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推进公共法律服务的智慧升级社会·法治

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成果为我国司法工作的发展带来全新机遇,也敦促着公共法律服务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完成统筹升级,实现精准化、主动性的智慧发展。

近年来,各地司法行政机关纷纷探索创新路径,有效提高了公共法律服务的供给能力。在宁夏,得益于“智慧法律服务调度管理平台”的搭建完善,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在全域范围高效配置,“一网通办”的远景目标经端口整合成为现实。在河南,法律援助综合管理系统的试点运行,助推法律援助工作实现全要素、全业务、全岗位、全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的优良率显著提高,县域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取得突破。在湖北,“湖北法网”在系统内置入智能法律咨询功能,使公众无需支付任何费用即可随时随地获得个性化的法律意见。在浙江,在对数字法律服务平台的集约建设、数据资源的按需有序共享中,统筹提供智能精准的公共法律服务。

借鉴既有经验,持续推进公共法律服务的智慧升级,笔者建议:一是统合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服务数据,分析研判各地区对公共法律服务的差异需求,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有效覆盖。二是整合规范、案例资源,标记训练智能法律服务模型,推动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网络平台优化升级。三是挖掘平台服务优势,建立实体、热线、网络服务模式间的切换衔接机制,推进三大平台融合发展。四是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预警预测个体对法律服务的可见需求,推进“智慧法律服务”主动供给。五是汇聚机构信息、打通资源接口,应用智能技术形成供给与需求间的自动匹配机制,优化法律服务机构空间布局。

THE END
1.政策法规法务网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法律援助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内容之一而且也是公共法律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把握时代脉搏和实践要求,必须坚持以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引领法律援助高http://zcfgfw.org.cn/show-102594.html
2.聊城市人民政府通知公告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依法依规化解信访难题,稳步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创新“1+3”行政应诉模式,社会矛盾纠纷得到依法有效化解。应急管理制度和方案不断健全完善,应急处置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数字政府赋能依法行政的实践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动性、创新性进一步彰显,榜样力量愈发突出,典型城市和典型经验的示范引领http://www.liaocheng.gov.cn/channel_t_156_11276/doc_65137c96565631a05d98c0bb.html
3.调研报告100篇专栏要突出服务内容方法的创新性。根据职工需求多元的现状,打造深受职工欢迎、普惠广大职工的服务项目。使经常性服务与项目式、订单式服务相结合,本级工会单层服务与各级工会上下联动服务相结合,工会内部运作与社会化运作相结合,传统服务手段与现代网络虚拟平台相结合,实现工会服务与职工需求的无缝对接。http://xjzclk.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6453.html
4.律师担任村(居)法律顾问法律规定安庆芳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作为集多项司法行政职能为一体的“窗口化”服务平台,突出综合性、专业性法律服务功能,同时发挥县域服务综合枢纽和指挥协调平台的作用。具体包括: 1.接待现场来访,解答法律咨询; 2.受理、审批法律援助申请,指派法律援助人员承办法律援助案件; https://lawyers.66law.cn/s240061929194d_i1335788.aspx
5.工会法律援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精选8篇)(三)发挥优势,注重实效 调解是我市工会法律援助职工过程中的一大特色。近年来,市总工会直接受理的集体劳动争议案件一般分两类,一类群访者直接找到工会,请求工会代表其出面反映诉求,解决问题;另一类群访者是在多个部门诉求未果,或得不到满意的答复时才来工会请求“娘家人”予以帮助。对直接受理的集体性劳动争议案件,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ald8b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