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深度共融互通公共法律服务“触手可及”

近年来,我市全面做实实体平台、网络平台、“12348广东法网语音平台”三大平台,全面做优“千人百场”送法律服务下基层、“普法·公共法律服务周”、“12·4国家宪法周”三大活动,构建“3+3+N”公共法律服务模式。以信息化为手段,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工作站(室)全覆盖的服务网络建设,有效整合律师、公证、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资源,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公共法律服务生态圈……通过多管齐下、综合施策,实现我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制度更加完善、手段更加充分、产品更加丰富、保障更加到位、队伍更加强大、效率更加明显、群众法治获得感更强,实现我市公共法律服务“三全”、“三率”目标。目前,全市建有市级实体平台1个、县区级实体平台7个、镇街级实体平台75个、村居实体平台1325个、已实现市、县、镇、村四级实体平台建设全覆盖。2022年至2023年5月,我市共办理各类公共法律服务近23万件。

法治保障

出台六项措施支持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努力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充分发挥生产性法律服务作用,支持惠州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市司法局出台法治保障中小微企业六项措施。一是强化政府涉企决策合法性审查(核)。二是推行行政执法“包容审慎”监管。三是畅通涉企行政复议案件“绿色通道”。四是开展惠企暖企法律服务活动。五是深入推进“减证便民”改革。六是实施企业法律顾问能力提升行动。

公证工作

推进公证体制改革,实现公证便民利民

律师工作

建立惠企稳企长效机制

2022年,市司法局紧紧围绕律师工作规范管理专项行动等重点工作,目标责任明确,措施扎实到位,全力推进各项律师工作落地落实,取得了一定成效。

第一,不断规范律师队伍执业行为。开展了各项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加强与公、检、法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监管合力。与市法院、市检察院联合制定《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法院、检察院与司法行政部门有关工作机制的通知》。制定印发《律师工作规范管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扎实组织开展律师工作规范管理专项行动工作,进一步提升我市律师工作规范管理水平。第二,积极引导律师队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健全律师服务民营企业“百所联百会”长效机制,推进“法治体检”常态化、制度化。2022年,开展法律咨询、普法宣传67场,为民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100多次,参与权益维护、纠纷调解25宗。第三,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举办法律服务机构与法律专业人才见面招聘会。2022年,全市律师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免费法律服务8200余件、捐款捐赠32万余元。

法律援助

推出“周六不打烊”等便民措施

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积极推进法律援助民生实事工作,优化服务提升质量,制定《惠州市法律援助案件指派办法》《惠州市法律援助律师值班管理办法》《惠州市法律援助机构案件回访制度》等制度,配合省、市做好法律援助“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为法律援助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开辟特殊群体“绿色通道”,落实首问责任制,推出“周六不打烊”、“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市域通办”等便民措施;推动实现全市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和值班律师法律帮助100%全覆盖;搭建“法律援助视频云平台”,为困难群众提供更加智能精准的法律援助服务;健全与总工会、团委、妇联、残联及公、检、法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优化法律援助律师队伍,组织业务技能培训。2022年至2023年5月,全市法律援助机构共组织办理法律援助案件7791宗、法律帮助案件9963宗,解答来电来访法律咨询27305人次。

司法鉴定

提高司法鉴定质量和公信力

市司法行政部门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持续加大司法鉴定行业监管力度,通过开展司法鉴定行业全面评查、诚信等级评估、“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等手段,提高司法鉴定质量和公信力。通过加强职业道德、执业纪律教育,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工作和社会公益活动,为维护司法公正、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作出积极贡献。目前,我市共有司法鉴定机构14家,过去几年全市办理司法鉴定案件数量呈稳步增长态势。2022年至2023年5月,全市共办理司法鉴定案件19000多件,为涉法律援助案件提供鉴定服务15件,依法为受援人员减免鉴定费用2万多元。

人民调解

有效化解基层矛盾纠纷

不断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的职能作用,有效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积极贡献。2022年至2023年5月,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开展矛盾纠纷排查2万余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7640件,调处成功7486件,调处成功率98%。

强化调解组织建设,持续壮大人民调解队伍。目前,全市共有各类人民调解组织1560个,其中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1325个,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75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45个,名人或个人调解室18个,企事业单位人民调解委员会97个,共有人民调解员9765名,其中专职人民调解员186人。

