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晔法学家简历名人简历

学位,1984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学位,1993年获德国汉堡大学法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经济法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经济法研究会副会长、国家商务部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多哈发展议程)贸易与竞争政策议题谈判专家咨询组组长、竞争法国际协会(ASCOLA)理事。

1996年、1998年、2000年、2003年和2005年作为访问教授在德国马普学会外国与国际私法、外国与国际社会法、外国与国际知识产权、竞争法和税法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2004年受邀访问了美国司法部反托拉斯局和联邦贸易委员会,并应邀在美国律师协会做讲演。2005年受邀访问了欧洲议会、欧盟委员会和欧洲法院。2005年获美国富布莱特奖学金,在美国芝加哥-肯特法学院从事研究工作一年。此外还应邀在德国、俄罗斯、菲律宾、加拿大、日本、越南、韩国等很多国家的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及政府机构做过讲演。

主要社会职务有中国法学会经济法研究会副会长、国家商务部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多哈发展议程)贸易与竞争政策议题谈判专家咨询组组长、国家价格协会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中心研究员、竞争法国际协会理事(ASCOLA,慕尼黑)。1996年-2001年曾任德国马普协会外国与国际社会法兼职研究员。

2002年6月为第9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了第27次法制讲座,题目是《反垄断法律制度》;2005年10月为第10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了第17次法制讲座,题目是《反垄断法是维护市场经济国家秩序的基本法律制度》。

2012年6月,王晓晔全职加盟湖南大学法学院。

编辑本段主要科研成果

专著与论文集

1、《amerikanischenunddeutschenErfahrungenbeiderFusionskontrolle》<;网上书城检索>MonopoleundWettbewerbinderchinesischenWirtschaft-EinekartellrechtlicheUntersuchungunterBeruecksichtigungderUS-amerikanischenunddeutschenErfahrungenbeiderFusionskontrolle》

(美国和德国卡特尔法中企业合并控制比较研究)(德文,J.C.B.Mohr,Tübingen1993,270页)。

2、《企业合并中的反垄断问题》-法律出版社,1996年,31.2万字。

3、《欧共体竞争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39.9万字

4、《竞争法研究》(论文集),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38万字。

5、主编《反垄断法与市场经济》,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23万字。

6、主编《竞争法与经济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37万字。

7、主编《经济全球化下竞争法的新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8、主编《经济法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合著

1、《民法原理》-佟柔主编(高校法学教材),法律出版社,1986年。

2、《民法基本知识》-王家福主编,人民日报出版社,1987年。

3、《经济法要义》-王家福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

4、《经济法律知识手册》-王家福/王保树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

5、《经济.社会.管理大全》-马洪主编,1988年。

6、《现代管理百科全书》-马洪/孙尚清主编,中国发展出版社,1991年。

7、《经济法律大辞典》-王家福/王保树主编,中国财经出版社,1992年。

8、《现代中国法入门》(日文)-王家福/加藤雅信主编,日本劲草书房,1997年。

9、《经济法律概论》-王保树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年。

10、《经济法原理》-王保树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11、《社会保障法研究》-史探径主编,法律出版社,2000年。

