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法治学术动态(2023年第18期总第42期)

丁晓东|从阿帕网到区块链:网络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的法律规制

胡凌|公共数据开放的法律秩序:功能与结构的理论视角

新规速递

交通运输部丨《公路水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上海市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丨《2023年上海市城市数字化转型重点工作安排》

法律适用

甘肃省平凉市公安局|侦办利用AI人工智能技术炮制虚假不实信息的案件

产业发展

OpenAI|推出世界币App,或成AI时代的“身份证”

Meta|开源结合六类数据的AI模型

范明志|智慧司法的基本逻辑——数字技术与司法如何对应

数字技术与司法的结合,促使了智慧司法的发生发展。数字技术与司法相结合的基本逻辑在于数字技术确定性与司法法定性之间的对应关系,其已有成就突出表现在诉讼程序的数字化改造。然而这种对应关系能否延伸到司法裁判环节并促生人工智能法官?裁判不同于其他司法环节,其与数字技术的非对应性决定了人工智能法官命题蕴含了数字技术与司法关系的重重悖论。但是,由于司法裁判并非总是以“典型”方式存在着,人工智能仍可以为人类法官提供智能协助,或处理某些“类型化”案件,但这只是人工智能对自然人法官的辅助功能。在现有意义的法律“死亡”之前,智慧司法的推进不应只看数字技术提供的可能性,更要尊重司法自身被数字化的可能与需要,只有尊重司法规律才能促进智慧司法的发展。(全文刊《法学论坛》2023年第3期)

范明志,中国政法大学数据法治研究院教授。

从阿帕网到万维网、Web1.0与Web2.0,互联网的中心化与去中心化并非二元对立,去中心化也并不一定具有价值优越性。互联网的中心化与去中心化具有高度复杂的宪制性特征,需要结合不同的网络结构,综合考虑安全、效率、平等多种法律价值。Web3.0试图借助区块链技术,实现用户对于内容与数据的控制,从而摆脱大型互联网企业的控制,实现去中心化。但区块链和Web3.0的金融化面临较大风险,加密货币、NFT等应受到法律规制,限定其应用场景。而区块链和Web3.0在非金融领域的应用则面临落地难题,其在元宇宙、底层网络架构等场景的应用面临个体控制困难、应用成本高昂、公共领域丧失等问题。以区块链技术为代表的Web3.0提出了正确的问题,但其解决方案难以代表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方向,法律不应将互联网的彻底去中心化作为规制目标。(全文刊《东方法学》2023年第3期)

丁晓东,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冉克平|数字时代企业信用权的结构与实现机制

企业信用权是企业对从征信机构、信息提供者处获得的客观真实的信用状况以及公正的信用评价所享有的私法权益。数字时代的企业信用权以聚合的企业信用信息为载体,实质上是征信机构、信息提供者与企业共同对企业信用信息进行商业化利用的产物。《民法典》规定广义的名誉权涵盖商誉权,可以分为基于不特定社会公众形成的狭义企业名誉权与基于专业信用机构生成的企业信用权。企业信用信息具有商业利用与公共管理的双重功能,经济信用和公共信用在形式上均属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范畴,两者在目标设定、实现机制以及制裁后果上均存在明显差异。征信机构、信息提供者与企业共同构成可以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大数据生态系统,据此调和企业适当开放数据使用的程度与为征信机构、信息提供者利用网络爬虫技术设置的合规性标准之间的矛盾。应将企业的公开信用数据区分为敏感数据与非敏感数据,合理地确定征信机构、信息提供者的注意义务。(全文刊《法制与社会发展》2023年第3期)

冉克平,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

胡凌,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张利国|论数字技术对表演者权保护的冲击与法律上的回应

张利国,西华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

黄朝军,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一级调研员。

苏州市政府丨《苏州市公共数据开放实施细则(修改稿)》(征求意见稿)

2023年5月4日,苏州市政府公布《苏州市公共数据开放实施细则(修改稿)》(征求意见稿)。细则共八章四十条,包括总则、管理机制、数据开放、数据利用、应用促进、数据安全、保障机制、附则。细则明确公共数据开放的体制机制,提出公共数据分类分级开放、动态调整的标准和原则,规定公共数据开放平台是苏州市公共数据开放的唯一通道。细则明确大数据管理部门、数据开放主体、数据利用主体的安全管理责任,建立健全公共数据开放安全应急工作机制,并对违法违规行为处理做出规定。(苏州市政府)

2023年5月6日,交通运输部公开《公路水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交通运输部令2023年第4号)。管理办法共六章三十三条,包括总则、公路水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认定、运营者责任义务、保障和监督、法律责任、附则。管理办法明确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管理体制,建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认定机制,压实运营者主体责任,加强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风险隐患的应急处置,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交通运输部)

重庆市政府办公厅|《渝西地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倍增行动计划(2023-2027年)》

2023年5月9日,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发布《渝西地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倍增行动计划(2023-2027年)》(渝府办〔2023〕3号)。计划明确渝西地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以新能源系统、智能网联系统、传统系统为主要发展方向。计划提出十一项重点任务,包括坚持创新驱动、狠抓存量转型、加强数智赋能等。(重庆市政府办公厅)

