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整顿|每日课堂《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

党内监督的任务是确保党章党规党纪在全党有效执行,维护党的团结统一,重点解决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保证党的组织充分履行职能、发挥核心作用,保证全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证党的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五条)

2.党内监督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党内监督的主要内容是:

(一)遵守党章党规,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模范遵守宪法法律情况;

(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确保全党令行禁止情况;

(三)坚持民主集中制,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贯彻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原则情况;

(四)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情况;

(五)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作风建设,密切联系群众,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情况;

(六)坚持党的干部标准,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情况;

(七)廉洁自律、秉公用权情况;

(八)完成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部署的任务情况。(《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五条)

3.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什么?

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六条)

4.党的领导干部应当如何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党的领导干部应当强化自我约束,经常对照党章检查自己的言行,自觉遵守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廉洁自律准则,加强党性修养,陶冶道德情操,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八条)

5.要建立健全怎样的党内监督体系?

建立健全党中央统一领导,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律检查机关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的党内监督体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九条)

6.党内监督工作的领导机构是?

党的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全面领导党内监督工作。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年听取中央政治局工作报告,监督中央政治局工作,部署加强党内监督的重大任务。(《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十条)

7.党委(党组)在党内监督中负什么责任,谁是第一责任人,党委常委会委员(党组成员)和党委委员在职责范围内履行什么职责?

党委(党组)在党内监督中负主体责任,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党委常委会委员(党组成员)和党委委员在职责范围内履行监督职责。(《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十五条)

8.党委(党组)履行的监督职责有哪些?

党委(党组)履行以下监督职责:

(一)领导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党内监督工作,组织实施各项监督制度,抓好督促检查;

(二)加强对同级纪委和所辖范围内纪律检查工作的领导,检查其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情况;

(三)对党委常委会委员(党组成员)、党委委员,同级纪委、党的工作部门和直接领导的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监督;

(四)对上级党委、纪委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开展监督。(《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十五条)

9.党的工作部门应当严格执行各项监督制度,加强职责范围内党内监督工作,既加强什么监督,又强化什么监督?

党的工作部门应当严格执行各项监督制度,加强职责范围内党内监督工作,既加强对本部门本单位的内部监督,又强化对本系统的日常监督。(《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十六条)

10.党内监督必须加强对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和关键岗位领导干部的监督,重点监督什么?

党内监督必须加强对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和关键岗位领导干部的监督,重点监督其政治立场、加强党的建设、从严治党,执行党的决议,公道正派选人用人,责任担当、廉洁自律,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情况。上级党组织特别是其主要负责人,对下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应当平时多过问、多提醒,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领导班子成员发现班子主要负责人存在问题,应当及时向其提出,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上级党组织报告。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个人有关事项应当在党内一定范围公开,主动接受监督。(《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十七条)

11.党委(党组)应当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掌握其哪些方面的状况?

党委(党组)应当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掌握其思想、工作、作风、生活状况。(《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十八条)

12.领导干部应当在民主生活会上把哪些问题说清楚、谈透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民主生活会重在解决突出问题,领导干部应当在会上把群众反映、巡视反馈、组织约谈函询的问题说清楚、谈透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提出整改措施,接受组织监督。(《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二十条)

13.党内谈话制度包括什么?什么情况下使用哪种谈话方式?

坚持党内谈话制度,认真开展提醒谈话、诫勉谈话。发现领导干部有思想、作风、纪律等方面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有关党组织负责人应当及时对其提醒谈话;发现轻微违纪问题的,上级党组织负责人应当对其诫勉谈话,并由本人作出说明或者检讨,经所在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签字后报上级纪委和组织部门。(《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二十一条)

14.党的领导干部应当每年在党委常委会(或党组)扩大会议上述责述廉,接受评议。述责述廉的重点是什么?是否需要公开?

