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院是医疗机构通过技术手段将医疗资源从医院内部拓展到互联网端,开展在线医疗及健康服务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包括作为实体医疗机构第二名称的互联网医院,以及依托实体医疗机构独立设置的互联网医院。据统计,截至2018年3月,全国互联网医院数量已达到95所,其中上线运营有82所,在建有13所。作为全国首家互联网医院,乌镇互联网医院在开业运营4个月期间,单日在线接诊量已经突破1.8万人次,达到了三甲医院的规模。
2PSET研究方法
PEST分析法是分析外部环境的一种常用方法,即从政治(politics)、经济(economy)、社会(society)和技术(technology)4方面分析行业所处的外部环境。本文旨在利用PEST模型,分析我国互联网医院面临的外部环境。
3PEST分析结果
3.1政治环境
3.1.1政策利好,在中央和地方的鼓励下继续发展。互联网医院的建立既符合我国新医改中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又符合“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在宏观上,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2018年8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8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指出健全互联网诊疗收费政策,逐步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诊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范围。随后政府频频发文,为互联网医院发展带来了新的政策环境机遇(表1)。
同时,地方政府结合当地实际医疗服务水平和经济实力制定一系列地方政策鼓励互联网医院发展。早在2015年,浙江省桐乡市政府批复全国首家互联网医院---乌镇互联网医院;2016年,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四川省卫生计生委也着手从政策上解决互联网医疗的项目价格、医保结算、收费标准等问题。2017年,好大夫在线银川互联网医院与银川市医保信息系统完成了初步对接,成为全国首家就诊后可医保报销的互联网医院。在互联网医院的发展上,中央和地方都给予了极大的鼓励。
3.1.2互联网医疗规章众多,互联网医院的法律适用性较差。我国针对互联网医院出台的3份互联网医院、互联网诊疗、远程医疗的管理办法均属部门规章,法律位阶较低,适用范围有限。其对互联网医院仍按照实体医疗机构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执业医师法》等规定进行审核和管理。由于互联网医院与实体医疗机构在确定病历信息,对互联网诊疗形成的病历信息进行存储和管理等保护患者信息安全以及人身安全的措施上存在一些差异,在法律适用上存在一定的差别,对互联网医院的有关管理制度和法规仍需进一步完善。
3.2经济环境
3.2.2卫生资源配置区域间差异大。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东中西部资源分配存在不均衡状态,就医疗资源而言,同样也存在类似的境况。2017年我国各地区不同等级医院数量情况显示,我国东部地区医院数量不论是一级、二级、还是三级都明显超出中部和西部。东部地区的三级医院数量约占我国三级医院总量的50%,而在各地区内部,优质医疗资源多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面对这种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状,通过互联网医院,将诊断技术进行空间上的传输,能够改善患者的健康水平,缓解区域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状。
3.3社会环境
3.3.1人口老龄化比例增大。2010年,我国正式迈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16年,全国老龄化人口达到15003万人,占总人口的10.8%,社会老龄人口抚养比为15.0%。2013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慢病患病率为53.99%,占老年人口的一半以上。65岁及以上人群两周就诊率为26.4%。利用互联网医院对老年人进行康复治疗、健康照护、远程会诊等,一方面节约了实体医院的医疗资源,另一方面,由于老年人特殊的身体状况,极大地方便了老年人的看病就诊过程。
3.4技术环境
3.4.1互联网技术飞跃发展,互联网医疗市场发展潜力扩大。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2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9.6%。其中,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新增6433万,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8.6%。2018年第四季度,我国移动宽带用户通过4G网络访问互联网时的平均下载速率为22.05Mbps。未来5G网络和移动设备的飞速发展,一方面为互联网医院提供了强大的市场用户支持,另一方面也为互联网医院在线诊疗提供了通信技术支持。
3.4.2实体医院的医疗技术支持。根据我国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线下我国互联网医院的发展可以存在两种不同的运行模式,但是不论是何种互联网医院,其必须要有线下具有执业资质的实体医院提供诊断和技术支持(表2)。以广东省网络医院为例:其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为依托,连接各药房和社区卫生中心,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咨询问诊服务。目前,大部分线下医院都为三甲医院,三甲医院由于在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能力方面处于领先水平,为互联网医院的安全问诊提供了专业诊疗技术保障。
表2互联网医院的线下实体医院
3.4.3诊断技术的不确定性,患者安全风险大。利用远程医疗技术跨区域进行线上的诊断,存在一些固有的困难和风险。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医生与患者之间身体接触和非言语的沟通是不存在的,医生通常通过病人的口头描述来了解病人的医疗问题。对病人的病史了解有限,增加了医患之间沟通的难度,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患者安全风险。
4思考与建议
4.2政府应加大对“互联网+医疗健康”投入
互联网医院是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一大重要措施,同时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在健康产业快速发展的时代下,要想取得长远的发展,还需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政府投入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上做到双管齐下,整合政府和社会资源,努力构造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
4.3发挥互联网医院跨区域优势,打破医疗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现状
互联网医院利用远程诊疗技术,能够快速便捷地通过跨区域的方式对患者进行问诊和治疗,将优质的医疗资源传递给资源紧缺的需方。依托国家分级诊疗政策,发挥互联网医院诊疗优势,有利于缓解我国医疗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现状,为包括偏远地区在内的医疗资源缺乏地区提供优质的诊疗服务。
4.4保证互联网医院运行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4.5做好互联网医院推广工作,提升优质服务可及性
5结语
互联网医院在目前政策利好、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支撑下,能够为我国目前的卫生事业做出重要的贡献,缓解目前我国“看病难,看病贵”这一难题,为医改提供解决方案。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在制度和法律上加快步伐,加大对“互联网+医疗健康”方面的投入、健全有关互联网医院的法律法规建设,为互联网医院创造一个有力的外部环境。同时,作为互联网医院自身,也应该整合医院内部的资源,规范运行,抓住机遇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更加安全的诊疗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