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政治知识

刚接触政治这门新课程的七年级学生可能会觉得政治课本的内容比较多,平时学会归纳知识点,将重点知识总结好,比较方便日后的复习。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下学期政治重点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我新期待

1、人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答:正确认识自己,就要做到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2、怎样正确认识自己

答:①全面认识自己,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又要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

②全面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

③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通过不断改正缺点来完善自己。

3、外在形象(也叫外在美)包括哪些内容包括外貌、衣着、举止、风度、谈吐等。

4、内在素质(也叫内在美)包括哪些内容包括学识、心理、道德、能力等。

5、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关系是什么

答:一个人的美应该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内在美对外在美起促进作用。

6、认识自己的途径有哪些

答:①通过自己观察认识自己。

②通过他人了解自己。

③通过集体了解自己。

7、如何正确理解“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答:但丁这句话这句名言是鼓舞我们坚持自己的原则,而不是教我们不重视他人意见;我们要重视周围人对自己的态度与评价,冷静地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正确认识自己,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8、如何正确对待他人的态度与评价

答:周围人对自己的'态度与评价,能帮助我们认识、了解自己。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冷静地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

9、发现自己的潜能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10、发掘自己潜能的方法有哪些(或如何发掘自己的潜能)

答:①经常给予自己积极的暗示,有利于提高自己的信心和勇气,能帮助我们发掘潜能。

②在心中想像一个更好的“自我”形象,来激励自己的斗志,有利于释放自己的潜能。

③从小事做起,在实践中培养有利于激发潜能的习惯。

11、我们应怎样确立个人成长目标(选择自己的职业)

答:我们要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与潜能,了解社会对各种职业的角色期待,从社会需要与自身实际出发,确立个人成长目标。

1.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美德的特点。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与时俱进。

2、中华传统美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有了新的发展,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又提出了与中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3.中华传统美德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传统美德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培养民族情感的沃土。民族文化影响着个人情感,个人情感深深扎根在民族文化之中;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我们走向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

4.青少年应该怎样继承中华传统美德

(1)学习古今具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英雄人物事迹,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宣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宣传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

(3)日常生活中认真践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尊敬老师、诚实守信、自立自强、与人为善等。

5、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具体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慧的中国哲.完备而深刻的伦理道德等.共同组成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6、中华文化的代表:中国的方块字、国画、占长城遗址、京剧脸谱、中医药;西安的`兵马俑、陕北剪纸、安塞腰鼓、秦腔等。

7、我们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应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在走向世界的同时,我们千万不能迷失自己,不能丧失自身的独特性,而要珍爱自己的精神家园。学习外来文化,不等于照抄照搬;对待传统文化.要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华文化对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臣大贡献,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青少年责无旁贷的历史重任

8、在对处开放的过程中,面对外来文化的涌入和冲击,我们应该如何对待

对待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努力学习和吸收一切外国优秀文化成果,同时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建设的成就,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得以不断创新、发展。

9、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1、青春期生理变化:①性机能发育成熟。②身体外形急剧变化。③体内机能迅速健全。

2、怎样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

①应正确认识并坦然接受青春期的生理变化,以积极的心态去接纳这些变化。

②应接受现实,学会欣赏自己,以积极的心态接纳自己的形象。

③青少年应追求外表美和心灵美的统一。

3、正确认识青春期的烦恼:

青春期心理矛盾(如渴望独立与现实依赖的矛盾、心理闭锁与求得理解的矛盾、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等)是我们生理发育和心理变化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这些矛盾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成为我们发展的阻力。我们应通过各种方式调控好心理矛盾。

4、弹奏好青春协奏曲(解决青春期矛盾、消除青春期烦恼的方法)

①多与父母、老师和同学沟通,寻求他们的指导和帮助。

②当出现心理冲动时,应想一想道德规范、法律的要求,并提高自己的控制力,通过自我暗示、目标转移、换位思考、幽默化解等方法,进行有效控制。

③不断完善丰富自己。

5、男女同学交往的必要性。

①男女交往是人类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个体成长历程的各个阶段都是不可缺少的。

②男女同学生活在同一个集体中,必然要进行交往。

③男女同学正常交往,既有利于集体建设,又有利于扩大交往的范围,增进对异性同学的'了解,发展同学间的友情。

6、男女同学交往的重要性。

①男女同学一起学习、交流,取长补短,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②男女同学正常交往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各方面完善自己,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

③男女同学正常交往,能建立起积极向上的、纯洁健康的友谊。

7、男女同学交往需要掌握的原则。

①与异性同学交往要自然、适度,自然和适度是男女同学交往的两个重要原则。

②与异性同学交往要尊重、真诚,真诚、尊重是交往的前提。

③与异性同学交往的范围应相对广泛,应该和更多的同学建立真挚的友情。

第六课《为坚强喝彩》

第一框《让我们选择坚强》

1、意志坚强的人有哪些表现?

