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行为有哪些分类

1.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2.根据不同的标准和情境,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

3.根据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是否需要特定形式,可以分为要式行为和非要式行为。

(1)要式行为是指依照法律规定,必须采取一定形式或履行一定程序才能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如合同的签订需要书面形式。

(2)非要式行为则不要求特定形式,只要行为人意思表示一致即可成立。

4.根据行为人是否需要向相对人作出意思表示,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分为诺成性行为和实践性行为。

(1)诺成性行为是指行为人意思表示一致即可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如合同的订立。

(2)实践性行为则需要行为人除了意思表示一致外,还需实际交付标的物或完成其他义务才能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

5.根据民事法律行为相互间的关系,还可以分为主行为和从行为。

(1)主行为是指不需要有其他行为作为辅助即可独立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如买卖合同的订立。

(2)从行为则是指必须依附于主行为才能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如担保合同的订立需要以主合同的存在为前提。

1.追认是指无权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被代理人对无权代理人的代理行为予以承认并承担法律后果的行为。

2.追认作为一种单方法律行为,其性质和条件有以下几点:

(1)追认的主体必须是被代理人本人,因为只有被代理人才能对自己的民事法律行为负责并承担法律后果。

(2)追认的对象是无权代理行为,即代理人超越代理权限或无权代理的行为。

(3)追认必须在无权代理行为发生后进行,且追认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明确。

(4)追认的法律效果是使无权代理行为转化为有权代理行为,即被代理人承担无权代理行为产生的法律后果。

4.如果无权代理行为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公序良俗,则即使被代理人追认,该行为仍然无效。

1.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行为人可以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

(1)因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这是指行为人在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时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或标的物的品种、数量等产生错误认识,导致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

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可以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撤销该民事法律行为。

(2)显失公平的民事法律行为。这是指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

对于显失公平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损害方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3)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以及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均属于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在被撤销前仍然是有效的,只有在被撤销后才失去法律效力。同时,撤销权的行使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如除斥期间等。

你对民事法律行为还有疑问吗?快来法律快车发起咨询,我们的专业律师团队将为你提供更深入的解答和实用建议。

THE END
1.我国对犯罪行为的分类有哪些?我国对犯罪行为的分类有哪些? 导读:在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了解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够对您遇到关于我国对犯罪行为的分类有哪些?的问题带来帮助。https://www.64365.com/zs/1872067.aspx
2.法律行为有哪些法律行为的分类→MAIGOO知识法律行为有哪些 法律行为的分类 摘要:法律行为,是指法律事实的一种能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人的活动(行为)。那么法律行为有哪些?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法律行为的分类。 目录 单方行为、双方行为与多方行为 有偿行为与无偿行为 单方行为、双方行为与多方行为https://www.maigoo.com/goomai/243616.html
3.法律行为的分类标准主要有哪些?㈠根据行为主体性质和特点进行的分类:个人行为、集体行为和国家行为 单方行为与多方行为 自主行为与代理行为 ㈡根据行为的法律性质进行的分类: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 公法行为与私法行为 ㈢根据行为的表现形式与相互关系进行的分类: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 主行为与从行为 http://jxjg.hljcourt.gov.cn/m/?act=a&aid=165792&cid=4
4.法硕民法笔记民事法律行为概述和意思表示2、意思表示是一个意思由内到外的表示过程。(内向主观意思没有法律意义); 3、意思表示依据是否符合生效要件,法律赋予其不同的效力。 意思表示作为民事法律行为的一般成立要件,没有意思表示的,民事法律行为不成立。意思表示由:“意思”+“表示”两个要素构成。 https://zhuanlan.zhihu.com/p/575899087
5.民事法律行为是什么意思?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有哪些?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有哪些?关于民事行为之前有个案例,两位老人各拿一份遗嘱到公证处要求公证,公证人员在经过审核两位老人的遗嘱后,认定其中一位老人的遗嘱属于“有效的法律行为”,给予公证。对于另一位老人的遗嘱给出的结果是:“无效的法律行为”,从而拒绝公证。上面的案例涉及到一部分民事法律行为的知识,接下来小编带https://m.haolvshi.com.cn/ztw/0-42732.html
6.民事法律行为有哪些分类?民事法律行为有哪些分类? 一、 民事法律行为有哪些分类? (一)根据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需要一方还是双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其可分为:单方行为、双方行为和多方行为。 (二)根据其是否必须采取法律规定的形式,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分为:要式行为和不要式行为。https://www.fljg.com/zhishi/609672.html
7.揭秘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标准划分形式认定标准有哪些民法学法硕联考——民事法律行为分类之形式标准篇 亲爱的小红书法律爱好者们,今天我们要来聊聊民法学法硕联考中的一个重要话题——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特别是根据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是否必须依照某种特定的形式为标准进行划分。 民事法律行为与形式标准 https://blog.csdn.net/fgz17362088809/article/details/139727166
8.法律行为的6种分类律师普法依据法学理论,法律行为的分类如下:(1)根据主体意思表示的形式可分为:单方行为和多方行为。(2)根据法律行为是否合法可分为: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3)根据行为的表现形式可区分为: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https://www.110ask.com/answer/1210.html
9.2022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620《法学(一)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二)法律行为的结构 (三)法律行为的分类 九、法律责任 (一)法律责任的概念 (二)法律责任的分类 (三)法律责任的归责与免责1.归责要素 2. 归责原则 3. 免责 十、法的作用 (一)法的作用概述1.法的作用的含义 2.法的作用的分类 (二)法的规范作用 (三)法的社会作用 (四)法https://www.ibudding.cn/a/129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