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济阳区妇联始终把防范化解婚恋家庭纠纷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点工作,护航家庭幸福,推进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以家事“微治理”促进社会“大和谐”,不断提高广大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通讯员王捷
构建“微机制”
上下联动齐发力
摸排“微线索”
关口前移主动防
对于摸排上来的家庭婚姻矛盾纠纷,尤其是矛盾纠纷易发、多发家庭及人员,对能办理的事项,妇联干部当场进行办理和解答,对已化解的矛盾纠纷,做好后续跟进和回访工作。对暂时不能办理的事项,认真记录后,积极联合法院、司法、民政等部门开展综合会诊,认真分析成因,为矛盾化解“开药”,以家庭平安促社会和谐。今年以来,共排查重点群体和家庭风险隐患线索135起,及时化解率达95.3%。
建强“微阵地”
服务群众及时帮
区妇联建立了区级婚姻家庭辅导中心—街道(镇)级婚姻家庭辅导站—村(社区)级婚姻纠纷调解工作室,形成了横向联通、纵向到底的工作网络。离婚辅导是化解家庭矛盾、防止家庭破裂的有效屏障,区妇联联合区民政局将离婚辅导统一作为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的“前置”调解,引导申请离婚当事人自愿接受调解服务。过程中,统一设置“倾听、诉说、沟通、判断、调解”共性环节,建立“婚姻辅导+美德建设+心理疏导+法律宣传+矛盾调解+困境关爱”为一体的服务模式。
各级阵地依托实际,在共性“打底”的基础上,探索推进“个性”加持,打造“幸福聊吧”“老王帮帮团”“马大姐来说事”等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品牌。实施“暖心”服务,提升“幸福感”。实施“家庭幸福工程”,立足婚前指导、婚中辅导,开展集体婚礼、纪念婚礼等格调高雅、文明环保的婚礼颁证,组建“父母课堂”讲师团,开设“最具幸福感家庭”专题课程,涉及婚恋心理、家庭道德、家庭文化、婚姻法律法规培训等内容,推进“幸福护航”进社区、进家庭,倡导文明婚恋观念。
目前,已开课100余场次,参与人数1万余人次。扩大“宣教”服务,丰富家庭教育的外延。建立了7处家庭普法实践基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反家庭暴力法》和《民法典》为主要宣传内容,通过“文字+图片+案例”的形式呈现,将法治教育与家庭教育深度融合,用法律护航美好幸福生活。
用好“微力量”
专人专事专门调
为健全完善婚恋家庭纠纷调解体系,实现矛盾纠纷有的说、化解纷争有人管、群众维权有渠道,区妇联积极构建司法、行政和社会力量相结合的新型家事纠纷综合协调解决模式。坚持专业化的团队服务。成立区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委员会,形成以专职人民调解员为主,法官、律师、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为辅的婚姻家庭咨询辅导和纠纷调解模式。今年以来,成功调解婚姻家庭纠纷385件次。
坚持“网格+妇联”的三级网格体系。紧紧依托综治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探索“网格+妇联”的基层社会治理三级网格体系工作模式,构建街道、社区、村(小区)三级婚姻家庭纠纷调解网络,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和自身在群众中的威信,主动快速地介入家庭矛盾纠纷,随时随地化解。
推进实施“巾帼法律明白人”培养计划,对村级妇联主席和妇联执委开展系统培训,充分发挥“巾帼法律明白人”在宣传政策法规、引导法律服务、化解矛盾纠纷、参与社会治理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