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表示银行应承担举证责任若不能提供“无过失”证明则应承担责任
案例
银行借记卡盗刷问题再度升级。昨日有香港居民黄先生向记者爆料称,其持有的某大型国有银行尾号9443借记卡在外地被转账并提现共计约18.4万元。银行方面表示黄先生的案例已立案,银行已同公安部门一起介入调查该案件,并将尽快给受害客户一个明确答复与补偿。
文/记者王亮
客户
持卡到银行后继续被盗刷
在广州工作多年的黄先生2月27日遭遇离奇一幕。其持有的某大型国有银行借记卡在当日下午3时16分后约9分钟内被对外转账并取现共计约18.4万元。其中,部分取现的支出更是发生在黄先生在该银行营业厅查询时。
黄先生回忆称,在2月27日下午3时16分他突然收到一条该银行发来的短信称:“你尾号9443卡于27日下午15:16POS支出10万元。”随后,在15时17分发生了另一笔6.352万元的转账。“我当时很紧张,马上跑到天河北路中石化大厦的银行报告。”黄先生称。正当他来到该银行营业厅时,手机又陆续收到短信。其中,一共发生了有8笔每笔2500元的取现交易。
“我人和卡都在银行里面,卡里面的钱却在外地被转账,是不是很奇怪的事情?”黄先生抱怨称。至此,黄先生的银行卡前后发生了10笔支出与取现共计约18.4万元。
黄先生对记者表示,银行昨日向其解释称,黄先生的银行卡发生交易的地方是位于安徽安庆的一家体育用品商户。黄先生表示其从来没有到过安徽安庆,因此他对本次盗刷案件感觉非常奇怪。此外,黄先生表示,银行方面并没有把具体的银行交易与转账记录给他查阅,因此黄先生无法获知存在作案嫌疑的商户名称。
银行
目前正全力协助
公安机关调查
银行应承担取证责任
针对上述案例,广东胜伦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刘继承律师对本报记者表示,鉴于在银行与客户之间纠纷存在“取证难题”,银行方面应当承担案件主要取证与举证责任,从而最大限度避免因客户处于弱势地位而蒙受利益损失。
“银行与客户建立了服务合同关系。当客户所有的资金怀疑受到损失时,银行应当主动取证证明银行自身是否已经尽责,”刘继承表示。因此,银行方面需要向公安机关提供足够的“无过失证明”,否则银行就存在“未尽责”的嫌疑。
专家支招
如何防范克隆卡风险
据银行卡风险管理部门人士介绍,克隆卡和网上盗刷是银行卡盗刷案件中比较常见的犯罪种类,都能造成持卡人卡未离身而资金不翼而飞的后果。
一般来说,如果持卡人能提供证据证明是因为银行对ATM、门禁等管理不善,导致卡片在上述地方被克隆和盗刷,自己不存在过错,则损失由银行承担;如果银行有过失,持卡人也存在明显的过失,则可能两者各承担部分损失。
对银行卡盗刷案件,目前各地法院针对各方的过错情况,分别作出不同判决。如果持卡人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本身无过错,盗刷是由于信息被盗卡片被克隆,银行本身又无法识别克隆卡,或者商家对差异签名未作鉴别,法院一般会判银行和商家全赔;如果持卡人用卡不慎导致信息泄露,而银行、商家也存在明显过失,一般会根据过错程度判决三方分担损失;如果持卡人无法银行和商户存在明显过错,而持卡人自身却过错明显的,则可能会判持卡人承担损失。
银行卡
安全操作小贴士
保护密码
1.输入密码时用身体挡住。
2.不向任何人透露密码。
3.如发现ATM插卡口、出钞口、键盘等部位有被改装的痕迹,应及时与银行联系。
保护卡片
1.不要随便接受“热心人”的帮助,被他人引开注意力时,应用手捂住插卡口,防范骗子将卡调包。
保护卡号
1.不要随手丢弃ATM取款单据,也不要向别人透露您的卡号。
2.不转账到陌生账户。
案例1
卡被盗刷证据不足
法院判银行不赔
2010年7月,厦门梁女士将工资卡开户银行告上法院,诉称2010年1月26日上午自己正在厦门上班时,银行卡锁在家中却被人在浙江富阳市一家某银行的ATM上盗刷,损失4044元。而自己一个月后查账才发现,要求银行赔偿。几个月来,富阳警方又无从破案,她只能将发卡行告上法庭。
案例2
5分钟被“刷”走70万
2011年3月27日晚上,广州市民林先生在21时26分到30分短短5分钟内,接连收到四条提醒短信,自己的银行储蓄卡完成了4笔16万元到19万元不等的消费,总金额700100元人民币。
林先生表示,发生交易的全过程,他的银行卡并未离身,而且也有朋友全程做伴。公安调查时发现,银行提供的消费清单显示,四笔共70万余元的消费都是通过其他银行的一个POS机完成,该POS机登记在广州市站前路流花服饰批发市场一个叫“鹏飞服饰”的商铺名下。然而,民警前往调查,却没能找到这个商铺。也就是说,POS机登记的“鹏飞服饰”根本不存在。林先生与银行方协商未果,诉至法院,此前该案在海珠法院开庭。法官进行了调解,双方均表示可以调解,但林先生提出的条件是赔偿本金的95%,而银行则表示最多50%。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