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法律规范体系概述

我国对外贸易出口管制中的两用物项是指既有民事用途,又有军事用途或者有助于提升军事潜力,特别是可以用于设计、开发、生产或者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货物、技术和服务。本文拟从法律效力层级出发勾勒出两用物项出口管制的法律体系架构并对其进行阐述。

一、法律

法律主要包括涉及对外贸易、出口管制、海关管理中涉及国家安全、核安全、生物安全、经济安全、信息安全等法律层级的规范。

(一)国家安全法

(二)生物安全法

(三)对外贸易法

两用物项出口货物管制,其基本原则来自于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是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法,它详细规定了我国对外贸易的管理制度,其中包括了出口管制制度。根据该法,国家为了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公共道德,为了保护人的健康或者安全,保护动物、植物的生命或者健康,保护环境等原因,可以对进口、出口货物采取限制或者禁止措施。

(四)出口管制法

(五)海关法

(六)密码法

密码,是指采用特定变换的方法对信息等进行加密保护、安全认证的技术、产品和服务。两用物项出口管制货物包括密码产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我国对涉及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中国承担国际义务的商用密码实施出口管制。商用密码进口许可清单和出口管制清单由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会同国家密码管理部门和海关总署制定并公布。

二、行政法规

(一)核出口管制条例

(五)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

我国对监控化学品实施分类管理制度,国家严格控制第一类监控化学品(可作为化学武器的化学品)的生产,对第二类(可作为生产化学武器前体的化学品)、第三类(可作为生产化学武器主要原料的化学品监控化学品和第四类(除炸药和纯碳氢化合物外的特定有机化学品)监控化学品中含磷、硫、氟的特定有机化学品的生产,实行特别许可制度。国家严格控制第一类监控化学品的进口和出口。国务院化学工业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指定的单位,可以从事第一类监控化学品和第二类、第三类监控化学品及其生产技术、专用设备的进出口业务。被指定单位先向国务院化学工业主管部门申请,并向国务院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申领出口许可证。

(六)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

我国对易制毒化学品出口实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易制毒化学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可以用于制毒的主要原料,第二类、第三类是可以用于制毒的化学配剂。易制毒化学品的具体分类和品种,由条例附表列示。申请进口或者出口易制毒化学品,应当提交申请材料,经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审批,取得进口或者出口许可证后,方可从事进口、出口活动,海关凭出口许可证办理验放手续。

(九)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

违反出口管制的法律、行政法规,各出口管制主管部门,可以依据出口管制法或本文所列行政法规对于责任人进行处罚。其中属于海关监管范围的,违反出口两用物项管理规定的,海关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按其违法性质定性为走私行为或违反海关监管规定行为,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只有在构成走私行为且触犯刑法、值得刑事处罚时,才追究刑事责任。

三、行政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两用物项出口管制的行政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主要涉及两用物项出口的资质认定、出口许可证申请规范、出口许可证申领、出口许可证使用与管理,以及发布两用物项和技术出口管制清单等。

(一)《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许可证管理办法》(商务部、海关总署令2005年第29号发布)

《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许可证管理办法》(简称《两用物项管理办法》)是两用物项出口许可证的基本规范,是为了实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行政法规而制定的行政规章。

根据《两用物项管理办法》,商务部是全国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许可证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许可证管理办法及规章制度,监督、检查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许可证管理办法的执行情况,处罚违规行为。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制定和发布《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许可证管理目录》。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可以根据情况对《管理目录》进行调整,并以公告形式发布。

(二)商务部、海关总署公告2022年第42号(《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许可证管理目录》)

《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许可证管理目录》(简称《两用物项管理目录》)是列入进出口管制的目录,也称清单,是国家实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的基本依凭。根据《两用物项管理办法》,凡列入《两用物项管理目录》内的物项,国家实施两用物项进出口许可证管理,不在《两用物项管理目录》内的物项,不实施两用物项进出口许可证管理。

(三)两用物项和技术出口通用许可管理办法(商务部令2009年第8号发布)

根据《两用物项和技术出口通用许可管理办法》,两用物项和技术出口通用许可是指商务部根据两用物项和技术出口经营者的申请,依照有关行政法规规章和本办法的规定进行审查,准予其持商务部签发的两用物项和技术出口通用许可批复,依据许可有效期和范围,在《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许可证管理办法》(商务部、海关总署令2005年第29号)规定的发证机构多次申领两用物项和技术出口许可证的行为。获得两用物项和技术出口通用许可后,申请人在许可有效期和范围内,不用逐单申请出口许可。

国家对两用物项和技术出口通用许可的实施进行严格审查,并对申请人申请条件实行严格审查。通用许可经营者获得商务部签发的两用物项和技术出口通用许可批复后,凭加盖企业公章的批复文件到《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许可证管理办法》规定的两用物项和技术出口许可证发证机构申领两用物项和技术出口许可证。

(四)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国防科工局、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公告2023年第28号(关于对部分无人机实施临时出口管制的公告)

