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篆刻作品辑珍丨中国嘉德2021春拍

号豆庐、近墨者、味闲,别署百乐斋、味闲草堂、三百芙蓉斋。1940年出生,祖籍江苏苏州。擅长篆刻艺术。师从方介堪、方去疾先生治金石及印学;从马公愚、陆维钊先生习书法;从谢稚柳先生攻国画及美术理论。现任中国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顾问、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书法家协会首席顾问、西泠印社副社长,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Lot4721

韩天衡刻昌化石印章

印文:皓堂。

边款:青柳志郎先生属正,庚申八月韩天衡以鸟虫书制于上海画院。

2.4×2.4×8.4cm

童衍方

Lot4723

童衍方刻寿山杜陵石印章

印文:净土。

边款:此石甚佳,衍方刻记。

边跋:此石乃都成坑坤银洞所出稀有之白都成品种,为寿山石中之珍品也。仙草堂主人识。

1.9×1.9×7.3cm

吴子建

Lot4717

吴子建刻青田石印章

印文:契而不舍斋。

边款:荀子曰,契而舍之,朽木不折,契而不舍,金石可镂,寥寥数语,其意千言难尽。抹去历史之尘埃,诚可见朴素之唯辩证法,跬步以至千里,川流以成江海,毫苗之成巨树,累土之成高台,盖契而不舍精神之成也。一九七零年之德属,子建并记。

2.4×2.4×5.5cm

茅大为

Lot4701

茅大为刻巴林鸡血石印章

印文:澄怀观道。

边款:澄怀观道,西泠大为。

2.8×2.8×6.9cm

石开

1951年生于福建省福州市,原姓刘,别名吉舟,从事艺术职业后改姓石。青少年师从陈子奋、谢义耕、何敦仁等先生学习书法、篆刻、绘画、诗文。1998年迁居北京,为职业篆刻书法家,沧浪书社成员。历任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中国书法进修学院教授。

Lot4722

石开刻寿山石凤钮印章

印文:来之无穷。

边款:壬申元月十日久雨初晴,石开。

出版:《翁铭泉书法作品选集》,福建美术出版社,2011年。

2.6×2.6×8.5cm

刘新惠

1962年生,北京人,号惠公。现为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鉴定收藏委员会委员、伊秉绶研究会会长。出版著作有《与古为新·刘新惠作品集》、《妙机其微·刘新惠小楷作品》、《刘新惠书法篆刻集》等。

Lot4729

刘新惠刻昌化石兽钮印章

印文:贯诚斋。

边款:岁在辛丑秋月京华,新惠刻。

5.5×5.5×8.4cm

邹涛

Lot4727

邹涛刻寿山高山石兽钮印章

印文:静乐。

边款:辛巳秋,邹涛刊。

2.6×2.6×5.8cm

许雄志

Lot4728

许雄志刻寿山石兽钮印章

印文:持山作寿与鹤同侪。

边款:持山作寿与鹤同侪,白石山翁有此联句,少孺治石。

4.3×4.3×3cm

唐子农

Lot4725

唐子农刻兽钮印章

印文:向宽处行。

边款:左文襄名句也,子农刊石。

8.1×8.1×6.7cm

曾杲

Lot4703

曾杲刻银制龟钮印章

印文:无事平安。

边款:无事平安,辛丑新春,曾杲造印。

2.2×2.2×2.7cm

鞠稚儒

Lot4726

鞠稚儒刻寿山石兽钮印章

印文:琴瑟和谐余年。

边款:岁次己亥仲冬糖僧。

5.5×5.4×10.1cm

汪黎特

1975年4月生于四川内江。幼喜书画,篆刻艺术得内江李文馥先生发蒙,继而师承西泠余正先生,系统学习浙派篆刻艺术,擅元朱、铁线类印风。篆刻之余亦好传拓。现为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派篆刻研究院院务委员。

Lot4702

汪黎特刻青田石兽钮印章

印文:无数青山拜草庐。

边款:辛丑秋分,含庵刻。

2.9×2.9×7.8cm

罗刚

字启程。又字丁铁、奇成、田甫、砚子。号宁国府人、野翁、罗道人。斋名白云楼。1977年5月出生于安徽宣城,地利因缘,自幼好金石篆刻,乃至刻铭抚石,似有心得。先后问业于徐梦嘉,陈鹏举,吴子建等先生。作为特约编辑先后参与编辑出版《醉石风流—印钮·摆件》,《醉石风流—印石》。出版有《赵之谦篆刻赏析100例》。现为上海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收藏鉴赏家协会理事,上海诗词学会会员,华亭文社社员,寄云阁印社社长。

Lot4704

罗刚刻寿山石兽钮印章

印文:好诗作罢醉鹅池。

6.2×6.2×14cm

金良良

1982年6月生于上海嘉定。字少戌,号沐堂,又号清言如水、良司。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首届书法篆刻本科专业,师从张信教授,篆刻师从陈身道先生。现于上海市仙霞高级中学任教。现为西泠印社社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

