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法典的中法视角比较”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3年10月1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和法国公证人高等理事会主办,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法国驻华大使馆法律处、巴黎先贤祠-阿萨斯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语国家法制研究中心支持协办的“中国民法典的中法视角比较”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法学楼601国际报告厅成功举办。来自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法国驻华大使馆、法国最高法院、国际公证人联盟、法国公证人高等理事会、中国公证协会,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巴黎先贤祠-阿萨斯大学等二十余家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实务部门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开幕式暨中国民法典法文版发布仪式

会议开幕式暨中国民法典法文版发布仪式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石佳友教授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石佳友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会长王利明教授

法国公证人高等理事会及国际公证人联盟名誉主席Jean-PaulDecorps代表法国代表团向主办方高质量的热情接待和对论坛的精心准备表示感谢。Jean-PaulDecorps主席认为中国民法典是一部非常重要的法典,将其翻译为法文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重要工作。大陆法系很多法律传统来自法国法,而中国民法典又参考了法国民法典,从而影响大陆法律文化,并推动了合同安全性、平衡性等方面的发展。通过中国民法典,可以重申民法对预防冲突方面的重要功能,促进社会和谐。最后,Jean-PaulDecorps主席表示非常开心能够与中法代表团中众多专家学者齐聚久负盛名、享誉国际的中国人民大学共同交流,并预祝本次研讨会一切顺利!

法国公证人高等理事会及国际公证人联盟名誉主席Jean-PaulDecorps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李恩正处长

法国驻华使馆法律参赞Jean-FranoisRedonnet首先感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对中法法学学术交流的大力支持。Jean-FranoisRedonnet参赞认为民法典是中国法律的典范,是法律史上的一座丰碑,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中国在民法典编纂过程中深入研究了包括法国法在内的外国法律;法国使馆多年来一直支持中法关于民法典编纂的交流研讨活动;法国也受到中国民法典中人格权、尊严等法律理念的启发。Jean-FranoisRedonnet参赞感谢巴黎先贤祠-阿萨斯大学及中国人民大学的支持,将中国民法典翻译成法语,这对于法国法学家及社会各界都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促进比较法的发展,也有助于法国法学家更好地理解法国自身的法律体系。Jean-FranoisRedonnet参赞指出本次研讨会对于加强中法法律合作有重要意义,并预祝会议取得成功。

法国驻华使馆法律参赞Jean-FranoisRedonnet

巴黎先贤祠-阿萨斯大学教授、比较法研究所所长MarieGoré表示非常荣幸与各位公证人和巴黎先贤祠-阿萨斯大学的专家共同参加中国人民大学组织的会议,本次研讨会能够加强中法学术交流、增进友谊。MarieGoré教授表示最近几年在中法间关于民法典问题的交流中收获颇丰。对于法国人来说,阅读中国民法典能够更好地思考完善法国本国的法律体系。中国民法典是大陆法系中最新的法典之一,其编纂促使大陆法系更加完善和丰富。

中国公证协会周志扬副会长

法国公证人高等理事会中国事务负责人OlivierVi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法语版颁布

开幕式结束后,本次研讨会分为四个单元进行,分别研讨《民法典》总则与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婚姻家庭及继承编,以及侵权责任编及劳动法。

01

第一节:总则与物权编

会议的第一单元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姚辉教授和法国公证人高等理事会Jean-PaulDecorps主席联合主持,包括总则编与民法典的精神、物权编的创新和担保法的创新三个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姚辉教授

巴黎先贤祠-阿萨斯大学MarieGoré教授指出中国的《民法典》备受期待,首先中国有成文法的传统,因此起草法律文本的方法和技术更多涉及国家管理有关的规则,而不是私法,而私法在民法典编纂后获得了更多自主权。其次,中国的经济全球化和法律国际化要求中国的立法不能再是被动的,而应当渐进和缓地适应世界潮流,即应当是动态的。此外,还需要充分考虑中国的立法需要,充分考虑立法对于构建所有文明共同权利的作用。MarieGoré教授认为现在中国民法典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民法典的生效揭示了法典编纂运动的恒久性。随后MarieGoré教授就民法典的结构、目标受众和范围三个方面发表了看法,并提出中国民法典的语言风格、价值目的、民法典和商法典的区别、实用性等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王轶教授

巴黎先贤祠-阿萨斯大学MichelGrimaldi教授

巴黎先贤祠-阿萨斯大学CharlesGijsbers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高圣平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李贝副教授

02

第二节:合同编

会议的第二单元由清华大学法学院申卫星教授和巴黎先贤祠-阿萨斯大学MichelGrimaldi教授联合主持,包括合同编通则的创新、合同编分则的创新两个部分。

清华大学法学院申卫星教授

巴黎公证人JérmeCauro针对2016年的法国债法改革,就合同的订立和合同有效性的条件两个方面进行重点介绍。根据法国法律,任何人都可以自由签订合同,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确定合同的内容和形式。签订合同之前包括谈判阶段,一方负有提供信息的义务,即知道信息的重要性对于另一方是否同意签订合同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的,必须在另一方不知道该信息时立即告知。合同是通过要约和承诺的形式订立。合同双方的同意不仅必须存在,而且不能有瑕疵。错误、欺诈和胁迫将使同意无效。合同有效的实质条件包括当事人的能力和合同的内容。在形式要件上,捐赠、婚姻、遗嘱、出售财产等合同需要经过公证。

