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法学

答:法学又称法律科学,是一切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的总称。法律意识、法律关系、法律行为(包括合法行为、违法行为)等法律现象,都是法学的研究对象。法学是社会科学当中一门具有阶级性、政治性的科学,总是体现一定阶级的世界观及其政治的、经济的实际利益的需要。法学的职能,指由法学的性质所决定的其本身发挥作用的能力。法学同任何社会科学一样也具有理论认识职能和意识形态职能。法理学是以全部法律,即把法律现象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其产生、发展规律、本质和作用等基本问题。法理学为研究部门法学提供了立场、观点和方法。另外法理学所阐述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对部门法的研究也有指导意义。在整个法学体系中,它是基础理论或者说是一门导论性或绪言性的学科。

2、法理学的研究内容?

答:法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法和全部法律现象及其规律性,特别是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问题,具体包括法哲学、法社会学、法在运用中的理论问题。

3、学习法理学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首先,学习法理学有助于树立马克思主义法律观,在重大问题上划清马克思主义法学和剥削阶级法学的原则界限,坚持法学研究和法制建设的正确方向,提高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法律文化,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其次,学习法理学还可以为学习部门法学乃至整个法律科学奠定必要的专业理论基础。再次,学习法理学有助于培养合格的法学人才和法律工作者,有助于提高从事法律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4、学习和研究法理学应用什么样的方法?

答:(1)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方法。(2)一般的科学方法,如社会调查的方法、历史考察的方法、分析比交的方法等。(3)具体的科学方法,如生物学方法、心理学方法、物理学方法等。(4)法学特有的专门的研究方法,如法律解释方法、立法技术、逻辑推理方法,法规汇编、法典编纂方法等。

5、什么是个别性调整?什么是规范性调整?它们各有何优缺点?

答:个别性调整:就是使用针对具体的人、具体的情况,为解决某个具体问题所确定的行为方式,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的一次性调整。

规范性调整:是针对某一类社会生活主体、某一类情况而使用一般行为规则进行的重复性的调整,凡涉及这类情况或主体都得按此一般规则的行为方法和模式行为。

个别性调整的优点能够考虑到个别情况的具体特点,针对具体情况作出具体的处理。

个别性调整的缺点是对每一个问题都要重新解决,缺乏统一的制度,不易保持社会的稳定性,统一性。

规范性调整的优点是它为某一类社会关系提供了行为模式,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程序。

规范性调整的缺点是无法充分考虑每一个具体主体或具体情况的特点,提出符合每一个具体主体或具体情况的处理方案。

6、简述社会调整发展的一般规律?

答:(1)每一个社会都存在一定的社会调整,否则会给社会带来不良后果。(2)社会调整的发展过程,一般是由自发到自觉,由个别到一般,由浑一到分化。(3)社会调整发展过程中,社会性的比重呈增长趋势。

7、怎样认识原始社会调整的特点?

(1)原始社会行为规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习惯。(2)原始社会的调整是出于社会条件的自发要求。(3)原始社会的调整形式往往混为一体。(4)原始社会的调整具有残酷性和强制性。

8、怎样认识法的产生的过程?

9、法学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答:首先,要有法律现象的材料的一定积累;其次,要有专门从事研究法律现象的法学家阶层。

10、如何理解法的社会阶级本质?

答:法体现由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所决定的意志,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是统治阶级个别成员利益的一种抽象;法的各种规定都直接或者间接地服从于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11、如何理解法的本质的不同层次?

答:法的本质可分为三级不同层次。法的第一级本质,就是法是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的意志。法的第二级本质,就是统治阶级的意志,统治阶级确认人们某项行为是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的意志,不是随意的。法的第三级本质,是人们的行为自由和责任,人们的直接社会权利和义务是人的社会属性,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特别是经济关系的需要。

12、法的概念应当从哪些方面加以理解?

答:法的概念应从以下几方面理解:(1)法这种规范总是与一定阶级的意志、一定阶级的价值观分不开。(2)法这种规范总是与国家权力紧密联系的。(3)法这种规范总是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来确认、保护和发展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

13、如何看待法的定义?

答: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即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一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它通过规定人们在相互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14、什么是法的作用?什么是法的职能?

答:法的作用(即法的规范作用)是指法通过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实现对人们行为的评价、指引、预测,实现对合法行为的保护和对非法行为的谴责、制裁、警戒和预防的作用。法的职能(或称专门法律职能)是指法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都有确认、建立、发展一定的社会关系并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这种社会关系的能力。

15、怎样理解法的阶级统治职能和社会公共职能的关系?

答:我们不应把法的阶级统治职能和社会公共职能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把它们理解为法的两种截然对立的本质,而应该把它们看做法的同一本质的两个方面的表现。这对深