答:(1)意志坚强的人,对自己行动的的动机和目的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在困难面前,不会退缩和逃避,而是迎难而上,勇往直前,即自觉性。(2)意志坚强的人,能在复杂的情境中冷静而迅速地判断发生的情况,毫不迟疑地采取坚决的措施和行动,即果断性。(3)意志坚强的人,在碰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可以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控制自己的言行,不灰心,不气馁,不焦躁。面对胜利和成功,不骄傲,不自满,即自制力。(4)意志坚强的人,能够以顽强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战胜挫折和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即坚韧性。

2、为什么要培养坚强的意志?(或坚强意志有何作用?)p75—77

答:(1)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需要坚强的意志。(2)走出失败的阴影,需要坚强的意志。(3)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坚强的意志。(4)成就一番事业,需要坚强的意志。

第二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怎样磨砺坚强的意志?p81—82

答:(1)树立明确的目标。(2)从细微之处做起,从小事做起。(3)善于管理自己。(4)主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

2、在培养意志力方面应如何管理好自己?

答:没做一件事之前,可以尝试先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然后按计划实行,坚持下去,形成习惯。

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

《走近法律》

1、为什么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p86

答:守规则的重要性:社会是由人集合而成的,社会活动是人的活动。人们活动的动机、目的往往不同,如果没有行为的规矩,各行其是,社会就会混乱不堪,陷入毫无秩序的彼此冲突之中。

3、什么是社会生活中的规矩?p86

答:社会生活中的规矩,是人们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也就是社会成员都应遵守的行为规则。

★3、法律具备哪三个最为显著的特征?p87

答:(1)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2)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法律在生活中有何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或为什么生活离不开法律?)p89——90

答:(1)我国法律作为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它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地表现为,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如果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处理。法律为人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同时,它还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2)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国家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我们享受权益,需要法律的保护。

★5、我们应树立怎样的法律意识?p90

答:学法、守法、用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爱法,是我们应取的态度;以守法为荣,以违法为耻,是我们应树立的价值标准。

6、社会道德、学生守则、国家法律三种行为规范的区别。

行为规范

如何产生

适用范围或对象

靠什么发挥作用

社会道德

自然形成

全国适用

舆论、习惯、信念

学生守则

教育行政机关制定

在校学生

教育、行政力量

国家法律

国家立法机关制定

普遍适用

国家强制力

第八课《法律护我成长》

第一框《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

1、未成年人的定义是什么?103

答:凡未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都是未成年人。

★2、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的保护?103

答:(1)未成年人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2)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都不成熟,没有经济实力,缺乏自我保护能力。(3)现实生活中,不尊重未成年人、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3、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两部?103

答:《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4、未成年人保护法为保护未成年人设置了哪四道防线?103

答: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5、家庭保护的要求是什么?家庭保护有何作用?104

(2)家庭式我们成长的摇篮。家庭保护能使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免受来自家庭方面的侵害,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适宜的家庭环境。

★6、学校保护的`要求是什么?学校保护涉及哪些内容?104

答:(1)学校保护,要求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保护。

(2)学校保护涉及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发展、人身权利的维护、生命安全的保障等方面。

★7、社会保护的要求是什么?社会保护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106

答:(1)社会保护要求: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2)社会保护包括对未成年人的社会文化保护、身体健康保护、劳动保护、自由权和精神权的保护等方面。

★8、司法保护的要求是什么?司法保护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106

答:(1)司法保护,要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护措施。

(2)设立少年法庭,不公开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尊重违法犯罪未成年的人格尊严,保护其合法权益,做好刑满释放未成年人的安置工作等。

第二框《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1、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是什么?p108

答:法律。

2、我们可以通过哪两种有效手段维护权益?(具体见课本P110—111)

答:(1)非诉讼手段。(2)诉讼手段。

3、诉讼可分为哪三种类型?(具体见课本P111—112)

答:(1)刑事诉讼。(2)民事诉讼。(3)行政诉讼。

4、为什么要依法律己、依法维权、与违法犯罪作斗争?p113

答:(1)我们自觉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权,既能保护自己健康成长,又能维护法律的尊严,社会的稳定。(2)违法犯罪行为都是危害社会的侵权行为,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5、我们应如何善于同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p113(涉及的题型:某人成功自救或获救给我们的启示?)

