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滕州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在市司法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针,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的大局,以服务民生和社会发展为己任,开拓创新、务实工作,各项工作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959件,比去年同期增长580件,万人受援数18.8件,刑事案件1959件,万人受援数12.3件,民事案件901件,仲裁案件96件,行政案件3件,办结2740件,结案率达92.6%,挽回经济损失2000余万元,法律宣传19场次,接待法律咨询万余人次,有效维护了困难群体的合法权益。法律援助中心于今年6月,被国家司法部命名为“法援惠民生扶贫奔小康”品牌活动表现突出单位。法律援助标准化建设步入了全省先进行列,在11月19日召开的全省法律援助标准化建设经验交流会上,吕卫民局长代表滕州市司法局做了交流发言。12月下旬被滕州市推荐为受枣庄市委、市政府表彰的:全市“七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表现突出集体。在枣庄市平安枣庄建设法律援助考核中位居区(市)第一名。
筑牢忠诚,意志坚定
服务民生,竭尽所能
这一年,充分利用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30个法律援助工作站——18家律师事务所——13家基层法律服务所的法律援助实体平台和“法援在线”网络平台,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实行“全域受理、初审放权、就近承办、归口管理”的工作模式,极大简化了法律援助案件受理流程、缩短了工作时限、方便了受援当事人,城区群众可在市内任一家法律服务机构申请获得法律援助,真正形成了“农村半小时,城区十分钟”的法律援助工作圈,群众接受法律援助更为便捷,法律援助社会知晓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服务效能进一步提高。
这一年,始终坚持维护社会发展、服务民生是法律援助工作的重大政治责任。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以提供规范、标准、高质量的法律服务,在参与重大事件处置、特殊群体矛盾化解等中心工作中积极贡献法治力量。今年以来,受市委政法委安排牵头东沙河街道、省化工技师学院学生在常州实习自杀等重大矛盾案件处理工作组7个、成功化解疑难纠纷20余起,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领导的肯定。
质量至上,精益求精
这一年,一直致力于法律援助服务保障体系、服务质量评查体系、服务监督考核体系标准化建设。在前期与公、检、法等联合制定印发《关于加强和规范刑事案件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工作衔接意见》,2020年12月中心编制《滕州市法律援助案件标准化事务操作指南》的基础上,今年下半年又以市司法局文件形式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法律援助工作运行机制的意见》,并与公、检、法、劳动仲裁等部门多次座谈、征求意见,并在今年八、九两个月分别举办了法律援助工作、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培训班,对法律援助工作的申请、受理、审批、指派、承办等环节进行规范,特别是对案件质量的评查、服务监督考核作出了严格规定,形成了具有滕州特色的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规范化标准运行管理体系。今年以来,民事案件胜诉率达到91%,刑事案件辩护意见全部或部分采纳率达到95%以上,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在11月初枣庄市司法局组织的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查中,中心被抽调的20个法律援助案件中,民事、刑事案件平均得分均位列枣庄市第一名。我们推送的法律援助案例入围“山东省十佳法律援助案件”。
品牌文化,倾力打造
这一年,积极引入标准化理念,全方位加强“上善法援”服务品牌建设,着力培育法援文化。以组建“上善法援”社会志愿者服务团队、培树“上善法援”党支部品牌活动等为载体,广泛深入社会各领域、各层面,广泛开展“红七月”法律援助进社区、“敬老月”法律援助进社区、法治宣传讲座、义务劳动、慈善救助、交通义务执勤等社会公益活动8场次,为“品牌”建设赋予丰富内涵,将“为法援发展倾尽全力,为民生服务竭尽所能”的理念融入到每名公法人的血液之中,极大地调动了全员工作积极性,扩大了公法中心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滕州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将凝聚起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强大力量,紧紧围绕“工业强市、产业兴市”的发展战略,开拓创新,积极作为,再创新辉煌,谱写新篇章,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张环泽通讯员孙志强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