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1间,拎包入住!海沧“抢人”大战,祭出杀手锏!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

地点:海沧新阳街道城建海新阳光公寓

事件:福建安井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新增的46名工人拎包入住,这是海沧区委区政府,为辖区重点企业破解监督性医学观察与复工复产两难的重要举措。

排队量体温

戴好口罩,保持距离,安全第一

绿色小区,一人一间,温馨如家

热水器、床上6件套,消毒用品

一应俱全

城建开发(物业)公司支部书记孙晓宁说,为了支持海沧辖区重点企业的复工复产,海沧城建集团将在海新阳光公寓腾出8、9、10三栋住宿楼,一共577间供给新增员工居住,完成监督性医学观察。

公司也为此设定了管理操作流程,确保日常管理、消杀工作有序进行。

"

大家好,我叫张书豪,来自河南汤阴县,一路从河南坐车到厦门海沧,很开心,天气晴朗,心情很愉悦,让我更感动的是,海沧(政府和安井公司)给我们每一个新来的员工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住宿条件,拎包入住,有吃有喝的,感觉就像家一样温暖,感谢海沧,感谢公司!——张书豪

工人王彩风:我和儿子一起过来的,海沧比我想象的更好。

工人徐艳超:感觉海沧非常贴心,太贴心了。

工人李春丽:我带了几本书,小区又很安静,非常适合阅读。

工人左艳丽:我以前在江苏泰州,是朋友介绍过来海沧的,海沧的空气很新鲜,我第一件事就是洗个澡美美地睡一觉。

福建安井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会秘书梁晨:作为一家从事食品生产的省级民生保供重点企业,安井一贯非常重视生产安全和员工身心健康。在当前疫情防控重点阶段,我们一手严抓疫情防控,一手紧抓复工复产。要特别感谢厦门市、海沧区两级政府部门帮我们解决了企业在防控和复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倍感温暖和亲切!

除了城建开发(物业)公司

海投物业公司也在佳福花园

腾出300多间

服务海沧辖区重点企业复工复产

辖区54家重点企业

若有需求

小庄0592-6888715、15880048540

海沧区提供部分政府公租房作为重点企业新招聘员工过渡性住房:海沧区工信局将佳福花园1号楼及8-11号楼作为54家市重点企业新入厦无住所的新员工提供1个月的过渡居所,房源委托海投物业公司运营管理。

一、房源信息:

(1)佳福1号楼共322间单间,单间面积46.45平方米,配有床、衣柜、桌椅、热水器、宽带等设施,可直接拎包入住。

(2)佳福花园8-11号楼目前正在验收中,同步海投物业公司根据目前防疫及后续企业租住实际需求参照1号楼房的物资配备标准,正在组织推进佳福8-11号楼房间物资采购和配备工作。

(3)佳福花园8-11#楼共1187套房源。

二、具体申请流程:无法保障近期新入厦无住所新员工的54家市重点企业,可在计划入住前5个工作日内提交书面申请报告和入住人员信息表向海投物业有限公司申请以上房源1个月的过渡居所。

厦门市重点工业企业(海沧)名单

这项举措,企业反响非常好,真正体现我们海沧的人文关怀和一流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全面复工复产用工筑巢引凤,推动解决招工难题。

海沧,好一个“娘家人”

海沧区坚持有效阻击、精准防控,用严密有序的健康管理体系为企业复工复产“保驾护航”。

截至当前,全区已复工企业8595家,返岗人数超过16.46万人;全区规上(限上)企业、建设项目复工1150家(个)、复工率81.16%,返岗11.12万人、返岗率64.08%,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100%,省市区级重点项目复工率100%。

海沧还为企业的复工复产

推出以下贴心举措

组建15个服务组、包片责任到人,开展地毯式摸排、走访,纳入服务的企业达28271家。

分4类指导企业错峰复工,梳理包括“制定应急处置预案”等11个项目指导企业建立健康管理体系。

新媒体担纲,“今日海沧”1日5推,服务信息全域覆盖!加挂“健康管理”小程序,截止2月23日,在线健康管理43535人,筛出重点管理人员6143人,服务企业5980家,自动检测体温、咳嗽等异常状况246人次。

统一制发多个防控视频,涌现出欧米克等“抗疫”样板企业,为全区企业提供学习“范本”。

制定工业企业、建设项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封闭式隔离操作规程”“避免大型商超人员集聚购物有关措施”,明确疫情防控应急措施和处置流程。

通过自行采购、社会捐赠、市级调拨、国企采购等方式,多方筹集防护物资,向565家企业配售口罩约130万个,免费向190家企业发放中药防疫茶饮,惠及企业员工5.5万人。

组建区法律服务工作专班,为企业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和人民调解等服务,截止2月23日,调解涉疫情矛盾纠纷99起,提供法律咨询662人次,办理法律援助7起。

制定“应对疫情稳定生产九条措施”,从信贷、贷款、房租、税费、疫情防控费用补助、招工等方面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企业最高可获100万元补贴。

梳理“全程网办”等各类事项清单2634项,将“双向邮寄”事项范围扩大至全部审批服务事项;开辟“绿色通道”拨付应急物资生产补助经费,如:拨付丽厦医疗15万元、预拨安思尔企业315万元。

海沧区组织“点对点”绿色劳务专车“精准”输入。比如2月22日下午,来自河南省汝州市的51名务工人员,乘坐“赴厦返岗务工人员专车”,安全进入海沧通达集团厂区。

为了方便出行和返岗

海民还可以通过出示八闽健康码

证明个人健康状况

省时省力

太方便了!