6、我们可以向哪些机构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维护合法权益?p108——109

答: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有关主管机关、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如消费者协会、居民委员会等)、人民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

7、未成年人应如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结合练习册73“未成年人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

答:(1)提高警惕。保持高度警惕是避免侵害的前提。(2)运用智慧。(3)积极争取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保护;(4)求助法律和有关部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5)敢于打官司。

有了给大家整理的初一年级下学年政治期末备考知识点,大家一定要仔细阅读,相信大家一定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第三框《法不可违》

1、为什么不能违法?p91、93

答:(1)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我们维护自尊,培养自信,实现自立,力求自强,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守规则,尤其是不能违反法律。(2)任何违法行为都有其法律后果,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什么是违法行为?p93

答: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3、违法行为可划分为哪几种类型?p93

答:(1)依据违反的法律类别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2)依据违反情节的轻重分为:一般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犯罪(也叫严重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4、如果人们无意间犯法可以原谅吗?

答:不能原谅。因为法不可违。任何违法行为都有其法律后果,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5、什么是刑法?刑法有什么作用?p94

答:(1)刑法是以国家的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分子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2)我国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利武器。

★6、什么是犯罪?犯罪具有哪三个基本特征?p94——95

答:(1)所谓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2)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第二,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第三,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当罚性,是犯罪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性的必然后果。

★7、什么是刑罚?刑罚有哪些种类?p95

答:(1)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2)我国刑罚种类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A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B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

第四框《防患于未然》

1、道德水平高低与违法犯罪之间的内在联系?p97

答:人的行为是受思想观念支配的。道德水平高、法制观念强,就会追求上进,不犯或者少犯错误,就不会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道德水平低,法纪观念淡薄,就会追求低级趣味,难免犯违反纪律的错误,发展下去就可能违法,甚至陷入犯罪的泥沼。

★2、如何认清犯罪的危害?98

答:违法犯罪所付出的代价极大,犯罪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都有百害而无一利。我们要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

★3、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99——100(涉及的题型:某人从有错不改到跌入犯罪的深渊说明了什么?)

答:(1)应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自觉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加强修养,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要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2)我们一定要重视道德修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4、我国哪部法律专门规定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和矫治?99

答: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哪些属于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见课本P99-100)

1、上中学后,我们怎样创建一个优秀的集体(第一课第二框)

(1)树立共同的目标,寻找前进的动力。当我们有了共同的目标后,我们就拥有了团结奋斗的不懈动力。

(2)我们要各尽其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当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智慧和热情贡献给集体时,班集体就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我们要团结协作,互助前行。只有团结协作,相互配合,我们才能奏出最优美的班级乐章,在集体中不断成长。

2.初中学习有哪些新特点(第二课第一框)学习科目增多了、学习内容和难度加大了、老师授课节奏加快了,我们不仅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且可以运用已经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学习一些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3.怎样做学习的管理者(第二课第一框)

(1)学会自主学习。作为初中生,应学会逐步摆脱对父母和老师的依赖,独立地承担学习的任务。(2)提高学习效率。只有把握好学习过程中每个环节的质量,如课前认真预习,上课时专心听讲,课后及时复习,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学习效率。

(4)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结合老师的教学实际,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4.为什么说学习中有苦也有乐,学习是苦乐交织的(学习中的苦乐观)(第二课第二框)

(1)学习,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苦乐交织的,因为学习是一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需要克服困难,刻苦努力。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发现自身的潜能,获得一种超越自己的快乐。

(2)学习有苦更有乐,享有学习的权利和机会是快乐的。第二单元认识新自我

6.人的生命独特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三课第二框)

(1)人的生命独特性突出表现在,与其他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命相比,人类的生命最具有智慧。

(2)人的生命独特性更多表现在,人的个性品质、人生道路,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和途径的多样性。

7.怎样发挥生命的独特性(第三课第二框)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所以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优势,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独特闪光的成才之路,展示自己的风采,为社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能。

