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新闻报道

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开创了中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义。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国际人士表示,编纂民法典,是中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对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民法典的诞生,为人类法治文明进步作出了新的贡献。

“反映人民的意愿,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点”

回顾人类文明史,编纂法典是具有重要标志意义的法治建设工程,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繁荣强盛的象征和标志。

巴西全球南方研究所所长亚历山大·菲格雷多表示,人格权关系到每个人的人格尊严。中国民法典将人格权独立成编,把对人格权的保护提升到新高度,在世界民法典立法史上具有创新意义。

民有所呼,法有所应。中国民法典草案编纂过程中,先后10次通过网络公开征求意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顺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法治建设不断完善。编纂民法典反映人民的意愿,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点,可供其他国家借鉴。”罗马尼亚前总理蓬塔认为民法典的颁布“正当其时”,充分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的司法理念。

比利时比中经贸委员会主席、布鲁塞尔律师公会律师贝尔纳·德威特表示,编纂民法典在中国民事立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体现了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法治深入人心,也是经济社会进一步繁荣发展的现实需要,有助于更好地保护中国公民权利。全国人大会议审议通过民法典,是中国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

“有利于将中国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编纂民法典对于以法治方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地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意大利罗马第三大学法学教授恩里科·托蒂表示,中国编纂民法典将丰富世界民法体系内容。拥有一部完整的民法典,对于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进一步优化具有深远影响。

日本中央大学法学部教授梶田幸雄多年从事中国法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他认为,中国民法典是一部蕴含了民事权利保障、法律义务强化、社会秩序稳定等丰富内容的基础性法律,将更好地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编纂民法典对推进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有利于将中国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德威特坦言,编纂民法典并非易事,需要不同领域的专家付出大量努力,“全国人大会议审议通过民法典,表明中国政府依法治国的决心和信念。”他认为,中国民法典的编纂充分尊重科学规律,体现时代需求,将推动中国的司法体系现代化,“这部立法必将对中国司法制度产生积极影响”。

池涌泉指出,针对一些新的法律问题,民法典能够及时从法理上厘清责任界限,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对于中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意义重大。“编纂民法典,展现了中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决心。”

“民法典颁布,标志着中国依法治国又迈上一个新台阶。”美国泰和泰华盛顿律师事务所主任程绍铭律师认为,中国民法典将更好地维护公民权利,让各种民商事活动的行为有法可依,“它将为规范中国社会的各种民商事法律关系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编纂民法典是完善市场经济的重要一步”

中国民法典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编纂民法典,将进一步健全中国现代产权制度、合同制度等,充分调动民事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波兰东亚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加夫利科夫斯基说:“中国编纂民法典是完善市场经济的重要一步。编纂民法典,健全和充实民事权利种类,形成更加规范有效的权利保护机制,有利于更好维护人民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民法典的通过,是中国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对中国进一步完善社会治理和市场经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助理所长、高级研究员陈刚认为。

“不仅中国人民非常期待民法典的通过,外国企业也对此充满期待。民法典将有利于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梶田幸雄表示,在华日资企业众多,民法典将为其在华拓展市场保驾护航。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问题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弗拉基米尔·彼得罗夫斯基认为,民法典致力于解决社会发展问题,为市场经济提供了司法审判和执行指引,将成为中国健全市场秩序、维护交易安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法律。

马来西亚太平洋研究中心首席顾问胡逸山表示,民法典还涉及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等宏观课题。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统筹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重大影响。

(本报北京、里约热内卢、华沙、布鲁塞尔、首尔、罗马、东京、曼谷、华盛顿、莫斯科5月31日电记者俞懿春、李晓骁、于洋、张朋辉、马菲、韩硕、刘军国、林芮、张梦旭、张晓东)

THE END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立法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编纂民法典,是对我国现行的、制定于不同时https://www.12371.cn/special/mfd/
2.中国民法典全文关于中国民法典全文精选专题信息 银行起诉到强制执行多长时间被拍卖2024.11.29 打架拘留签字做什么用2024.11.29 货款起诉费用如何计算2024.11.29 被执行人父母资产会被执行吗2024.11.29 超过诉讼请求判决违反什么原则2024.11.29 赌博属于什么拘留2024.11.29 执保是已经强制执行了吗2024.11.29 https://www.64365.com/special/tdxzzsf/
3.法制网最受欢迎的十大民法典讲座盘点主讲人:孙宪忠 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讲座简介:孙宪忠教授从实施民法典应该确立体系性思维,系统理解民法典体系中的基本规则;实施民法典应该具有人民权利保护的思维,要“有理想”也要“接地气”;要关注法律行为制度的重大革新,深刻理解民法典总则编法律行为制度的进步之处;要全面准确理解https://news.cupl.edu.cn/info/1015/32153.htm
4.2023年中国民法典全文2023年1月1日,中国民法典正式实施。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民法典”命名的法典,也是中国法律史上的一件大事。中国民法典全文共分为七编,分别是:总则、物权、合同、侵权责任、婚姻家庭、继承、人格权。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中国民法典全文的内容。 https://www.fljg.com/baike/373368.html
5.民法典的前世今生北大法律信息网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5月28日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45号主席令予以公布,新华社1日受权全文播发这部法律。 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和附则,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https://www.chinalawinfo.com/Feature/FeatureDisplay1.aspx?featureId=743%20
6.中国民法典【立法目的】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法条变迁 新旧对照 关联法条 关联案例 参阅文献 第二条 【调整范围】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法条变迁 新旧对照 关http://mfd.fax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