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读后感心得(素材稿件5篇)

我们的“中国梦”既不虚幻,也不远远,“小康梦”、“强国梦”、“复兴梦”,个人的梦、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三位一体,构成了我们的“中国梦”。我们的“中国梦”亲身实在,与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与党的领导,与的召开紧密相连,不可分离。我们深信,我们的“中国梦”势必伴随着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功和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而顺利实现!

从本质上讲,教师的职业劳动就是一种奉献,基于教育劳动的特点和教师角色功能的特殊性,教师角色形象的示范性,客观上要请教师比其他的职业群体,其他行业,其他社会成员具有更高的道德操守。我作为一位一线教师,要把学习的热忱化作勤奋工作的豪情,并落实到学习教育精神的实践中来,努力做好工作,创造优良成绩,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强团结,恪尽职守,认真负责,勤奋工作,扎扎实实把工作做好。

上周星期三午时,同学们在学校的安排下,聆听了我校法制副校长的法制宣传讲座。时光虽仅有短短的一个小时,但我的感想却颇多。

在我们身边,一些同学老是犯错误,法律纪律观念淡薄,屡教不改。认为:只要自我不去杀人放火就行了,犯点小错误又有什么大不了的&39;呢俗话说得好:“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小时偷油,大时偷牛。”这就告诉了我们:如果一个人从小就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没有良好的法律纪律意识,随意做损坏公物,打人,骂人,甚至偷窃等坏事,不仅仅仅是给你个人的形象抹黑,并且会渐渐腐蚀你的心灵。渐渐地,就会使你经常情不自禁地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如果你不能够痛改前非,继续发展下去,那些恶习就会在你心理根深蒂固,并且会越变越严重。到时,你很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最终等待你的,就仅有失去人生自由的监狱了。虽然我们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但也时常受到侵害。此刻尽管有教师、家长的保护,但他们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呵护着我们,况且总有一天我们会离开父母,离开学校,踏入社会,独立生活的。

所以,自我保护也就成了我们中学生防止自身受到伤害的必要措施了。中学生大多时光都在学校,所以往往我们受到伤害都是因为同学之间的冲突造成的。这次法制讲座给同学们上了一堂很好的“政治”课,使同学们深深感悟到遵守校规校纪的重要性。同学们,为了我们能够健康成长,为了我们完美的明天,让我们从此刻开始,严于律己,改掉不良习惯,做一个合格的当代中学生吧!

在中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指出,总结我们党自身建设包括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实践经验,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就是要始终把学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作为全党的一项重大任务抓紧抓好。贯彻落实好这一重要指示精神,需要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从自身做起,不断增强学习贯彻党章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努力做学习贯彻党章的模范。

一、认真学习贯彻党章,严格遵守党纪党规,要真正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要充分认识学习贯彻党章的重要意义。党章集中表达了我们党的理论基础和政治主张,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整体意志和共同理想,为全党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加强党性修养提供了根本标准,为从严治党提供了根本依据。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近700__-__党员的大党来说,把全党同志的思想统一到党章上来,自觉按照党章行动,意义十分重大。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认认真真地学习贯彻党章。只有把党章学习好、遵守好、贯彻好、维护好,才能凝聚起全党同志的意志和力量为实现党的理想和目标而共同奋斗,党才能有很强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持党的先进性,党才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我党历来高度重视党章,始终把制定和完善党章、学习和贯彻党章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坚持不懈地加以推进。这正是我们党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我们一定要进一步深刻认识学习贯彻党章的重大意义,身体力行党中央的要求,自觉做学习贯彻党章,遵守党纪党规的模范。

二、认真学习贯彻党章,严格遵守党纪党规,要充分体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

中国共产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写进了党章,鲜明昭示我们党是代表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作为党员医务工作者,我们必须把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与卫生保健的愿望和需求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要敢于知难而进,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需,解患者之所难,通过自己的工作,努力为患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患者,深入一线,倾听病人呼声,反映群众意愿,使医院各项决策和工作符合实际和人民群众的要求。

有人曾经说过:“法律好比一艘在大海上的船,在船上行动是自由的,可一旦跨出了这艘船的底线,就会掉入海里,接受法律的惩罚。”它就像一把锁,让我们有一定的约束,让你不能做一些出格的事。

有些已经可以上学的小孩却因为父母没钱,或者父母重男轻女不让女孩子读书,这时就会有《九年义务教育法》来保障这些儿童的权益了。只要是适龄儿童就必须要上学。不然小孩的家长就要受到惩罚。国家为了鼓励那些实在没钱的家长让小孩上学,就设立了公立学校。这样小孩可以上学,家长又不用担心学费的问题。

要是有家长不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呢比如家庭暴力,比如拐卖儿童等等。这时就有《未成年人保护法》来保障这些儿童的合法权益了。未成年人同样享有生存权、发展权、教育权以及受保护权。任何人都要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侵害这些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法律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在学校里,在家庭里,在社会上,甚至遍布每一个角落。法制在大家心中,爸爸、妈妈就不再担心我们放学的路上遇到坏人;我们的美丽的家里就可以不再象金丝鸟住的鸟笼,四处都安有防盗窗;我们就可以广交朋友,不再害怕上当受骗。它就是一条底线,只要我们做到了,也就能自由、快乐地生活。

教师作为一支具有很高文化素质的社会队伍,学好法律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尤其是学好《教师法》、《教育法》等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更是一门必修的科目。

在这次活动中,我重温了《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着重学习了《教师法》。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法律意识,收益很大。

