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缺陷消费品召回管理,省市场监管局公开征求意见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

为规范全省缺陷消费品召回管理工作,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品召回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省市场监管局起草了《陕西省缺陷消费品召回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请于2024年9月19日之前,通过邮件形式将意见反馈至省市场监管局质量发展局(邮件主题请注明“缺陷消费品召回管理办法反馈意见”)。

附件:陕西省缺陷消费品召回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9月6日

附件

向上滑动阅览

陕西省缺陷消费品召回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全省缺陷消费品召回管理工作,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品召回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省缺陷消费品召回及其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消费品,是指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的产品。

本办法所称缺陷,是指因设计、制造、警示等原因,致使同一批次、型号或者类别的消费品中普遍存在的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

本办法所称召回,是指生产者对存在缺陷的消费品,通过补充或者修正警示标识、修理、更换、退货等补救措施,消除缺陷或者降低安全风险的活动。

第二章工作职责

第四条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承担以下职责:

(一)负责全省消费品召回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完善消费品召回工作体系、工作机制;

第五条设区市、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承担以下职责:

(二)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委托或按照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要求配合开展消费品缺陷调查,对召回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第六条陕西省缺陷产品及产品伤害监测信息中心承担以下职责:

(一)承担全省消费品缺陷信息收集、调查、分析研判工作,负责建立、管理和维护全省召回信息系统;

(二)承担缺陷消费品召回技术专家库和消费品生产企业数据库的建设及日常维护工作;

(三)开展缺陷消费品召回宣传培训工作;

(四)作好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召回技术中心沟通协调工作;

(五)承担产品伤害监测网点的技术指导工作。

第七条陕西省缺陷产品风险监测中心承担以下职责:

(一)承担消费品缺陷检测鉴定的技术支撑工作;

(二)开展消费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

(四)指导生产者和其他经营者在国家消费品召回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报告召回计划、召回新闻稿、召回总结等;

(五)承担召回措施有效性的分析与召回效果评估工作;

(六)开展消费品安全风险与缺陷消费品召回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七)开展缺陷消费品召回宣传培训工作;

(八)作好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召回技术中心沟通协调工作;

第三章生产者及其他经营者主体责任

第八条生产者应当对其生产的消费品安全负责,发现消费品可能存在缺陷的,应当立即组织调查分析。经调查分析认为消费品存在缺陷的,生产者应当立即实施召回,不得隐瞒缺陷。生产者应当承担消费者因消费品被召回支出的必要费用。

第九条生产者和从事消费品销售、租赁、修理等活动的其他经营者(以下简称其他经营者)应当建立消费品缺陷信息的收集核实和分析处理制度。

第十条生产者和其他经营者发现其生产经营的消费品已经造成或可能造成死亡、严重人身伤害、重大财产损失的,或在境外实施召回的,应当自发现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向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报告。

第四章信息收集

第十一条消费品缺陷信息收集的主要方式和途径:

(一)市场购样检测及风险监测研究;

(二)消费品监督抽查、执法检查;

(三)消费者投诉、网络舆情监测、电子商务平台监测、媒体报道、信访举报;

(四)各级消保委(消协)受理投诉、调查、调解中发现的信息;

(五)生产者或者经营者主动提供;

(六)社会团体、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提供的缺陷信息;

(七)医院、学校、商场等消费品质量安全伤害信息;

(八)国内外召回公告;

(九)产品伤害监测网点发现的信息;

(一)已经造成人员死亡或者严重危及公众生命健康、财产安全的消费品质量安全问题;

(二)突发区域性消费品质量安全事件或舆论爆发事件;

第十三条消费品缺陷信息及技术分析程序如下:

(一)对收集的缺陷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判断是否属于消费品范畴以及是否属于普遍存在的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应确认涉嫌存在缺陷的消费品具体生产者、品牌、型号/规格、批次/生产日期;

(四)技术会商存在重大争议的,由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另行组织专家进行技术会商评估。

第五章缺陷调查与认定

第十四条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现省内生产者生产的消费品可能存在缺陷的,应当自发现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通知生产者开展调查分析,并告知其所在地市、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生产者应当按照通知要求开展调查分析,并将调查分析结果报告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经调查分析认为消费品确实存在缺陷的,生产者应立即实施召回,不得隐瞒缺陷,不得瞒报数量。

第十七条生产者既不按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通知要求实施召回,又未在规定期限内提出异议,或者经缺陷认定确认消费品存在缺陷但仍未实施召回的,由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报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责令生产者实施召回。

第六章召回实施

第十八条生产者认为消费品存在缺陷或者被责令实施召回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销售、进口缺陷消费品,通知其他经营者停止经营。

第十九条生产者主动实施召回的,应当自调查分析认为消费品存在缺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报告召回计划。

生产者按照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通知实施召回的,应当自接到通知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通知其召回的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报告召回计划。