Lot4713

金良良刻寿山芙蓉石印章

印文:云从龙。

边款:《龙说》全文。庚子小寒,良司刻龙说句也。

2.6×2.6×10.2cm

殷赟飞

Lot4709

殷赟飞刻西安绿石兽钮印章

印文:晴窗一日几回看。

边款:静室焚香品茗读画看帖,延陵羽庵拟中山王三器文字。

3.6×2.8×3.5cm

苏建雄

Lot4708

苏建雄刻寿山芙蓉石兽钮印章

印文:明道若昧。

边款: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建雄刻,辛丑秋。

4.4×4.3×8.2cm

曹祐福

1987年出生于河南许昌,斋号光明室,师承许雄志先生。现为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河南省篆刻委员会委员、河南省青年书协理事、河南印社理事。

Lot4712

曹祐福刻寿山石佛像肖形印

印文:佛像肖形。

边款:共同富裕欢乐多,辛丑八月十九日刻石于湖上西泠共同富裕示范区,光明室主人祐福。

5.2×5.2×7.6cm

傅朝阳

万列平

Lot4705

万列平刻青田石兽钮印章

印文:放浪形骸。

边款:《兰亭序》全文。右录王羲之兰亭序,辛丑九月望后五日刻于种竹山馆灯下,里庵。

2.5×2.5×7.6cm

陈惊雷

郑世斌

Lot4711

陈惊雷刻郑世斌薄意寿山石印章

印文:应作如是观。

边款: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扈斋惊雷刊石。

款识:世斌。

2.4×2.4×6.3cm

刘洋

Lot4707

刘洋刻寿山芙蓉石兽钮印章

印文:金粟如来是后身。

边款: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太白诗,辛丑刘洋。

2.9×2.5×6.8cm

贝思敏

Lot4710

贝思敏刻寿山芙蓉石印章

印文:心无罣礙。

边款:《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辛丑贝思敏刻于西子湖畔。

THE END
1.中国书法网中国书法网、国画网资讯平台 广东 更多信息 【车行杭州】“乐书录Ⅱ—— 沈乐平作品展” 在全山石艺术中心开幕 2024-12-07 18:37 金石篆刻 | 吴让之刻 “王思俨癸亥以后所得书”寿山芙蓉石兽钮印章 2024-12-07 18:29 岭上雅集 | 岭南书法八家作品展将于12月10日在饶宗颐美术馆开展 https://dy.163.com/v2/media/T1474459864425.html
2.翰墨情深——中国书法之美—智慧树网中国书法艺术给美学欣赏提供了一整套术语,我们可以把这些术语看作是中华民族美学观念的基础。如果不懂得中国书法及其艺术灵感,就无法谈论中国的艺术。在书法上,也许只有在书法上,我们才能够看到中国人艺术心灵的极致。 学分 2.0 学时 29.0 见面课 5次 教师 何薇、刘晓枫、李志慧、李巍 学校 西安文理学院 开http://coursehome.zhihuishu.com/courseHome/1000012494/156382/19
3.中国书法文化简介中华千古文韵什么是中国书法文化简介? 中国书法文化简介,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记录历史、表达情感和传承智慧的工具。从甲骨文到现代楷书,每一种字体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意义。 中国书法文化起源于何时? 中国书法文化可以追溯到商朝时期,当时人们通过刻写龟甲等动物鳖壳上的文字来进行占卜,https://www.0f572mrl8.cn/shu-fa-jian-shang/336798.html
4.中国书法文化简介书写古韵探索中华字体的艺术与智慧在中国文化中,书法不仅是一种表达语言的手段,更是文化传承和艺术表现的重要形式。它融合了汉字的历史、哲学、美学和审美情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也是中国书法文化简介中的亮丽篇章。 从甲骨文到隶书,再到楷书、行書、草书等各个时期的风格,每一种都有其独特之处,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状况和人们生活水平。例如,早https://www.9grhivun.cn/xi-qu-jian-shang/249287.html
5.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厚的文化内涵——浅谈中国书法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孕育出了博大精深的艺术形式——中国书法。具有独特艺术魅力和深厚文化内涵的中国书法,不仅仅是一种线条艺术和造型艺术形式,也是中华民族人文思想的载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日本的“书道”和韩国的“书艺”也都源自中国书法,从这个意义上https://www.56-china.com.cn/show-case-7684.html
6.中国书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杂志)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杂志轻松涨知识 刊物简介 主要信息 主要栏目 历任主编 轻松涨知识 2分钟 孙晓云书法视频,专访孙晓云:把中国书法当作传承的任务做下去 12.42万观看 1 刊物简介 中国书法《中国书法》杂志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是当代中国书法界最高级别权威性刊物,代表中国书法研究最高学术成果。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刊,https://baike.sogou.com/m/fullLemma?lid=64399756