党的领导干部应当每年在党委常委会(或党组)扩大会议上述责述廉,接受评议。述责述廉重点是执行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履行管党治党责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以及执行廉洁纪律情况。述责述廉报告应当载入廉洁档案,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二十三条)

15.领导干部应当如实报告哪些事项不如实报告有关事项需要承担责任吗?

领导干部应当按规定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及时报告个人及家庭重大情况,事先请示报告离开岗位或者工作所在地等。有关部门应当加强抽查核实。对故意虚报瞒报个人重大事项、篡改伪造个人档案资料的,一律严肃查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二十四条)

16.领导干部插手干预重大事项是否需要报告?

建立健全党的领导干部插手干预重大事项记录制度,发现利用职务便利违规干预干部选拔任用、工程建设、执纪执法、司法活动等问题,应当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报告。(《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二十五条)

17.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是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承担的具体任务有哪些?

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是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加强对所辖范围内党组织和领导干部遵守党章党规党纪、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情况的监督检查,承担下列具体任务:

(一)加强对同级党委特别是常委会委员、党的工作部门和直接领导的党组织、党的领导干部履行职责、行使权力情况的监督;

(二)落实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执纪审查工作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线索处置和执纪审查情况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向上级纪委报告,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

(三)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纪委发现同级党委主要领导干部的问题,可以直接向上级纪委报告;下级纪委至少每半年向上级纪委报告1次工作,每年向上级纪委进行述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二十六条)

18.纪律检查机关必须把什么放在首位,对哪些行为坚决纠正和查处?

纪律检查机关必须把维护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位,坚决纠正和查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口是心非、阳奉阴违,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欺骗组织、对抗组织等行为。(《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二十七条)

19.纪委派驻纪检组对谁负责?其监督的重点是什么?

纪委派驻纪检组对派出机关负责,加强对被监督单位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其他领导干部的监督,发现问题应当及时向派出机关和被监督单位党组织报告,认真负责调查处置,对需要问责的提出建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二十八条)

20.纪委派驻纪检组发现问题不报告不处置应当受到问责吗?

派出机关应当加强对派驻纪检组工作的领导,定期约谈被监督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派驻纪检组组长,督促其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派驻纪检组应当带着实际情况和具体问题,定期向派出机关汇报工作,至少每半年会同被监督单位党组织专题研究1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对能发现的问题没有发现是失职,发现问题不报告、不处置是渎职,都必须严肃问责。(《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二十八条)

21.接到对干部一般性违纪问题的反映,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应当如何处置?

接到对干部一般性违纪问题的反映,应当及时找本人核实,谈话提醒、约谈函询,让干部把问题讲清楚。约谈被反映人,可以与其所在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一同进行;被反映人对函询问题的说明,应当由其所在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签字后报上级纪委。谈话记录和函询回复应当认真核实,存档备查。没有发现问题的应当了结澄清,对不如实说明情况的给予严肃处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三十一条)

22.党的纪律检查机关依规依纪进行执纪审查,重点审查哪类领导干部?

依规依纪进行执纪审查,重点审查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领导干部,三类情况同时具备的是重中之重。(《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三十二条)

23.党的基层组织应当履行的监督职责是什么?

党的基层组织应当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履行下列监督职责:

(一)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监督党员切实履行义务,保障党员权利不受侵犯;

(二)了解党员、群众对党的工作和党的领导干部的批评和意见,定期向上级党组织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发现党员、干部违反纪律问题及时教育或者处理,问题严重的应当向上级党组织报告。(《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三十五条)

24.党员应当履行的监督义务是什么?

党员应当本着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行使党员权利,履行下列监督义务:

(一)加强对党的领导干部的民主监督,及时向党组织反映群众意见和诉求;

(二)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揭露和纠正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

(三)参加党组织开展的评议领导干部活动,勇于触及矛盾问题、指出缺点错误,对错误言行敢于较真、敢于斗争;

(四)向党负责地揭发、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纪违法的事实,坚决反对一切派别活动和小集团活动,同腐败现象作坚决斗争。(《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三十六条)

25.各级党委应当支持和保证哪些机构对国家机关及公职人员依法进行监督?