操作指南

2.通过首页“八闽健康码”进入服务;

城市开始恢复了活力

但是战“疫”还未结束

为了你我、大家的健康

请坚持做好防护工作哦

原标题:《1人1间,拎包入住!海沧“抢人”大战,祭出杀手锏!》

THE END
1.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法律援助中心地址详情,位置示意图,地图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法律援助中心,联系电话:0592-6056148,地址位于滨湖北路9号行政服务中心二楼,靠近滨湖北二路、海林路、钟林南路和海林二路。在公共交通方面,附近设有多个公交站,包括海沧公路局、正元广场、滨湖北路、海沧税务等,可以换乘825路、M41路、381路、804路等多条公交线路。https://xm.city8.com/zhuanyejigou/55441373_fcz2.html
2.厦门市的法律援助中心有哪些在哪里厦门市法律援助中心地址一览表→买厦门市的法律援助中心有哪些,分别在哪里?在法律援助中心可以为保障经济困难公民和特殊案件当事人获得必要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值班律师法律帮助等无偿法律服务等,那么在厦门市的法律援助去哪里咨询呢,下面买购网小编通过各项参考资料整理了厦门市法律援助中心名单及厦门市法律援助中心地址一览表,给你提供参考,排名不https://www.maigoo.com/news/625671.html
3.厦门市区妇女法律援助站联系电话法律援助站厦门市法律援助中心 5289310 厦门市妇联 2113363 思明区法律援助中心 5818209 思明区妇联 5818329 湖里区法律援助中心 5621866 湖里区妇联 6033904 集美区法律援助中心 6665245 集美区区妇联 6068490 海沧区法律援助中心 5589311 海沧区区妇联 6583720 同安区法律援助中心 7033148 http://www.xmwomen.org.cn/zlzhx/flyzhzh/785738.htm
4.全国法律援助中心全国法律援助中心信息查询法律快车法律援助中心栏目为您提供全国各地法律援助中心地址、交通线路、联系方式、办公时间以及法律援助中心电话等全国各地法律援助中心信息,并提供专业律师为您解决法律问题,欢迎在线咨询!https://m.lawtime.cn/falvyuanzhu/xiamen/
5.厦门市法律援助厦门市律师事务所免费公益法律服务网厦门市法律服务网是中国一个公益性质的免费申请服务于本地区朋友的网站,为大家提供免费的法律援助和推荐优秀的厦门市律师事务所。http://erqi.vip/xiamen.html
6.福建师范大学学生法律咨询与援助中心(精选8篇)从2003年12月4日,福州市第一个学生法律援助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学生法律咨询与援助中心正式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将近一年的岁月。在这一年里,法援中心得到了来自福建师范大学学工处和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各位领导、老师的无私帮助、指导,这让我们能够迅速地发展起来,成熟起来,并真正发挥自己的一点作用。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1dz89zoi.html
7.海沧涉台法治宣传亮点纷呈普法法治那就量身打造服务菜单。近年来,海沧区司法局联合各部门,先后走进了明达实业、多威电子等台企开展宣传活动,赠送《厦门市涉台法律法规知识读本》,分发宣传材料,接受法律咨询;先后举办涵盖台企的“全区企业法律知识竞赛”、《劳动合同管理实务与用工风险防范》知识讲座等活动。https://news.ifeng.com/a/20150721/44211068_0.shtml
8.厦门:“一函两书”+“园区枫桥”,打造工会维权升级版工会2022年,海沧自贸园区职工法律服务一体化基地揭牌成立。基地作为海沧区“园区枫桥”工作试点,整合园区、司法、人社、法院、工会等部门职能作用,为企业职工提供普法教育、纠纷调解、法律援助、劳动仲裁、司法裁决等“一体化、一站式”的法律服务,发挥好“一函两书”作用切实为职工维权,并把一体化基地的工作辐射到园区周边https://www.workercn.cn/c/2024-05-08/8247533.shtml
9.厦门简介新闻频道全市近30万名志愿者常年参与交通文明、助老扶残、扶贫济困、支教助学、法律援助、环境保护、社区服务、为大型社会活动提供服务等形式多样的志愿行动,不仅积极服务需要帮助的人,也成为装点城市文明的亮丽风景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正为越来越多的市民所接受,形成“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http://news.cntv.cn/2013/12/13/ARTI138689840731678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