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盛法评丨股东出资加速到期纠纷案件的裁判路径分析——以上海法院案例为样本汉盛研究

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你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一、引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3条:“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原则上,公司以自身财产对外清偿到期债务。然而,随着《公司法》(2013修正)的出台,公司注册资本缴纳制度由实缴制改为认缴制,认缴资本出资期间由股东内部约定。当股东将出资期限约定为10年甚至更长,公司当下注册资本未充实,而又面临无法清偿的到期债务时,公司的债权人能否要求认缴但未届出资期限的股东提前出资,引起了理论和实务界的广泛讨论。

本文将结合上海司法实践中的案例,对法院审理股东出资加速到期纠纷案件的裁判路径进行梳理、简要分析和总结。

1、《九民会议纪要》第6条:“在注册资本认缴制下,股东依法享有期限利益。债权人以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为由,请求未届出资期限的股东在未出资范围内对公司不能清偿的债务承担补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是,下列情形除外:

(1)公司作为被执行人的案件,人民法院穷尽执行措施无财产可供执行,已具备破产原因,但不申请破产的;

(2)在公司债务产生后,公司股东(大)会决议或以其他方式延长股东出资期限的。”

上述规定适用于非公司破产和解散情形下股东出资加速到期的情况。原则上,在注册资本认缴制下,股东依法享有出资期限利益,但符合一定条件下,公司债权人可以突破股东出资期限的限制,要求股东对公司不能清偿的到期债务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2、《变更、追加当事人执行规定》第17条:“作为被执行人的营利法人,财产不足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申请执行人申请变更、追加未缴纳或未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出资人或依公司法规定对该出资承担连带责任的发起人为被执行人,在尚未缴纳出资的范围内依法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19条:“作为被执行人的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其股东未依法履行出资义务即转让股权,申请执行人申请变更、追加该原股东或依公司法规定对该出资承担连带责任的发起人为被执行人,在未依法出资的范围内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3、《公司法解释三》第13条第2款:“公司债权人请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已经承担上述责任,其他债权人提出相同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18条:“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即转让股权,受让人对此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公司请求该股东履行出资义务、受让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公司债权人依照本规定第十三条第二款向该股东提起诉讼,同时请求前述受让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受让人根据前款规定承担责任后,向该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追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上海司法裁判现状

笔者通过威科先行以“公司作为被执行人的案件,人民法院穷尽执行措施无财产可供执行”、“已具备破产原因,但不申请破产”作为关键词,对截至2023年11月24日上海市公布的案例筛选发现,民事案件共413件,执行案件28件,案由数量分布情况如下所示:

1、股东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纠纷231件,占比52.38%;2、股东出资纠纷17件,占比3.85%;3、追收未缴出资纠纷2件,占比0.45%;4、执行异议之诉118件,占比26.76%;5、合同、准合同纠纷39件,占比8.84%;6、执行异议26件,占比5.89%。

由此可以看出,涉及股东出资加速到期的案件,公司债权人往往出于不同的考虑启动不同的司法程序。执行程序中,债权人申请执行异议,要求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在诉讼程序中,债权人也会根据具体案情选择单独起诉股东或同时起诉公司及股东。笔者将分别从执行程序、诉讼程序的具体案例来梳理上海法院的裁判路径。

四、执行程序—执行异议申请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

(一)案例简述

李某、赵某、颜某、元某、杨某系A公司股东,A公司于2013年11月8日成立,注册资本200万元,五位自然人股东认缴出资分别为120万元、20万元、20万元、20万元、20万元。2014年4月2日,股东杨某将所持A公司10%的股权作价20万元转让给张某。A公司注册资本增资至450万元,李某、赵某、颜某、元某、张某认缴出资分别为270万元,45万元、45万元、45万元、45万元,出资期限为2033年1月1日前。根据另案生效判决,A公司应支付卢某工程材料款57万元及利息。因A公司未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义务,卢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后法院因A公司无财产可供执行,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卢某申请执行异议,要求追加李某、赵某、颜某、元某为被执行人,并在各自认缴但未足额出资的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

