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宪崇法丨借助网络的力量,让法治春风吹进千家万户

2024年是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周年,也是中国网络法治建设起步30周年。三十载探索发展,三十载辉煌征程,中国网络事业成绩斐然,网络法治建设更是取得历史性成就。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推进网信系统“八五”普法规划,中央网信办开展“全国网络普法行”系列活动,构建网络普法工作大格局,提升网络普法工作有效性,拓展网络普法工作影响力,成为全国普法工作的一张靓丽名片。

自“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贵州省积极探索普法治理创新举措、加强网络普法宣传教育、持续深耕网络空间法治化新实践,让法治的春风借助网络的力量吹进千家万户。

六盘水市“守‘未’凉都·e路‘童’行”未成年人网络普法、毕节市“e法治网‘毕’须有我”网络普法、黔东南州“苗侗普法e网前行”网络普法……近年来,全省各地积极探索并实践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网络普法形式,在全网全社会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掀起了全省网络普法大合唱。

强化制度保障,从根源上加强网络法治工作

贵州省网信委深入学习全国网络法治工作会议,按照中央网信办、省委和省委网信委的安排部署,将网络法治工作作为网信工作五大重点工作之一纳入到网信委2024年工作要点,组织召开贵州省网络法治工作会议,加快网络法治工作统筹谋划,全面提升网信工作法治化水平。

为了体系化推进网络普法工作,印发《贵州省网络普法工作机制》《2024年贵州省网信系统法治宣传工作要点》《贵州省委网信办2024年普法责任清单》等指导文件,省有关单位和各市(州)网信办不断强化网络法治宣传协同联动,完善网络普法工作矩阵,加快构建网络普法“一张网”“一盘棋”工作格局,切实增强网络普法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推动网络普法融入网信部门管网治网全过程,制定《中共贵州省委网信办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关键少数”带头尊法、常态学法、严格守法、公正用法,切实带动网信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创新普法形式,推出有贵州特色的网络普法品牌

网络普法重在品牌打造,贵州省坚持准确把握网络传播规律,结合贵州特色和优势,推出“E法黔行”网络普法品牌,聚焦重点品牌开展“线上+线下”普法宣传。

“E法黔行·贵州省网络普法行”活动先后在黔东南州、六盘水市开展现场观摩活动,获得中央网信办法治局大力指导和支持,全网推出活动信息1200余条,阅读量超1亿。其中,多个网络普法品牌等在全网全社会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将枯燥的法律条文与生动的形式有机结合,让观众在欣赏节目、参与互动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法律教育。

目前,全省已建立起了“E法黔行”网络普法新媒体矩阵,依托微博、抖音、B站等大型网站平台,开设网络普法账号,安排专人维护运营,账号聚焦网信领域法律法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社会民生热点话题等,通过法律解读、专家授课、案例分析、情景演绎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将法律术语转化为人民喜闻乐见、通熟易懂的网言网语,收获网民积极参与、转发、点赞。

此外,贵州省委网信办发起贵州省“小折耳根”普法表情包,该表情包采用贵州特产折耳根作为形象主体进行拟人化设计,以保护未成年人为核心,通过当下流行的表情包形式,将实用性与普法宣传相结合,让网络普法变得时尚生动,更加“接地气”。拉近普法距离,让网络普法惠民暖人心

网络普法工作点多线长面广,需要线上、线下同步发力,贵州省通过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等,积极营造鲜活生动、真实可触的普法实景,小切口、故事化精准触达,通过“键对键”与“面对面”相结合,实现网络普法走进群众生活、走进群众心里。

目前,全省正在建设网络普法阵地,已重点打造贵阳市、遵义市、黔东南州三个主题普法阵地,依托地方特色商业街区、人民公园、村超现场等地进行改造升级,准确把握普法对象和网民需求,通过规范法治宣传教育基地,让群众沉浸式感受、零距离接触法治教育,实现出门有法、抬头见法、休闲学法。

全省统筹省内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开设网络普法专题专栏,构建全覆盖、立体式网络普法格局,开展贵州省网络法治优秀案例征集汇编工作,线下广泛征集全省网络普法重要新闻、网络普法典型做法等,线上充分发挥省内网络名人等资源,进一步形成网络普法强大宣传声势。

加强队伍建设,推动网络普法提质增效

围绕新时代依法管网治网任务要求,全省紧扣网络普法工作实际,积极推动队伍建设,增强工作本领,切实增强做好网络法治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

省委网信办联合省社科院、贵州大学共同筹建贵州省网络法治研究中心(智库),组建36人的网络法治专家库,积极争取立项省委重大问题研究课题《贵州省网络法治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同步推进省委网信办《贵州省<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实施情况》《贵州省网络法治建设评价体系调研情况》等课题研究,多角度开展理论与实践研讨,推动优秀研究成果向领导决策和实践应用转化。

全省加强网络普法队伍建设,充分利用高校、科研机构、律协的优质教学资源、专业人才队伍等优势,组建23人的网络普法志愿者队伍,带动各地各单位组建网络普法志愿者队伍。积极发挥普法志愿者作用,联动法院、检察院、高校等开展普法活动,讲好贵州法治故事,唱响贵州法治好声音。

在数字浪潮汹涌的今天,网络普法正以更加多元化的形式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全省上下正在不断推陈出新网络普法形式,让法律知识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贴近群众,深度契合网络传播特点,从而持续提升网络普法的影响力、针对性和吸引力,努力营造全省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未来,贵州将继续发力作好网络普法内容和形式创新,继续书写网络普法的辉煌新篇章。

THE END
1.中国法院网中国法院网是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成立,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的综合性新闻网站,并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自办视频播放业务。中国法院网是世界最大的法律网站、法律新闻网站,为社会提供最丰富的法律资讯、最权威的法院信息、最快捷的案件报道。https://www.chinacourt.org/flwk/s
2.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2022法信汇编版)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鼓励创新,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济活动中的垄断行为,适用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垄断行为,对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http://www.sdcourt.gov.cn/jningweisfy/385991/385992/8652435/index.html
3.破解多款手机APP非法牟利,一男子被广州越秀警方刑事拘留10月11日,办案民警在白云区江高镇将嫌疑男子韦某抓获,在其手机发现近百款破解版软件,包括多个国内知名手机APP。 经审讯,韦某供认自2019年10月以来,通过自学掌握的技术破解了多款APP,破解内容包括去除启动广告、视频广告,去除视频水印,还有个别软件去除部分收费项目等权限,然后建立社交平台群,以每人8元的价格吸纳他人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10/24/c4198606.html
4.2022网络安全运营服务机制及网络反诈应对报告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编写的《安全生产管理》(2022版)对安全生产进行了定义:“安全生产”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人、机、物料、环境、方法的和谐运作,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https://www.rbc.cn/shangxun/2022-12/14/cms1357811article.shtml
5.第一财经APP及网站VIP用户服务协议十、管辖与法律适用本协议的成立、生效、履行、解释及纠纷解决,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地区法律(不包括冲突法)。 本协议签订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静安区。 若您和本APP之间发生任何纠纷或争议,首先应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您同意将纠纷或争议提交本协议签订地(即中国上海市静安区)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管辖。 https://www.yicai.com/static/agreemen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