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通则》中关于诉讼时效期间的规定,普通纠纷时效期间为2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四种特殊情形的案件诉讼时效的期间为1年,包括:身体受到伤害案件、出售产品质量不合格案件、延付或拒付租金案件、寄存财物丢失或损害案件。
《民法总则》将诉讼时效期间统一为3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此我国民事诉讼的一般诉讼时效从2017年10月1日起为3年。但需要值得大家注意的是,民法总则实施时二年的诉讼时效已届满的,无溯及力,也就是说,2017年10月1日前,已经届满2年诉讼时效的话,那么诉讼时效已过,未届满的按照3年计算。
2.现实生活中基于朋友相互之间的信任,往往口头约定,一拍即合,如果双方达成口头协议对方不承认了,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解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条的规定,除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当事人约定必须采用书面形式的合同外,均可采用口头形式订立合同。也就是说,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可以采用口头订立合同,那么如果发生对方不承认的情况,我们应该如何维权呢?
如果对方不承认,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其自身合法权益。
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原告向法院起诉时应当提交能够证明其诉讼请求的证据,虽无书面形式的合同,但也可凭借其他辅助证据证明案件的事实。这个时候就需要提供一些证据证明你们之间有口头协议了,比如录音,聊天记录之类的,如果没有证据能够证明的话,败诉的可能性就会很大。因此建议大家在达成协议时尽量采用书面形式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发生。
3.民间借贷是普遍发生在我们生活当中的,民间借贷在约定利息时多少是合法的呢?
(1)总计超过年利率24%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年利率在24%-36%之间的属于自然债务。若借款人已支付该部分利息,是不能请求返还的,因为这是属于自愿履行的范畴,但若借款人尚未支付该部分利息,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支付的话法院是不予支持的;
(3)若约定的利率超过36%,则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此时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法院应予支持。
也就是说,在现实生活,如果我们在借款时想约定利率最高可以约定年利率36%,但是如果一旦借款人不还钱了,发生了诉讼,那么法院只能在24%以内支持,如果借款人按照36%已经实际履行了,那么法院应该认可已经履行了的部分,没有履行的部分按照24%进行判决。
4.很多人问我,借款协议应该如何写,今天我来教大家如何让起草借款协议以及如何写才能很好的保障自己的权益。
规范的借款协议应具备如下内容:
(一)写清楚借款人和贷款人的法定全名。
(二)写清楚借款金额,包括大写和小写的金额。
(四)写清楚借款的利息,应有明确的年利率或月利率,最终应支付的借款利息总额。
(六)应有借款本人亲自签章、手印或亲笔书写的签字。
5.疫情期间,存在一些不法分子销售假口罩,那么如果有人在疫情期间销售假口罩,他们应该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呢?
疫情期间销售假口罩,消费者可以索要赔偿,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