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第二框题“法不可违”

第二框:“法不可违”。由“谁都不能违法”“犯罪必受惩罚”两目组成,分别介绍什么是违法、犯罪、刑罚等内容。

第一目:“谁都不能违法”。

主要介绍什么是违法。首先通过小勤的事例说明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我们不能违反法律。其次通过三个违法情景并填写表格说明了违法的含义及类别。所谓违法行为,就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根据其违反的法律,可以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最后简要说明了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第二目:“犯罪必受惩罚”。

主要介绍了犯罪行为和刑事处罚两部分内容。关于犯罪行为,首先说明了刑事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其次简介了刑法及其性质;最后说明了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刑罚当罚性是犯罪的必然后果。这三个特征共同构成了罪与非罪的标准。关于刑事处罚,介绍了刑罚的含义以及我国刑罚的种类。我国刑罚的种类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主刑有5种,即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有3种,即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最后,设计了一个乘飞机开玩笑的讨论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不论什么原因,只要触犯了法律,就是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以提高学生的守法意识。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违法和犯罪;了解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引导学生理解刑事处罚含义和种类;提高学生守法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认清合法与非法行为,初步具有守法观念。

教学难点: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三者的区别

学生分析:

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成长过程中,其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极不稳定和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变性。他们既可以在良好的教育影响下走向品学兼优、健康向上的道路,也可以在不良的环境影响下走向道德败坏、违法犯罪的道路。近年内,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了青少年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缺乏法律知识的现象非常严重。因此让学生了解哪些行为是违法行为,使他们懂得什么行为是合法的,什么行为是违法犯罪的,懂得什么样的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法律后果,以及相应地要受到怎样的法律制裁,从而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第二框题的教学:

同学们,通过前边的探讨和学习,我们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每个人的行为都不可能是随心所欲的。人的行为如果不加以约束,那将会给别人、给社会、最终会给自己带来不利,造成危害。所以,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没有行为规矩是不行的。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生活需要各种规矩,更需要法律的规范和保护;我们生活离不开法律,学法、用法、护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爱法是我们应取的态度。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违法呢?违法行为又会受到怎样的制裁和处罚呢?这就是第二框题“法不可违”将要学习和讨论的内容。

展开教学:

第一目:“谁都不能违法”

1、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91页“小勤的故事”,思考书中的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小勤由于不懂法律作了违法的事,不作违法的事这是我们行为的底线,也是对我们最起码的要求,我们维护自尊,培养自信,实现自立,力求自强,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遵守规则,尤其不能违反法律。那么,什么是违法哪?

2、学生探究活动:

1)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91-92页的插图故事并思考:故事中的主人公给社会造成了什么危害?其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他们自己落得什么结果?……

①李某等三人在电影院观看电影时,起哄、打闹、吹口哨。影院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他们该由谁来处理?

②朱某在工厂浴室拾到苏某的进口名牌手表,先说第二天还,后来又说自己把手表弄丢了。

苏某怎么办?(苏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朱某限期归还手表,否则赔偿苏某损失350元。)

③17岁的中学生赵某,多次手持三棱刮刀,强夺9名小学生的财物,得赃款400多元。

公安局抓获,怎么处理?(人民法院认定赵某犯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其有期徒刑。)

教师归纳分析:

①故事中的李某等三人的行为违反了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扰乱了公共场所的秩序,李某等三人受到公安机关的“警告”处罚。

②故事中的朱某的行为触犯了我国民法通则第79条的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归还原主,是违反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法院判决朱某限期归还手表,否则赔偿苏某损失350元。

③故事中的赵某,触犯了我国刑法的规定,已构成了抢劫罪。人民法院认定赵某犯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其有期徒刑。

上述材料中的几位主人公都没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做了法律所禁止的事,给社会和他人造成了危害,自己也受到法律的制裁,我们要引以为鉴。在我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触犯了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2)学生讨论并填写P93页的表格:

情景

对社会的危害

违反的法律

应承担的责任

所属违法类别

相对较轻

行政管理法规

应受到行政制裁

行政违法

民事法律法规

应承担民事责任

民事违法

比较严重

刑法

应受到刑法处罚

刑事违法

根据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违法行为可以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同学们,请大家看看书,了解一下它们的含义,并把它们钩划下来。

3、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可以分为哪几类?

