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指尖上”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化律师制度、公证体制、仲裁制度、调解制度、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改革。”公共法律服务不仅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更是法治社会建设的基础性和保障性工作。当下,如何打通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是我国建设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2019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强调:“加强科技保障”“着力打造‘智慧法律服务’”。加快搭建智能精准的“指尖上”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以现代科技手段赋能公共法律服务,创新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模式、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向移动服务、个性服务方向发展,是提高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便利化水平,促进生活性法律服务向高品质、多样化升级的现实需要。

“指尖上”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的搭建应当始终秉承“为民服务”的原则,充分彰显均等普惠、便捷高效等特性。一方面,公共法律服务智慧化转型的目标应回归社会公众和公共利益本身,而非科技的简单嵌入,“智慧法律服务”开发应用应当以提升公众体验感为导向,以优化服务模式的便民性、高效性和易获取性为落脚点,不断提高公共法律服务的质效。另一方面,针对有的地方实践中存在的公共法律服务形式单一、资源分布不均和时效性不强等问题,可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现代化科技手段,对传统的公共法律服务进行改造升级,通过探索打破时空限制、畅通并拓宽基层公共法律服务的覆盖范围,让公共法律服务“指尖办”,以增加法律服务的可获取性,破解群众寻求法律服务难、渠道窄、质效难保证等问题。

THE END
1.政策法规法务网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法律援助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内容之一而且也是公共法律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把握时代脉搏和实践要求,必须坚持以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引领法律援助高http://zcfgfw.org.cn/show-102594.html
2.聊城市人民政府通知公告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依法依规化解信访难题,稳步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创新“1+3”行政应诉模式,社会矛盾纠纷得到依法有效化解。应急管理制度和方案不断健全完善,应急处置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数字政府赋能依法行政的实践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动性、创新性进一步彰显,榜样力量愈发突出,典型城市和典型经验的示范引领http://www.liaocheng.gov.cn/channel_t_156_11276/doc_65137c96565631a05d98c0bb.html
3.调研报告100篇专栏要突出服务内容方法的创新性。根据职工需求多元的现状,打造深受职工欢迎、普惠广大职工的服务项目。使经常性服务与项目式、订单式服务相结合,本级工会单层服务与各级工会上下联动服务相结合,工会内部运作与社会化运作相结合,传统服务手段与现代网络虚拟平台相结合,实现工会服务与职工需求的无缝对接。http://xjzclk.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6453.html
4.律师担任村(居)法律顾问法律规定安庆芳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作为集多项司法行政职能为一体的“窗口化”服务平台,突出综合性、专业性法律服务功能,同时发挥县域服务综合枢纽和指挥协调平台的作用。具体包括: 1.接待现场来访,解答法律咨询; 2.受理、审批法律援助申请,指派法律援助人员承办法律援助案件; https://lawyers.66law.cn/s240061929194d_i1335788.aspx
5.工会法律援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精选8篇)(三)发挥优势,注重实效 调解是我市工会法律援助职工过程中的一大特色。近年来,市总工会直接受理的集体劳动争议案件一般分两类,一类群访者直接找到工会,请求工会代表其出面反映诉求,解决问题;另一类群访者是在多个部门诉求未果,或得不到满意的答复时才来工会请求“娘家人”予以帮助。对直接受理的集体性劳动争议案件,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ald8b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