12、《法律词典》,法律出版社,2003年。

13、《竞争法学》-种明钊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中文论文

⒈试论涉外民事关系中适用外国法的理论根据-《法学研究》,1984年第2期。

⒉国际仲裁中的法律适用问题-《法制建设》,1984年第6期。

⒊论国际直接投资合同的适用法律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5年第1期。

⒋必须以法律手段保护消费者利益-《中国法制报》,1985年4月29日。

⒌国际技术转让合同的适用法律问题-《法学季刊》,1985年第2期。

⒍论中国涉外经济合同适用法律的基本原则-《法学研究》,1985年第5期。

⒎刘丁: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若干法律问题-1985年《中国国际法年刊》

⒏试论涉外经济合同的适用法律-《法律学习与研究》,1986年第1期。

⒐国际经济仲裁中对非内国法的适用-《陕西律师》,1987年增刊。

⒑联邦德国国际私法的现状与发展-《法律学习与研究》,1988年第1期。

⒒联邦德国对企业合并的控制-《法学研究》,1990年第3期。

⒓美国对企业合并的控制及其新发展-《中国法学》,1990年第5期。

⒔欧共体的反倾销法与中国的对外贸易-《法学研究》,1993年第1期。

⒕欧共体的竞争法及其新发展-《外国法译评》,1993年第3期。

⒖联邦德国企业合并的理论与实践-《南京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第3期。

⒗研究西方竞争理论,建立中国竞争性的市场结构-《中德反垄断法的比较》,明策尔编,1994年,汉堡。

⒘反垄断国际统一立法的现状与前景-《外国法译评》,1995年第1期。

⒙垄断是平等竞争的大敌-《人民日报》,1995年2月17日。

⒚反垄断法与国际贸易-《国际贸易问题》,1995年第8期。

⒛德国竞争法中的卡特尔制度-《法学家》,1995年第4期。

21.试论中国竞争性市场结构的模式和反垄断法-《中德经济法研究所年刊》第6期,1995年。

2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反垄断法-《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

23.中国反垄断立法的框架-《法学研究》,1996年第4期。

24.美国控制企业合并的立法与实践-《商事法论集》第1卷,法律出版社,1997年。

25.竞争法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秩序理论和伦理学》(科斯洛夫斯基/陈筠泉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26.规范公用企业的市场行为需要反垄断法-《法学研究》,1997年第5期。

27.欧洲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国社会保险》,1997年第7期。

28.建设市场精神文明,依法规范公用企业行为-《依法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刘海年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1997年版。

29.瑞士的《银行保密法》-《国外法制信息》,1997年第3期。

31.欧盟反倾销法与中国对欧盟的出口贸易-《商事法论集》第2卷,1997年。

32、三举一得的瑞士养老保险-《中国社会保险》,1997年第10期。

33、关于规范中国公用企业反垄断立法的思考-《工商行政管理》,1997年第21期。

34、瑞士银行保密法和二战中受害犹太人的存款问题-《对外学术交流情况》,1997年第25期。

35、欧盟反倾销法与中国对欧盟的出口贸易-《国际贸易问题》,1998年第1期、第2期。

36、依法规范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法学研究》,1998年第3期。

37、有效竞争-中国竞争政策和反垄断法的目标模式-《法学家》,1998年第2期。

38、欧共体企业合并控制法及其新发展-《经济法研究》第1卷,杨紫煊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39、欧共体竞争法中的国有企业-《外国法译评》,1999年第3期。

40、条块垄断-依法规范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国际贸易》,1998年第4期。

41、反垄断法域外效力纷争-以第三国企业合并为例-《国际贸易》,1999年第2期。

42、反垄断法与行业价格自律-《国际贸易》,1999年第5期。

43、巨型合并的反垄断问题-《国际贸易》,1999年第7期。

44、论电信业反垄断立法-《国际贸易》,1999年第8期。

45、关于低价倾销行为的法律思考-《国际贸易》,1999年第11期。

46、依法规范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动态》,1998年第4期。

47、巨型跨国合并对反垄断法的挑战-《法学研究》,1999年第5期。

49、行政性限制竞争危害大-《改革内参》,1999年第19期。

50、欧盟电信反垄断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求是内部文稿》,1999年第24期。

51、市场失灵时的国家干预-欧盟竞争法中的国家援助-《国际贸易》,2000年第3期。

52、德国《反对限制竞争法》的第六次修订-《德国研究》,2000年第1期。

53、控制企业合并的法律规范-《人民法院报》,2000年1月29日。

54、谢尔曼法-抓住微软的"反垄断之手"-《百姓信报》,2000年2月8日。

55、专家论坛:不能再拖下去了-《国际贸易消息》,2000年4月13日。

56、从美国微软案看反垄断法-《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0年4月25日。

57、戒律强势-欧共体竞争法中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国际贸易》,2000年第5期。

58、美国司法部为什么指控微软-《国际贸易》,2000年第4期。

59、加入WTO,中国的经济法要变-《国际经贸消息》,2000年6月1日。

60、反垄断悖论-美国政府为何会批准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的合并?-《国际贸易》,2000年第2期。