卢某依据《九民会议纪要》第6条规定,及《变更、追加当事人执行规定》第17条规定,申请追加四位自然人股东为被执行人。

(三)法院裁判结果

(四)基本裁判路径

其他执行案件中,依据《变更、追加当事人执行规定》第19条规定申请追加原股东为被执行人的,亦多被法院以转让股权时出资期限未届满为由拒绝追加。上海地区对外公布28件执行案件中,债权人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的申请被驳回的占多数,但也有部分法院支持追加,比如上海长宁法院(2023)沪0105执异62、63、64号、71、72、73号、(2022)沪0105执异79号。

总的来说,上海司法实践普遍认为《变更、追加当事人执行规定》第17条规定的“未缴纳或未足额缴纳”,第19条规定的“其股东未依法履行出资”是指出资期限届满时的情形,不包含出资期限未届的情形,在执行程序中不应直接适用加速到期规则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而应在诉讼程序中对具体案件进行实体审查,综合判断是否应当适用股东出资加速到期规则。

(上海地区28件执行案件的裁判结果)

(五)笔者观点

与上海法院主流观点相反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变更、追加当事人执行规定》出台于《九民会议纪要》之前,因当时的《公司法解释三》未对“未履行或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是否包括认缴但出资期限未届的股东予以明确,故《变更、追加当事人执行规定》亦未对此予以明确。现《九民会议纪要》已出台,且明确了认缴出资期限未届的股东在符合一定条件下亦属于“未履行或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执行程序应当与诉讼程序保持一致,故应对《变更、追加当事人执行规定》第17、19条包括的情形作扩大解释。

笔者认为,两种观点各有道理。首先,《九民会议纪要》第6条明确规定只有在符合一定条件下股东出资方可加速到期,此例外情形的审查应当审慎,且需灵活把握股东出资加速到期的构成要件,要从出资期限、破产条件等多方面综合考量,也需严格审查股东的抗辩,平衡公司股东出资期限利益和公司债权人合法权益,最终作出公平的裁决,而我国执行法官司法素养相对偏低,对股东出资加速到期的构成要件的把握能力不够,故上海法院普遍不在执行追加程序中直接适用加速到期规则有其合理性。然从节省司法资源,减少申请执行人的诉累,避免申请执行人另案诉讼经审理查明虽股东出资期限未届但实际已完成出资义务的诉讼风险的角度考虑,在执行程序中直接适用加速到期规则亦具有合理性。

四、完善建议

b公司、李某1、石某系B公司股东,B公司于2017年8月21日成立,注册资本20000万元,b公司、李某1、石某分别认缴出资1000万元(5%)、13000万元(65%)、6000万元(30%),出资期间均为2037年8月7日。2018年5月18日,李某1将持有的B公司35%股权作价1元转让给李某,b公司将5%股权作价1万转让给李某,石某将所持的B公司25%股权作价1万转让给谢某,剩余5%转让给李某。股权转让后,B公司股东为李某1(30%)、李某(45%)和谢某(25%),出资期限均为2037年8月7日。根据另案生效民事调解书,B公司应返还宫某投资折价款18万元。宫某依据民事调解书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认为,经穷尽财产调查措施,未发现被执行人其他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故裁定终结本次执行。宫某以股东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责任纠纷为案由提起诉讼,请求判令b公司对B公司债务不能清偿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判令李某对b公司的补充赔偿责任承担连带责任。

实践中,就股东出资加速到期问题,一般包括股东未转让和股东已转让该出资两种情形,上述案例正是股东已转让出资的情形。宫某主张b公司承担补充赔偿责任的法律依据是《公司法解释三》第13条第2款,主张李某对b公司的补充赔偿责任承担连带责任的法律依据是《公司法解释三》第18条。

