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学》2013年第一期目录及摘要

1、特稿(1)完善行政诉讼制度的若干思考江必新,中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内容提要:制定于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诉讼法必须发展和改革。当前行政诉讼法实施过程中存在权利救济不足、诉讼成本偏高、司法功能错位等问题。行政诉讼法应当从确保权利救济的有效性、降低行政诉讼成本、强化行政诉讼的解纷功能、促进诉讼效果最大化、防止行政审判权的怠用和滥用、提升行政诉讼法科学化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修改。

2、本期聚焦:十八大报告的法治精神解读(1)论法制的权威季卫东,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内容提要:本文以现阶段中国达成的关于树立法制权威的基本政治共识为出发点,主要从传统、理由论证以及调整问题的解决这三个层面分析了权威得以形成和维持的条件,概括出以权威制约权力的不同类型和制度设计模式。作者强调,在目前的社会现实中,应该首先理所当然地充分发挥法律规范的调整功能,然后再推动制度化的论证性对话。从这个角度来看,兼有技术调整和意见论证的程序权威就是政治体制改革“软着陆”的关键,是健全的、稳定的、依法的民主运作机制的核心因素。

(2)法治与小康社会莫纪宏,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3)法治的核心是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徐汉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内容提要:注重宪法和法律实施是当代法治基本内涵的普遍要求,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要求,是法治建设战略转移的客观要求。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实施面临着立法粗放与执行不力的困扰、经济状况与社会转型的制约、体制不顺与机制不全的束缚、法治传统与法治精神的缺失。保障宪法和法律统一正确实施,应加强和改进宪法实施,保障和落实公民权利,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营造和改善法治环境。

3、学术专论(1)论行业法孙笑侠,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得到季卫东、张志铭、葛洪义、宋方青、湛中乐、张梓太、李丹林、宋宗宇、张赞宁、刘志刚、丁关良、朱新力、李有星、陈林林、钟瑞庆、易凌等教授的帮助,在此致以谢忱。

(2)行政审批与权利转让合同的效力蔡立东,吉林大学法学院、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教授,法学博士。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7年重大项目“团体法秩序的法理逻辑”(项目编号:2007JJD81015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3)论民事法律事实的类型区分王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本文属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以及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民法学方法论”阶段性成果之一。

(4)中国应当构建什么样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左卫民,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对本文的写作,周维珩同学、马静华教授、刘方权教授提出了有益的修改意见,赵琦、罗文禄同学协助整理了文稿,周维珩、吕国凡同学参加了前期调研,刘宁、陈明国、谌辉、古剑、易文、阎晓秋、严明法官,刘贵文主任、闵姗女士给予调研方面的支持,在此一并致以谢意。本文的写作得到国家“九八五”工程四川大学社会矛盾与社会管理研究创新基地、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的支持,在此谨致谢意。

内容提要:在辩护率尤其委托辩护率持续低迷的情境下,逐步扩大刑事法律援助的适用范围以提高辩护率已成为维护被告人权利的重要进路。不久前公布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虽对此作出努力,将应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犯罪案件与可能判处无期徒刑的案件纳入法律援助范围,但基于实证调研的分析表明,这一进步的实践作用显然相当有限。综合考量诸方面因素,未来中国应逐步增加财政支持,建构起针对可能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重罪案件或普通程序审理的刑事案件法律援助制度,长远看甚至可考虑将其普适化。

(5)刑事错案及其纠错制度的证据分析张保生,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证据法基本范畴研究》(教社科司函\[2005\]217号)的研究成果。

内容提要:本文针对我国刑事错案种类泛化的问题,分析了“有错必纠”与无罪推定、证据裁判等法治原则的冲突;运用“证据之镜”原理阐释了刑事错案发生的不可避免性;通过对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考察,限定了刑事错案的范围;通过对刑事再审制度和错案追究制度的认识论和价值论考察,强调了坚持证据裁判原则、加强证据制度建设对纠错制度完善的重要意义。

(6)附理由的否认及其义务化研究占善刚,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内容提要:在民事诉讼中,附理由的否认乃是与单纯的否认相对的否认形态。与单纯的否认相比,附理由的否认能有效地促进当事人之间争点的形成从而能保障法院进行充实的、有效率的证据调查。在德国、日本等大陆法系国家的民事诉讼中,附理由的否认已呈义务化之趋向。无论是其判例还是学说均强调,不负证明责任的当事人若否认对方当事人所主张的事实,必须附有理由进行具体的陈述,而单纯的否认通常被认为是不合法的从而视为承认对方当事人所主张的事实。附理由的否认义务乃是基于诚实信用原则而创设的个别性义务。为平衡双方当事人诉讼上的不利益之归属,不负证明责任的当事人履行附理由的否认义务须以对方当事人所主张的事实已合乎具体化之要求为前提。不过,在情报偏在性的事件中,应例外地承认不负证明责任的当事人对对方当事人所为的抽象的事实主张也负有附理由的否认义务。

(7)“扒窃”入刑:贴身禁忌与行为人刑法车浩,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本文初稿曾提交北大法学院五四学术研讨会,得到了张守文、潘剑峰、汪建成、沈岿、梁根林、刘凯湘、傅郁林、郭雳、洪艳蓉、凌斌、龙俊、王成、王社坤等各位师友的指教,特此致谢。文责自负。

