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全媒体记者王智芳通讯员叶妍
“申请过劳动仲裁,怎么就成了求职‘绊脚石’呢?”长沙市民陈梦拨打三湘都市报新闻热线0731-84326110反映,她因合法维权导致求职屡屡碰壁,不得不考虑下次求职是否如实相告。
曾经的劳动仲裁经历何以被企业看作“污点”?合法维权为何会成为求职者的担忧?连日来,三湘都市报记者进行了采访调查。
案例:因申请劳动仲裁经历求职遭拒
“我是因为被拖欠工资和社保等原因才申请的劳动仲裁。”8月20日,陈梦告诉记者,没想到自己的这段经历会成为她求职的“污点”。
陈梦曾就职于一家快消企业,因单位拖欠工资和社保且单方面安排她跨省调岗,她提出离职后申请了劳动仲裁。
“我只想拿到拖欠的工资,单位帮我补缴社保,连N+1的赔偿都没要。”陈梦语气委屈地表示,自己的劳动仲裁诉求合理合法,最终经过调解,她的诉求也得到认可,所以求职时并没有回避曾有过申请劳动仲裁的经历。让陈梦万万没想到的是,后续求职过程中,不止一次因这一情况被拒。
“甚至有企业直接回复我,公司不招有劳动仲裁经历的员工。”陈梦告诉记者,有企业表示自身经营困难,一旦遭遇员工劳动仲裁会大伤元气,“合理合法维权反而成了‘污点’,下次求职我会考虑是否如实相告。”
记者注意到,在网络平台有不少像陈梦一样的劳动者,因申请劳动仲裁的经历求职被拒,也有网友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单位如果因为你合法维权的经历拒绝你,这样的单位不去也罢。”
“我属于相对自由的职业,换公司的频率会比较高,入职前会主动询问企业有没有过劳动仲裁经历,特别是败诉的。”小柯告诉记者,他求职时会反向询问,“工作本来就是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劳动仲裁败诉的企业对劳动者来说,也存在风险。”
企业:纳入背调,恶意诉讼经历会影响录用
“背景调查是为了核实求职者提供履历的真实性,用人单位一般不会对基层员工进行背调,而是根据入职后职级的提升进行不同层级的调查。”长沙市岳麓区中电软件园某科创型企业人事经理龚经理告诉记者,公司并不会随意安排第三方背调。
记者问及求职者有劳动仲裁经历是否影响求职时,龚经理表示,不同的用人单位考察的情况不同。“我们公司在招聘过程中,不会主动询问求职者的劳动仲裁经历,对于候选人而言,这是一种不应该有的歧视。”
随后,记者联系了采访了一家文化传媒公司,公司人事专员谢小姐表示,“公司事先并不知晓求职者的劳动仲裁经历,不过会在录取前例行询问候选人是否接受背景调查,过程中会有候选人主动提供自身涉及劳动仲裁方面的信息。”
关于劳动仲裁经历会不会影响到录用,谢小姐坦言,“会考虑具体情形,如果存在恶意申请劳动仲裁,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入职。”
人社部门:因劳动仲裁拒绝劳动者不合法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权,仲裁维权经历不该成为就业‘绊脚石’。”该名工作人员表示,人社部门鼓励劳动者学习了解法律法规,在产生劳动权益受损害时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同时,也希望广大劳动者实事求是,合理合法表达诉求,尽量通过沟通协调方式解决争议。对于用人单位,应该正确面对仲裁,从劳动者仲裁经历或企业仲裁经历中吸取教训,查漏补缺,依法用工,规范管理,避免出现损害劳动者权益的情况。
企业如果因劳动者有过申请劳动仲裁的经历而拒绝录用,存在歧视嫌疑。《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明确,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如果企业实施就业歧视,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链接:
发生劳动纠纷,除了申请劳动仲裁还有这些维权途径
一、12333劳动权益保障热线
咨询范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政策咨询、业务查询、权益维护引导、投诉举报受理等服务
二、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
咨询范围:
1.对行政职能职责、政策规定、办事流程和其他公共服务信息的咨询;
2.对行政管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的投诉以及意见和建议;
3.对行政职权范围内非紧急类管理、服务方面提出的求助;
4.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危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危害公共财产安全、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违法违规行为的举报
三、12348法律援助热线
咨询范围:专业法律咨询、公证、司法鉴定、人民调解、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其他法律援助等司法行政业务咨询
申请劳动仲裁所需材料
1.劳动仲裁申请书原件;
2.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
3.企业注册信息或营业执照复印件;
4.证据目录;
5.相应证据材料,向所在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进行书面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