生产者被责令实施召回的,应当自被责令召回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报告召回计划。

第二十条召回计划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需要召回的消费品范围、存在的缺陷以及避免损害发生的应急处置方式;

(二)具体的召回措施;

(三)召回的负责机构、联系方式、进度安排;

(四)其他需要报告的内容。

第二十一条接到召回计划报告的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应当通过消费品召回管理信息系统向社会公示生产者报告的召回计划。生产者应当自召回计划报告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以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发布召回信息,并接受公众咨询。其他经营者应当在其门店、网站等经营场所公开生产者发布的召回信息。

第二十二条生产者应当自召回实施之日起,每3个月向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交召回阶段性总结报告,并在完成召回计划后15个工作日内提交召回总结报告。生产者应当制作并保存召回记录,召回记录的保存期不得少于5年。

第七章召回监督管理

第二十三条各市、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消费品召回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对本行政区域内生产者召回实施情况进行核实、取证,发现生产者召回的消费品范围不准确、召回措施无法消除缺陷或者未能有效降低、消除安全风险的,应当报告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并通知生产者重新实施召回。

第二十六条生产者召回缺陷消费品,不免除其依法应当承担的其他法律责任。

第八章附则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30日后施行。

原标题:《关于缺陷消费品召回管理,省市场监管局公开征求意见》

THE END
1.市场监管法律法规规章数据库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State Administration for Market Regulation市场监管法律法规规章数据库 操作手册下载 二维码扫码下载 标题正文标题+正文 标题模糊查询 类别: 全部 市场主体登记注册 市场主体信用监督管理 市场监管综合执法 反垄断执法 网络市场交易监督管理 https://sjfg.samr.gov.cn/law/pageInfo/main.main
2.市场监管法律法规数据库免费查询网站本站融合市场监管总局的法律法规规章文本数据库(市场监管法律法规规章数据库)+ 食品安全国标数据库 + 最高院司法解释数据库 + 国家现行法律数据库,收录超 5000 + 法律法规国标司法解释文本,经自然语言处理提取超 50000 + 具体条文 结合此前开发的搜索网站( Runner:我开发了一个免费的法律文书、法条检索网站),提供https://zhuanlan.zhihu.com/p/701567403
3.市场监管领域涉及多少部法律法规因此,要全面了解市场监管领域涉及的法律法规,需要针对具体的监管事项进行查阅和研究。如需获取更详细的信息,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或查阅相关法律法规数据库。 总的来说,市场监管领域涉及的法律法规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涵盖了多个方面和层级。在具体实践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选择适用的法律法规进行参考和应用。 为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1315185130251826859.html
4.人民诉讼资产网?人民诉讼资产网请认真输入你的信息作为最高人民法院的检索数据库,是引用效力高的一站式检索平台。主推公报案例、审判参考案例、推选案例、大数据案例,法官还可自荐案例。 3、中国市场监管行政处罚文书网 http:// cfws.samr.gov.cn/ 可通过被处罚人姓名、处罚文号、行政区划、案件类型等多种方式查询。 https://www.51zlaw.com/flzs/98458.html
5.新法规速递法律图书馆法律数据库提供了收录1949年至今近50万条(每天更新中)《国家法律数据库》、《地方性法规数据库》、《立法草案、条文释义数据库》、《裁判文书数据库》、《合同范本与法律文书数据库》、《法律图书数据库》、《法治动态数据库》的查询阅读服务http://www.law-lib.com/law/index.asp?LawLocation=%E5%90%89%E6%9E%97
6.数据要素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当前,我国数据要素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仍面临数据确权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和企业间的数据共享互通存在制约,数据监管治理组织亟待完善等挑战。对此,应构建数据产权法律制度,增进数据要素流通利用,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加强数据交易新技术研发应用,建立健全数据要素市场监管治理等。https://view.inews.qq.com/qr/20230321A02PEK00
7.特稿论体育市场监管工具创新——基于深度访谈的质性研究(黄我国体育市场监管工具应用现状为:监管工具的应用框架已初步形成、体育行政执法工具应用比较规范、信用信息监管作用初步展现、体育标准化成为法律法规的良好补充,存在的主要问题:监管工具应用理念与产业发展不够匹配、行政执法工作理念有待更新、信用信息监管应用不够成熟、标准化工作滞后于产业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体育https://www.olympic.cn/museum/academic/2020/0901/354760.html
8.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上海市场监管加强集成创新持续优化企业经营范围规范表述数据库,完善全市企业住所标准化登记信息库,简化住所登记材料。深入推进企业高频证照变更联办“一件事”,优化证照变更与企业变更登记全程网办系统功能。探索在相关行业领域企业登记流程中嵌入环境许可告知性提示。建立健全歇业备案制度,加强市场监管、税务、社保等部门间信息共享,推行歇业备案“一口http://law.foodmate.net/rule/show-222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