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析理丨“如我在诉”力促案结事了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

涉农村纠纷,大多是亲友、邻里之间由于一些细小争端引发的诉讼,处理不当则可能造成两方关系彻底破裂,甚至导致暴力事件产生。如何妥善处理这类纠纷,是每名基层法官都需要研究思考的课题。

2023年7月,全国大法官研讨班上,张军院长明确强调“要坚持案结事了政通人和理念”,把案件办理与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等价值追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具体案件办理中彻底实现“案结事了”,为妥善化解涉农村纠纷案件提供了思路。

2023年夏,我参与审理了一件排除妨害纠纷,深刻感受到“案结是职责、事了才是初心”的深刻内涵。案件的案情并不复杂:崔某和郑某是前后院邻居,双方此前素无矛盾,邻里关系和睦融洽。近年来,崔某发现北正房后墙开始返潮,且愈发严重,给居住生活带来不便,也给房屋安全造成一定隐患。经过多方排查,崔某怀疑房屋返潮是后院邻居,即郑某在两家间通道处修建的化粪池渗漏导致,便与郑某商量移改化粪池。但郑某坚持化粪池无渗漏情况,崔某后墙返潮是其房屋地基下沉导致。双方各执一词,崔某只得诉至法院。

调为先,注重邻里融洽

通常来说,对于主张房屋受损的排除妨害纠纷,可启动鉴定程序,在确定因果关系之后,进一步对受损房屋的修复方案及造价进行鉴定,最后参考鉴定结果作出判决。

这一审理思路看似简单明了,但是随着审理的逐渐深入,承办人朱法官意识到,这可能不是这个案子的最优解决方案。

双方此前关系亲近,仅仅是原因不明的返潮导致两家关系破裂。如果简单启动鉴定程序,将可能让两家负担高昂的鉴定费用。

不解心结就以判决方式结案,可能导致双方原本亲近的邻里关系恶化,案件不能做到胜败皆服并极有可能衍生诉讼。看着在法庭上争论得不可开交的两方当事人,承办法官决定,这个案子的处理必须调解为先。

情为要,找准心结堵点

第一次调解,郑某坚持否认系自身原因造成的返潮,即便是在自己无需承担移改化粪池的费用的情况下,依旧认为接受调解即代表承认自身存在过错,会让村里乡亲低看一眼,因而对调解本身存在抵触情绪。

那么,确定返潮的原因是本案的关键。在当事人的坚持下,法庭初步征询鉴定意见,鉴定机构踏勘后反馈,因果关系暂无法明确,若执意确定返潮原因,将花费至少三万元的鉴定费用,而该费用近十倍于移改化粪池的费用。第二次调解中的崔某因鉴定的高昂成本产生过激情绪,调解工作再次受阻。

我们深知,放弃调解,径行判决就可能使两个家庭从此结怨。双方越是剑拔弩张,调解工作就越为重要。第三次调解,我们决定先和双方唠唠家常,抚平双方情绪后再进行。这次的调解取得了初步进展,双方在聊天中逐渐放松了下来,回忆起了过去邻里安好时互帮互助的过往,紧锁的眉头也有了些许舒展,心结逐步打开。

在庄严肃穆的法庭环境下,当事人容易紧张拘束,我们打算换个环境,多角度突破化解争议。在一个夏日的午后,朱法官再次来到村里,在村委会会议室与院“密之语”心理工作室的心理咨询师及村委会民调主任开始了第四次调解,在轻松熟悉的环境下,经过与双方当事人多轮的背对背沟通疏导,双方慢慢地卸下了心理“包袱”,敞开心扉,向朱法官倾诉着自己的委屈与无奈,情绪宣泄之后,也开始愿意正视矛盾,端正心态尝试协商解决问题,提出了各自的调解方案。

和为本,推动事心双解

在此基础上,大家一同前往争议化粪池处进行现场勘验。在近40度的高温下,朱法官仔细丈量尺寸,不断优化调解方案,经过长达五个小时的调解,双方当事人终于达成和解意向,并一同到法庭,签署了和解方案。为确保方案的实际履行,朱法官当庭致电村委会民调主任,主任亦表示将负责方案的具体落实。本案最终以崔某自愿撤回起诉结案,双方也不再有胜败顾虑的心理负担。

当庭向双方送达撤诉裁定后,双方当事人脸上露出了笑容,纷纷感谢法院严谨的办案作风及一心为民的办案情怀,崔某提议,双方与法官在法庭合影,以纪念这场“旷日持久”的调解。