各级党委应当支持和保证同级人大、政府、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等对国家机关及公职人员依法进行监督,人民政协依章程进行民主监督,审计机关依法进行审计监督。(《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三十七条)

26.各级党组织应当如何支持民主党派履行监督职能?

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各级党组织应当支持民主党派履行监督职能,重视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提出的意见、批评、建议,完善知情、沟通、反馈、落实等机制。(《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三十八条)

27.各级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应当利用哪些手段拓宽监督渠道,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各级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应当认真对待、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推动党务公开、拓宽监督渠道,虚心接受群众批评。新闻媒体应当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坚持正确导向,加强舆论监督,对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发挥警示作用。(《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三十九条)

28.党组织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如何整改?整改情况需要公开吗?

党组织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应当做到条条要整改、件件有着落。整改结果应当及时报告上级党组织,必要时可以向下级党组织和党员通报,并向社会公开。对于上级党组织交办以及巡视等移交的违纪问题线索,应当及时处理,并在3个月内反馈办理情况。(《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四十一条)

29.党组织应当保障监督对象的什么权利?

原标题:《教育整顿|每日课堂《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THE END
1.「税收」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是什么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是什么 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是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所应承担的义务,是税收法律关系中最实质的东西,也是税法的灵魂。主体是一方是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责的国家各级税务机关和海关;另一方是履行纳税义务的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客体是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即征税对象。https://www.dongao.com/wdzt/zckjs_shuishou_3812281/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国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制定都必须以宪法为依据,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干。中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干,解决的是https://www.gov.cn/zwgk/2011-10/27/content_1979526.htm
3.法律的内容是什么?法律的内容主要体现为统治阶级的意志,并以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旨在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具体来说: 一、法律的定义 法律是国家的产物,由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它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意志,是统治阶级实现统治和管理国家的重要工具。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32e23225dfecc1000718
4.什么是法律的主要内容什么是法律的主要内容 答:法律的主要内容包括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法律权利是指依法享有的权利。权利的享有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可以自己作出某种行为,还可以要求他人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法律义务是一个与法律权利相对应的概念,指依法必须承担和履行的义务。义务的承担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必须作出或者不作出某种行为。 https://www.fljg.com/news/173344.html
5.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是什么律师普法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是什么2022-04-16 1,771 普法内容行政法律关系是指受行政法律规范调控的因行政活动而形成或产生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指参加行政法律关系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指行政法律关系中当事人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最高人民法院管辖全国范围内重大、复杂的第一https://www.110ask.com/tuwen/11260071727495663798.html
6.普法宣传法律小常识请家长以自身实际行动带动孩子学法、懂法、守法,从小养成良好的守法习惯,用法律法规约束自己的行为。家长要经常给孩子讲解每个公民应该履行的法律义务和责任以及自己所拥有的权利,让孩子从小懂得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知道法律、法规有其约束力和强制力,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增强法制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NjEyNDY5NA==&mid=2649634829&idx=3&sn=db1dce9e858a107690a876212ed89f30&chksm=824348de97e6dc7074d602ea2e0f905a8009c3624f08d37e084deb65fe741c402b95924c702e&scene=27
7.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传讲41.(单选题)法律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等因素。其中,()是决定法律的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 A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B地理环境 C人口 D以上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A 2.(单选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为核心。 https://www.jianshu.com/p/b0ed35862183
8.《法律的概念》读书笔记(一至六章)法律的概念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关于法律的简单说明:任何一个法体系都包含某些人或团体所发布的以威胁为后盾的命令,这些命令大致受到服从,且被规范的群体大体上相信:当违反这些命令时,制裁将被执行。发布命令者必须是对内至上,对外独立的。 三、法律的多样性 本章从三个方面反驳上述原始模型,第一是关于法律的内容,第二是关于法律https://m.douban.com/book/review/13801313/?ivk_sa=1024320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