(一)遵守、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四)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五)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自古就有“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说法。但“育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内容,现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这就要求老师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

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为人师表”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

THE END
1.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全部书评法律扎根于社会,正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土壤也蕴育了不同的法律文化。站在历史长河名曰“现代”的一端向前追溯,中国古代法律往往被视为对现代法治之反动,与“平等”、“民主”等现代法治的基本理念相对立。然而,摘下西化的眼镜,从中国社会的家族本质出发重新审视https://m.douban.com/book/subject/1224279/reviews
2.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读后感20240811.docx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读后感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读后感1任何社会的法律都是为了维护并巩固其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而制定的,中国古代法律也不例外。它与风俗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维护当时的制度和道德、伦理等价值观念,反映了一定时期、一定社会的社会结构,竭力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瞿同祖先生在其大作《中国法律和中国社会》中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42196637.html
3.《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读后感篇1:《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读后感 瞿同祖先生的《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一书对于学习和研究中国法律史的人来说可谓是不可不读之经典著作。笔者初入法律之门时,曾读过梁治平先生的《法辨》一书,先生在《身份社会与伦理法律》一文中归纳了他读此书时归纳的两个命题:“第一,中国古代社会是身份社会;第二,中国古代法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w9sf05.html
4.中国社会与中国法律观后感中山大学法学院02级4班 蔡惠燕任何社会的法律都是为了维护并巩固其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而制定的,中国古代法律也不例外。它与风俗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维护当时的制度和道德、伦理等价值观念,反映了一定时期、一定社会的社会结构,竭力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瞿同祖先生在其大作《中国法律和中国社会》中详细地阐述了产生https://www.unjs.com/h/b/683813.html
5.读《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有感——读《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有感 历史学家瞿同祖的著作《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194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61年该书以《传统中国的法律与社会》为名,在巴黎和海牙出版英文版,赢得国际声誉,当时被认为是关于中国法律研究最好的西文著作。由于其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1981年该书在原版基础上进行修改再版。对于学习研究http://e.mzyfz.com/paper/1874/paper_50162_10481.html
6.读后感《法律与宗教》读后感1500字《法律与宗教》读后感1500字 作者伯尔曼以时间为重要的纬度,以对西方“整体性危机”的解决为目的, 以法律与宗教的历史、传统、发展、延续等实现了其基本观点的论述:法律与宗教并非二元对立;法律与宗教的关系辨证统一;真正健全的社会是以健全的法律和健全的宗教为要的。伯尔曼的《法律与宗教》是在他1971年的一系列https://www.hujiang.com/duhougan_s/p888757/
7.法律知识读后感10篇(全文)《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根据犯罪主体身份的不同, 将奸非罪归纳为三个类型:亲属间的奸非罪、良贱间的奸非罪以及主奴间的奸非罪。 (一) 亲属间的奸非罪 性的禁忌在父系家族团体以内是非常严格, 同时包括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和血亲的配偶。历代法律对于这种乱伦行为处分极重。这种以乱伦称之的奸非罪, 具体又可分https://www.99xueshu.com/w/filed9orrq8f.html
8.《法治之光:感悟法律精神与智慧的文章启示录》法治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在法治的照耀下,我们追求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繁荣。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法治建设贡献力量,共创美好未来。 通过阅读这篇法治相关文章,我们感悟到了法律精神与智慧的力量。法治不仅是的基石,更是我们生活的指南。让我们以法治之光,照亮前行之路,为实现法治中国而努力奋斗。https://www.yanggu.tv/webgov/aizhishi/270983.html
9.远游与慎思(增订本)》《法律的灯绳(增订本)》作者简介:刘仁文,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刑法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教授,最高人民法院特邀咨询员,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远游与慎思(增订本)》 刘仁文 著 商务印书馆2020年11月出版 以更宽阔的视野来看待法 https://law.ucass.edu.cn/info/1052/2457.htm
10.全国合力战胜疫情诗歌演出集(第八集)无数个日日夜夜,勇士们与病魔艰苦鏖战,终于在生死线上救回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的,天使们成功的、喜悦的眼泪喷薄而出。 那是患者感恩激动的眼泪, 被病毒浸袭的人们在地狱里窒息般拼命挣扎,终于被天使们奋力拔出了地狱回到了人间,感恩的眼泪夺眶而出 那是所有有良心的中国人民欢欣激动的眼泪 https://www.meipian.cn/2u64ged4
11.自由宪章这段话可以说完全否定了共同富裕政策吧,我持怀疑态度,虽然作者的解释有理有据,但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富人对于进步的驱动作用或许没有那么大,后面可以更多的分析。 物质进步迅速的时代很少是艺术趋于鼎盛的时代,艺术与智力创造的精品以及人们对其怀有的极大的欣赏兴趣往往出现于物质进步缓慢之际。(中国目前处于进步时期,欧美https://www.jianshu.com/p/9e1776d0f1a1
12.执子之手》中读到的吴家麟汤翠芳教授《执子之手》作者汤翠芳教授对她与吴家麟教授的生活的记述,是从1954年开始的。这一年,汤翠芳以一个年轻文艺女兵的身份从解放军部队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读本科,当时她是一个共青团员。 当时的汤翠芳同学第一次在人性与党性的边界上挣扎是在恋爱问题上。从照片上看得出来,那时汤翠芳同学是很漂亮的。据汤翠芳同学http://www.iolaw.org.cn/global/en/new.aspx?id=26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