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法学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学术积淀。上世纪40年代,法学家萨师炯来校任教,并于1949年担任学校教务长,奠定了我校法学教育的基础。1959年学校成立政治教育系,内设法学教研室;1969年至1985年,著名法学家吴文翰先生来校任教传承法学教育薪火;1993年学校设立法学专科教育,1995年设立法学本科专业,同年开始招生;2000年学校成立政法学院,下设法律系,我校法学教育开始呈现稳步发展趋势;2003年获得“法学理论”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得法学硕士一级学科授予权;2012年在法律系基础上成立法学院,标志着法学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层次和阶段。
三、加强学院文化建设,彰显专业特色按照“法学院活动精细化、专业化,班级活动普及化、大众化,社团活动兴趣化、多元化,宿舍活动个性化、生活化”的思路,法学院分层打造,分类普及,先后开展了一系列法学专业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举办了“法不辩则不明”主题金城大专辩论赛、“正天合”杯法律专题辩论赛、“师大杯”辩论赛、“四院联合”辩论赛等,通过与各高校、各学院学子同台竞技、切磋交流,培养了学生们的法律素养和逻辑思维,提升了同学们的思辨和应变能力。从法学作为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社会学科的特点出发,坚持现实指向和问题导向,坚持把课堂教学的内容需要与社会实际紧密联系,围绕推进法学教育同司法实践的对接;法学院每年开展不同主题的法律文化节,通过组织法治宣传、法律电影推介、法律常识竞答、经典案例分析、模拟审判等系列活动,检验法科学子扎实的专业功底,提升了全院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法学院还重视加强特色文化建设,自2013年以来,每年举办“法韵”文艺晚会,打造法治文化品牌,建立法治文化新阵地,充分展示学生法学教育的成果和富有创造性的艺术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2013年起,法学院积极落实教育部与法律实务部门开展的“双千计划”,先后选派党崇武、牛绿花、金怡、柴晓宇4位老师到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挂职,实地参与法院审判与管理工作;牛绿花老师还协助甘肃省法官学院甘南分院规划建设了“民族法制文化展览馆”,帮助该院“少数民族法制研究所”开展了民族法制文化系列图书的编辑工作。甘肃省人民检察院公诉办公室副主任张建春,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选派民二庭法官林衡春、行政庭副庭长毛胜利、执行局执行协调指导处审判员高子文、甘肃省国信公证处三级公证员刘燕宏先后到法学院挂职担任副院长,承担法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
法学院将紧紧围绕学校发展建设总体部署,秉承“民主建院、学术兴院、人才强院”的发展理念,把握法治大势,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质量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关键,不断提高学院的人才培养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为把学院办成特色鲜明、西部一流,全国有影响的教学研究型法学院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