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建成1.7万多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广西新闻

近日,司法部对法律援助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公共法律服务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其中,广西6个集体、9名个人获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个集体、29名个人获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广西司法行政部门以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为统揽,充分发挥法律服务、法治宣传、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工作职能,进一步提升司法为民服务能力和水平。目前全区已建成1.7万多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已基本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涌现出一批弘扬法治、维护正义的法律工作者。

“群众的事,都是大事”

“群众的事,都是大事。公证工作的本质就是为群众、为企业提供优质的公证法律服务。”柳州市公证处党支部书记张敏获评“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个人”。多年来,她积极换位思考,对接待的每一位当事人和出具的每一本公证书负责,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尽最大努力为当事人设计公证方案。

做好公共法律服务既要有为民初心,也需要有敬业精神和过硬专业水平。

“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个人”获得者、桂平市司法局政府法律事务股股长马丽华,不断拓展村(社区)服务领域,让更多群众学习领悟法律的重要性。她引导组织桂平市437个村驻村法律顾问,通过镇或几个村联合集中培训或分散培训的方式,开展对村法律明白人进行法律知识宣传培训工作,向群众广泛普及法律援助受理范围、经济困难标准、申请渠道等知识,引导群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整合各类法律服务资源,引导组织律师参与开展送法到广场、进企业、进军营、进社区等活动;参与组织协调律师事务所律师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活动,增强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更多优秀律师投身法援事业

近年来,梧州积极探索法律援助新模式,在广西首创“法律援助调解+线上司法确认”模式,在法援窗口签订的调解协议若不履行直接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赋予法援调解协议强制执行力;全面推广异地协作和“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爱心接待室+家庭矛盾调解”等多种维权服务模式,建立广西首个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社会保护”机制,推动搭建司法、社区、学校全覆盖的未成年人帮扶网络,形成合力对困境未成年人实现全过程帮扶……梧州市法律援助中心获评为“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

“急难愁盼”无小事,法律服务解民忧。

获评“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个人”的优秀工作者中,不乏法律援助一线的“耕耘者”,他们将党的关怀传递给每一位受援人,在每一件法律援助案件中,让受援人感受到公平和正义。

“是黎主任帮助开通绿色通道,追回了辛苦钱。”谈及藤县法律援助中心主任黎连梅,农民工周齐(化名)心怀感激。据了解,周齐与其他工人为某公司工作时,被拖欠工资2万多元,追讨无果之下申请了法律援助。黎连梅了解情况后,为周齐开通了绿色通道,在一个月内就帮他将被拖欠的工资追回。通过法律援助中心平台,不少困难群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贵港市港北区法律援助中心主任王丽霞,从事法律援助工作10年以来,审查受理法律援助案件上千件。为解决港北区法律援助工作人员紧缺和办案质量不高的问题,王丽霞创新性提出实施法律援助办案律师积分制管理办法,带动更多优秀律师投身法律援助事业,2023年该经验做法获司法部肯定并推广。

“线上30秒线下半小时”快速响应

“我们村就有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让我们感受到公共法律服务就在身边。”

“公共法律服务越来越周到,线上线下咨询都很方便。”

……

为把法律知识和维权服务送到群众身边,广西司法行政部门坚持开展普法进社区进乡村活动,收集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的质效。

群众的知晓率、首选率和满意率,是评价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成效的根本指标。

广西依托覆盖自治区、市、县、乡、村的五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广西法律服务网和桂法通App等平台,打造出“线上30秒线下半小时”响应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目前全区已建成1.7万多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累计解答群众法律咨询90.2万人次,年咨询量从2019年9.8万人次激增到目前的32万人次以上,群众满意度达98%以上;网络平台累计访问62.48万人次,提供智能咨询3.91万人次……通过公共法律服务的便捷化、零距离,积极回应民生诉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领域、多样化、高品质的法律服务需求。(记者刘莉通讯员欧波实习生韦墁茜)

THE END
1.广州市司法局关于招募法律援助志愿服务团队和法律援助志愿者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和《司法部中央文明办关于印发《<法律援助志愿者管理办法>的通知》精神,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法律援助志愿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强广州市法律援助志愿服务队伍建设,提高法律援助志愿服务质效,市司法局决定招募法律援助志愿服务团队和法律援助志愿者https://www.gzlawyer.org/info/45f9a5db1488492882464313f466f5b8
2.法律援助中心实习报告9篇(全文)实习单位介绍:许昌市法律援助中心是隶属于许昌市司法局的二级机构,挂市法律援助中心牌子,负责全市法律援助的管理、指导、协调和监督工作;受理、审批法律援助申请,指派法律援助服务机构实施法律援助;指导、监督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人员和社团组织开展法律援助工作,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受理县级法律援助机构的复议工作;负责市https://www.99xueshu.com/w/filedpqpmdqv.html
3.执业律师年度个人自评总结(通用32篇)该实习人员品行良好、诚实守信、认真勤勉、谦虚好学,积极学习律师职业道德与基本职业规范,对工作一丝不苟,认真勤勉,对客户认真负责、耐心细致,能够严格遵守所内的各项制度及律师行业规范,主动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综合素质,维护国家法律的正确实施及当事人合法权益,力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维https://3g.yjbys.com/ziwozongjie/598911.html
4.专职兼职法援律师执业许可程序申请材料6、省律师协会颁发的实习证和负责考核的律师协会颁发的《申请律师执业实习人员考核合格证书》复印件(本市实习人员无需提供); 7、执业经历证明;(申请重新执业人员需提供) 8、原有工作后又失业的,应当提供辞职文件或劳动合同解除通知书,并提供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街道办事https://sfj.wuhu.gov.cn/ztzl/lsgz/8295587.html
5.执业律师入会(专兼职律师)2.公职/公司/法援/军队律师转为社会律师的证明文件(复印件需加盖律所公章)。 3.缴纳会费和律师综合保险费的凭证。 (四)注销后重新恢复执业(含实习备案)的律师 1.执业证扫描件或复印件加盖律所公章; 2.律所关于该律师注销及重新恢复执业(含实习备案)的情况说明(加盖律所公章); https://www.cdslsxh.org/469/1165/73564
6.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法律援助中心的微博置顶 感谢您对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法律援助中心的信任。由于学校对新冠疫情的管控要求,法律援助服务现改为线上进行,如果需要联系志愿者寻求法律援助,请发送邮件到法援中心的工作邮箱cuplflyz2020@163.com,说明情况(若有材料可一上传附件发送),并附联系方式,我们的工作人员看到之后会及时与您联系。 https://weibo.com/cupll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