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GuangmingDaily)1949年6月16日创刊于北平,是新中国成立前夕、经中共中央批准、由中国民主同盟创办的全国性日报。从1953年1月开始,光明日报改组为由各民主党派与全国工商联共同主办,后来隶属关系几经变迁。如今,光明日报是中共中央主管主办,主要面向广大知识分子的一张全国性综合性思想文化大报。截至2021年底,光明日报社共有在职职工1122人,37个国内记者站,内设机构编辑记者392人,其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99.56%。
2.媒体社会责任理念
光明日报积极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宣传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立足知识界、面向全社会,坚持与真理同行、与时代同步,团结、联系、引导、服务知识界,激励广大知识分子为社会主义各领域建设、改革开放、社会发展进步多作贡献,努力建成“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在政治建设、理论创新、道德引领、教育启迪、文化传播、科学普及等诸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3.媒体在2021年度获奖情况
新闻类奖项: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5项、第三十三届中国经济新闻奖3项、第二届全国中小企业发展宣传报道优秀作品一等奖2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1-3卷)》语音陪伴套装等23个作品(团队)获选2021中国正能量“五个一百”网络精品等。
组织类奖项:中央网信办2021年网上重大主题宣传和重大议题设置突出贡献单位、2021年争做中国好网民工程表现突出单位、2021年全国巾帼文明岗、中央和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状、2019-2020年度青年文明号等。
个人类奖项: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首届中央和国家机关青年学习标兵、中央和国家机关优秀共青团员、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中央和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等。
中央网信办2021年网上重大主题宣传和重大议题设置突出贡献单位
二、政治责任
1.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持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阐释
头版头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2.在重大主题宣传报道中,规定动作不断流、不缺位,特色报道常出精品,为时代聚人心、为社会存正气、为人间弘美德、为民族展形象
3.搭建对外传播平台,及时澄清谣言谬误,还原事实真相,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成长之路·融荣与共》港澳台青年传播项目大型系列融媒体报道
三、阵地建设责任
1.探索传播渠道“破圈”,能见度和影响力不断增强
2.将融媒体报道思维贯穿始终,不断强化沟通联动,通过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实现传播效能最大化
精心策划《百年承诺千年跨越56个民族一起奔小康》系列新媒体产品,制作推出H5、图片报道、微电影、系列视频、诗画等产品80余个,其中《微电影:寻找》总曝光量超过1亿次。同时,在“七一”前后,连续推出的《启航》《对话28岁》《给00后的党课》等重磅视频产品均获全网转发,“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主题系列报道总阅读量超12亿。此外,“说说我家的小康故事”系列有声手账与报纸专栏同步推出51期内容,在各新媒体平台累计阅读量达2500万;《百名院士的红色情缘》栏目11期系列短视频全网播放量超过2000万次。
《微电影:寻找》封面图
重磅视频《启航》海报
《百名院士的红色情缘》专题页面
3.加快“光明号”和大型新闻图片库建设,实现新闻采编全媒体运作、全终端覆盖、全方位服务
光明日报客户端4.0版升级改造及面向知识界的“光明号”建设任务业已完成。“光明号”可为教科文卫理等领域的机构提供图文、视频、音频、直播等全媒体内容发布和全流程信息管理服务,已吸纳近百家教科文卫系统单位和头部机构入驻。有知名学者认为:“‘光明号’的开设是光明日报新媒体平台建设迈入新阶段的标志。”
