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让农民工能依法维权。今年,长春市法律援助中心组织开展了“农民工维权百日攻坚战”专项行动,累计开展普法宣传活动10次,解答农民工法律咨询1500人次,办理农民工维权法律援助案件240件,挽回经济损失280万元。
完善平台做“加法”
“没想到在劳动仲裁机构就能咨询法律问题,还能申请法律援助,真是太方便了。”日前,农民工朱冬梅赞叹道。
朱冬梅在一家公司工作期间,未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由于公司一直拖欠工资,她来到宽城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寻求帮助,正好遇到了在法律援助工作站值班的宽城区法律援助中心主任梁瑞霞。
梁瑞霞介绍,“此案案情比较简单,当事人也符合援助条件,所以马上为她办理了法律援助手续,代写了仲裁申请书,并帮助她立案。最终,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朱冬梅拿回了工资、经济补偿金、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总计7000元。”
“为了更方便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我们在完善四级法律援助服务网络基础上,还在工会设立6家法律援助工作站,在劳动仲裁和劳动监察机构设立6家农民工专项法律援助工作站。”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田流说。
开辟便捷维权通道
优化程序做“减法”
3月13日,农民工郭明刚来到市法律援助中心,从咨询、申请到审批、指派,不到半小时,就拿到了法律援助手续,这让他感到很意外。
市法律援助中心专职律师张怀明表示,由于该案属于人身损害赔偿的执行案件,当事人是农民工,按照“一个免予、三个当场”服务原则,市法律援助中心为其优先提供了接待、咨询、办理服务。
温馨服务做“乘法”
陶爱红告诉记者,与王国杰相同处境的还有24位工友,他们都是外地来长务工人员,因为拖欠工资问题申请了法律援助,为了让他们能在家多住几天,大年初七上班,法律援助中心便帮他们代缴了诉讼费。
让法律援助“多跑路”,让农民工“少奔波”,这是我市法律援助机构打造“法律援助惠民生·助力农民工”品牌的一项创新举措。
“为了解决农民工跨地域维权案件调查取证难、信息查询难的问题,市法律援助中心联合45个城市建立了农民工法律援助异地协作机制。”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田流说。
多渠道法律宣传
化解矛盾做“除法”
一家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双阳分公司自2017年4月开始,拖欠史某某等32名农民工的部分工资。由于工资迟迟不能发放,大家情绪激动,多次上访。
“在群体性农民工案件中,仍有一部分人不信任法律、不相信依法维权,其根本原因为农民工法治意识不强、维权渠道闭塞、依法维权能力不足。”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田流分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