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7.13
摘要
Abstract
0引言
蒙古国北与俄罗斯相邻,南、东、西与中国接壤,是地处亚洲的世界第二大内陆国家。国土面积为156.65万km2,人口约340万人,行政区划包括首都乌兰巴托和21个省。蒙古国矿产资源丰富,矿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根据蒙古国家统计局数据,近10年矿业产值一直占工业总产值的55%以上,占GDP比重保持在15%以上,2021年矿业产值占GDP比重达到25.2%。中国作为蒙古国多年的最大贸易伙伴国,2022年蒙古国对华贸易总额136.4亿美元,同比增长34.3%,占其外贸总额的64.3%。其中,对华出口贸易总额105.7亿美元,占其出口总额84.5%,主要出口商品为矿产品、纺织品、皮制品等。
近年来,中蒙关系稳定,两国高层互访频繁,经贸合作基础扎实,矿业开发合作潜力巨大。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推进下,中蒙两国在矿业领域的合作将进一步加强。系统梳理蒙古国主要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分析矿业市场发展情况及制约因素,对中蒙矿业合作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矿产资源概况
蒙古国地处华北板块、塔里木板块、哈萨克斯坦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的汇聚地带,大地构造位置处于中亚造山带的中部,由一系列主要为古生代、向南凸的弧形地块拼贴而成,并被一些近EW向深大断裂及NW、NE向断裂分割成7个构造分区。经过多次构造运动,形成了一系列EW向、NW向和NE向的成矿带(韩九曦等,2013;吴涛涛等,2018;江思宏等,2019)。
蒙古国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80多种矿产,6000余处矿床(点),主要有铜、煤、金、萤石、铁、铅、锌、钨、钼、锡、锰、铝、汞、稀土、磷、铀、石油等(图1)。优势矿产中的铜矿探明储量超过6800万t(周永恒等,2022),主要分布于南戈壁省东部、东戈壁省西南部、布尔干省、色楞格省西部、巴彦洪戈尔省等地区;煤炭探明地质储量326亿t(据蒙古国矿产资源与石油管理局数据),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西部以产焦煤为主,东部以产褐煤为主;金矿储量3400t(周永恒等,2019),主要分布于中央省、色楞格省东南部、肯特省、东方省北部、巴彦洪戈尔省、巴彦乌列盖省等地区;铁矿资源量20亿t(据商务部数据),主要分布于色楞格省、布尔干省东南部、中戈壁省、蒙古国西北部等地区;萤石储量2200万t(UnitedStatesGeologicalSurvey,2023),主要分布于中戈壁省、东戈壁省北部、肯特省、苏赫巴托省西北部等地区;稀土储量3100万t,主要分布于乌布苏省、库苏古尔省西部、东戈壁省西南部、肯特省中部等地区(吴涛涛等,2018);丰富的铀矿资源主要分布于东方省北乔巴山地区、中戈壁省东部、东戈壁省等地区。
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蒙古国矿产资源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供水、供电、道路等基础设施薄弱,目前处于开发状态的矿山并不是很多。受矿产种类、资源储量及开发技术条件限制,蒙古国矿业开发主要集中于煤、铜、金、铁、石油、铅锌、萤石等矿种(表1)。
受地缘环境的制约,开采的矿产主要经由中蒙边境口岸运往中国。中国是蒙古国最主要的矿产品出口国,蒙古国矿业受中国市场需求的影响较大。矿产品出口主要集中于煤矿、铜矿石及铜精矿、金矿、铁矿石及铁精矿等,其次为石油、铅锌矿石及铅锌精矿、萤石及萤石精矿等(表2)。煤矿、铜精矿为出口额较大的矿种(图2),2022年出口额约占蒙古国出口总额的73.7%。
2.1煤炭