光明日报“光明号”
大型新闻图片库建设如火如荼,光明图片库已有注册摄影师22000余人,图片存量560余万幅,日均新增新闻图片超1800幅。2021年,光明图片库深度参与“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56个民族一起奔小康”两会特刊、建党百年“七一”特刊、“东京奥运会”摄影专版等重大主题报道,全年共计推送图片36000余张。
四、服务责任
1.坚守版面阵地,邀请专家解读民生领域的重大政策和关键问题,全力做好惠民服务工作
《公立医院改革:改什么,怎么改》版面图
推出特殊公共服务系列报道“我眼中的小康图景”,以“版面+新媒体产品”联动的方式,集中展现各地在民生保障、基层文化设施等方面的先进成果;依托“智库答问”,邀请专家解读民生领域的重大政策和关键问题,为民众答疑解惑;每周推出一期《大健康》版面,回应公立医院改革等关系民生的社会热点,并做好肿瘤防治、口腔健康等方面的科普;推出普法短视频栏目《光明云说法》,创新使用情景剧的形式演绎生活中的法律应用场景,已在光明号、头条号、百家号、企鹅号、抖音、微视、快手、B站等8个平台开通官方账号,阅读量超14亿。
2.组织开展“2021企业校招光明大直播”“2021高校招生服务光明大直播”,架起服务大学生群体和广大考生的云桥梁
“2021企业校招光明大直播”澳门大学生就业与实习专场
2021年3月至5月,“2021企业校招光明大直播”通过光明日报客户端、光明网等多平台协作,以跨地域、跨媒介形态的系列大型直播活动为求职者与招聘企业之间架起信息沟通的云桥梁。全年共推出16场直播,全网传播量累计突破3300万次,总观看量累计突破1710万人次。
“2021高校招生服务光明大直播”走进武汉大学
2021年6月至7月,“2021高校招生服务光明大直播”活动成为考生、家长获取权威招考信息的绝佳选择。直播总时长8500分钟,约140个小时,观看总量超过9000万人次。
《强对流天气频频来袭,我们如何未雨绸缪》版面
疫情期间,每日及时在两微一端刊播各地病例新增情况、风险区域调整信息和受疫情影响的各行各业的政策变动信息,让群众了解疫情最新动态,提前做好工作生活安排。
光明日报微博#疫情阻击动态#截图
五、人文关怀责任
1.讲好普通百姓故事,就业、教育、养老、脱贫攻坚等民生报道有声有色
自觉与中央“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的指示精神同频共振,推出《当人才有更多去处,一线城市如何应对》《大学生灵活就业如何另辟蹊径、向阳生长》等报道,呼吁各地政府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条件,引导他们打开就业思路。“退役军人风采录”推出《石炳启:“大校村官”为民谋福利》等25篇报道,聚焦退役军人致力乡村振兴、自主创业的成功事例。
《当人才有更多去处,一线城市如何应对》版面图
教育报道坚持光明特色,突出问题意识,把脉现实痛点。例如,在“双减”政策颁布后,及时刊发《“双减”后第一个学期,中小学校将有哪些变化》等报道,从专家视角解读和预测该政策对中小学校的日常教学带来的变化。网友留言称:“这样的报道直面问题,专业可信。”
《“双减”后第一个学期,中小学校将有哪些变化》版面图
《如何让“银发族”老有所玩、老有所乐》版面图
《西海固:蓄足动能再出发》版面图
2.握紧“笔杆”,锤炼“笔力”,以典型报道反映少数民族、妇女、儿童、残疾人的状况与呼声
《致敬,新时代的“半边天”——写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版面图
推出《民族医药沃土上的耕耘者》《屯垦戍边,守护一直在路上》,讴歌少数民族科学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弘扬少数民族文化;《致敬,新时代的“半边天”——写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赞美新时期女性为国家做出的杰出贡献;《奋进“十四五”,让残疾人生活更加美好》《完善残疾人权益保障共享幸福美好生活》全面展现“十三五”时期残疾人事业成就和“十四五”规划擘画的残疾人事业发展蓝图;《让“来自星星的孩子”光芒闪耀》歌颂孤独症儿童守护者的奉献精神,呼吁全社会关心特殊群体。
《奋斗青春无悔抉择》专栏报道版面图
《毕业生声讨的只是查重涨价吗?》网络截图
六、文化责任
1.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书写中国梦
持续推进“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工程,围绕党史学习教育等重大主题展开系统论述,共举办5场宣讲。活动精剪视频分别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人民日报客户端、央视新闻客户端以及多个商业平台上线,形成宣传合力。“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多次被列入中宣部年度工作要点和中央文明委年度工作安排,被誉为“全国核心价值观宣传的标杆性活动”。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与党的指导思想的创新发展》宣讲现场