61、AOL-Time合并与微软被拆不是悖论-《财经界》,2000年第3期。

62、论限制竞争性协议-《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0年第4期。

63、加快制定反垄断法-《中国工商报》,2000年6月13日。

64、制定反垄断法刻不容缓-《法制日报》,2000年4月23日。

65、欧共体企业合并控制-《国际贸易》,2000年第10期。

66、市场失灵时的国家干预-《国际贸易》,2000年第3期。

67、从微软案看中国反垄断立法-《中国律师》,2000年第9期。

68、当罚则罚-欧共体竞争法中的罚款规则-《国际贸易》,2001年第2期。

69、多元化目的-欧共体竞争法目的和任务评述-《国际贸易》,2001年第9期。

70、欧共体的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国际贸易》,2001年第10期。

72、欧共体竞争法中的罚款规则-《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1年第3期。

73、加速制定反垄断法-《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报》,2001年12月11日。

74、怎样打破行业垄断-中国市场经济报,2001年4月11日。

75、把脉地方保护主义-中国青年报,2001年4月2日。

76、反垄断法-体制改革的催化剂-工人日报,2001年4月20日。

77、美国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国际贸易》,2002年第1期。

78、反垄断立法不能再拖-《法制日报》,2002年3月6日。

79、美国反托拉斯法及其新发展-《国际贸易》,2002年第3期。

80、反垄断法律制度(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7次法制讲座讲稿)-《中国人大》,2002年第14期。

82、中国反垄断立法还要等多久?-《社会科学报》,2002年8月8日。

83、加速制定反垄断法-《法治参考》(机密,法制日报)2002年第7期。

84、应尽快建立和完善反垄断法-《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领导参阅》2002年第23期。

85、中国反垄断法的制定-《法学杂志》2002年第5期。

86、入世与中国反垄断法的制定-《法学研究》2003年第2期。

87、知识产权保护与反垄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第31期,2003年4月29日

88.知识产权保护中的反垄断问题-从思科诉华为案谈起-《21世纪经济导报》2003年3月18日

89、反垄断Vs知识产权-《社会科学报》2003年4月17日。

90.竞争政策对国际经贸活动的影响-《国际贸易》,2003年第6期。

91、中国反垄断立法中的几个问题-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92、WTO竞争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王晓晔/陶正华)-《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93、竞争政策领域的国际协调-《国际贸易》2003年第7期。

94、WTO竞争政策议题及其对中国的影响-《WTO经济导刊》ChinaWTOTribune)2003年第7期。

95、完善中国竞争法及竞争机制的思考-《国际贸易》,2003年第10期。

97、知识产权中的限制竞争问题-《中国科技成果》2003年第22期。

98、纵向限制竞争协议的经济分析-《月旦民商法杂志》2004年第3期

100、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法学》2004年第3期

101、借鉴国外经验完善中国竞争政策-《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2月3日

103、知识产权权力耗尽原则及其新发展-《国际贸易》2004年第3期

104、WTO竞争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学术动态》(中国社会科学院)2004年6月10日

105、低价倾销行为的几点法律思考-《价格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6期

106、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相邻法的关系-《国际贸易》2004年第7期

107、中国反垄断立法的难题-《法人》2004年第7期

108、本身违法的卡特尔及法律后果-《国际贸易》2004年第8期。

109、适用合理原则的卡特尔-《国际贸易》2004年第9期

110、竞争法的几个理论问题-李昌麒主编《经济法论坛》第2卷,2004年12月

111、反垄断法国际统一前景-徐杰主编《经济法论丛》第5卷,2004年12月

112、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研究-刘剑文等主编《月旦财经法杂志》2005年第1期

113、公用企业滥用优势行为的法律管制-《法学杂志》2005年第1期

114、公用企业滥用优势地位行为的法律管制-《新华文摘》2005.9

115、支持非公有经济发展首在破除行政垄断-《中国改革》2005年第6期

116、反垄断法对跨国公司限制竞争行为的管制-王晓晔编:《经济全球化下反垄断法的新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117、反垄断法中的政府行为-王晓晔编:《经济全球化下反垄断法的新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120、中国现行企业合并控制规则的评析-《国际贸易》2005年第5期

121、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与反垄断法-《法学家》2005年第5期

122、企业并购怎能仅限制外国投资者?-《社会科学报》2005.5.26

外文论文

⒈WettbewerbundWettbewerbsbeschraenkungeninderVolksrepublikChina

-《GRURinternatiianl》,Heft7/1992.