河南省政府|《河南省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

2023年5月9日,河南省政府发布《河南省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包括一个总体方案、三个专项方案和一个重点任务清单。实施方案提出突出智能精准,构建政府数字化履职能力体系;突出全面防护,筑牢数字政府安全保障体系;突出科学规范,创新数字政府建设制度规则体系;突出融合流通,完善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体系;突出集约共建,夯实公共平台支撑体系等任务。(河南省政府)

上海市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23年上海市城市数字化转型重点工作安排》

2023年5月11日消息,上海市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2023年上海市城市数字化转型重点工作安排》,明确推动今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超6000亿元;推动40个生活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政企共建、社会共享;持续提升数字治理水平,城市运行生命体征更加完善;确保网络和数据安全,基本建成城市数字底座“1+1+N”框架。(上海经信委)

工信部|通报56款侵害用户权益的APP与SDK

2023年5月6日,工信部官微公布《关于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SDK)通报》。名单共包括56款存在问题的APP与SDK,其中,“爱随拍”“部落冲突账号绑定工具”“创造与魔法”等APP存在“APP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问题,“羊了个羊”“俄罗斯拼拼方块”“迷你沙盒世界”等APP存在“欺骗误导强迫用户”问题,“雨课堂”“铁塔汽车充电”等APP、小程序存在“违规收集个人信息”问题。(工信部)

湖北省网信办|派出工作组进驻斗鱼平台

2023年5月8日,针对斗鱼平台存在的色情、低俗等严重生态问题,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湖北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派出工作组,进驻斗鱼平台开展为期1个月的集中整改督导。(网信中国)

北京市网信办|发布汽车数据安全管理年报评定结果

英国牛津大学|薄如原子的人工神经元面世

据《自然·纳米技术》第18卷第4期的一项研究成果,来自英国牛津大学、IBM欧洲研究所和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一个科研团队宣布了一项重要成就:他们通过堆叠二维(2D)材料,开发出一种厚度仅几个原子大小的人工神经元,其能够处理光和电信号进行计算,有望用于下一代人工智能计算,也有助科学家更好地模拟和理解人脑。(人民日报)

荷兰国家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研究所|实现可用于AI的大型类脑神经网络

2023年5月9日,在《自然·机器智能》第5卷第4期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中,荷兰国家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研究所(CWI)科学家展示了类脑神经元如何与新颖的学习方法相结合,能够大规模训练快速节能的尖峰神经网络。该技术潜在的应用包括可穿戴人工智能(AI)、语音识别、增强现实等诸多领域。(人民日报)

微软等|发布首个支持隐私保护的可互操作区块链

2023年5月9日,包括高盛、微软、德勤和法国巴黎银行在内的一批机构宣布,正计划推出一个新的基于区块链的系统——CantonNetwork(广州网络)。CantonNetwork是业界首个支持隐私保护的可互操作区块链网络,专为金融资产而设计,旨在负责任地释放金融市场的潜力。从7月开始,将有30个组织加入该网络。(澎湃新闻)

美国Quantinum量子计算公司|量子处理器上首次造出“任意子”

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国家区块链技术创新中心落地北京中关村

2023年5月10日,经科技部批复,由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牵头建设的国家区块链技术创新中心落地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正式投入运行。根据运行方案,国家区块链技术创新中心将加速建设超大规模区块链算力集群,着力构建由省市级骨干节点网络、行业应用节点网络组成的国家区块链算力网络,形成性能强大的数字基础设施,服务跨境贸易、供应链金融、能源、安全生产、食品工业等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澎湃新闻)

THE END
1.法治网《让宪法宣传可看可学可听》epaper.legaldaily.com.cnfzrbcontent20241205Articel03010GN.htm。 媒体刊载http://www.sdcourt.gov.cn/zzszqfy/387414/387366/30607627/index.html
2.“云”端普法,奏响法治宣传强音近年来,各地依托“宪法宣传周”,瞄准与群众工作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法条讲析、案例解析、互动问答等形式,在网上开展了一场场量身定制的“宪法+身边法”宣传活动,为网民搭建起法理与生活的桥梁,做到人民群众需要在哪,普法内容就跟进到哪,让广大群众充分沐浴到宪法的阳光,使宪法持续温暖人心、滋润人心、振奋人心。http://news.jschina.com.cn/yw/202412/t20241205_s67517557e4b0f0d4eed5edfc.shtml
3.构建数智治理新生态,助力法治中国强根基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会长胡云腾,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副主任陈宝贵,中央党校政治和法律教研部宪法教研室副主任刘素华,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新大陆科技集团CEO王晶,北京市石景山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区委办主任迟志禹,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院长梁新等领导嘉宾共同启动了“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司法便民平台2.0版”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12/id/8236326.shtml
4.《新华字典》App每天只能免费查两个字?“知识付费”三大法律问题“知识付费”三大法律问题如何破解 连日来,围绕知识付费的新闻颇多,由此引发的讨论也不少。 其实,自2016年起,知识付费便开始迅猛发展,一些与知识付费有关的法律问题也开始引起人们注意。 答非所问是否违约 大数据分析公司易观发布的《2016中国知识付费行业发展白皮书》提到,知识付费的形成离不开移动支付的普及,更是源自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706/20/c494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