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法天地民事诉讼基本原则一表通(最新版)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

第五条【同等原则与对等原则】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在人民法院起诉、应诉,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同等的诉讼权利义务。

外国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对该国公民、企业和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实行对等原则。

解读:涉外民事诉讼除适用各项基本原则外,还涉及同等原则与对等原则。同等原则是指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在我国法院起诉、应诉的,同我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同等的诉讼权利和义务。需注意,此处的同等原则,只针对程序法上的权利与义务,而不适用实体法上的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指外国法院对我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我国法院也对该国公民、企业和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进行对等限制。这种限制是对等的、相互的。同样需注意,对等原则只限于对等限制诉讼权利方面,而不能基于对等原则赋予诉讼权利。

第六条【法院独立审判原则】民事案件的审判权由人民法院行使。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对民事案件独立进行审判,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解读:本条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第1款的法院对民事案件的审判权,以及第2款的法院独立审判原则。审判权与检察权均属于司法权,与立法权、行政权一起共同构成国家权力。民事案件审判权包括立案决定权、审理权、调解权、裁判权这四个方面。法院独立审判,不是审判员也不是合议庭独立审判,而是法院作为一个整体独立行使审判权。

《宪法》(2018年修正)第一百三十一条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法院组织法》(2018年修订)第四条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法官法》(2019年修订)第七条法官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第七条【法院审理原则】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法院组织法》(2018年修订)第六条人民法院坚持司法公正,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遵守法定程序,依法保护个人和组织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尊重和保障人权。

《法官法》(2019年修订)第六条法官审判案件,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

第八条【诉讼权利平等原则】民事诉讼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保障和便利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对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解读:民事诉讼权利平等原则,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当事人平等地享有诉讼权利。一是双方当事人享有相同的诉讼权利。如均有委托代理人、申请回避、提供证据、提起上诉、申请再审等权利。二是双方当事人享有对等的诉讼权利。如原告享有起诉权,被告享有答辩权。2.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平等。即不因当事人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文化程度、国籍、性别、民族等的不同而存在差别。需注意,诉讼地位平等不仅要求平等享有诉讼权利,也包括平等地承担诉讼义务。3.保障和便利当事人平等地行使诉讼权利。法院依法保障当事人双方平等地行使诉讼权利,并为他们行使诉讼权利创造和提供平等的机会和便利,是应尽的职责,也是贯彻诉讼权利平等原则的重要保证,包括保障当事人的起诉权利、履行告知义务、为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提供便利、对当事人适用法律上平等对待等。

《宪法》(2018修正)第三十三条第二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民法典》第四条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法院组织法》(2018年修订)第五条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禁止任何形式的歧视。

《法官法》(2019年修订)第四条法官应当公正对待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对一切个人和组织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第九条【法院调解原则】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民法典》第五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人民法院在线调解规则》(法释〔2021〕23号)

第十条【民事审判基本制度】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

解读:民事审判基本制度,指人民法院审判民事案件必须遵循的基本操作规程。其不同于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首先,基本原则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概括性;而基本制度则是一整套规范体系,有明确具体的内容和要求。其次,基本原则对整个民事诉讼活动具有宏观指导性,法院和一切诉讼参与人都应遵守;而基本制度则主要规范法院的审判行为。再者,基本原则具有指导性有一定的弹性;而基本制度则属于硬性规定,具有可操作性。此外,民事审判基本制度也不同于民事诉讼具体制度,具体制度包括当事人制度、证据制度、诉讼代理制度、财产保全制度、期间制度、送达制度等,基本制度范围则为本条规定的合议制度、回避制度、公开审判制度以及两审终审制度。

《宪法》(2018年修正)第一百三十条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

《法院组织法》(2018年修订)第十一条人民法院应当接受人民群众监督,保障人民群众对人民法院工作依法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第二十九条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由合议庭或者法官一人独任审理。

合议庭和法官独任审理的案件范围由法律规定。

第五十八条人民法院应当加强信息化建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司法公开,提高工作效率。

第十一条【本民族语言文字诉讼原则】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民事诉讼的权利。

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人民法院应当用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审理和发布法律文书。人民法院应当对不通晓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提供翻译。

解读: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公民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一项重要诉讼原则,也是民族平等在诉讼程序中的具体体现。该原则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无论是作为当事人还是其他诉讼参与人,各民族公民都有权用本民族语言在法庭上发表意见、回答审判人员询问、书写证人证言等。二是若诉讼参与人不通晓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法院有义务指定或聘请翻译。三是在少数民族聚居或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法院应用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审理案件。

《宪法》(2018年修正)第一百三十九条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应当为他们翻译。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应当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进行审理;起诉书、判决书、布告和其他文书应当根据实际需要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文字。

