性的探索:常识考核+学术能力考核
常识考核是指基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对其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点的考核。对常识的考核可以通过卷面考试的方式给予相应的评估。这种方法被证明是有效的、客观的,也是目前必不可少的。卷面考试的题型可以客观题(选择、判断)为主,如果采用答题卡和读卡机阅卷,不但可以减少教师阅卷的工作量,还可以大大提高阅卷的准确率,也便于档案管理。
学术能力考核的组织运作是在大纲范围内对学生进行课程研究能力的考核。这种考核方式要求教师在学期开始的第一节课时就把关于课堂管理、学术题材选择、考核评分标准、民主考评程序等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对学生讲解清楚,并征集学生的意见,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加以推广,并在实际运作中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根据个人兴趣对教师指定的知识点进行立项,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资料收集、整理、研究工作,在学期结束前用2个课时在统一的卷面上完成学术论文写作,以研究能力作为评估依据。这种考核方法得以实现的可能性是建立在师生共建课堂学术氛围的基础之上,其关键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对大纲的理解和学术引导能力,二是学生对深入研究的兴趣。学术能力考核需要重视三个环节:
1.选题的启发性和可行性。选题的范围应以大纲为基准,以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突出爱国主义内涵,同时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可行性。学生必须对几个方面的资料进行综合,以保证其论文有一定的思考深度,具有独到的见解。学生通过这个过程可以获得较踏实的历史知识体验和大学教育应有的研究成就感。事实证明,不论学生原有的学科基础背景如何,他们中的大部分都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课后答疑人数大幅提高,带动常识考核成绩也有较大提升,学生评教分数也维持在90分以上,就教、学双方而言都是比较满意的。
2.评定标准。学术能力考核的必要条件就是建立一个客观合理的评分标准加以保障。应该看到,对主观题材进行客观评估是困难的,也是成败的关键。在具体操作中,以100分为基准,可以作如下量化:(1)选题的独创性与深度,占10%;(2)观点与材料的结合,占50%;(3)文字驾驭能力,段落划分合理性,占20%;(4)卷面整洁,篇幅合理,有文献引注,占20%;(5)附加评分条件:基本立场不正确或论文原创性低于50%的给予零分处理。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新的问题也不断出现。一是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术研究中,而往往忽略了大纲范围内其它基本知识的学习;二是由于班级规模的影响,造成扎堆现象,论文取材重复雷同。针对这些问题,首先,必须强调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学术研究要协调发展,并进一步强化授课的引导性,把学术能力考核以期中考试的方式独立出来,确定其辅的地位,在总评分数中的比例不超过30%。其次,鼓励学生自主选题,减少雷同,教师逐步演变为审题把关的角色。
3.评定过程的民主化与透明度。在成绩评定的过程中,为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可以尝试在平时成绩和学术能力考核成绩的评定中采用在教师指导下的民主评议方式。这种民主评议方式是指在每学期的平时成绩和学术能力考核成绩的评定过程中,抽调各个教学班的学习骨干并动员其他学生以自愿报名的方式参加评分,改变以前教师一个人说了算的做法。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成绩评定的透明度,另一方面为参与民主评议的学生提供了二次学习的机会。
实践证明,立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主体性和引导性角度,贯彻教学为认知服务、考核为教学服务的精神,在日常教学、课外实践和考核方法上以学术性为主线,着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但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效果,更能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