违法行为的含义: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的分类:根据其违反的法律,可以将它们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1)行政违法行为就是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

(2)民事违法行为就是违反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

(3)刑事违法行为就是违反刑法的行为。

其中,任何一类违法行为都有其法律后果,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特别提醒:在行政法、民法、刑法之上,还有宪法。违法宪法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简称为违宪行为。一切违宪行为都要受到追究。)

4、什么是一般违法行为?

三类违法行为相比较而言,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的情节比较轻微,对社会危害性较小,因而称它们为一般违法行为。而刑事违法行为就是我们要讲的犯罪行为。那么,什么是犯罪呢?犯罪的特征有哪些呢?

第二目:“犯罪必受惩罚”

1、什么是刑法什么是犯罪?犯罪的特征有哪些?

1)刑事违法行为属于严重的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所谓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处罚的行为。(根据上面分析,请大家填写教材第94页的表。)

2)刑法是以国家的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分子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我国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3)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①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②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③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当罚性,是犯罪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性的必然后果。

4)学生讨论并填写教材第94页的表格:

行为表现

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

殴打他人未对他人造成重伤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一般违法行为

殴打他人致其重伤甚至死亡

触犯了法律?

(特别提醒:犯罪历来是我国法律打击的重点,犯罪分子终究要受到我国法律的严厉打击。)

2、什么是刑罚?刑罚有几种类型?

刑罚有较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手段。(学生划书)

我国的刑罚种类可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主刑是对犯罪分子使用的主要刑罚,包括管制、拘役(不是拘留)、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五种。

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包括罚金(不是罚款)、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

(为提高学生兴趣,教师可以拓展一些内容)

3、学生阅读教材第96页的故事,回答:①开玩笑也犯法吗?②如果人们在无意中犯法,就可以原谅吗?③如果有人怂恿你,你会这么做吗?……

教师归纳小结:都是玩笑惹的祸。看来我们开玩笑也要分清场合,要把握分寸,玩笑楷的不当会害人害己的。这个材料也告诉我们不论什么原因,只要触犯了法律(包括无意中违法),都是违法行为,都会给社会造成危害,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课堂小结:

通过这个框题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哪些行为是违法的,那些行为是合法的,什么行为是违法犯罪的,什么样的行为会给社会和他人带来什么样的法律后果,以及相应地要受到怎样的法律制裁。因此我们要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公民。

