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司法局“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新闻发布会现场。
西部网讯(记者凌旎)今天(5月20日),西安市司法局举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全市“司法便民”工作开展情况。
据西安市司法局副局长史伟介绍,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和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共制定便民服务措施120条,开展法治宣传430场次,提供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和律师辩护代理4万余件次,减免公证费用500余万元,上门办证823次,答复法律援助热线、网络咨询1100余次,为企业开展公益法律体检70次、提供法律咨询1875次。
着眼“便民、利民、惠民”方针,西安市司法局积极打造“城内半小时,城外一小时”的法律服务圈。碑林区成立全省首家公证调解中心,未央区成立全省首家“行政争议化解室”,高新区推广了灵沼司法所“便民服务卡”做法;在破解涉企法律难题方面,全市两级司法行政机关为3000多家企业担任法律顾问,为86家商会提供一对一法律服务,组建了76个律师公益团队服务商会协会、进产业园区、进重大项目、进顾问单位等。
2019年以来,围绕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西安市法律援助中心不断加大法律援助服务民生工作力度,全市法律援助机构共办理各类案件38026件,提供法律咨询146266人次,新出台便民服务举措31项,新建法律援助工作站19家。
西安仲裁委员会与市中级人民法院共同制定《关于建立诉讼与仲裁衔接工作机制的意见》,为民商事主体提供诉讼、仲裁、调解一站式服务,是群众进行诉讼、化解纠纷的新方式,也为企业主体提供了良好的法治保障。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