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国防科工局、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公告2023年第28号是针对部分无人机的一项临时出口管制的措施,自2023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临时管制的实施期限不超过二年。该公告规定对性能指标未达到现有管制指标,但已达到公告规定指标的无人驾驶航空飞行器(涉及16项海关商品编号),未经许可,不得出口。

(七)商务部、海关总署公告2020年第66号(关于公布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许可证申领和通关无纸化有关事项的公告)

四、结束语

本文按照法律规范效力层级,勾画了我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法律规范体系框架,并进行了总体概述。由于我国出口管制法律法规政策体系正在不断地完善中,所以,在学习、运用、实践中,既要全面掌握该法律规范体系框架,还要了解、掌握最新的出口管制动态,将理论与行政执法、司法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加直观、更加全面、更加有效地掌握并解决争议问题。

THE END
1.七个法律部门三个层次?网友(匿名用户)职场问答中国的法律体系大致由七个法律部门组成,包括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https://zq.zhaopin.com/question/9268456/
2.法律基础知识概述与学习路径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对于掌握其他法律知识至关重要。首先,需要理解法治原则,即立法应当基于普遍性、稳定性和可预见性的原则,确保法律的公正性和合理性。此外,还需了解不同类型的法律,如宪法、行政法、民商事法等,以及它们在社会中的作用。 法律体系结构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法律体系通常由多个层级组成,从最高层次到最低https://www.nwifujzth.cn/ke-yan-jin-zhan/106702.html
3.法律法规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法律法规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和义务,以及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这些法律法规可以分为几个主要类别,每个类别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和范围。 首先,从顶层结构来看,我们有宪法。宪法是最高的法律,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国家机构以及基本权利与义务等。这一层次最为核心,是整个法律体系的基础。https://www.erdqcvtxm.cn/jun-lei-wen-hua/399887.html
4.法律基本知识有哪些内容法律常识入门:理解法律体系的基础知识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法律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规范了我们的行为,还保护了我们的权益。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说,了解法律基本知识仍然是一项挑战。那么,我们应该从哪里开始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法律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它包括民法、刑法、行政法等多个分支。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主要https://www.1lhyh3ij.cn/ke-yan-jin-zhan/431693.html
5.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探索规范性文本的多维度关系摘要: 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探索规范性文本的多维度关系 一、法律法规系统概述 法律法规是国家为了确保社会秩序和公民权利,通过立法机关制定的各种规定。它们在不同层次、领域内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包括但不限于宪法、行政 法律、刑事法律以及特别保护措施等。 二、宪法及其地位 作为最高规范,它对整个国家的https://www.qmso18vkw.cn/jun-lei-zhi-shi/425370.html
6.法则纷呈剖析法律法规的奥秘三、治理之道:行政立法与行政执罚 行政立法包括地方性规范性文件,如市县令或者条例,而中央政府通过颁布命令来行使其政策目的。同时,为了执行这些命令,还需要配套的执罚措施,以确保政策效果及时生效。 四、正义之剑:刑事法律体系概述 刑事法律系统主要负责处理违反公共秩序或犯罪行为的问题。这涉及到罪行定义、新旧罪行区https://www.3svb9bc3.cn/ke-yan-cheng-guo/350776.html
7.构建中国自主的宪法学知识体系学科体系是一个学科的知识走向系统化的重要体现,反映了学科内部不同类型的知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实际。必须建立契合我国宪法制度建设和宪法实施的实践需要、更加体现中国特色的宪法学学科体系,才能实现宪法学知识的系统化,有效避免当前宪法学概念体系、范畴体系、命题体系存在的某些知识混淆问题,更好推动宪法https://www.cqrd.gov.cn/web/article/1313077066799390720/web/content_1313077066799390720.html
8.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2018倪文耀(2018年)基础学习班本章重点: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主要内容 达到要求:掌握法的特征、分类、效力;能判断具体法律文件的性质、地位(层级)、制定机构;了解我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第一节 法的概念、特征、分类和基本内容(了解) 一、法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一)法的概念 法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法是指国家按照http://elearning.jianshe99.com/xcware/lecture/lectureDetail.shtm?smallListID=34301&cwareID=954126&_t=1539045351172
9.我国法律体系基本框架(图表总结)我国法律体系基本框架(7大类) 部门调整关系包括的主要法律 宪法及宪法相关法规定国家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宪法、6个相关法 民法商法 ■三类主体间(平等主体) ☆公民间 ☆法人间 ☆公民与法人间 ■两类关系 ☆财产关系 ☆人身关系 ■民法通则 ■合同法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1221/20/34152255_715183555.shtml
10.下列关于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效力层级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关于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效力层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安全生产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在安全生产法律体系中,属于同一法律效力层级 B. 安全生产法规可分为国务院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行政法规 C. 经济特区安全生产法规的法律地位高于地方性安全生产法规 D. 《矿山安全法https://www.shuashuati.com/ti/2129d1036fad4e52bf0d4b583e74d0cb.html?fm=bdbdsef9778c099bd6c9a5b95116032c022f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