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州海峡部分断裂下陷(填运动形式),导致海南岛形成,在这一过程中,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来自地球内部(内力作用)
火车轮渡优势
问:凭借巨型轮渡,铁轨直接和轮渡仓对接,将整列车厢运过江河湖海的火车,就是火车轮渡。火车轮渡有哪些优势?
海口城市形成的自然区位条件
问:结合海口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背景,分析海南骑楼建筑的优点。
风能
问:分析海南岛适合大力开发风能的原因。
6.人口迁移
1988年,海南建省,并成立了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自由与梦想激励十万闯海人横跨海峡,从海口登陆,踏上这座充满无限可能的岛屿。如同闯关的,走西口,当年的闯海人用于冒险,走在了开放的前沿,下海是它贡献给那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流行词。”
问:引起10万人闯海南的因素是经济因素
(城市化的推进,大型建设项目的布局,区域的大规模开发同属经济因素)
7.湿地
列举海南沿海地区的湿地资源类型:红树林、沿海滩涂等
问:分析沿海红树林在经济、生态方面的功能
答:形成稳定、特殊的生态系统,成为鱼类、水鸟等动物的栖息地,维持生物多样性;能产出人类所需要的工业原料、药材等资源;削弱台风,保护附近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净化海水和空气,淡化海水,滞留入海河流泥沙;保护海岸,防止海浪侵蚀。
8.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
海南的猕猴个头较小,体重一般不超过10公斤,小个头更容易散热,这是他们为适应炎热的海岛气候,在进化过程中做出的改变。
问:以上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中气候(要素)对生物(要素)的影响,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船型屋更像是黎族人为适应环境而做出的精心设计,屋顶边缘尽可能向外探出,既可遮阳又可挡雨,十分适合海南炎热多雨的天气
问:以上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中气候(要素)对人类活动(要素)的影响,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9.农业区位因素
内地培育一个农作物新品种需要8-10年,在这里周期节省了3-5年
问:海南一年可以种植三季稻的主导区位因素是热量
10.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问:海南岛中部高、四周低,交通线路多沿海分布于平原地区
11.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问:海南岛中部高、四周低,河流自中部流向四周,呈放射状(填水系形状)地形起伏较大,导致河流流速快、水能丰(填河流水文特征)
12.盐场
现代海盐场的规模比古盐田要大很多,海水被引入蒸发池中,浓缩成含盐量极高的卤水,为了加快水分的蒸发人们需要常常翻动卤水,经过一周左右,卤水就能结晶成盐。
问:莺歌海盐场位于海南西南部,分析其形成的区位条件
答:纬度低,年平均气温较高,蒸发快;地处夏季风背风坡,晴天多,蒸发旺盛;沿海风力强劲,蒸发效率高;地形平坦广阔,且为泥质海滩,利于晒盐。
13.航天发射场的区位条件
文昌拥有中国最接近赤道的航天器发射场。在这里发射的火箭,可以更轻松得进入轨道。这是目前中国最开放的航天发射场,2016年,两万多人近距离观看了长征七号火箭升空。”.
问:试分析文昌航天发射场的区位条件。
答: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快,发射后获得初速度大,节省燃料;地处沿海,海运便利,利于大宗设备、部件的运输;安全性好,附近无人口稠密区,火箭落区不用担心国土污染;为开放性质的发射场,促进海南旅游业的发展;相比内陆地区受季风影响较大,阴雨天气占全年比重较大,影响发射。
14.蓝洞成因与气候变化
问:蓝洞形成于海平面较低的冰期,随着间冰期到来,全球气温升高,海平面逐渐上升,达到目前高度,淹没了这些溶洞,就形成了蓝洞。蓝洞附近的岩石应属于三大类岩石中的沉积岩
15.珊瑚岛
问:西沙群岛的大部分岛屿都属于珊瑚岛。因为这部分岛屿普遍海拔比较低,极易受到全球变暖(填环境问题)的威胁。
地处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热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充沛;南渡江为海口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