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明教授出席“中国《民法典》之缔造”国际研讨会并发表主题演讲

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中国民法学研究会会长王利明应邀参加会议,以“中国《民法典》的创新”为题发表了主题演讲,并就与会学者关心的中国《民法典》学术问题作了细致回答和深入交流。

博科尼大学法学院院长PietroSirena教授主持了会议的主题演讲,并对王利明教授的学术履历和学术成就作了热情介绍。他对王利明教授关于民法之人文关怀精神的洞见表示高度赞赏,特别是王利明教授关于通过民法来充分保护人的自由、尊严和弱势群体利益的学术主张。他说这也是意大利民法学的价值追求,是深化中国和意大利等法域的民法学交流的共同思想基础和桥梁,促进了中意法律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

在主题演讲中,王利明教授首先结合《民法典》编章结构设计阐述了该法典所彰显的私权保障理念,并结合重点条文设计阐明了《民法典》的权利法和民事权利保障宣言书属性。随后,王利明教授介绍了《民法典》在体系形式和价值内容上的新安排,及其对大陆法系传统法典的发展。在体系形式方面,《民法典》将人格权独立成编,在设置九种有名人格权益保护规则的同时,通过兜底条款保持了人格权益保护范围的开放性;将侵权责任独立成编,致力于发挥救济受害人与预防损害的双重功能,体现了从权利到救济的理念;通过结构和内容上的精巧设计,发挥了合同编通则的债法总则功能,保持了合同法体系的完整性。

主题演讲结束后,王利明教授还在会议第一单元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熊丙万副教授共同报告了关于《民法典·人格权编》的新近研究,对人格权编背后的社会权利观念变迁史和社会经济发生史作了探讨。本单元由牛津大学法学院比较法教席主持人、欧洲法与比较法研究所所长BirkeHcker教授主持。博洛尼亚大学法学研究部MarinaTimoteo教授和罗马第三大学的EnricoToti教授分别围绕“中国《民法典》的后现代性”和“中国《民法典》对罗马法与中国法传统的智慧链接”两个主题作了报告。

罗马第三大学Toti教授认为,中国《民法典》不仅展现了中国法律文化传统、继承了罗马法以来的大陆法文化,而且在中国法律传统和罗马法传统之间搭起了一座法律文化比较研究的桥梁,有助于促进关于中国法与罗马法之间的新近学术比较研究。他说,不仅可以从中国社会通过法典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这一视角来理解中国《民法典》之缔造,也有必要从全球视野下的法律与社会发展的视角对此进行认识和评价。

THE END
1.江平:我国民法典将在五六年内出台本报讯(记者王尧)“我国《民法典》的制订工作正在进行中。我判断,公众关注的我国民法典,会在未来五六年内正式出台。”我国民法起草小组成员、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江平答本报记者问时说。 这位被称为“中国民法三杰”之一的著名学者,于日前在清华大学法学院召开的“中美法学家研讨侵权法” http://zqb.cyol.com/content/2003-11/05/content_762682.htm
2.外专看民法典·下意大利法学家司德法:民法典是中国民事立法的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世界上制订民法典的国家不少,相较于其他国家的民法典,中国的民法典体现了哪些中国特色?它将如何影响中国人的工作和生活?中国民法典的出台对世界释放了什么样的信号?http://m.northnews.cn/news/2020/0716/1883647.html
3.王利明朱虎:《中国民法典释评·合同编·通则》新书推荐王利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兼召集人,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法学会民法典编纂项目领导小组副组长,首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万人计划”哲学社会http://www.law.ruc.edu.cn/article/?id=5658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实施时间《民法典》正式施行时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2023年5月28日下午举行闭幕会,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将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正式出台后,我国民事权利保护将进入法典时代。它采纳“七编制结构”,分别由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https://www.fljg.com/baike/48795.html
5.新中国首部民法典诞生中国步入“法典化”时代——中国青年网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5月28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亦君)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今天表决通过了《民法典》,将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 每个人的每项权利在每时每刻都受到民法典的保护,出台民法典,标志着我国依法保护民事权利将进入全新的“民法典时代”。民法典草案共7编,依次为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gn/202005/t20200528_12347082.htm
6.中国法院网2016年6月,民法总则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标志着民法典编纂工作正式进入立法程序。此前,我国已修改婚姻法,出台了继承法、民法通则、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一系列民事法律,为民法典编纂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7 2017年3月,作为中国民法典开篇之作的民法总则,获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subjectdetail/id/MzAwNMg1MoABAA.shtml
7.民法典的前世今生北大法律信息网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和附则,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义。编纂民法典是https://www.chinalawinfo.com/Feature/FeatureDisplay1.aspx?featureId=743%20
8.房地产税立法划定时间表!何时出台有何影响?专家这样说【房地产税立法划定时间表!何时出台有何影响?专家这样说】3月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栗战书作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报告中称,“集中力量落实好党中央确立的重大立法事项,包括审议民法典,制定房地产税法等……立法调研、起草,加紧工作,确保如期完成。” 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1903081064372966.html
9.民法典颁布的历程律师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条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https://www.110ask.com/tuwen/11462861072810767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