7.《中国书法》简介及订阅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山东省文联《中国书法》(月刊)是中国文联主管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国家级中文核心期刊,为中国文联系统十佳报刊之一。创刊于1982年,是一本荟精品、展示书法学术成果的权威学术期刊。《中国书法》一直在为当代书坛的和谐繁荣、创新发展做出积极的学术反应,不定期地举办书法篆刻学术研讨会,编辑书法篆刻理论推介古代、近代和当代书法篆刻http://shufa.sdwenlian.com/page/325.html
8.艺术中国——杨中华书法作品鉴赏——记著名书法家杨中华 书法自古文人之事。如若没有深厚的文化修养作根基,书法谓匠!历代书法名家大德,无一例外都是文化的贤能,所以才有王羲之的兰亭序,才有王询的伯远帖,有苏东坡的寒食帖,亦有米芾的蜀素帖。当代著名书法家杨中华先生亦复如是! 在书法家的身份之外,他还是一位精通古典诗词的诗人,平仄合其律,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0125/10/15473865_958813035.shtml
9.中华书法网正在为您跳转到访问页面如果您的浏览器没有自动跳转,请检查以下设置。(1)请确保浏览器没有禁止发送Cookie。(2)请确保浏览器可以正常执行JavaScript脚本。(3)若使用IE浏览器,请使用IE9及以上版本。(4)确保本地时间的准确性。(5)请观察这个时间(2024-12-08 14:11:23)若时间一直未变化,则是由于验证页面被http://zhsfw.com/
10.中国书法网官网——普及书法知识传达书法意境美中国书法兰亭奖展现书法家守正创新 大埃及博物馆部分展厅2024年10月16日起试运 “食味中华——中华古代饮食文化展”在匈牙 澳门再办上海文旅艺术展呈现江南文化 “光辉历程 时代丹青——庆祝中华人民共和 “2024大学生AI艺术季”鼓励青年以技术创新 别让抄袭砸了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招牌 http://www.xh0.com/
11.中国书法报社文化地理中国行 2018.03.20 《中国书法报》以“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时代精神”为己任,推出的大型策划活动——“文化地理中国行”以挖掘各地深层次的文化发展沿革历程并向全国读者推介为目的,已先后走进井冈山、瑞金、昌图、本溪、太原、巨野、漳州、洛阳等文化名城,深耕文化,守望传统,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为了贯彻落实习近http://www.zgsfbs.cn/
12.中国书法大厦网2024-11-26重磅来袭!中国书法大厦“笔歌墨舞迎新春”乙巳春联展,每位入展作者收藏费5000元! 2024-11-12“笔歌墨舞迎新春”乙巳春联展征稿启事 2024-11-12中国书法大厦书法公益培训启事 2024-10-28展讯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全国书法院正书大展” http://www.zgsfds.com/
13.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书协志愿服务系列活动获评2022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各地书法动态 更多 “新中国·新发现”江苏主题书法展在南京开幕 江苏省首届青少年书法篆刻作品展在南京开幕 2024“江苏·贵州‘新景象 新成就’书法作品交流展”在江苏南京开幕 “双城偕行 清廉共进”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川渝篆刻家作品https://www.cca1981.org.cn/
14.中国书法网《2024胡润中国艺术榜》重磅发布,青年艺术 著名书法家王振国先生收徒仪式,续写中华书 当孔子走进新时代——山东画院践行“两创” 欧阳晓书法《欧阳体》作品赏析 焦点 踏遍千山只为石——记 中国第一起名大师的老 任建国的水墨新境:抽象化的笔墨 醉美黔韵 贵品入浙 首届多彩贵州非遗文化-贵品 http://www.shiyingmovie.cn/
15.磊落刚毅磅礴豪健——访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著名楹联书法家萧良平萧良平现任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书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兼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等,如同锋利的“宝剑”,在千锤百炼中,萧良平正在逐渐释放属于他的夺目光芒。 磅礴潇洒铸豪魂 “我的外在和内心可能有些反差,外表看上去比较斯文,而内心较为豪放,热爱自由,喜欢无拘无束。可能平时的工https://arts.cctv.com/2018/03/07/ARTID3PZx1AnIBemB3lV3rvH180307.shtml
16.书法报·书法艺术网书法艺术,书法家论坛,书法作品,书法网,书画网书法报·书法艺术网是由书法报官方创办的大型书法在线信息平台的专业门户网站。本着弘扬书法艺术,传播传统文化的理念,展示书法作品,立足于服务广大书法家、书画家为宗旨,依托《书法报》20多年的品牌优势,从而使书法媒体延伸至无时间地域限制的网络服务。http://www.sfrx.cn/
17.中国教育报2023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90佳84.《中国古典诗文课》 顾随/讲 叶嘉莹/笔记 北京大学出版社 85.《中国古典小说名作十五讲》 宁宗一/著 北京出版社 86.《中国书法十五讲》 方建勋/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87.《中国文化中的饮食》 张光直/主编 王冲/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8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六百篇》 http://www.jyb.cn/rmtzgjyb/202312/t20231227_2111136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