蒙古国目前约有30个煤矿床处于开采阶段,在采的煤矿主要有南戈壁省的世界级煤矿塔旺陶勒盖(TavanTolgoi)煤矿、那林苏海特(NariinSukhait)煤矿、敖包特陶勒盖(Ovoottolgoi)煤矿,乌兰巴托附近的巴嘎诺尔(BagaNuur)煤矿、乌兰巴托南240km的锡伯敖包(ShiveeOvoo)煤矿等。2004年以前,受产能所限,蒙古国煤矿产量不足700万t,几乎全部用于发电。2008年煤矿产量981万t,出口150万t(扎雅,2017)。近些年来,蒙古国煤矿产量大幅提升,2010—2015年煤矿产量稳定在2400~3200万t。随着中国对外煤矿资源需求量的增大,蒙古国煤矿产量进一步增加,2019年煤矿产量达到5580万t,增长8.5%,出口3660万t,占煤矿总产量的65.6%。2020—2021年受到疫情影响,煤矿出口量大幅下降,2022年蒙古国煤炭出口增加至3168万t,同比增长101.7%,出口金额64.9亿美元,同比增长135%。煤矿主要通过噶顺苏海图(GashuunSukhait)口岸、西伯库伦(Shiveekhuren)口岸、杭吉(Khangi)口岸等地出口至中国。煤矿作为蒙古国出口额最大的矿产品,煤矿出口贸易成为蒙古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柱。
2.2铜
蒙古国在采的铜矿主要有2处,分别是位于南戈壁省的超大型铜矿奥尤陶勒盖(OyuTolgoi)铜金矿床和布尔干省的额尔登特(Erdenet)铜钼矿床。2010年之前,限于勘探与开采技术落后,蒙古国铜矿产量为30~40万t。随着外国勘探公司进入蒙古国市场,奥尤陶勒盖铜金矿项目得到开发,蒙古国铜矿产量大幅度提升,2014年以来铜精矿产量上升至120~140万t,2021年铜精矿产量132.6万t。目前,处于勘探阶段的哈马戈泰(Kharmagtai)铜金矿床项目具有较大潜力,该矿与奥尤陶勒盖铜矿床同处于蒙古国南戈壁的铜金成矿带上,未来蒙古国铜矿产量将进一步增加。2022年蒙古国铜矿石及铜精矿出口量145万t,同比增长13.2%,约90%销往中国。出口金额27.3亿美元,是蒙古国出口额第二大的矿产品。
2.3金
2.4铁
蒙古国铁矿开采范围主要在色楞格省中部—布尔干省地区,在采矿床主要有色楞格省的图木尔台(Tumurtei)、呼乌尔(Khust-Uul),达尔汗乌拉省的图木尔陶勒盖(TumurTolgoi)。蒙古国工业基础薄弱,对铁矿石需求量少,2007年以前铁矿石产量基本维持在较低水平。伴随着国际铁矿石需求量的增大,蒙古国铁矿石开采大幅增加,勘查开发范围亦向中戈壁省—苏赫巴托省等地区扩展,2021年铁矿石产量917.2万t。限于开采能力和交通运输能力,蒙古国铁矿开采与出口都受到制约,2022年由于疫情和运输问题,铁矿石及铁精矿出口量为473万t,出现了明显下降,几乎全部出口至中国。铁矿也是蒙古国主要的出口矿产品,但仅占中国铁矿进口市场的微小份额。
2.5石油
蒙古国以产量分成为基础进行石油勘探。截至2021年1月,共有17家公司在全国33个石油勘探区块进行勘探和生产工作(Тглдр,2021)。目前中石油大庆塔木察格有限责任公司在蒙古国东部塔木察格盆地、东胜石油蒙古有限责任公司在东戈壁盆地宗巴音凹陷从事石油开采。2011—2015年蒙古国石油产量大幅提升,但受到国际油价不稳定影响,2015年以来蒙古国石油产量呈下滑趋势,2021年产量466.7万桶。受到疫情口岸长期关闭的影响,2022年石油出口量260万桶,同比下降40%,几乎全部出口至中国。蒙古国目前没有炼油厂,石油产品消费高度依靠进口,石油产品大部分从俄罗斯进口。在过去10年中,蒙古国石油产品消费一直呈上升趋势,主要与车辆使用上涨有关。蒙古国计划在东戈壁省建设炼油厂,2019年10月已经启动该项目,预计2024年投产,每年将处理150万t石油,将大大缓解国内石油产品消费问题(Мишээл,2021)。
2.6铅锌
蒙古国铅锌矿的开发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目前在采矿床主要有东方省的乌兰(Ulaan)、苏赫巴托省的图木尔廷—敖包(TomorteinOvoo)等(柴璐等,2018),分别属于中铁资源新鑫有限责任公司、中蒙合资鑫都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受基础设施落后、矿产品价格低迷的影响,蒙古国多数铅锌矿项目仍处于未开发或停产状态(谭钢,2017)。2022年锌矿石及锌精矿出口量14.1万t,同比增长25.8%,主要出口至中国。
2.7萤石
图1蒙古国主要矿产地分布示意图
表12011—2021年蒙古国主要矿产品产量一览
表22011—2021年蒙古国主要矿产品年出口量一览
3矿业权项目与矿业企业现状
3.1矿业权项目