卷宗材料中看到的是短短两页纸的撤诉裁定,看不到的是四次调解、两次踏勘,历时十余天换来的化干戈为玉帛。朱法官总说:“农村邻里关系的案件最为敏感。办案时不仅要想着这个案子涉及到的法律问题,更要想到双方在结案之后如何相处。法庭是当事人化解纠纷的一个平台,这个平台的公信力来自于我们践行‘如我在诉’的理念去真正化解争议,如果结了案子却结下梁子,我们的工作就没有做到位,就有愧人民法官的称谓。”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法机关和广大干警要把人民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强化“如我在诉”意识,践行人民至上的办案理念,用心办好百姓身边案,用情断好百姓家务事,将机械的办案方式变为灵活的化解手段,才能让当事人从内心真正服判息诉,真正做到“案结事了”。

THE END
1.我想让老百姓打官司再容易一些“普通人一辈子能打几次官司?老百姓既然来了,就说明相信法院、敬畏法律。如果我们不能给他们一个公正的结果,怎么对得起这份信任?”马君臣说。 “凡是在案件里有需要的,我都愿意学一学” “马老师是我的初中班主任,对我有很深远的影响。”马君臣获奖的消息,让他曾经教过的学生们也开心不已。他们在网上留下评论https://epaper.scdaily.cn/shtml/scrb/20230207/289240.shtml
2.河南省法院将建立案件信息查询系统当事人可查询新闻频道针对一些群众反映的打官司难问题,周强提出要在立案、审判、执行、信访等各个环节认真查找打官司到底难在何处。“让有理无钱的人打得起官司、让有理有据的人打得赢官司、让打赢官司的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让确有错误的裁判依法得到纠正。” 各个审判领域 https://www.hnr.cn/news/snxw/201307/t20130705_507774.html
3.江必新:让穿草鞋者打得起官司让“穿草鞋”的人打得起官司 法律与生活:现在社会上普遍认为老百姓打官司难,原因在哪里? 江必新:我们国家法律服务队伍整体定位过高,现在国家要求律师、法官、检察官统一入口,这对提高法律职业人的素质固然是一件好事,可是另外一方面,也提高了法律服务的实际价格。现在对法律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但提供法律服务的人却https://www.mayiwenku.com/p-35160212.html
4.“让穷人也打得起官司难”中国着力解决这一难题根据一些社会科学研究者和新闻网站两会召开前的调查,除了“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等问题外,令中国老百姓感到头疼的还有“打官司难”。随着转型期中国贫富差距的扩大,这对建设和谐社会构成了严峻挑战。而和谐社会的第一个特征,就是“民主法治”。中国正在着力解决这个难题。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上作的政府工https://www.dzwww.com/xinwen/xinwenzhuanti/2006qglh/zxbd/200603/t20060313_1384981.htm
5.浙江图书馆楼外楼、花中城卖起了平价菜,公款消费少了,百姓高兴了。廉政新规回应了老百姓的关切,有效遏制了迎来送往、文山会海、铺张浪费等不良现象,促进了政风、民风的好转。据网络消息,从2012年12月6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案件查处”栏目通报首条案例至2014年4月11日,共有285名领导干部在此期间被通报涉嫌违法违纪行为,平均https://www.zjlib.cn/gkdjyd/93.htm
6.行政诉讼法应保护公民权益而非政府权威“司法不保护,那么让谁来保护这种权利?”马怀德说,“宪法所规定的任何一项权利,都应该进入到司法保护的范围。否则,这个权利就只是停留在纸面上,无法落到实处。” 挡住老百姓的还有狭窄的原被告资格限定。两起典型案例,令曾参与制定行政诉讼法的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姜明安印象深刻。 http://zqb.cyol.com/content/2008-03/22/content_2113716.htm
7.阿里云OS和Android之争100问阿里云os与安卓官司答:这就是美国人做事的方式了啊,理论上讲Android是开放的,可如何理解这个开放,就见仁见智了。有些人认为开放无限度,谷歌认为开放是有限度的,越过这个线就不行。可跟老百姓讲开放的问题,是说不清楚的,一个不小心就被人打成阻碍开放阻碍创新的形象,成独裁者了,于是不去正面接触,找第三方。 https://blog.csdn.net/ZHUJIANWEILI4/article/details/40861051
8.从红色资本家到万亿财团的百年传奇“我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军队,说话这么和气,就睡在大马路上,对老百姓秋毫无犯。” 荣毅仁记得就在不久前,一股国民党部队在他家门口堆起沙包,架起机枪,要以他家为据点负隅顽抗,一旦开打,遭殃的必是他们全家。荣家只能双手捧上两根10两重的大金条,他们才肯离去。 https://www.meipian.cn/2799bd41
9.《枪杆子1949》《今日黄冈》编辑部首当其冲的是粮食问题。或者向当地商会筹借,或者从外地调运,有的城市运粮车队是随军管会一道进城的。长春不用说了,对于这座饿殍之城而言,那是重中之重。辽宁洪涝,沈阳周围各县主要农作物高粱,1948年颗粒无收。我们是共产党,让老百姓吃不饱饭,那算什么为人民打江山,还怎么坐江山? https://hgtoday.cn/shisiwu/chengshiwenhua/zhanzhengwenhua/2019-08-27/98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