第十二条【辩论原则】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时,当事人有权进行辩论。

解读:民事诉讼辩论原则是民事诉讼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民主原则在民事诉讼法中的体现,其具体指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时,双方当事人在法院主持下,就案件事实和适用法律等有争议的问题,陈述各自的主张意见,进行反驳、答辩。辩论的内容既可以是程序方面的问题,也可以是实体方面的问题,但双方没有争议的问题一般不属于辩论范围。辩论可以采取口头形式,也可以采取书面形式。辩论原则贯穿于民事诉讼的全过程,包括一审、二审和再审程序。虽然开庭审理过程中的质证和法庭辩论是辩论原则体现最明显的阶段,但辩论并不局限于这一阶段,诉讼各个阶段,均可通过一定形式展开辩论。

第十三条【诚信原则与与处分原则】民事诉讼应当遵循诚信原则。

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

案例参考:《盖某生等诉王某根公民诉讼代理合同因内容违法被判无效案》【《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公报》2015年第4辑】

第七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第八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三十二条民事主体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行为人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权益为主要目的行使民事权利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构成滥用民事权利。

构成滥用民事权利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滥用行为不发生相应的法律效力。滥用民事权利造成损害的,依照民法典第七编等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四条【检察监督原则】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解读:民事诉讼中的检察监督原则,指检察机关有权对人民法院的民事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就检察监督的主要内容和方式而言,首先,人民检察院对审判人员的违法行为进行法律监督。当然,人民检察院对审判监督程序以外的其他审判程序中审判人员的违法行为,还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其次,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和调解书,依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或者再审检察建议。人民法院对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或者再审检察建议的案件进行再审时,检察机关可以派出检察员参与诉讼,出席开庭审理,并监督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再者,人民检察院对民事执行活动进行法律监督。在民事执行过程中,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执行的移送、人民法院不予执行的裁定、执行措施、中止执行和终结执行的裁定等进行法律监督。

《宪法》(2018年修正)第一百三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第一百三十六条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检察院组织法》(2018年修订)第二条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人民检察院通过行使检察权,追诉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维护个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障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和权威,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检察官法》(2019年修订)第七条检察官的职责:

(一)对法律规定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进行侦查;

(二)对刑事案件进行审查逮捕、审查起诉,代表国家进行公诉;

(三)开展公益诉讼工作;

(四)开展对刑事、民事、行政诉讼活动的监督工作;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职责。

检察官对其职权范围内就案件作出的决定负责。

第十五条【支持起诉原则】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对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个人民事权益的行为,可以支持受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解读:支持起诉原则是民事诉讼特有的一项原则,其是指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对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个人民事权益的行为,依法可以支持受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向人民法院起诉。与公益诉讼制度相比,支持起诉原则的适用范围更为广泛,公益诉讼制度的适用则要受到较多条件的限制。支持起诉的方式,主要包括:一是向受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二是为受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代写起诉状,帮助他们收集有关证据材料;三是接受受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的委托成为其诉讼代理人,或者推荐律师、其他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他们的诉讼代理人;四是为受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代交诉讼费、律师费或者提供其他物质帮助等。

第十六条【线上诉讼与线下诉讼等同原则】经当事人同意,民事诉讼活动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平台在线进行。

民事诉讼活动通过信息网络平台在线进行的,与线下诉讼活动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解读:本条是民事诉讼法2021年修正时增加的内容,本次修正继续保留。值得注意的是,该条第1款中的“经当事人同意”并非2021年民诉法修改时最先明确的,在最高法院2021年发布的《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第2条中,即规定要给予诉讼参与人诉讼方式的选择权,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适用在线诉讼。此外,第2款“在线诉讼与线下诉讼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中的“诉讼活动”并非局限于狭义的“在线庭审”,立案、审判、执行等也应包括在内。

《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法释〔2021〕12号)

解读:民事诉讼法通过本条明确民族自治地方可以制定变通或者补充规定,是立法法赋予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变通权在民事诉讼中的具体体现。民族自治地方对民事诉讼法制定变通或者补充规定时,有以下要求:一是应根据宪法、立法法、民事诉讼法的原则制定变通或补充规定,不得与其原则相违背。二是根据立法法第七十五条的规定,对民事诉讼法作变通规定时,要注意不得对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也不得对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专门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专门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规定已考虑到民族自治地方的特殊情况和需要了,是国家民族政策的具体体现,就不允许再作变通了。三是民族自治地方制定变通或补充规定,需结合当地民族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具体情况,符合当地民族的实际需要,做到有特色、可操作。