根据蒙古国矿产资源与石油管理局数据,截至2023年5月,蒙古国合法的采矿权证是1714个,探矿权证是909个,面积分别是1.8万km2和4.4万km2,不足蒙古国总面积的4%。2013—2014年,伴随着大量早期探矿权证9年期限的截止,蒙古国矿业权证数量急剧减少。近五年,采矿权证数量呈平稳趋势,由于蒙古国政府控制探矿权证的发放,探矿权证数量呈下降趋势。
采矿证数量按矿种划分,金矿553个(其中砂金461个,岩金92个)占总采矿证数的32.3%,煤矿304个占17.7%,萤石矿214个占12.5%,铁矿80个占4.7%,铜矿、铜钼矿、铜金矿共32个占2.1%;按土地面积划分,煤矿占44.1%,金矿占16.7%,铜矿占4.7%,铀矿占3.6%。可见在蒙古国,煤矿、铜矿、金矿和萤石矿等为更具经济价值的矿种。
3.2矿业企业
截至2023年5月,在蒙持有矿权证的经济实体共计1683个,其中1351个蒙古国企业持有2095个矿权证,242个外资企业持有379个矿权证,90个蒙外合资企业持有149个矿权证(表3)。
在外资企业和蒙外合资企业中,中资企业数量是最多的,分别都占有40%以上。主要是由于中国与蒙古国地理上的优势,中国很多小型企业较为容易地进入蒙古国开展一些矿业投资,但由于大部分企业的资金能力有限,构成了中资企业持有矿权证平均数量低的特征。目前在蒙主要中资企业包括鑫都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新鑫有限责任公司、蒙古正元有限责任公司、蒙古天鸿有限责任公司、中石油大庆塔木察格有限责任公司、东胜石油蒙古有限责任公司等。
表3蒙古国各经济实体持有矿权证情况
4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尽管蒙古国矿业投资有一定的优势条件,如国家整体政治环境稳定、矿产资源丰富、一定优惠的矿业税收政策、与中国接壤矿产品出口便利等,但蒙古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4.1国家勘查投入不足,地质工作程度较低
国家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开展矿产地质调查、矿床评估、水文地质调查等基础性勘查工作,但受蒙古国经济实力及地质勘查水平影响,该部分投入整体较少。根据蒙古国矿产资源与石油管理局数据,2015—2019年累计投入资金仅约688亿蒙图(MineralResourcesandPetroleumAuthority,2020),以当前汇率计算约合1994万美元,进而导致蒙古国地质工作程度仍处于较低状态。截至2016年,蒙古国1∶5万地质填图仅覆盖全境33.7%,1∶20万和1∶10万重力图覆盖全境23%,1∶5万和1∶2.5万航空多光谱测量覆盖全境32%(MineralResourcesandPetroleumAuthority,2016)。地质工作程度是矿业勘查与开发的基础,地质工作程度低影响了地质资料详实程度,不利于矿业开发。
4.2基础设施落后,水资源匮乏
蒙古国铁路、公路、水路、航运系统不完善,矿产品运输主要通过铁路和公路。铁路运输主要依赖苏赫巴托—扎门乌德的蒙古纵贯铁路,其他铁路包括东部的乔巴山—蒙俄边境口岸铁路和南部新建设的塔万陶勒盖—宗巴音铁路等,未形成运输网络。蒙古国的公路少且路况多数较差,公路承载能力不足。除交通设施外,电力设施和通讯设施也不能满足需要,20%的电力需从俄罗斯和中国进口,且偏远地区网络仍未覆盖。另外,蒙古国属于缺水的国家,随着近年来采矿业的不断发展,河流污染和干涸的情况日益严重,因此蒙古国政府和民众都十分重视环境保护。蒙古国大部分矿产地远离交通干线、中心电网,水资源短缺,缺少通讯设施,严重阻碍了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4.3产业基础薄弱,生产技术条件落后
蒙古国工业基础薄弱,开采方法、开采技术、开采设备比较落后,影响了矿产资源的开采效率。矿产品长期以来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出口的煤炭等矿产品,大多数为原始产品,附加值水平较低。生产技术条件落后严重影响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并影响矿产品价格的提升。“蒙古国政府2020—2024年行动纲领”,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和生产高附加值产品。除了建设炼油厂外,还计划由达尔汗冶金厂股份有限公司实施“采矿和冶金综合体建设项目”,旨在建设一个从铁矿石开采到最终产品加工全产业链条的工厂。计划建设塔万陶勒盖工业科技园和选煤厂,选煤厂将通过提高加工水平来提升塔万陶勒盖煤矿的价值(Мрн,2021)。