仲裁工作

建设联动服务机制

一是拓展格局,推进涉外服务,涉外法治建设开启新篇章。对标上海、深圳,牵头指导成立惠融国际商事调解中心,填补我市各市场主体在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商事调解服务需求上的空白。组织举办金砖国家仲裁合作论坛暨粤港澳大湾区仲裁联盟工作会议,并与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等机构代表签署了《金砖国家仲裁合作南沙共识》,加强与国际仲裁组织沟通联系。努力推动大湾区仲裁联盟信息数据的互联互通,深度融深融湾。二是拓展机制,推进便利服务,多元化解纠纷展现新活力。2022年9月,惠州仲裁委与惠融国际商事调解中心签订了《关于共同建立民商事纠纷仲调对接工作机制的合作框架协议》,“仲裁+调解”模式打通,法治营商环境得到优化与提升。此外,积极拓展职能,推进高效服务,惠州仲裁委先后与发改、自然资源等部门合作建设“惠州市信用+仲裁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不动产登记+仲裁联动服务合作平台”等联动服务机制。2021年至今,惠州仲裁委受理案件类型达到40种以上,涵盖了知识产权、网络直播等新兴领域。近3年来,惠州金融仲裁工作共受理金融纠纷案件(不含民间借贷)2154件,标的总额10.60亿元,占仲裁委受案总数39%以上,惠州金融仲裁已成仲裁行业特色品牌。

THE END
1.法律援助条例第一条 为了保障经济困难的公民获得必要的法律服务,促进和规范法律援助工作,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公民,可以依照本条例获得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无偿法律服务。 第三条 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积极措施推动法律援助工作,为法律援助提供财政支持,保障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http://www.changyuan.gov.cn/sitesources/cyxrmzf/page_pc/xxgk/bmxxgkznhml/zcwj/articlede139dffb65f4fc6a39140f38b3fec0f.html
2.汕头大学宁养院二、申请法律援助的材料 根据《甘肃省法律援助条例》第十四条相关规定,申请法律援助应当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书面申请,填写申请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的身份证明,代理申请人还应当提交有代理权的证明; (二)经济困难状况说明及个人诚信承诺; (三)与申请法律援助事项相关的材料。 以书面形式提出申http://www.hospice.com.cn/socialres.aspx?fid=13
3.线上提供法律咨询线下提供法律援助这通电话是12351工会服务职工热线日常接线中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的缩影。工作中,线上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直接为职工解决基础性法律问题,引导其树立法律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手段处理矛盾纠纷;线下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帮助职工进行劳动仲裁和代理诉讼,对追索劳动报酬和工伤等提供零门槛法律援助,切实做好职工的“娘家人”。(本栏稿件由http://www.sxgrw.com/2024/07/02/9977398.html
4.罗山县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线上调解,破解残疾少年困境本案中,在疫情防控形势下下,援助律师灵活运用线上、电话方式进行远程调解,创新做优便民惠民法律服务,终于使受援人在今后的日子里,有家可归、有人照管、有人抚养,生活有保障,切切实实让受援人感受到人间大爱和社会温暖。案件办理过程处处彰显着法律援助律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娴熟的业务技能。https://www.hntv.tv/dxxy/article/1/1509879029566226433
5.足不出户想申请法律援助?快来看这本指南,点收藏!点在看!点分享!二、如何线上掌上申请法律援助 ? 方式一:“网上点一点” 1、登录“浙江政务服务网”http://www.zjzwfw.gov.cn(将定位选到浙江省-丽水市),在搜索区域输入“法律援助”,进入页面点击“在线办理”。或点击“个人服务”,在“热点导航”页面选择“法律服务”类目下的“法律援助审批”,点击“在线办理”。 https://m.thepaper.cn/wap/resource/jsp/newsDetail_forward_5839353
6.惠州:“线上+线下”深度共融互通,公共法律服务“触手可及”惠州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积极推进法律援助民生实事工作,优化服务提升质量,制定《惠州市法律援助案件指派办法》《惠州市法律援助律师值班管理办法》《惠州市法律援助机构案件回访制度》等制度,配合省、市做好法律援助“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为法律援助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开辟特殊群体“绿色通道”,落实首问https://www.gdzf.org.cn/xbsy/gddt/content/post_137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