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文梅见习记者周南北京报道
辱骂,推搡,拖拽,扇巴掌,挥拳头,单手掐着她的脖子把她提起来按到墙上、让她无法呼吸……结婚十多年,丈夫长期的语言和肢体暴力把王女士“逼到了绝境”,她也想过报警,却又因受暴是“家事”“担心影响孩子前途”等顾虑选择了沉默。2019年,王女士被丈夫打到耳膜穿孔,身心遭受巨大创伤,多次萌生自杀念头,湖北监利市蓝天下妇女儿童维权协会(下称“蓝天下”)评估认为王女士的心理状态已属于“高危情形”,并第三次建议她报警……
北京市东城区源众家庭与社区发展服务中心创始人李莹从事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和家暴受害人法律援助工作多年,面对家庭暴力的严峻现状,她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我们这个社会对遭受家庭暴力的受害人要有支持,这种支持不是简单的‘他(她)打你,你就离婚吧’,这种支持应该是我们理解受害人的处境,我们尊重他(她)的真实意愿,我们做站在他(她)身后的有力力量,这样才能让受害人敢于站出来保护自己。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下称《反家暴法》)的有效落实对做好反家暴工作而言非常重要,同时,各方需联动发力,反家暴工作没有‘路人甲’,每个人都是‘联合主演’。”
在“孤岛”中沉默的受暴女性
女性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人,尤其在亲密关系中。
长期遭受家暴而迟迟不去寻求救助的女性很多,不少女性将之视为“家丑”而难以启齿。李莹表示:“很多时候,这些家暴受害人其实是一个孤岛。如果所有人都能勇敢站出来,或许我们就能更好地保护她们。”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基本理论学院教授王曦影介绍称,只有27.9%的女性在经历家暴后会选择求助,如果受暴女性对《反家暴法》更了解的话,就更可能选择求助,“但大多数女性知之甚少,甚至从未听说”,同时,是否积极求助与受暴女性的收入无关,工作稳定的受暴女性反而不一定积极求助。
更为“难堪”的是,受暴女性选择求助并不代表一定能获得帮助。近30%的警察在处理家暴问题时“经常或有时出现不作为现象”,超过80%的警察对家暴的处置仍采取“调解”进行干预,而对《反家暴法》比较熟悉的、得到更多上级支持的警察对家暴的容忍度更低。
实际上,报警后,警察不能及时有效处理已经成为《反家暴法》落实的一大挑战,这也影响了家暴受害人对公权力的信心,让他们觉得更加无助。李莹告诉记者,警察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才能有效地制止暴力,暴力停止了,家庭冲突自然会有所缓解。
另外,据记者了解,在司法实践中,家暴证据必须具有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如除了提供因家暴造成伤害的证据,还要证明伤情确实由施暴者造成、家暴的程度和次数等,这也导致家暴难以被认定。举证难、认定难导致家暴认定率、赔偿支持率偏低,也给女性逃离家暴带来了一定难度。
从“家暴”到“万家无暴”
家暴具有高发性和高致死性特征,据“蓝天下”创始人万飞介绍,报警人中首次受暴报警比例低,以此倒推,家暴实发数可能是报警数的数十倍。目前我们看到的家暴案件可能仅仅是冰山一角。同时,家暴的高致死性并不是指家暴个案致人死亡的绝对数大,而是命案中家暴导致死亡的占比较高。
如何减少家暴,实现“万家无暴”?
万飞是“万家无暴”项目的发起人,2020年退休之前,他是一名从业30年的老法制民警。2015年初,接连而来的家暴求助警情引起了万飞的注意:“我们当地的命案里,因家暴被打致死的人数就占本市命案死亡人数的28%,这还不包括自杀。”2016年3月,“蓝天下”和当地妇联共同发起了反家暴项目——“万家无暴”。项目采用“妇联+公安+社会组织+”的多部门联动的模式,更加有效地为家暴受害人提供综合服务。
实际上,王女士正是项目的受益者。记者了解到,在“蓝天下”的帮助下,王女士的心理状态已经好转,2019年后,社工帮她设计了可和平、快速离婚的方案,最终王女士提出离婚、儿子抚养权和财产平分等要求,并顺利与丈夫离婚。
除了加强反家暴联动机制的建设与协调外,面向公众和公权力部门的反家暴意识提升非常关键,加强《反家暴法》的学习和落实是重中之重。《反家暴法》自2016年开始实施,然而,“有近17%的受害人没有听说过,她们连听都没有听过,怎么能用法律保护自己。所以在《反家暴法》实施五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要提倡对它的学习、适用与理解。”李莹说道。
另外,根据“万家无暴”项目的实证发现,万飞提醒道,警方书面处置的效果比口头处置效果更好,因此建议受害人报警后一定要拿到法律文书,“即使你不想拘留对方,也要拿到法律文书,这样未来过不下去,这张纸就是证明你曾经遭受家暴的证据。”另一方面,很多家暴源于当事人沟通技巧不够、不能很好地管理自我情绪,万飞也表示,每个人都需要学习沟通技巧和情绪管理,这有助于减少家暴的发生。同时,“需要特别澄清的是,很多人因担心对施暴者进行治安处罚或者告诫以后对子女的政审有影响而不敢报警,但实际上,治安处罚和告诫对子女的政审并无太大影响。”
附:部分反家暴领域社会组织的求助方式
1.监利市蓝天下妇女儿童维权协会
求助热线:19171818026
2.北京市东城区源众家庭与社区发展服务中心
求助热线:17701242202
3.北京为平
支持热线:15117905157(全年无休)
4.彩虹暴力终结所
求助热线:400-1166-308
5.北京千千律师事务所
求助热线:010-8483327084833276(周一至周五9:00—17:00)
6.深圳鹏星家庭暴力防护中心
求助热线:0755-25950003、18929315210(周一至周五9:00-17:30)
7.出色伙伴
求助热线:4000-820211(每晚8:30-10:30)
责任编辑:方凤娇主编:文梅
周南华夏时报公益新闻部记者、编辑。始终对世界充满好奇、永远对公益抱有敬畏---探索,我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