4.4法律体系不健全,政策法规缺乏稳定性
蒙古国法律体系不健全,政策法规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大。蒙古国为多党制国家,国家大呼拉尔(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行使立法权。国家大呼拉尔选举每四年举行一次,每届选举后政府官员都有所变动,并对上届政府未实施的决议进行重新审议,影响了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例如,2012年《战略性经营领域外国投资协调法》将矿产资源、金融、媒体通讯行业列为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性领域,对外国投资者设置了严格的投资限制。该法的生效,导致蒙古国接受外国直接投资额大幅度下降,迫于经济增长压力,2013年蒙古国废止了该法,并通过新《投资法》,取消了对外国私营投资者投资领域限制(史晓丽,2022)。政策法规多变严重影响了外国投资者对蒙投资信心。
5结论与建议
5.1主要结论
蒙古国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中蒙关系稳定,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推进下,双方开展矿业开发合作潜力巨大。中资企业应充分分析蒙古国矿业开发的制约因素,规避投资风险,发挥资金、技术等优势参与蒙古国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5.2建议
(1)认真研究蒙古国政策法律法规。
(2)充分了解矿床的地质矿产基础信息。
资源可靠是境外矿业项目投资的根本,中资企业应认识到蒙古国地质勘查程度低、矿床技术资料老旧和不准确导致的矿床基础地质信息不可靠等问题。企业应聘请地质专家到实地进行详细考察,调查矿权内的具体地质背景、控矿构造,并采集样品进行测试分析,对矿权内矿产资源储量进一步核查。必要时也应对矿区周边地区的物化探异常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估该地区矿产资源的成矿潜力。
(3)处理好与社区的关系、落实企业社会责任。
受地域、文化、语言、社会环境差异等多方面限制,社区融入已成为影响企业矿业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中资企业在蒙古国经营要充分尊重当地的文化习俗和文化禁忌,处理好与当地社区和居民的关系。同时要强化社会责任意识,保护好当地的环境和资源。企业应依法保护生态环境,避免污染矿区水土环境或引发矿山地质灾害等问题,开展惠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居民生活安康的公益事业与活动,发展中蒙两国之间的民间友谊。
根据蒙古国“优先发展重工业和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计划,中国企业可以利用技术、设备、经验的优势,大力发展国际产能合作,推动蒙古国矿产品深加工产业的发展,提高矿产品质量和附加值。直接进口深加工矿产品,一方面有利于降低中国国内的环境承载压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降低陆路运输成本。
本文受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东北亚和欧洲国际合作地质调查”(GC20231008)资助。
柴璐,周永恒,吴涛涛,王庆双,李霄.2024.蒙古国矿业开发现状研究[J].矿产勘查,15(6):991-998.
ChaiLu,ZhouYongheng,WuTaotao,WangQingshuang,LiXiao.2024.ResearchonthestatusofminingdevelopmentinMongolia[J].MineralExploration,15(6):99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