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78.8上岸部委,现分享考试经验及各模块秒杀方法!

“方向决定成败”,这句话绝对适用于公务员考试,无论是申论还是行测,最忌讳的就是没有方向。

1.误区一、看重数学、忽略言语逻辑

言语与逻辑考的绝对不是语文功底,而是逻辑推理能力!!!对于行测大多数题型而言,大家的词语积累绝对够用了,需要的是掌握内在的逻辑关系。例如转折关系、递进关系、并列关系、指代词主语……这个章节主要探讨复习路径,不谈具体方法。所以通过掌握逻辑推理的方法和句子之间的内在关系,能够迅速提高言语和逻辑分数。

反观数学,要区别对待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两个模块。资料绝对是可以提高的,但数量短期内比较难。

所以初学者要纠正对于行测各个模块认识上的错误,将复习精力优先放在言语、逻辑、资料三个模块的复习上,待这三个模块到一定水平再去复习数量关系。

2.误区二:“复习行测”=“学习某公某图大本教材”

相当数量的小伙伴在决定复习公务员考试的时刻,立即在网上拍下大本教材,兴冲冲的拆开包装,投入知识的海洋里。但书里的东西纷繁复杂,用不了两天的功夫就内心烦躁,及时坚持看完整本书也会发现没记住什么有用的东西。做真题的时候还是依靠以往的语感,成绩依然可怜。

我们要认真思考一下为何大本书用处不大!这些教材里面确实有一些有用的东西,但废话太多,有很多东西根本用不上或不好用。想象一下,一颗珍珠丢在煤堆里面,还会灿烂夺目吗?因此上来先别啃大本书。

我刚开始复习的时候,抱着必胜的决心看过一遍,可是看过之后发现完全没记住啥东西,可以说这是一条不归路。

正确的方向应该是向已经上岸的同学请教,寻找一些优质的笔记。如果没有这样的资源,可以寻求一些上岸大神的录屏课程,他们的总结往往符合考试的要求,上手容易,含金量高。

3.误区三:复习初始就狂刷题

大海航行靠舵手!如果没有掌握一系列好的方法,仅仅是做题,很可能是低水平劳动,所以不能上来就刷题!

我建议,如果你是公考初学者的话,可以先做5套行测真题并认真分析,了解自己优势模块和劣势模块。找到好的复习视频,结合视频学习。学习视频的话,切记多而不深,每一个老师自然都有自己的方法,所以要学透学深。在掌握住基本的方法之后,结合着技巧再进行刷题!

4.误区四:复习没有计划性

5.误区五:复习常识题

我认为行测各个模块复习性价比从高到低分别是:逻辑>言语>资料分析>数量>常识。可见常识性价比最低,其知识点太广了,很难复习到位。

常识只需要跟着真题一起复习就可以,真正考试的时候也不必担心,因为常识的分值比较低,即使只能对一半,也不当误同学们上70的!这里再强调一下,行测常识一定要在7分钟之内做完,最好控制在5分钟之内,因为常识即使反复琢磨,也不可能提高正确率的。

6.误区六:重视行测轻申论

很多同学在考试之前做了大量行测真题,但是一套完整的申论都没做过。在考场上,申论完全是听天由命。这显然是大错特错的。

在复习好行测的同时,千万不能把申论扔掉。甚至可以说,行测需要长期积累,而申论短期内掌握方法是可以大幅进步的!所以要两手抓,否则即使行测干到75,申论不行,还是没有绝对优势!

行测各个模块复习提分从简单到难分别是:片段阅读--定义判断--资料分析--词语填空--逻辑推理--类比推理--图推--数学计算--常识。因此,复习行测应该优先复习片段阅读、定义判断、资料分析、词语填空、逻辑推理。而对于图推、数量可以暂时放一放,待前面模块搞懂后再复习。对于常识,我们可以直接放弃复习,因为性价比极低。下面我针对各个模块谈谈我的看法。