⒉DasEG-AntidumpingrechtunddieAusfuhrenderVRChinaindieEG

-《RabelsZeitschrift》,Heft4/1993.

⒊DaschinesischePreissystemimVerlaufderWirtschaftsreform

-《Asien》,Okt.1993.

⒋GabrieleWali-Mohammadi:Chinesisch-DeuschesGlossarzumZivilrechtderVRChina(Rezension)

-《Asien》,April1993.

⒌WettbewerbstheorieundwettbewerblicheMarktform-eineUntersuchungzurNotwendigkeiteineschinesischenAntimonopolrechts.

-《VergleichendesKartellrecht》,F.Muenzel(Hrsg.),Hamburg1994.

⒍WettbewerbrechtundchinesischesozialistischeMarktwirschaft

-《SozialistischeMarktwirtschaft,SozialeMarktwirtschaft》,PeterKoslowski/YunquanChen(Hrsg.),Physica-VerlagHeidelberg1996.

⒎DasSozialversicherungsrechtderVRChinaimWandel

-《ZIAS》3/1996.

⒏DieSozialeKrankenversicherungderVRChinaimWandel

-《ZIAS》4/2000.

⒐NecessityofandConditionsforanAnti-MonopolyLawinChina,

3WorkingPaperonEuropeanStudies,8July,2001.

⒑中国独占禁止法立法作业の现状と问题点

-《国际商事法务》(日文),Vol.28,No.9,No.10,(2000)。

⒒TheProspectofAntimonopolyLegislationinChina,《WashingtonUniversityGlobalStudiesLawReview》,Vol.1,No.1&2,2002。

⒓中国反垄断立法的展望(日文)

-伊从宽等编:《APEC国家的竞争政策和经济发展》,中央大学出版部,2002年。

13、DieReformdersozialenKrankenversicherungderVRChina

-Boecken/Ruland/Steinmeyer(Hrsg.):SozialrechtundSozialpolitikinDeutschlandundEuropa,FestschriftfuerBerndBaronvonMaydell,Luchterhand,2002.

14、IssuesSurroundingtheDraftingofChina"sAnti-monopolylaw

-《WashingtonUniversityGlobalStudiesLawReview》,Vol.3,No.1,2004.

15、WTOCompetitionPolicyanditsinfluenceonChina

-《SocialSciencesChina》,Spring2004.

16、Anti-monopolylawvital

-《ChinaDaily》,2004-8-22

17、TheImpactsoftheWTOcompetitionPolicyNegotiationinChina

-《ZWeR》,Heft3/2004

18、ZurKodifizierungdesChinesischenAntimonopolrecht

-ZeitschriftfuerChinesischenRecht,2/2004

19、中国のWTO加盟と独占禁止法の制定

-《桐荫法学》第11卷第2号,2005年

国际学术会议论文

1、中国法下的经济特区

-德国马普外国公法与国际公法研究所《中德法律研讨会》(1988年8月,海得堡)。

2、对国家干预合同的法律保护

-德国汉堡大学《国际经济法研讨会》(1988年10月)。

3、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垄断问题

-德国马普外国与国际私法研究《中德竞争法研讨会》(1990年7月,汉堡)。

4、中国股份制企业

-俄罗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院《企业法国际研讨会》(1992年11月,耶捷特琳娜堡)。

5、研究西方竞争理论,建立中国竞争性市场结构

-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中德竞争法研讨会》(1993年)。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反垄断法的作用

-中国西北大学《中德经济法研讨会》(1994年11月)。

7、反垄断法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中德经济秩序理论与伦理学研讨会》(1995年5月)。

8、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框架

-菲律宾亚洲太平洋大学国际与战略研究所《扩大中国与东盟经济关系研讨会》(1995年11月,马尼拉)。

9、改革中的中国社会保障法

-德国马普外国与国际社会法研究所《社会保障法国际研讨会》(1996年7月,慕尼黑)。

10、中国反垄断立法的作用、现状和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中德反垄断法比较研讨会》(1997年11月)。

