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笔记全整理.docx

构思新颖,品质一流,适合各个领域,谢谢采纳

第一节立法概论

一、法制指导思想

秦朝奉行韩非的法治思想,即以法为本,法、术、势相结合的理论。在该理论指导下,秦统治者又提出了具体的法制原则:

(一)法令由一统,事皆决于上;

(二)“事皆决于法”,一切“皆有法式”;

(三)深督严责,重刑轻罪,乐以刑杀为威;

(四)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二、立法活动

秦朝的立法活动表现为对法律的修订﹑统一以及制定一些新的法律.

(一)云梦秦简

(二)里耶秦简

三、法律形式

律、令、制﹑诏、法律答问、廷行事、课、程、式。

●律——稳定的成文法规范

●令——君主或政府某一部门发布命令

●法律答问★

秦朝法律形式之一,是国家对法律的正式解释.其以问答的形式对秦律的立法意图﹑诉讼程序以及法律术语进行解释和补充,具有法律效力.

●廷行事——廷行事指官府判决,经朝廷确认,可以用作断案依据的典型案例.

●封诊式——是关于审判原则﹑治狱程式﹑现场勘验﹑案情调查等方面的规定和一

些典型案件的范例.

第二节秦代法制的主要内容

一、刑事法律制度

(一)刑罚体系

1、死刑(具五刑、腰斩、车裂、戮、磔、坑、枭首、弃市、囊扑、定杀)

2、身体刑(见书)

3、徒刑(城旦舂、鬼薪白粲、隶臣妾、司寇、侯)

4、其他刑罚(经济刑、流放刑、族诛连坐刑、毛发刑、资格刑)

(二)罪名

——危害封建政权及皇权的犯罪。(秦律是如何维护皇权和封建政治秩序的★)(1)谋反。即阴谋政变或造反,推翻皇帝或现政权的行为。《史记商君列传》载“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交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

曰:…莫如商君反者!遂灭商君之家。”从量刑之重可以看出,在秦时,“谋反

为最严重的犯罪。

(2)不道:在秦代“不道”属于政治性犯罪。

(3)不忠:“将军恬与扶苏居外,不匡正,宜知其谋。为人臣不忠,其赐

THE END
1.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书刊主持编纂《中国法制通史》(十卷本)、《中国少数民族法史通览》(十卷本)、《中华大典·法律典》(六卷本)等三项法律史学国家大型科研项目;著作等身,出版《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中国宪法史》等30余部著作,其中不少被译成英、日、韩等文字。http://www.mzyfz.com/html/1452/2024-12-06/content-1637900.html
2.司法卷一:中国法制史必看题库知识点(强化练习)考试题库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司法卷一》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司法卷一:中国法制史》题库,分栏、分答案解析..http://www.91exam.org/exam/87-4536/4536343.html
3.大一思修笔记20[大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笔记整理].pdf大一思修笔记 20__ [ 大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 基础笔记整理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大一第一学期期末整理 蓝 色为注意出选择题,红色为注意出简答题,紫色为注意出论述 题 绪论 1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https://m.book118.com/html/2022/0311/5212214234004200.shtm
4.大一上思修范文4篇(全文)2如何理解道德和法律的关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提供价值基础。(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3)国家与社会的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3我国为什么要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应如何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9hqjcgic.html
5.《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读书笔记本书是我大一学年必修课《中国法制史》课程老师推荐的书目,也是我大三年级选修课《中国法律史》结课论文的参考文献,所以在本次阅读之前已经有一定的了解。本书之所以成为经典,在我看来原因有三:第一,本书涵盖了丰富的史料,在论证观点时经常引用古代案例加以说明,详实生动,一目了然,有助于理解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实施https://www.douban.com/note/736072610/
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外实践读书与研讨活动活动简介:本活动是大一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春季的课外实践作业。以围绕课程内容展开的专题,以专题小组读书研讨形式,要求阅读相关主题的书籍,结合了解个人家庭史,访谈调查家族三代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我),写读书报告和调研报告,在班级和课堂进行群体交流。 https://wf.hzau.edu.cn/info/1052/4436.htm
7.大一法理学笔记第四章 法的起源与历史类型 第一节 法的起源 一. 法的起源概说 非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起源神意说,父权说,社会契约说,暴力说,心理说等 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起源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根源;阶级根源; 司考中https://m.mayiwenku.com/p-17470606.html
8.法学专著读书笔记.docx自己在后面补充进去中国法律的儒家化这一趋势。历史研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预测下一步的发展。法制史也不例外,如果背离了这个方向,研究法制史是徒劳的。仔细的看了看这一部分,说得很在理。法律的儒家化究竟好不好?我个人也有自己的看法,觉得这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最终的目的就是实现人治的大同https://m.taodocs.com/p-685863237.html
9.《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读书笔记瞿老以一个社会学家的敏锐眼光,将中国法律史自汉以来的变化发展,置于一个广瑈的社会背景之下,然后加以分析论证,并对法律史以往忽视的一些研究对象,如婚姻、家庭、宗教乃至巫术对法律的制定和实施的功效进行了深入的考察,使现代意义上的法律史学实现了重大突破。正如瞿老在该书导论中所说的那样,其真正关心的不仅仅https://www.360wenmi.com/f/file692mzvvr.html
10.自考《00264中国法律思想史》历年真题和答案重难点笔记资料全国2019年10月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历年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9年4 月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历年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8年10月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历年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8年4 月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历年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7年4 月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历年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7年10月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历年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6年4 月http://www.zikaoyj.com/html/zhenti/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