巴黎公证人JérmeCauro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朱虎教授

法国公证人高等理事会Jean-PaulDecorps主席,就其对中国民法典中所规定的特殊合同,提出以下几点认识:一是数量非常庞大,显示了中国民法典合同分则部分的丰富性;二是其适用领域特别现代化,涵盖金融业到新技术等各个方面;三是立法者希望通过制定精确和具体的规则来确保其实施的确定性;四是希望避免诉讼程序,鼓励合同双方在诉讼之前进行友好的调解或协商。接着Jean-PaulDecorps主席分别就买卖、租赁、委托、赠与、担保等合同之间的中法两国法律的共同点和差异进行了比较。

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李颖轶副教授

03

第三节:人格权、婚姻家庭及继承编

会议的第三单元由北京大学法学院刘凯湘教授及巴黎先贤祠-阿萨斯大学SophieGjidara-Decaix教授联合主持,包括人格权编的创新、继承编的创新和婚姻家庭编的创新三个部分。

北京大学法学院刘凯湘教授

巴黎先贤祠-阿萨斯大学SophieGjidara-Decaix教授

法国最高法院名誉总检察官YvesCharpenel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杨立新教授

在“婚姻家庭编的创新”研讨环节,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龙翼飞教授首先介绍了婚姻家庭编的法理思想与基本原则。其强调婚姻家庭编不是零散拼合而成,而是有严格立法逻辑和法理思想,以宪法所规定人权保障为基础的、以人为本的十个法理思想和五个基本原则为基础的讲法理、有逻辑、精神统一的系统整体法典。龙翼飞教授强调在当代中国婚姻家庭绝非仅限私人事务,而是关系到社会利益、国家发展、民族繁荣,因此将婚姻家庭受国家保护作为第一原则。随后,龙翼飞教授介绍了婚姻家庭编在一般规定上加入新内容、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完善了婚姻制度、家庭制度、离婚制度、收养制度等制度创新。最后,龙翼飞教授介绍了最高人民法院于2020年12月25日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指出该司法解释对于统一司法裁判尺度,有效保护婚姻家庭成员的民事权利,维护当代中国文明进步的婚姻家庭关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龙翼飞教授

法国公证人高等理事会中国事务负责人OlivierVix公证人认为,中国立法者优先考虑的是家庭法的一般原则,而不是处理细节,这解释了与法国民法相比,中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条文数量相对较少的原因。中国家庭法基于传统道德原则,如孝道、家庭团结、和谐共处、保护妇女和儿童、尊重老年人,同时也反对旧习俗,主张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制和自由婚姻。中国家庭也随着中国社会的变化而发生了变化。现代中国家庭结构可以缩减为三个数字:4.2.1:四个祖父母,两个父母,一个孩子,这给独生子女承担赡养老人责任增添了困难。中国的法律在这个领域比法国的法律更加务实,更注重共同生活的概念,以将赡养和教育义务扩展到血亲以外的其他人。接下来OlivierVix公证人分别探讨了婚姻、离婚和收养等规定中的最显著发展。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朱晓峰教授

04

第四节:侵权责任编及劳动法

会议的第四单元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周友军教授及法国公证人高等理事会中国事务负责人OlivierVix联合主持,包括侵权责任编的创新、民法典与劳动法两个部分。

THE END
1.民法典解读新时代法律文化的丰碑在新时代背景下,民法典不仅是中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维护公平正义、保障人民权益的关键文件。它系统地总结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法律智慧,同时吸纳了世界各国优秀的法律成果,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民法典宣传内容中充分体现了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 https://www.qtleqzhor.cn/tu-pian-zi-xun/408838.html
2.民法典的意义探究从法律体系的根基到社会进步的基石民法典的意义探究:从法律体系的根基到社会进步的基石 一、引言 在当今社会,法律体系不仅是维护国家主权和统治秩序的重要手段,也是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根本保证。其中,民法典作为现代国家立法体系中的核心部分,其意义重大,不仅体现了一个国家对https://www.xtssu.cn/nong-ye-zi-xun/570858.html
3.民法典目录解读全面理解新时代民事法律体系的基石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出台了《民法典》,这部法律是对现有民法相关规定进行整合和完善的重要成果。它不仅是对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一种适应,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深入探讨《民法典》的内涵和意义。 法律体系的统一与规范 https://www.1lhyh3ij.cn/tu-pian-zi-xun/397820.html
4.被误读的中国民法和梦想中的中国民法典光明日报“让民法知识、民法观念、民法精神如同血液一样流淌在人们的体内,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准则,成为人们的教养,培养出既懂得主张权利,又懂得尊重他人权利的真正的人,为市场经济培育出独立的具有人文主义精神的主体。”今天本刊刊登清华大学副教授、民法学者申卫星的《被误读的中国民法和梦想中的中国民法典》。他在文中说的这https://www.gmw.cn/01gmrb/2006-07/25/content_454678.htm
5.民法典的前世今生北大法律信息网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和附则,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义。编纂民法典是https://www.chinalawinfo.com/Feature/FeatureDisplay1.aspx?featureId=743%20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立法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编纂民法典,是对我国现行的、制定于不同时https://www.12371.cn/special/mfd/?zbb=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