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法律援助机构帮助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68亿元

用心用情扶危济困关心关爱温暖民心去年以来法律援助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硕果盈枝

□本报记者蔡长春

不断扩大援助范围,畅通法律援助申请渠道,简化审查程序,提高办案质效,打通法律援助服务“最后一公里”。

积极推动法律援助申请“域内通办”“跨域协办”,为农民工架起一条跨域申请的“快速路”,跑出法援惠民“加速度”。

……

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亿万民生福祉,关乎社会公平正义及社会和谐稳定。

去年以来,司法部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开展“薪暖农民工”“春暖农民工”服务行动,深入开展“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活动,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据统计,2023年,全国法律援助机构共组织办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48万件,受援农民工54万人,帮助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68亿元。

用心用情扶危济困,关心关爱温暖民心。

全国各级法律援助机构持续为农民工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切实做到了“应援尽援、应援速援、应援优援”,硕果盈枝,成效斐然。

服务渠道全面拓宽

法律援助服务“触手可及”,让农民工兄弟维权无忧“暖到心窝”。

浙江省坚持线上线下发力,努力构建法律援助“就近办”“随时办”服务体系;江苏省不断强化法律援助站点建设,完善便民服务网络……

各地法律援助机构充分利用59万个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7万个法律援助工作站和33万个法律援助联络点,就近就地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半小时服务圈”基本形成。

同时,各地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为农民工群体提供全天候不打烊服务,仅广东省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2023年就为10万名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农民工张莉(化名)被公司通知办理离职手续时,才得知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也未缴纳社会保险。获悉情况后,天津市武清区法律援助中心对她的法律援助申请“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事情最终得以圆满解决。

近年来,天津市法律援助机构通过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天津法网,全力为农民工提供优质法律援助服务。

“一网通办”,“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目前,全国80%以上的地方实现农民工法律援助服务网上办。

各地法律援助机构全面拓宽服务渠道,不断延伸服务“触角”,切实为农民工撑起合法权益的“保护伞”。

精准援助重点群体

拿到被拖欠的工资,孙某某等24名月嫂悬着的心终于踏实了。

2023年3月,孙某某等人先后入职江苏省仪征市某母婴护理服务有限公司从事产康师工作。截至同年6月30日,该公司拖欠众人工资近18万元。无奈之下,孙某某等人向当地法律援助工作站反映了上述情况。

仪征市法律援助中心得知后迅速启动“征先锋·法护农民工”协同响应机制,当天组织工作人员和承办律师赶赴现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经多方协作配合耐心释法说理,于次日推动双方达成协议,既维护了受援人的合法权益,也帮助地方企业解决了经营困难。

随着共享经济的兴起,包括外卖骑手、快递员、网约车司机、月嫂在内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成为一个数量庞大的劳动群体。他们的合法权益谁来维护?法律援助主动送上法治温暖。

江苏省零工市场位于南京市江宁区,年均接待求职者3万人次。江宁区司法局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诉求和现实难题,在江苏省零工市场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以协调劳动关系、调处劳动争议为日常工作重点,积极引导劳动者通过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合法途径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如今,法律援助给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带来的法治温暖也在广东省结出累累硕果——广州市在全国率先设立“广州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法律援助工作站”,开展“灵活就业与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护项目,免费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服务;珠海市推动建立“法律援助+调解”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实现了法律援助对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案件咨询、申请、调解、仲裁、诉讼“五位一体”无缝衔接。

“要不是法律援助中心给我们指派援助律师打官司,我们这些人的工资就要不回来了!”1月30日下午,刚刚拿到拖欠工资的周某等人将一面写有“法律援助伸援手为民维权解民忧”的锦旗送到陕西省富平县法律援助中心主任王宏莉手中。

周某等人是给某运输站负责分拣、送货的工作人员,被拖欠工资后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找到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成功拿到欠薪,解了燃眉之急后的他们内心满是感动。

2023年,仅江苏、浙江、广东三省法律援助机构就为网购主播、客服、外卖小哥、快递员等4100余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了法律援助。

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2月2日,全国铁路春运工作进入第八天。陕西省西安市法律援助中心认真落实司法部通知要求,与西安铁路公安局西安公安处联合成立“薪暖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启动“一次办好”车站服务,为农民工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送上法治关爱与温暖。

为做好春节前后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司法部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全国法律援助机构为农民工提供“一次办好”法律援助服务,包括畅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对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

各地法律援助机构迅速行动,以优质暖心的“一次办好”服务,让农民工能够安“薪”回家过年。

农民工异地打工身亡,家属索赔无门怎么办?

