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丽华,男,满族,1971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河北青龙人,现任北京市致诚律师事务所主任,担任全国律师协会法律援助委员会主任,北京市法学会未成年人法学研究会会长等社会职务,被称为“中国公益律师领军人物”。先后创办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和北京致诚农民工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分别是我国未成年人和农民工法律援助与研究领域第一家面向全国的专门公益性法律服务机构。截至2018年底,讨回欠薪、工伤赔偿款及其他赔偿款项近6亿余元,全国超过60万未成年人、农民工等困难群众从免费法律服务中直接受益。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法律援助先进个人”等荣誉。
深色西装、金丝眼镜,儒雅中透露出一股英挺之气。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那与他实际年龄不大相符的苍老——48岁,头发已经花白大半,面颊上也刻着斑驳。
这个男人,有人以职业称呼他“佟律师”,有人以事迹称呼他为“恩人”,他自称是个“农民”,但很多了解他、熟悉他的人,都叫他“大侠”。对此,佟丽华也坦承,自己确实打小就有“侠客”梦,这也造就了如今的自己。
这样的一个人,为什么要自称是“农民”呢?因为他确实是个农村娃。佟丽华出生在河北青龙县一个小村庄,包产到户前,一家人甚至吃不饱饭;考上大学前,他从未走出过县城,青龙县隶属秦皇岛,大学同学问他老家的海鲜好不好吃,他都不知道怎么回答,“见都没见过啊。”考入中国政法大学时,他怀揣着的是知识改变命运的朴素格言。
正是因为这段经历,让佟丽华天生亲近弱势群体,为他们“代言”成了他的人生目标,“扶危济困、匡扶正义”成为了佟丽华的执业理念。
1998年年初,佟丽华在中国政法大学便创办了免费的“佟律师法律热线”,从此开始了他的公益事业。
1999年初,丰台团委和司法局找到佟丽华,商量着成立一家青少年法律援助工作站。
“责无旁贷!”这就是佟丽华的回答,随后他便着手成立了全国第一家由律师创办的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机构。
2003年底,佟丽华在天津帮助他一个儿时的伙伴讨回了拖欠一年半的工资,然而他高兴不起来,他开始思考如何更多地帮助这些农民工兄弟。
2005年9月,佟丽华创建了另一家公益机构——北京致诚农民工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这也是国内第一家专门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的专业机构。中心创立之初,便有朋友劝佟丽华,要慎重介入这个领域,因为案件量太大,很多农民工案件是群体性案件,处理不好还自找麻烦。
“我是最适合做这个事情的,我出身农民,父亲做过农民工,被欠过钱,我理解农民工。农民工领域问题越复杂,越需要我这样的人去推动。”佟丽华铁了心。
二十年来,佟丽华不但利用自身专业优势跟进处理典型案件,而且还带领两个中心和全国的专职公益律师提供了大量公益法律服务。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超过60万未成年人、农民工等困难群众从佟丽华所推动的免费法律服务中直接受益,农民工等弱势群体讨回欠薪、工伤赔偿款及其他赔偿款项近6亿余元,合法权益得到有力维护。
近年来,佟丽华及团队律师多次应邀参加一些重要国际会议,在众多国际场合积极宣传了我国人权和法治建设取得的成就。
“我和我的团队绝不仅仅是参加几次大会,举办几次边会,而是在深化中国和国际社会的交流,应对全球共同面对的问题方面起到引领作用,给世界带来一些新气象。这是中国的社会组织在世界舞台上应该扮演的角色。”佟丽华这样给自己定位。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其实很多人心中都有公益的种子,问题是怎样点燃、激励他们。只要为公益事业作出过贡献,都是值得尊重的人。”聊到公益事业的推广时,佟丽华眼中更是熠熠生辉。
现在,我国已组建中国律师未成年人保护志愿协作网,遍布全国的志愿律师已经超过9000人,29个省级律师协会成立了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这些律师在全国各地的未成年人保护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佟丽华的直接推动下,北京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化公益法律服务模式已在山东、四川、陕西等地得到了有效推广。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已成立了40余家专门为农民工、青少年、老年人等提供公益法律服务的专门机构,专职律师和工作人员超过180名,培养了一批在全国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公益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