内容提要:“扒窃”入刑的法理构建,是被害人教义学与行为人刑法分工合作的结果。一方面,应从被害人视角出发,在不法构成要件层面进行扒窃概念的建构;“公共场所”与“随身携带”并非界定扒窃构成要件的核心要素;应以“贴身禁忌”作为扒窃概念的思想基础。扒窃是指侵入他人贴身范围、盗窃他人贴身携带的财物。随身携带的财物,如果不在贴身范围内,不能成为扒窃的对象;得到允许进入他人贴身范围后实施盗窃的,不构成扒窃。另一方面,应当发掘立法原意中的行为人刑法思想,在责任阶段限缩扒窃犯罪的打击范围;利用功能性的责任概念,在责任层面视情形给予扒窃的偶犯予以责任的减免。

4、立法与司法研究(1)中国民事司法案件管理机制透析蔡彦敏,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

(2)判决书“附带”:以中国基层司法“法官后语”实践为主线刘星,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为“中国政法大学校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编号09ZFG82006;亦为司法部2005年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重点项目“司法方法与司法公正”(05SFB1002)成果。

5、案例研究(1)涉诉舆论的面相与本相:十大经典案例分析周安平,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获江苏省青蓝工程项目的资助以及南京大学985三期项目的资助。

内容提要:涉诉舆论反映的是大众思维,特别专注于当事人身份信息的对立性,与司法思维发生偏离。涉诉舆论针对的虽然是司法,但发泄的往往是对于社会问题的不满情绪。司法顺从舆论的判决极大地加剧了司法公信力的危机,也势必激发舆论干预司法的热情。基于舆论压力而对法官的处理,增添了法官命运的随机性与偶然性,并因而引导法官将公平让位于摆平。法院应对舆论做法,虽无现实意义,但却深刻地反映了法院面对舆论压迫的艰难处境。

6、争鸣(1)劳动教养制度的终止与保安处分的法治化时延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内容提要:在社会管理创新的语境下,如何依循法治原则预防犯罪是一个亟需认真思考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保安处分是预防犯罪不可或缺的法律制度,然而目前一些保安处分措施存在不同程度的合法性问题,其正当性根据也受到诸多质疑。其中,劳动教养制度存在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形象,其存在的各种弊端成为不当干涉公民基本权益的隐患。完善我国保安处分制度,应提倡“重点突破、全面带进”的思路,即在废止劳教制度的同时,通盘考虑并解决目前各种保安处分措施存在的问题。实现保安处分措施的法治化,应首先解决合法化的问题,即形式上应明确保安处分措施的法律定位与权力归属,在实质上贯彻必要性和合比例性原则。

THE END
1.李荣凯1个人简介 2专业领域 3社会职务 4社会活动 爱心公益 法律援助 法律讲堂 5最新作品 6所获荣誉 7经典案例 8百姓口碑 9词条图册 1个人简介编辑 李荣凯同志现担任济南市中正荣凯法律服务所主任。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已连续10余年担任济南电台《以案说法》客座嘉宾主持,风雨无阻,每晚7:30准时在济南经济广播电台调频90.9频https://baike.sogou.com/v128451871.htm
2.江苏从7万多个法律援助案件中评出十大优秀案例【连网】 (记者 史卫平 通讯员 王园园)7月17日,记者从市司法局获悉,2016年度江苏省法律援助十大优秀案例和十大好案例评选日前揭晓,我市法律援助机构办理的“百亩藕田水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案”和“贺某等70人养老保险待遇纠纷案”,从全省7万多个案件中脱颖而出,分列十大优秀案例和十大好案例。 http://app.lyg01.net/?action=show&app=article&contentid=86303&controller=article
3.刑事法律援助十大典型案例的通报各区司法局,市法律援助处,各律师事务所: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保障法律援助法有效实施,进一步发挥典型案例的以案释法作用,提升法律援助知晓率和满意度,广州市司法局、广州市律师协会联合举办了2023年度法律援助民事、刑事十大典型案例征集评选活动。本次评选经过组织推荐、初步审查、专家评审、核实审定等多个环节,最https://www.gzlawyer.org/info/b3ad5d8777d443368b648a174711b8f6
4.工伤赔偿十大典型案例李水全律师选择的渠道和处理方式很妥帖”、“职工被侵权案件多发,折射出一些法律法规得不到很好的执行”、“应该从源头上增强职工的维权意识”、“劳动争议案件的调解,不应该是职工权益的让渡过程”……12月26日,多位权威专家汇聚河北工人报社,夺席谈经、论道维权,评选出2014年度河北省职工法律援助十大典型案例,并对工会维权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526423.html
5.经典案例 近日,四川锦湛律师事务所获聘西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开物科技有限公司常年法律顾问。 律所将指派由黄岚律师带头领导,张丽律师、罗艺律师、阎子豪律师、彭凯薇律师为成员的律师团队,为西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开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日常法律咨询与服务。 https://www.jinzhanlawfirm.com/public/think-tank/detail-14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