THE END
1.简述法的解释的类型简述法律的分类有哪些按照前一个标准,法的解释通常只有法定解释与非法定解释的区分;而按照后一个标准,法的解释则有学理解释与任意解释、语法解释与字面解释、历史解释与逻辑解释、限制解释与扩充解释等诸多种类的区分。 (一)法定解释与非法定解释 法定解释是指有权的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根据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职权,对有关法或法的规定所https://www.xkyn.com/na/rwndfrwwa.htm
2.中国司法解释的地位与功能与民间解释。 ①官方解释亦称正式解释、法定解释、有权解释。它是由国家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对法律作出的解释,这种解释具有法律效力。依作出解释的机关不同,官方解释又可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 由立法机关作出的法律解释,称立法解释。其法律根据是:1982 http://www.iolaw.org.cn/global/en/new.aspx?id=3050
3.无权解释是指什么法律解释使人们对法律规范的具体内容含义及所无权解释是指什么法律解释使人们对法律规范的具体内容、含义及所使用的概念、术语、定义所作的必要的说明。法律解释分为有权解释和无权解释。无权解释即学理解释或非正式解释,无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1530ecfdd0079217a9bc66dd15ea29f7.html
4.法律解释是什么意思法律解释汉语解释法律解释的例句旨在统一理解和准确适用法律。法律解释必须以法律规范的条文本身为依据。按解释的主体和效力不同,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正式解释是有权解释的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所作的解释,具有法律效力。 相关词 释解 释法 律法 解释 解法 法律 以上内容独家创作,受著作权保护,侵权必究 海词词典,十七年品牌http://m.dict.cn/hanyu/search.php?q=%E6%B3%95%E5%BE%8B%E8%A7%A3%E9%87%8A
5.法律解释是什么意思法律解释的解释是什么旨在统一理解和准确适用法律。 网络解释: 法律解释 法律解释,是指对法律和法规条文的含义所作的说明。依据解释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依据解释所具有的法律效力范围分为规范性解释和个别性解释;依据解释的方法分为文法解释、逻辑解释、系统解释、历史解释;依据解释的尺度分为字面解释、限制解释、扩充https://www.hao86.com/ciyu_view_9a843043ac9a8430/
6.法律规制是什么意思法律规制解释法律规制是什么意思 法律规制解释渔阳君 精选回答 1、法律规制即法律规则,是指那些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关于人们行为或活动的命令、允许和禁止的一种规范。2、比如我国国务院制定和颁布的行政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和公布的地方性法规。设区的市、自治州(2015《立法法》最新修订),也可以制定https://edu.iask.sina.com.cn/jy/2HCMI9KElD5.html
7.法律释义是什么意思法律释义的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法律释义 释义 legal construction [法] 法律解释,法律释文,法律释义; legal explanation [法] 法律解释,法律释义;https://www.iciba.com/word?w=%E6%B3%95%E5%BE%8B%E9%87%8A%E4%B9%89
8.法律概念解释续造与逻辑(前四章总结(法学思维小学堂)书评法律概念、解释、续造与逻辑(前四章总结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法律人为什么要为概念争执?只有描述事实的语句才有对错之分。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概念描述同一个事实,这就是定义上的任意性,因此定义上的任意性适用于描述性的科学、自然科学和人类科学。定义具有无创造性。在伦理学范畴,事实是确定的,只是概念的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569313/
9.司法解释,立法解释,学理解释,任意解释他们的定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司法解释:指由最高法院或其他法院对法律条文的含义和适用范围进行解释的行为。立法解释:指由立法机关对法律条文的含义和适用范围进行解释的行为。学理解释:指由学者、专家对法律条文的含义和适用范围进行解释的行为。任意解释:指对法律条文的含义和适用范围进行不合理或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解释。任意解释是不被认可的。 https://www.bkw.cn/gjsfks/ask/1849414.html
10.王振宇:行政审判中解释法律的五种基本方法用什么方法解释法律,取决于如何看待法律。依实证法观点,法律祛除价值、封闭自足,是逻辑结构完美的规则体系。与此相应,法官释法只有文义解释和体系解释两种方法,其他方法概为不得涉足的禁区。依自然法观点,法律不能祛除价值,众多法条之能合为一体,恰因价值贯穿其间。价值支配着法条,自然也是解释法条的依据。相应的解释http://fzzfyjy.cupl.edu.cn/info/1038/7213.htm
11.立法解释是什么意思立法解释是什么意思 立法一般又称法律制定,指国家权力机关按照一定程序制定或修改法律。中国当今法学中,对“立法”一词有四种理解。从狭义的解释来看,根据我国现行宪法。从广义来看,立法是指从中央到地方一切国家机关制定和变动各种不同规范性文件的活动。今天小编分享的法律知识话题就是关于立法解释的问题,当人们在生活https://www.fljg.com/baike/545816.html
12.法律解释的意思法律解释是什么意思法律解释的法什么意思:法字含义为体现统治阶段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法办 ,法典 ,法官 ,法规 ,法律 ,法令 ,法定 ,法场 ,法理 ,法纪 ,法盲 ,法人(“自然人”的对称 ,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 ,法制 ,法治 ,犯法 ,守法 https://chengyu.yw11.com/cy/%E6%B3%95%E5%BE%8B%E8%A7%A3%E9%87%8A
13.立法解释中的“四大问题”是什么?独家显然,报告是以此作为“五年来”的成绩进行“盘点”并“展示”的。不过,按笔者不合时宜的眼光看来,其中仅仅9件的“法律解释”与高达198件属于制定、修改法律等立法范畴的“辉煌成果”相比,似乎显得有些不协调。 事实上,这种重“制定法律”、轻“立法解释”的现状,由来已久。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受“法律虚无主义”http://www.mzyfz.com/index.php/cms/item-view-id-1346046
14.最高法解释是什么律师普法最高法解释是什么 2020-11-181,069 普法内容 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属于审判、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解释,应当主要针对具体的法律条文,并符合立法的目的、原则和原意,应当自公布之日起三十日内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一百零四条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的属于审判、https://www.110ask.com/tuwen/16249097826480566096.html
15.法律逻辑学①理解或陈诉法律条文中语词表达的概念时,在内容方面必须体现它的法律规定性,不能凭自己的理解作任意解释。 ②在法律概念的表达中应避免“多词同义”现象。 第二节 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一、内涵 1、内涵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特有)属性。 它指得是“什么是”,是概念质的方面。 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30255098
16.民法典司法解释是什么?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公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的补充规定》,针对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涉及夫妻共同债务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强调虚假债务、非法债务不受法律保护。 根据这份补充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四条新增两款,分别规定https://www.64365.com/zs/1228177.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