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sudunlaoyingcha.com--读书心得体会】
日前,许昌市国土资源局党组决定在全体干部职工中间开读书思廉活动。这对于加强党的建设,提*部素质,提升国土资源管理的保障服务水平,营造干事创业的优良环境等都具有重要意义。这项活动开展得很好,它不仅关乎部门的整体建设和提升,对职工个人也大有好处。
我觉得市局开展读书思廉活动的初衷,就是要在广大干部职工中间培养一种读书、学习的风气,在每个人的头脑里树立一种廉洁守法的理念,进而把法律法规的要求落实在日常工作中,最终实现整体工作的优化和提升。具体到个人,就要求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树立一个理念、培养一种作风,那就是“学法守法、清正廉洁”。
如何读书思廉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做起,概括讲就是“向书本学、向社会学、向历史学”。“向书本学”就是要深入学习党规党纪、法律法规,并在理解的基础上严格遵守,做到心中有规矩、行动有遵循。“向社会学”就是要认真学习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查处的典型案例,认真汲取其中的深刻教训,做到“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以案示警,防范风险。“向历史学”就是要深入学习历史文化,充分发掘传统文化中的先进思想,认真吸收地域文化中的宝贵理念,做到身体力行、薪火相传。
一、向书本学
要想守法,必先学法。对法律不清楚、不了解,谈论严格遵守法律是空洞的、没有现实基础的。学习法律,首先要学习法律条文,这就是“向书本学”。
党规党纪的学习,要突出系统性和约束性。要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学习党规党纪的切入点。党规、党纪根据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原则性规定和具体性规定两种。原则性规定,篇幅不长,但是为我们指明了“学法守法、清正廉洁”的大方向。具体性规定,是对原则性规定的细化落实。要坚持党纪的严肃性,凡是党纪禁止的行为,坚决不要触碰。认真学习党规党纪,把规定的内容吃透,然后落实到工作和行动中去,“学法守法、清正廉洁”就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学习法律法规要深入、细致,要注重学习法律条文,有时候要深入到研读《司法解释》的程度。学习好、运用好这些法律条文,对我们开展工作、防范风险大有帮助。
二、向社会学
三、向历史学
深入学习传统文化,充分发掘地域文化中的先进思想,不断吸收其中的正确理念,对我们培养“学法守法、清正廉洁”的理念大有帮助。
许昌具有“学法守法”的文化传统。从战国时期到两汉,许昌一直是法家思想的重镇。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法家学者出身的西汉政治家晁错都出生在这里。
东汉时期,许昌又出现了“颍川郭氏”这样家学渊源的法学世家。据《后汉书·郭躬传》记载,颍川阳翟(今禹州市)人郭躬,从小跟着父亲郭弘学习法律,年轻时“讲授徒众常数百人。后为郡吏,辟公府。”东汉章帝元和三年(86年),“拜为廷尉”。颍川郭氏家族世代研习法律,先后有7人出任廷尉,主管国家司法,这种情况在历也是非常罕见的。其代表人物郭躬“执掌刑狱,务在宽平”,恪尽职守,深得民心,堪称“学法守法”的典范。
许昌具有“清正廉洁”的文化传统。据《后汉书·循吏传序》记载:“自章和以后,其有善绩者,往往不绝。如鲁恭、吴祐、刘宽及颍川四长,并以仁信笃诚,使人不欺。”东汉时期,许昌出现了荀淑、韩韶、陈寔、钟皓等四位以清正廉洁、宽厚爱民而闻名于世的官员,被人们称为“颍川四长”。所谓“循吏”,是指清正廉洁、深受民众爱戴的州县级地方官员。
尤其难得的是,不仅这四位官员清正廉洁,享有盛誉,而且他们的后人也都为国效命,并有高名。韩韶的儿子韩融官至太仆,位列九卿。荀淑的孙子荀彧曾担任尚书令,协助曹操翦灭群雄、统一北方,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钟皓的曾孙钟繇曾担任廷尉,后担任太傅,是曹魏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法学家。陈寔的孙子陈群历任镇军大将军、司空、录尚书事,是曹魏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荀淑的另一位孙子荀悦曾担任秘书监、侍中,侍讲于汉献帝左右,日夕谈论,深得汉献帝嘉许。荀悦著有《汉纪》30篇、《申鉴》5篇,在中国政治思想占有重要地位。荀悦的学术思想深受法家思想影响,是东汉时期杰出的史学家、思想家。
“颍川郭氏”与“颍川四长”的出现,与当时崇尚法家思想的地域文化有很大关系。而郭氏家族以及“颍川四长”的后世子孙,英才辈出,为国效命,最终立功立言,名垂青史,则与这些家族重视教育、注重家风、传承家学有很大关系。这些事例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培养、践行“学法守法、清正廉洁”的理念,于国于家都是大有益处的。对个人而言,有助于防微杜渐,立德修身;对家庭而言,有助于传承家风,教育子孙;对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而言,有助于社会安定,文化繁荣。
古人“学法守法、清正廉洁”的文化传统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并吸收、弘扬。
初次见到纪实文学《梁家河》这本书的时候,就被封皮上习总书记和昔日小伙伴在一起的温暖气氛所感染,于是迫不及待的阅读起来,纪实文学《梁家河》共分为四个部分,用10万余字,40副图片,通过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和生动的情节,全方位、整体化的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梁家河情缘。
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中,置身于革命群众的熔炉中锻造自己,从一个懵懂的青年逐步成长为村支部书记,乃至于成长为全党拥护,人民爱戴的习总书记,新一代领航人的经历,贯穿其身上始终如一的为民情怀,博学天下的尚学精神、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攻坚克难的坚强意志,对我们当下的工作和生活都有着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让我最受启迪的是,习总书记在过去那个条件艰苦的年代,有苦不怕苦,有苦不叫苦,苦中建功业。带领村民打坝造田、修沼气池、建铁业社、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在窑洞里读书求知,在逆境中砥砺上进,在实干中树立了“要为人民做实事”的坚定信念。