一审法院认为,B公司作为被执行人,已经人民法院穷尽执行措施无财产可供执行,具备破产原因,但未申请破产,债权人可以B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为由,请求未届出资期限的股东在未出资范围内对公司不能清偿的债务承担补充赔偿责任的主张,但认为b公司向李某转让股权时,宫某尚未向法院申请对B公司强制执行,B公司是否具备破产原因尚不确定,不应认定股权转让时b公司出资期限即加速到期,从而对B公司债务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因b公司承担补充赔偿责任的适用条件尚未成就,故李某对b公司的补充赔偿责任承担连带责任更是缺乏依据,因此驳回宫某的诉讼请求。

从两级法院裁判思路不难看出,此类案件的审查重点:

(1)公司股东的出资义务是否已经履行。股东出资期限未届且未完成出资是股东出资加速到期纠纷类案件的前提。在上海闵行法院(2023)沪0112民初13861号案件中,被告抗辩虽出资期限未届,但均已完成了认缴出资的实缴义务后,法院重点审查股东的出资义务是否已经履行,在确定已经全部履行后驳回了原告全部诉请。

(2)公司是否已具备破产原因。仅具有终结本次执行的裁定并不能直接说明已穷尽执行措施无财产可供执行,实践中,上海法院还会审查该终结本次执行的裁定是否严格按照法定程序作出的执行裁定。而对于公司是否已具备破产原因,法院一般以终结本次执行裁定为依据,认定公司具备破产原因。但是,部分法院还会从公司是否存在其他被执行案件、是否处于停业状态、股东有无出庭答辩、公司资产负债表或审计报告等多角度审查公司是否已具备破产原因。例如,(2023)沪0120民初4309号、(2023)沪0112民初13712、13808号、(2022)沪0106民初10709号案件。

在上海地区对外公布的231件股东损害公司债权人责任纠纷案件中,大部分要求股东出资加速到期承担补充赔偿责任的诉讼请求获得法院支持。

(上海地区231件股东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责任类案件的裁判结果)

1、法律适用的分析

《公司法解释三》第一版于2011年2月16日实施,彼时《公司法》(2013修正)还未出台,注册资本尚采用实缴制,故《公司法解释三》第一版是对《公司法》(2005修订》的解释,因此《公司法解释三》第一版第13条第2款、第18条中规定的“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原应指注册资本实缴制下,股东的出资期限已到期而未缴纳的情形,不包括在出资期限届满前未履行出资义务的情形。2014年、2020年对《公司法解释(三)》进行修改时,均未对第13条、18条规定的“未履行或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是否包括认缴但出资期限未届的股东予以明确,《九民会议纪要》实际对此作出了回答。《九民会议纪要》第6条采用了折中的处理方式,原则上保护股东的出资期限利益,但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形下股东出资可以加速到期。可以看出,上海法院在适用《公司法解释三》时已经根据《九民会议纪要》的精神对“未缴纳或未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做了扩大解释。

2、裁判思路的分析

笔者认为,一审法院在判断公司前股东或现股东出资是否应当加速到期的问题上,以公司已经过强制执行且未查询到公司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并经裁定终结执行程序为判断依据是合适的,但在判断是前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补充赔偿责任还是由现股东承担,简单地以“转让股权时公司有无经过强制执行并确定无可供执行的财产”为判断依据不太妥当。

注释:

(一)对申请执行人或者其他人提供的财产线索进行核查;

(二)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对被执行人的存款、车辆及其他交通运输工具、不动产、有价证券等财产情况进行查询;

(三)无法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查询本款第二项规定的财产情况的,在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可能隐匿、转移财产所在地进行必要调查;

(四)被执行人隐匿财产、会计账簿等资料且拒不交出的,依法采取搜查措施;

(五)经申请执行人申请,根据案件实际情况,依法采取审计调查、公告悬赏等调查措施;