推出重点全媒体专栏《人民需要这样的文艺家》,激励文艺工作者树立远大理想,为人民而写,为时代而歌,读者纷纷留言:“这才是人民需要的艺术家”。
《光辉的历程永恒的经典》版面图
《人民需要这样的文艺家》专栏报道版面图
2.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发展
“中国好手艺”“有声手账”截图
注重文化传承,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推出《丹青百年》《风华正茂》等美术专版,用经典美术作品艺术地展现党的百年历程;推出全媒体栏目“中国好手艺”,讲述非遗传承人多年来研习各类绝技的经历和感悟,光明网同步制作“有声手账”,网友评价报道“让人看到了手艺人的默默坚守,感受到了‘非遗’令人赞叹的魅力”。
《让文物“说话”,传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版面图
《网络中国节·中秋》专题页面
全媒体报道《晒晒咱的国之重器》
策划推出“破四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研经费如何管理使用”等系列报道,坚持问题导向,引发科技界、教育界共鸣。
“破四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报道截图
《笔墨中,蕴藏着信仰和力量——百位科学家入党志愿书发布》版面图
《光明追思》全媒体专栏以突出贡献知识分子逝世报道为抓手,表达光明日报对知识分子的关怀,引导社会大众对知识分子加以尊重、加以重视的良好风气,微博话题总阅读量超5.1亿。
七、安全责任
1.安全刊播情况
光明日报社不断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向全社印发《光明日报三审制(试行)》等文件,修订完善《光明日报社防堵差错奖惩办法》(光编字〔2021〕3号),责任更加明确、重点更加突出,确保采编工作有章可循、有章可依。
2.完善刊播制度
报社各采编部门、直属报刊社认真贯彻执行报社、部门各项制度规定,做到审校各环节都有明确意见并有责任人签字留档,流程可查可控,将三审三校基本要求落到实处。
光明网、光明日报“两微一端”通过采取创新版面诵读机制、敏感信息特殊标识、完善退稿机制、加强稿件查重、制作版面收尾流程标牌、增加夜班审读环节等一系列措施,也建立了完善的内容审核管理制度,坚持网上网下一个标准、同等流程,进一步排除风险隐患。
3.建立应急预案
在夜间、节假日、重大事件时期,严格落实7×24小时值班制、负责人在岗带班制,执行首接首问责任制,切实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八、道德责任
1.遵守职业规范
2.维护社会公德
积极承担引导社会、影响舆论、弘扬正气、凝聚人心的重要使命,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底线意识、导向意识、阵地意识,严守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底线。
3.接受社会监督
九、保障权益责任
1.保障从业人员合法权益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障员工薪酬福利,积极开展员工培训、助力员工个人成长;支持保护正常采编行为,及时为受到侵害的采编人员进行申诉,依法保障员工各项权益。
2.保障从业人员薪酬福利
3.规范新闻记者证管理
及时为符合申领新闻记者证条件的新闻采编人员办理申领新闻记者证,每年为持证员工办理年检手续,同时及时收回离职、退休等采编人员的新闻记者证,确保采编队伍持证情况真实准确,在历次年检过程中均未发生违规情况。
4.开展员工培训
十、合法经营责任
1.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2.严格做到采编与经营两分开
十一、后记
2021年,光明日报不断强化主流媒体责任担当,积极认真履行媒体职责,全年未被行政管理部门或行业组织作出行政处理、通报批评。2022年,光明日报将继续加强资源整合、强化协调联动、打通传播渠道、深化融合创新,进一步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同时积极拓展传播阵地,加强同国外主流媒体合作,构建多语种国际传播矩阵,内外宣联动,不断增强国际传播工作的时度效,为新时代新征程凝聚强大精神力量、提供有力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