11、依法规范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反垄断法国际研讨会》(1997年12月)。

12、中国反垄断立法

-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APEC竞争政策与经济发展》(2000年9月)。

12、中国反垄断立法前景

-日本竞争法研究会《APEC竞争政策与经济发展》(2001年7月,东京)。

13、中国竞争法

-日本竞争法研究会《东亚国家竞争法研讨会》(2001年11月,东京)。

14、中国反垄断立法的现状与前景

-韩国汉城国立大学《竞争法国际研讨会》(2002年5月)

15、中国竞争政策与竞争法

-越南国家经济管理研究院《竞争政策国际研讨会》(2002年9月,河内)。

16、中国反垄断立法的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竞争政策与经济发展国际研讨会》(2002年9月)。

17、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竞争政策的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电信市场竞争政策国际研讨会》(2003年10月)

18、UnfairCompetitionandAnti-CompetitioninCompetitionLaw

-日本京都学园大学《东亚竞争法与竞争政策》(2004年3月)。

19、WTO竞争政策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法学会《亚太自由贸易区法律问题研讨会》(2004年5月18-19日,上海)

20、TheNewDevelopmentofChineseLegislationonCompetitionLaw

-美国律师协会(ABA)反托拉斯法分会讲演(2004年10月5日,华盛顿)

21、TheNewDevelopmentofChineseCompetitionLaw

-CDAMSofKobeUniversity(2004年10月23日,日本神户大学)

22、反垄断法中的政府行为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经济全球化下竞争法的新发展》(2005年10月28-29日)

23、中国公用企业滥用行为及其法律对策

-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平竞争与市场经济国际研讨会》(2004年11月10日)

24、竞争法的地位

-福建省人大《海峡两岸三地法律研讨会》2005年8月17日-18日

外文翻译

1、[英]国际仲裁中的法律选择问题-关于瑞典仲裁-《法学译丛》,1984年第4期。

2、[德]欧洲共同市场的竞争政策和工业政策中的兼并控制-《法学译丛》,1990年第1期、第2期。

3、[德文]匈牙利禁止不正当竞争法-《法学译丛》,1992第4期。

4、[德]经济法-《比较法研究》,1994年第1期。

5、[德]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秩序-《外国法译评》,1995年第3期。

6、[英]横向合并指南(美国司法部与联邦贸易委员会1992年4月2日发布)-《外国法译评》,1996年第2期、第3期。

7、[德]改革中的养老保险制度-《外国法译评》,1997年第1期。

8、[英]欧共体理事会关于抵制非欧共体成员国倾销进口的规则(1994年第3283号规则)-《外国法译评》,1998年第1期、第2期。

9、[德]《德国与欧共体经济法中的国有企业》-王晓晔编《反垄断法与市场经济》,法律出版社1998年。

10、[德]经济国际化中合并控制的主要问题-王晓晔编《反垄断法与市场经济》,法律出版社1998年。

11、[德]对占市场支配地位企业的滥用监督-王晓晔编《反垄断法与市场经济》,法律出版社1998年。

12、[德]德国竞争法的经验-王晓晔编《反垄断法与市场经济》,法律出版社1998年。

14、注释[美]E.吉尔霍恩/W.E.科瓦希克著:《反垄断法律与经济》(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

15、合译[德]《德国民法通论》-法律出版社,2003年。

16、美国司法部和联邦贸易委员会横向合并指南(1997年修订)-尚明主编:《主要国家(地区)反垄断法律汇编》,法律出版社2004年

科研项目

1、独自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反垄断法比较研究》(1998年-2002年)。

2、独自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项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反垄断对策研究》(1999年-2000年)。

3、独自承担中国-欧盟高教合作项目《欧共体竞争法研究》(1998-2000)。

4、主持司法部项目《反垄断法对跨国公司限制竞争行为的管制》(2002-2004年)。

5、主持商务部项目:《世贸组织新一轮谈判中贸易与竞争政策问题研究》(2003年)。

6、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B类重大课题:《WTO的竞争政策及其对中国立法的影响》(2002-2003年)。