THE END
1.对于债权法有哪些适用的地方我国法律对于债权法的定义,都是与债类有关,在生活中很多人其实不知道有些事件的解决是需要债权法的,法律会将一些案件中的主对象作为债的一种形式,而债权法适用的地方是有很多的。这也就需要根据具体的案例来分析对象了,不过还是询问律师会比较好。https://www.64365.com/zs/962602.aspx
2.债权债权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法律术语,是从外国传过来的,与我们平常所理解的含义有所不同。它在法律上的定义是,“债权”是一方请求他方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通俗地说,债权就是你可以要求他人做某件事,或者要求他人不做某件事的权利。提出要求的一方就是“债权人”,被要求的一方就是“债务人”。需要 强调https://baike.esnai.com/history.aspx?id=12541
3.合同法学模拟试题一(通用6篇)(4)对其他违约行为涉及侵权的法律适用。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债务人的不履行行为或履行不当行为导致债权人的人身和财产权利受损的,债权人可选择适用合同法的规定请求债务人承担违约责任,也可选择相应的法律请求债务人承担侵权责任,具体适用什么法律根据案件的性质而定。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58blqq1b.html
4.谭海霖:不良资产投资涉税风险与规划卖方存在历史欠税,如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根据税收征管法第45条规定,税务机关征收税款,税收优先于无担保债权,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纳税人欠缴的税款发生在纳税人以其财产设定抵押、质押或者纳税人的财产被留置之前的,税收应当先于抵押权、质权、留置权执行。 https://www.zzlawyer.com.cn/news/396.html
5.《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没有将票据法海商法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没有将票据法、海商法、民用航空法的有关具体规定纳入,原因是认为我国目前商事领域的法律众多、情况十分复杂的情况,商事领域的法律适用问题还是在单行法https://www.shuashuati.com/ti/26dae22d67a341c3b16de176d72a040e.html?fm=bdbds7e89935214497deb6f8db58167bec03a
6.论我国涉外有价证券的法律适用——以《法律适用法》第39条为中心2011年4月1日起施行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39条规定“有价证券,适用有价证券的权利实现地法律或其他与该有价证券有密切关系地的法律”,为涉外有价证券的属性、法律适用连接点都创立了法律依据,但尚不能指导司法实践的应用。 本文从涉外有价证券概念、发行和交易过程中涉及到的法律关系入手,介绍国际条约和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degree-domestic_mphd_thesis/020311698636.html
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33 债务人下落不明,但未被宣告失踪,债权人起诉要求清偿债务的,人民法院可以在公告 传唤后缺席判决或者按中止诉讼处理。 ?34 人民法院审理宣告失踪的案件,比照民事诉讼法(试行)规定的特别程序进行。 ?人民法院审理宣告失踪的案件,应当查清被申请宣告失踪人的财产,指定临时管理人或者采 取诉讼保全措施,发出寻找https://scj.sxjz.gov.cn/flfg/content_271268
8.国际私法期末答案5篇(全文)2.简述国际民事法律冲突产生的原因。3.试述反致产生的原因 4.我国法律规定的对外国法查明的途径有哪些? 5.谈谈准据法的特征。 6.简述一项有效仲裁协议的基本内容。7.简述物之所在地法的适用范围。8.试述先决问题的构成条件。 9.1958年《纽约公约》中对缔约国拒绝承认与执行外国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条件的相关规定?https://www.99xueshu.com/w/filecvasktyy.html
9.读书笔记《要件审判九步法》之壹:价值方法论第二章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法律适用方法? 第三章 为什么提出要件审判九部法? 第四章 要件式审判方法的价值分析 导论 《要件审判九步法》是一本关于「法律方法或法学方法」的著作,主要为法官的审判活动提供指导,对法官「理清审判思路、掌握审判节奏、制作裁判文书」等,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https://www.jianshu.com/p/a6f863bfe93f
10.《民法典》中超级优先顺位规则的法律适用/李运杨关于购置融资提供者所享有的权利,比较法上通常有两种不同称谓,美国《统一商法典》将其称为Purchase?moneysecurityinterest,[1]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的《动产担保交易示范法》(以下简称《示范法》)称为acquisitionsecurityright。[2]我国目前术语也不统一,存在“购买价款担保权”[3]“价款债权抵押权”[4]“购买价https://cpcivillaw.dlmu.edu.cn/info/1018/15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