《宪法》(2018年修正)第四条第三款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第九十九条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的遵守和执行;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通过和发布决议,审查和决定地方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公共事业建设的计划。

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本行政区域内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以及它们的执行情况的报告;有权改变或者撤销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民族乡的人民代表大会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采取适合民族特点的具体措施。

第一百条省、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们的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们的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制定地方性法规,报本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

《立法法》(2023年修正)第八十五条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但不得违背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不得对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专门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

摘:《新民事诉讼法条文对照与重点解读》

原标题:《【学法天地】民事诉讼基本原则一表通(最新版)》

THE END
1.民法典20220年最新版民法典法律常识全知道中国民法典2021年民法典2021年版正版+法律常识一本全 民法典20220年最新版 民法典法律常识全知道 中国民法典 2021年新版 民典 券后¥13.80¥23.80 10元券 已售33件https://m.meidebi.com/Discount-detail-id-566763972195.html
2.中国最新婚姻法民法典年龄规定 中国年龄规定具体内容如下: 1、我国民法典年龄要考虑两方面, 其一,自然因素,即人的身体发育和智力成熟情况。 其二,社会因素,即政治、经济及人口发展情况。 2、中国民法典结婚年龄规定主要为: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https://mip.66law.cn/topic2010/a5183/
3.民法典(最新婚姻法电子版app客户端)v2.0.7民法典版2024最新婚姻法电子版app客户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法电子版应用,里面的婚姻法、物权法、民事诉讼、房屋租赁等当下热门话题法律已得到完善,保障中国居民合法权益,下载APP认真学习吧! 2024最新婚姻法电子版app客户端介绍: 1.2024年5月22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http://m.xlhs.com/app/48340.html
4.中国民法典APP官方下载民法典APP电子版V2.1.0安卓版下载授权方式:免费版软件语言:简体中文软件类型:国产软件 推荐星级: 开发商:厦门法码天平科技有限公司应用权限:查看 应用包名:com.min.fadian 相关信息下载地址网友评论 分享到: 软件介绍 民法典APP是一款以普及和宣传新民法典为主要目的的手机应用软件。该APP将新民法典的各项内容以简洁、易懂的形式展现,让用户能够快速http://www.winwin7.com/azapp/75811.html
5.台湾民法典全文(最新版)资源合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全文诵读(1260条全完整版);海峡两岸当代民法第一人——王泽鉴教授;民法典全文内容;【超清无水印自制】民法典全文朗读;女友流产后得知男友是已婚人士,索要30万元精神损害抚慰金!https://www.xiaoso.net/t/44873531
6.西南政法大学翻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英文版)正式海外(英文版)“The Civil Cod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由美国海恩公司(William S. Hein & Co., Inc.)和威尔斯公司(Wells Information Services Inc. (USA)) 联合出版,并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唯一英文译本收录于国际著名法律数据库 HeinOnline,供世界各地英语读者参阅,助力中国法律文化的全球传播https://news.swupl.edu.cn/pub/xww/mtkxz/318898.htm
7.app官网下载安装官方版下载聚焦民法典侵权责任编适用 中国最高法发布司法解释 美方称加沙停火协议“在望” 以色列持续袭击加沙 若塔:结果上看这是一场轻松的比赛但实际完全不同,很高兴能晋级 冰岛雷恰角半岛再次发生火山喷发 滕哈赫:我们1 “十四五”以来北京新增完成632个行政村环境整治 北京多家场馆景区9月1日起恢复周一闭馆 美国大选独立http://www.hbxdbl.com/
8.新百家姓根据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国家统计局人口就业司武洁和杨建春依据姓氏的人口多少,统计出中国排在前100名的姓氏。相关结果于2014年发表。 52013年 编辑 2013年4月,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主任袁义达研究员通过对“全中国13.3亿人口的姓氏数据库(2008-2010)”的综合分析,发布了当时中国最新版的“百家姓https://baike.sogou.com/v121339.htm
9.2022年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2年大字版含最新司法解释)人格权方面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全面系统的编订纂修,形成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时间效力的若干规定 *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 *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https://shop7428341.m.youzan.com/wscgoods/detail/35z4hh6zm6ood?scan=1&activity=none&from=kdt&qr=directgoods_887058394&shopAutoEnter=1
10.龙虎棋牌2024官网版最新版官方版2020年9月,张军以“民法典中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为题,与北京市第二中学师生共话未成年人保护,北京16区的师生代表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在“云端”听课。这已是张军连续三年秋季开学季到北京二中讲法治课,受到师生欢迎龙虎棋牌2024官网版最新版,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截至2020年9月,全国共有3.3万余名检察官在4.5万余所学校http://www.51kids.com/Company/51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