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公安网安部门联合属地学校开展“网络安全进校园”等活动,就校园网络安全问题开展了活动。
活动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详细讲解:
part.1
网络安全知识普及
1.网络隐私保护:
让未成年人了解社交平台的隐私设置功能,学会如何限制陌生人查看自己的个人资料和动态。
2.防范网络诈骗:
向未成年人介绍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如网络购物诈骗、网络游戏诈骗、虚假中奖信息诈骗等。
教育他们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不向陌生人转账汇款。
3.识别网络陷阱:
讲解网络上的虚假信息、钓鱼网站等陷阱,让未成年人学会辨别真伪,不被虚假信息误导。
强调在网络上进行交易时要选择正规的平台和商家,确保交易安全。
part.2网络道德规范培养
1.文明上网:
教育未成年人在网络上要使用文明语言,不发表攻击性、侮辱性言论,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感受。
引导他们不传播不良信息,如色情、暴力、恐怖等内容,共同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
2.网络社交礼仪:
教导未成年人在网络社交中要遵守基本的礼仪规范,如及时回复信息、不随意打扰他人等。
让他们学会正确处理网络冲突和矛盾,避免在网络上与人发生争吵和冲突。
提醒未成年人要保护自己和他人的隐私,不随意泄露他人的个人信息。
知识产权保护:
part.3网络沉迷预防
鼓励他们多参与户外活动、阅读书籍、与家人朋友交流等,丰富课余生活,减少对网络的依赖。
家长和老师要以身作则,合理使用网络,为未成年人树立良好的榜样。
2.培养兴趣爱好:
引导未成年人发展多样化的兴趣爱好,如绘画、音乐、体育等,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乐趣和成就感。
支持未成年人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拓宽视野,增强社交能力。
学校可以开设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程,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发展机会。
3.加强心理疏导:
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帮助未成年人正确对待网络,避免沉迷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
家长和老师要与未成年人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陪伴。
part.4网络法律法规教育
让他们了解自己在网络上的权利和义务,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法制讲座、主题班会等形式,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网络法律法规教育。
5树立法治观念:
教育未成年人要遵守法律法规,不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如网络黑客攻击、网络诽谤等。
引导他们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在遭受网络欺凌、网络侵权时及时向有关部门求助。
培养未成年人的法治思维和法治信仰,让他们成为知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