片段阅读:技巧和模式固定,主要根据尾句法、四大关系、指代主体、省略主体等方法选答案,提高简单。

定义判断:就那么几个点,主要依靠主体法、定语状语、原因结果、手段目的等方法选答案,只要细心,很容易提高。

类比推理:看似简单,其实很容易做错,这块需要很认真,并且要从多角度做题,且不好复习。

图推:考试的时候,要是不会做,基本就想不出来,复习难复习,及时复习的多,一个新题型能考死一批人,做题要学会放弃。

常识:呵呵了,反正我是没复习。

第一节填空题

1.知识点一:就近主体

先给一道例题吧,思考下咋做。

例2:英国科学家宣称,已找到了一种替代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方法,而无需借助任何空间技术。研究发现,激光能够限制并冷却放置于真空条件下的原子,将温度降至绝对零度以上的百万分之一度。在这样的温度下,原子对地球的磁性和重力领域的变化极度敏感。研究者利用这些成果,可以在一台小型装置上限制原子,研究它们的波动,从而定位其运动,并准确查明它们的所在位置。此时,其踪迹定位工作会交由一个仅有1米长的装置来完成,关键在于如何把它打造成微缩装置,以便将其安装在智能手机之中。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A.智能手机应用程序的革新B.激光在科技创新中的新用途C.新定位系统在前沿领域的应用D.利用原子进行定位的原理我的分析思路:首先看尾句,还是挺有迷惑性的,“关键在于”容易引导咱们认为尾句是重点,但是有一个“它”这个指代词,往前找什么是“它”,前面还有一个指代词“其”,还要往前找,前面一直在谈原子定位原理。所以根据篇幅,就选D了。这题好就好在,答案没有设置尾句的同意转换,我觉得是降低难度了。这题是“是什么”题目与“连续指代词”结合在一起考的。

THE END
1.中国最难考的四大证书是什么中国最难考的四大证书是:精算师、一级建筑师、注册会计师、国家司法考试。精算师:主要从事计算保险费、赔付准备金、分红、保险额、退休金、年金等,通常受雇于保险公司。其计算依据来源于理赔参照表及会计准则,保https://edu.iask.sina.com.cn/jy/2whW8d0gINz.html
2.中国最难考的四大证包含注册安全工程师吗?关于中国最难考的四大证,不同来源的资料有不同的说法。其中,一种观点认为这四大证包括精算师、一级建筑师、注册会计师和国家司法考试。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全国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和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是中国最难考的证书之一。 至于注册安全工程师证,虽然有一定考试难度,每年整体通过率不高,大致在10%~20%之间,但在https://www.zkjan.com/exam/detail-728193.html
3.版(第20012100题)湖北华图湖北事业单位考试网26、司南是我国四大发明中哪件物品的前身? 正确答案:指南针 27、由司马光主编的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什么? 1234下一页 扫码关注华图题库微信公众号 (每日更新备考试题) 以上是一站到底题库及答案完整版(第2001-2100题)的全部内容,更多湖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信息敬请加入事业单位招聘群,点击 https://hb.huatu.com/changshi/1694105.html
4.含金量超高的金融四大证书,哪个最难考?含金量超高的金融四大证书,哪个最难考? 金融圈是个无比现实的地方,看学历、看经验、看证书,半分不能掺假,一点也不容马虎。 每个证书都有最契合的岗位,相应报考条件和难度也不相同,所以大家在报考之前,一定要了解清楚哪个证书才最适合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方向,毕竟无论哪个证书的金钱和时间成本都不低。https://www.frm.cn/frmer/24135.html
5.中国十大最难考的理科大学全国理科最难考的大学排行榜→MAIGOO理科哪所大学最难考?我国的理科类的大学有很多,而难考的不在少数。MAIGOO小编带来的国十大最难考的理科大学排行榜,上榜的大学就包括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全国有名的理科大学。详https://www.maigoo.com/top/297993.html
6.赣州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单招考试大纲及样卷4、试题难易比例 容易题约占35%,中等难度题约占50%,较难题约占15%。 5.本次考试不指定教材。 二、考试范围及要求 (一)基础知识 1、识记常用汉字的字音。 2、识记常用汉字的字形。 3、正确规范使用标点符号。 4、正确使用常见词语(包括成语),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 http://www.gzpt.edu.cn/info/1005/3459.htm
7.大学英语六级超全复习资料听力和阅读是四、六级考试中分值比例最高的两部分,六级的难度增加也主要体现在这两个方面: 1、听力:六级听力材料的语速要略快于四级考试,四级的很多是直线思维,一步到位的找到正确答案,而六级考试时常要求你多绕几个弯,这对反应力和速度的要求多提高了。同时,听写部分的3个句子的长度,六级长于四级。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2554191/article/details/100519463
8.143名郑外学子保送北大清华等重点大学四大名著之一:《热爱与选择》 内容提要:郑外2017届143名保送生个个成绩优秀,即使参加高考也能考入名校,之所以选择保送,一是源于他们对所追求目标的热爱与执着,二是源于他们超理性的选择能力。 第一章 定义与释放 作者:赵心悦(保送北京大学) 初入郑外。我考入数学竞赛班。能搞竞赛的数学天才少有,自己固然不是,尽管http://www.hnjjgc.org/NewsInfo.asp?id=1817
9.2024高考历史试卷分析9篇(全文)说明:全国2卷与全国1卷考点分布及分值安排上基本一致,中国古代史所占比例仍然较重,先秦及明清时期是命题的重要时间点,洋务运动再次考到,继续成为高频考点之一。相对于1卷,全国2卷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考查的比重较平衡,其中考经济史的题目有第24、26、28、33题,主要集中在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和世界近代史三https://www.99xueshu.com/w/filebcmy6ug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