7、参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1996-1999)。

8、参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1996-1999)。

9、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A类重大课题《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竞争法的影响》(2004-2008年)

10、承担国务院法制办项目《垄断协议研究》(2005年)

11、承担国务院法制办项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研究》(2005年)

国内外学术报告

国内学术报告: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经济所、哲学所、欧洲所,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方交通大学、西北大学、西北政法法院、南京大学、重庆大学、深圳大学、华东政法学院、湖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安徽大学、苏州大学、宁夏第二民族学院、国家法官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大学、复旦大学、深圳律师协会、福州律师协会、厦门仲裁委员会、山西省人大等很多机构和高等院校作过经济法或竞争法的专题讲座。

THE END
1.中国法律的现状与水平法律,正义的保障,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保障公民法律,正义的保障,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稳定,法律是什么,是规则,是秩序,文化的一部分。法律不是孤立存在的,与社会、经济、文化紧密相连。中国法律制度经过多年发展,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和根本任务,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在中国的法律体系中https://www.360doc.cn/article/6143324_1126733525.html
2.“社会法学高端学者讲座之二:中国社会法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发展2022年4月26日下午2点至4点30分,社会法学高端学者讲座系列之二于线上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老师主讲,主题为“中国社会法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讲座由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锦萍担任主持人。与谈嘉宾包括北京大学法https://www.law.pku.edu.cn/xwzx/xwdt/139213.htm
3.中国养老保险法制建设:法律性质现状与未来发展中国养老保险法制建设:法律性质、现状与未来发展 作为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养老保险承担着解除社会成员年老后生活来源后顾之忧的职责,是现代国家公民的一项基本社会权益。由于养老保险建立在劳资双方与政府等多个主体分担责任的基础上,且公民个人的养老金权益具有长期累积性,若无法律规制便无法明确赋权明责并http://www.sass.cn/109000/59041.aspx
4.我国社会法制建设12篇(全文)(1)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把马列主义思想运用到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实践中, 创造性地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法制理论, 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形成与发展指明了基本方向。 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先后制定了《五四宪法》、《土地改革法》、《惩治贪污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树https://www.99xueshu.com/w/ikeykirkziew.html
5.中国档案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行业动态加快推进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管理标准化、信息服务网络化的进程,促进档案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社会与中国城建档案工作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建电子文件全程管理系统;该项目在城建档案全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法律的形式进一步明确了各级国家档案馆作为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场所的http://www.cdky.cn/113/153.aspx
6.中国法学期刊网高铭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孙道萃: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博士后,讲师 内容提要社会历史形态的变迁决定刑法制度的进化命运,全球风险社会与网络社会的交替交织孕育了当代刑法积极预防风险的时代任务。因应当代社会风险的预防性刑法理念呼之欲出,以犯罪化、危险犯配置、安全价值优位、刑罚积极预防等为http://www.zgfx.chinajournal.net.cn/WKA2/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contentID=10302d74-98bf-4b49-afb5-b4bf3b8493d1
7.裴立新新时代中国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研究—中国体育博物馆1 新时代中国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现状 1.1 数量和发展速度创新高 十八大以来,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发展在数量和速度上的增长都创造了一个新高(见图1)。根据民政部2018年8月公布的《2017年社会服务统计公报》和中国社会组织网大数据公布的数据,体育社会组织由2012年的2.3万增至2017年的4.8万个,五年数量实现翻番,增幅达到104https://www.olympic.cn/museum/academic/2019/0326/215723.html
8.当代中国法律职业及法律共同体……我们必须对这个法律共同体的历史、理论逻辑和思维方式以及我们对待我们这个社会的态度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们必须对这个共同体的现状、社会功能、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未来的走向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自觉地主动地团结起来,抵制专断和特权,抵制暴力和混乱,维持稳定与秩序,捍卫公道和正义,实现改良与发展。http://clsjp.chinalaw.org.cn/portal/article/index/id/189.html
9.临沂市第二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成果公布根据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的《临沂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奖励意见》规定和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委员会会议精神,按照《2019年度临沂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工作实施细则》要求,经客观赋分评审、专家会议评选和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委员会审定,经过7个工作日社会公示,临沂市第二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共评https://app.langya.cn/a/144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