THE END
1.法律知识内容大全法律法规解读案例分析专业术语详解什么是法律知识内容大全? 法律知识内容大全是一门广泛的学科,它涵盖了从基本的法律原则到复杂的专业领域的一切。它不仅包括了对现行有效的国家和地区法律体系进行深入理解,还包含了一系列关于如何运用这些法规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论。 为什么需要学习法律知识内容大全? https://www.1lhyh3ij.cn/tu-pian-zi-xun/411959.html
2.刑事法律责任包括哪些内容免费法律咨询这些刑事法律责任的规定,旨在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对犯罪行为进行严厉的制裁和惩罚https://www.66law.cn/question/49443510.aspx
3.法律后果和法律责任区别法律后果是法律责任的一种体现,指行为人因违约或违法而承担的不利结果。例如,《合同法》规定,违约方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6651450.html
4.法律法规的全景揭秘所有须遵守的规范与规定行政管理中的规范涉及行政机关如何执行其职责,这包括公共服务提供、税收征管以及监管市场活动等方面。这些规定不仅为行政机关设定了操作标准,也为公众提供了解决问题和寻求帮助的手段。 刑事责任与刑罚制度 刑事责任体现了一种对违反社会秩序或犯罪行为者的惩罚机制。在这一领域,法律明确规定了各种罪行及其相应的刑罚,同时https://www.gntpr.com/ke-pu-wen-zhang/78856.html
5.刑事法律常识探究揭秘罪行与责任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中,刑事法律扮演着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和利益的重要角色。《刑事法律常识100条》作为一部详细阐述犯罪种类、惩罚措施以及相关法律程序的重要参考书籍,它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对罪行及责任认定的理解。 首先,我们来谈谈犯罪类型。根据《刑事法律常识100条》,犯罪可以分为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和违https://www.xtssu.cn/ke-pu-wen-zhang/563828.html
6.宪法考试复习提纲6篇(全文)宪法制裁是指在违宪审查的基础上对应承担违宪责任者采取具体处理措施。随着我国建设法治国家进程的不断推进,在宪法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宪法纠纷,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宪法制裁性不强。由于宪法因其是根本法的特殊法律地位,并具有不同于其他普通法的根本法特征,决定了其不同于其他法律制裁的特殊的制裁性。https://www.99xueshu.com/w/file6g2qfkg4.html
7.合同法学模拟试题一(通用6篇)C:某饭店在对方违约后没有采取措施致使损失扩大,无权就扩大的损失要求赔偿D:水产商店是否要进行赔偿由法院来确定 8、违约责任的一般归责原则是(d)。 A:公平责任原则 B:违约责任原则 C:过错责任原则 D:严格责任原则 9、长期借款合同一般包括合同中约定借款期在(c)的借款合同。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58blqq1b.html
8.自学考试大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题和答案学历提升5、在人类社会的规范体系中,道德与法律是两种最重要的规范。下列关于二者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 ? D.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通常也是道德所反对和谴责的行为 6、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对待服务对象不能有亲疏.贵贱之分,都应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一视同仁.周到服务。这是职业道德中(C )C.办事公道的要求http://xueli.en369.cn/jiaocai/1686820607100975.html
9.刑法学期末答案2023秋28.甲与一女子有染,其妻乙生怨。某日,乙将毒药拌入菜中意图杀甲。因久等未归且又惧怕法律制裁,乙遂打消杀人恶念,将菜倒掉。关于乙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犯罪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 B:犯罪未遂 C:犯罪预备 D:犯罪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 内容已经隐藏,点击付费后查看 29.关于因果关系的判断,下列哪一选https://www.wkebb.com/c/c79d52bb0058cc7f0b15c7ad84e58021.html
10.梁慧星《民法总论》笔记(民法总论)书评一、民法的概念(一)民法之语源:1.源自罗马法之jus civile,意为市民法2.从日本翻译而来3.中华法系并无民刑之分(二)形式民法与实质民法:形式民法有成文法典;实质民法包括一切具有民法性质的法律(三)普通民法与特别民法1.普通民法:即民法典2.特别民法:是民商合一国家的民事单行法,及民商分离国家的商法典。3.我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773953/
11.法治文化宣传教育丨这些大学生必备法律知识,你了解多少?作为大学生,我们要学法、懂法、用法、守法,掌握公民常用法律知识,基本具备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自身权利、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需要了解哪些法律常识吧! 1 校园贷 校园贷指在校学生向各类借贷平台借钱的行为,许多学生有贷款需求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kxMzMzOTM1Ng==&mid=2247533187&idx=1&sn=17168236d3b59716fd4279d7ddbc7f9e&chksm=c0439c0e38a5749de1844c89ecfb35d890f84b6352cfb1def958c0d3ea96fd495de8f4429289&scene=27
12.劳动合同法4B.在本案中,受伤工人与裕华贸易公司存在劳动合同关系,因此,受伤工人要求裕华公司承担赔偿责任具有法律依据的。 C.该案中裕华公司与装修公司之间是承揽合同关系,即装修公司按照定作人裕华公司的要求对办公楼进行装修,并获得一定报酬的合同,该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合同,是民事合同。 https://blog.csdn.net/robin9409/article/details/123176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