让我更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确立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就有了正确的方向和强大的精神支柱,没有理想信念就没有目标和追求。习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就是靠坚定的理想信念、靠扎根农村的实干精神,才使梁家河有了质的变化。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必须把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学分析的理想基础上,自觉加强自身修养和世界观的改造。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一定要立足当前,脚踏实地,真心服务群众这一理想信念。
读书心得体会3
古人曰:与君子交,如入兰亭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廉,是人类第三精神领域的“归真园”,常有“君子出淤泥而不染”名言佳句,来形容君子洁身自好,不被权钱色所*。从而失去自我、迷失自我的高尚品质。
廉洁故土其为家规,有家规,必有君子代代而出,美誉香播四万,流传万年,载入史册,为后人所瞻仰,所敬佩。而今社会,文明车碾,高速运转,精神明文的价值体系,已在各地开花结果,让人如饮甘露,神清气爽。无规矩不成方圆,而立规之人,必是守规之人。就如单位而言,管理就是立规矩,不服从则受罚,不遵守则则受罚。罚的最终目的就是维护规矩及权力的执行。在读完《中国家规》书籍后,被人感触颇多,时而典故,醍醐灌顶,自省自悟,提笔郑下以下心得:
多读书,读好书。读书使人明理,是人类认知社会,改造社会的一个途径,更是*员时刻保持思想先进性的一个提升点。*同志喜读《诗经》、《孙子兵法》,所以明大势,懂大局,带领人民群众闹革命,*旧社会,开创新社会,可见读书,首先使人明理。其次,读书能让人明智,智慧所深之处,就是可为或不可为。可为则守法遵法,不违背心智与神智。相反则劳神伤体,惶惶不得久安。作为党员干部应当多读《十月革命》、《*语录》等书籍,从中提高党性思想,找出党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宗旨。做到听党指挥,心中有党,不做愧对祖国人民的违规违纪事情
要读廉洁书籍,守住做人的根本底线。无论是《中国家规》或是《问责》的书籍,都直接提出倡廉、守廉的做事原则,当然事分大小,可为就是见得了光,不可为就是见不得光。见得了光的事情,是权力的正确行使,是无杂质、无私欲,权为民所用,利为众人而谋之的,是被群众所肯定与认可的好事情。反之则,以权谋私,利为一人谋之,灯下黑的现象就是权力监督缺陷,是被群众所痛恨与打击的坏事情,所以,要想守住做人的根本,就要学会廉洁的思考,从书籍中汲取营养,促使自我有所醒,有所思,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思想,守住做人的根本底线。
读书,就是交好友、交君子、交良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则其不善而改之。时刻保持真我本色,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心境,在生活与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的精神追求。山在高,有仙则名;水再深,有龙则灵,而其本质在于心境,心境高一筹,视野宽一里,只有守住心,才能守住一生的繁华。
读书心得体会4
读完《梁家河》后,给我的感受有四点:
一是牢记学习是人生进步的阶梯。总书记在“上山下乡”那个年代,整个社会文化生活匮乏,习总书记却“痴迷”于读书而废寝忘食。“白天劳动、晚上看书”成为总书记知青岁月的生活常态。作为新时代的基层干部,不仅要有计划的学习、还要高效能学习。要把学习作为提升个人素质的重要途径。
二是习总书记、知青们和群众的亲密联系。习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与群众一起吃玉米团子,住窑洞,睡土炕,打坝挑粪,建沼气,和群众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其离开梁家河的时候,家家户户与其话别。只有自己真正的投入感情与群众交往,才能融入群众,做好群众工作。
三是对待工作必须兢兢业业。习总书记在梁家河从群众的立场出发,他带头打造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创办铁业社、经销社等,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工作必须站在群众角度,真心实干,才能赢得群众的支持。
读书心得体会5
一、作为党员干部,务必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
二、作为党员干部,要时刻绷紧思想之弦、筑牢思想防线。
当今世界,每个人都会应对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隐藏在*后面是陷阱,是犯罪的深渊。而党员干部面临的*可能比一般人更多,这就需要每位党员干部务必正确对待,要筑牢思想阵地防线,自觉抵制“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错误观念;要坚守理想信念,加强个人修养,持续头脑清醒;要有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危机感;要时刻不忘党和人民的培养,正确对待和行使好手中的权力,远离、拒绝*,做到心有所畏、行有所止;要时刻绷紧思想之弦,在“位惑”、“钱惑”、“色惑”面前,始终做到忍得住辛劳、受得了清贫、耐得住寂寞,把精力放在为老百姓办实事上,办好事上。
三、作为党员干部,要切记勿以恶小而为之、自觉理解监督。
读书,不但能够宽阔人的视野、增长才干、提升修为,更能够净化人的心灵、充实精神、坚定信仰。高尔基曾写道,书籍使我变成不易为种种病毒所传染的人。多读廉政书籍,就能够增强我们抵御各种糖衣炮弹攻击的潜力,增强我们抵御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错误思想病毒传染和侵蚀的潜力。同时,让我更加清醒的认识到,只有勤奋学习、自觉实践,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在思想上牢固树立清正廉洁的意识,才能从根本上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才能自觉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才能把自身目标与当前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做到时时严于律己,事事不弃原则,始终持续共产党员的纯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