THE END
1.法律知识内容大全法律法规解读案例分析专业术语详解什么是法律知识内容大全? 法律知识内容大全是一门广泛的学科,它涵盖了从基本的法律原则到复杂的专业领域的一切。它不仅包括了对现行有效的国家和地区法律体系进行深入理解,还包含了一系列关于如何运用这些法规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论。 为什么需要学习法律知识内容大全? https://www.1lhyh3ij.cn/tu-pian-zi-xun/411959.html
2.刑事法律责任包括哪些内容免费法律咨询这些刑事法律责任的规定,旨在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对犯罪行为进行严厉的制裁和惩罚https://www.66law.cn/question/49443510.aspx
3.法律后果和法律责任区别法律后果是法律责任的一种体现,指行为人因违约或违法而承担的不利结果。例如,《合同法》规定,违约方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6651450.html
4.法律法规的全景揭秘所有须遵守的规范与规定行政管理中的规范涉及行政机关如何执行其职责,这包括公共服务提供、税收征管以及监管市场活动等方面。这些规定不仅为行政机关设定了操作标准,也为公众提供了解决问题和寻求帮助的手段。 刑事责任与刑罚制度 刑事责任体现了一种对违反社会秩序或犯罪行为者的惩罚机制。在这一领域,法律明确规定了各种罪行及其相应的刑罚,同时https://www.gntpr.com/ke-pu-wen-zhang/78856.html
5.刑事法律常识探究揭秘罪行与责任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中,刑事法律扮演着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和利益的重要角色。《刑事法律常识100条》作为一部详细阐述犯罪种类、惩罚措施以及相关法律程序的重要参考书籍,它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对罪行及责任认定的理解。 首先,我们来谈谈犯罪类型。根据《刑事法律常识100条》,犯罪可以分为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和违https://www.xtssu.cn/ke-pu-wen-zhang/563828.html
6.宪法考试复习提纲6篇(全文)宪法制裁是指在违宪审查的基础上对应承担违宪责任者采取具体处理措施。随着我国建设法治国家进程的不断推进,在宪法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宪法纠纷,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宪法制裁性不强。由于宪法因其是根本法的特殊法律地位,并具有不同于其他普通法的根本法特征,决定了其不同于其他法律制裁的特殊的制裁性。https://www.99xueshu.com/w/file6g2qfkg4.html
7.合同法学模拟试题一(通用6篇)C:某饭店在对方违约后没有采取措施致使损失扩大,无权就扩大的损失要求赔偿D:水产商店是否要进行赔偿由法院来确定 8、违约责任的一般归责原则是(d)。 A:公平责任原则 B:违约责任原则 C:过错责任原则 D:严格责任原则 9、长期借款合同一般包括合同中约定借款期在(c)的借款合同。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58blqq1b.html
8.自学考试大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题和答案学历提升5、在人类社会的规范体系中,道德与法律是两种最重要的规范。下列关于二者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 ? D.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通常也是道德所反对和谴责的行为 6、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对待服务对象不能有亲疏.贵贱之分,都应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一视同仁.周到服务。这是职业道德中(C )C.办事公道的要求http://xueli.en369.cn/jiaocai/1686820607100975.html
9.刑法学期末答案2023秋28.甲与一女子有染,其妻乙生怨。某日,乙将毒药拌入菜中意图杀甲。因久等未归且又惧怕法律制裁,乙遂打消杀人恶念,将菜倒掉。关于乙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犯罪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 B:犯罪未遂 C:犯罪预备 D:犯罪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 内容已经隐藏,点击付费后查看 29.关于因果关系的判断,下列哪一选https://www.wkebb.com/c/c79d52bb0058cc7f0b15c7ad84e58021.html
10.梁慧星《民法总论》笔记(民法总论)书评一、民法的概念(一)民法之语源:1.源自罗马法之jus civile,意为市民法2.从日本翻译而来3.中华法系并无民刑之分(二)形式民法与实质民法:形式民法有成文法典;实质民法包括一切具有民法性质的法律(三)普通民法与特别民法1.普通民法:即民法典2.特别民法:是民商合一国家的民事单行法,及民商分离国家的商法典。3.我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773953/
11.法治文化宣传教育丨这些大学生必备法律知识,你了解多少?作为大学生,我们要学法、懂法、用法、守法,掌握公民常用法律知识,基本具备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自身权利、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需要了解哪些法律常识吧! 1 校园贷 校园贷指在校学生向各类借贷平台借钱的行为,许多学生有贷款需求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kxMzMzOTM1Ng==&mid=2247533187&idx=1&sn=17168236d3b59716fd4279d7ddbc7f9e&chksm=c0439c0e38a5749de1844c89ecfb35d890f84b6352cfb1def958c0d3ea96fd495de8f4429289&scene=27
12.劳动合同法4B.在本案中,受伤工人与裕华贸易公司存在劳动合同关系,因此,受伤工人要求裕华公司承担赔偿责任具有法律依据的。 C.该案中裕华公司与装修公司之间是承揽合同关系,即装修公司按照定作人裕华公司的要求对办公楼进行装修,并获得一定报酬的合同,该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合同,是民事合同。 https://blog.csdn.net/robin9409/article/details/123176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