2023年6月10日晚,四川籍农民工向某某在广东省中山市某施工项目工地升降车上作业时不慎坠落身亡。向某某家属寻求赔偿无果,急得团团转,后经人指点来到四川省泸州市泸县法律援助中心驻中山工作站求助。法律援助中心当天受理,全程协助死者家属参与调解并获赔偿,一起异地农民工身亡赔偿案得以圆满解决。

四川各地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畅通法律援助申请渠道,省法律援助中心、遂宁市、泸州市、凉山州、达州市建立省外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为在外川籍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申请法律援助引导等服务,成效十分显著。

法律援助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和满意度进一步增强。

浙江全力实施省政府民生实事“法律援助市域内100%通办”,加强跨市域的接收、转办工作。其中,舟山市深入推进“千岛通办”,省去了农民工舟车劳顿之苦。

河南省不断优化法律援助服务,努力提质增效保民生。其中,信阳市创立“金手杖”工程,在全市11家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均设立驻仲裁院法律援助工作站,建立务工人员讨薪仲裁与法律援助对接机制,取得明显成效。

安徽等地组建专业律师库,指派经验丰富的律师承办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黑龙江等地建立群体性劳动争议案件办理机制,提前介入、专人办理;江苏、浙江、广东等地进一步完善内部监管机制,规范法律援助服务流程,落实法律援助案件全过程监管,做到农民工案件结案必评,努力实现法律援助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的“双提升”。

法援有爱,情暖人间。

在全国各级法律援助机构的不懈努力下,法律援助之花在大江南北绽放得更加绚烂,法治阳光照亮了农民工的打工路,给他们带来了更多温暖。

THE END
1.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政府公共法律2023年度杭州市拱墅区法律援助中心信息公示2024-04-01 2023年第四季度拱墅区法律援助主要业务数据统计2024-03-04 更多 法律查询 中国裁判文书网2024-12-04 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2023-12-28 公共法律服务中心2023-09-11 更多 法律咨询服务 法律服务机构2024-12-04 拱墅区法律援助中心2023-09-11 更多http://www.gongshu.gov.cn/col/col1229746064/index.html
2.2004年法治大事记《办法》主要对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方式、程序及管理做出规定,要求律师应当履行法律援助义务,为受援人提供符合标准的法律援助;要求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积极开展与其业务范围相适应的法律援助工作。此外,办法还规定了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对本所人员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质量监督责任以及法律援助机构http://www.iolaw.org.cn/global/en/new.aspx?id=16285
3.县法律援助工作调研报告范文6篇(全文)围绕“公平与正义”这一主题,县法律援助机构在公民申请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的基础上,强化为民服务意识,进一步降低经济困难的标准,扩大法律援助的覆盖面,对具有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农村特困家庭救助证、五保供养证、特困职工证、失业救济金领取证、再就业优惠证、乡(镇)政府出具的经济困难证明之一的,均可得到https://www.99xueshu.com/w/filey6skk5tc.html
4.确山县司法局工作经验交流材料(通用9篇)《司法局二级机构管理及考核办法》、《人民调解案件考核奖励办法》、《示范化人民调解委员会创建标准和奖励办法》、《法治单位创建标准和奖励办法》、《新闻宣传及信息工作奖惩实施办法》、《法律援助经费补贴标准及使用办法》等20余项工作目标和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全部纳入目标管理考核体系,把各项工作任务细化量化到股、https://www.360wenmi.com/f/filep6fp2gh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