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月刊,大16开,160页,邮发代号:2-465

本刊为哲学社会科学重要研究成果的文摘类期刊,学术背景深厚,涵盖面广,强调学术品位,突出问题意识,倡导理论创新,兼及新知趣味。

全年12期,每月20日出版,每期定价30元,全年定价360元(含邮费)。

编委会主任:方军

编委会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列)

马涛王建峰方军

吕薇洲刘倩刘鹏

李琳李文珍李树民

李凌静李潇潇张萍

张跣张云华赵培杰

贺俊莫斌晁天义

梁华薛刚魏长宝

主编:吕薇洲

副主编:

李树民晁天义薛刚

特稿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理论

谢伏瞻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摘自《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5期

热点聚焦·创新驱动与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准确定位

洪银兴作者单位: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摘自《南京大学学报》2018年2期

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新质态

金碚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摘自《中国工业经济》2018年4期

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师博张冰瑶作者单位: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摘自《上海经济研究》2018年5期

新时代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路径

吕薇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摘自《改革》2018年2期

什么样的创业能够促进经济发展

国际科技活动核算体系的贡献与挑战

李金华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摘自《国外社会科学》2018年3期

前沿

人类头颅移植科学、伦理学和法律问题

雷瑞鹏邱仁宗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及道德建设研究中心,摘自《中国医学伦理学》2018年5期

学人与学林

缪勒与19世纪欧洲的佛经翻译和传播

洪修平孙亦平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摘自《世界宗教研究》2018年2期

马克思主义理论(栏目主持:李潇潇)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论析

高放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摘自《求索》2018年3期

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的内在逻辑

杨丽珍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世界哲学》2018年2期

共同性的重建与共产主义观念

袁立国作者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摘自《哲学研究》2018年4期

论马克思无产阶级立场的整体性政治哲学构建

刘宇作者单位: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东岳论丛》2018年3期

唯物主义目的论与改变世界

彭玉峰作者单位: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社会学文化学教研部,摘自《国外理论动态》2018年4期

资本主义再生产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周嘉昕作者单位: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系,摘自《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18年2期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当代转向

高德胜王瑶张耀灿作者单位: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思想教育研究》2018年5期

哲学·宗教学(栏目主持:莫斌)

马克思哲学何以是当代世界的哲学

赵敦华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哲学系,摘自《探索与争鸣》2018年4期

董仲舒春秋公羊学的思想渊源

任蜜林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摘自《现代哲学》2018年2期

王船山学术旨趣争讼与辨正

陈力祥杨超作者单位: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摘自《船山学刊》2018年2期

18世纪关于道德义务的争论与康德“自律原则”

H.F.克勒梅著钱康译作者单位/译者单位:德国哈勒-维藤伯格马丁·路德大学哲学系,摘自《复旦学报》2018年3期

从康德的观点看道德的最好理由

朱会晖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摘自《哲学动态》2018年4期

境况主义挑战与美德伦理

陈玮徐向东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摘自《哲学研究》2018年5期

笛卡尔与现代人文主义

陈勇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摘自《哲学分析》2018年2期

文学(栏目主持:李琳)

从文本到事件:兼论“世界文学”的事件性

张进张丹旸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摘自《文化与诗学》2017年第1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3月

事件与文学的边界

王晓路刘岩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外国语学院、美国研究中心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摘自《社会科学研究》2018年2期

段建军作者单位:西北大学文学院,摘自《社会科学辑刊》2018年3期

从《花间》词的特质到史词的产生

叶嘉莹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古典文化研究所,摘自《澳门理工学报》2018年2期

文化的中西古今之变与近代文体的转换生新

左鹏军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摘自《学术研究》2018年5期

现代汉语虚词与中国现代诗歌节奏

王雪松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华中师范大学诗歌研究中心,摘自《文艺研究》2018年5期

范小青短篇小说中的“世情人心”

王光东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摘自《中国文学批评》2018年1期

历史学(栏目主持:晁天义焦兵)

华夏族、周族起源与石峁遗址的发现和探究

沈长云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摘自《历史研究》2018年2期

丝绸之路与早期铜铁技术的交流

陈坤龙梅建军潜伟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摘自《西域研究》2018年2期

西方联邦观念的引进对晚清藩属观念的影响

李动旭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摘自《四川大学学报》2018年3期

中国共产党早期培植农民反帝意识的话语建构

刘建萍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求索》2018年2期

文人土改:新中国成立初期知识分子的革命实践与话语表达

常利兵作者单位: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摘自《上海大学学报》2018年2期

流言与暴力:法国宗教战争时期信仰共同体的边界固化

江晟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摘自《世界历史》2018年2期

马歇尔计划与美国工会上层的保守性格

王心扬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摘自《史学集刊》2018年3期

评布莱尔执政

钱乘旦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摘自《北京大学学报》2018年3期

惯例与产权的博弈:近代早期英国拾穗权之争

经济学(栏目主持:梁华)

习近平经济全球化科学论述的新观点、新理念

裴长洪刘洪愧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摘自《经济学动态》2018年4期

中国区域的国家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

潘文卿李跟强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摘自《经济研究》2018年3期

中国企业嵌入全球生产链的位置及变动机制

唐宜红张鹏杨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摘自《管理世界》2018年5期

制度理性:制度变迁、行为选择与社会秩序

赵万里徐铁梅作者单位:大连海洋大学经济学院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摘自《经济学家》2018年3期

最优环境税、影响因素及配套政策效果研究

金成晓张东敏王静敏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商学院暨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吉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摘自《山东大学学报》2018年3期

排污权交易市场协同发展制度研究

胡彩娟作者单位: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摘自《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8年4期

政治学·公共管理(栏目主持:李潇潇)

致用性价值取向:中国政治学发展的当代内涵

林毅作者单位: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政治学研究》2018年2期

身份与角色:对社会治理的政治学阐释

鹿斌金太军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大学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研究院南京审计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摘自《江海学刊》2018年3期

探索多中心协同治理模式

熊光清熊健坤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交通运输学院,摘自《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8年3期

行政主导人力资本均衡的可持续性

夏怡然陆铭作者单位:温州大学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摘自《学术月刊》2018年5期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现实内涵

李梦云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理论探讨》2018年2期

国际关系·军事学(栏目主持:张萍)

国际组织中大国否决权的规范价值探析

刘莲莲王晴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摘自《国际政治研究》2018年2期

中国执行联合国安理会制裁决议的现状与前景

黄瑶庄瑞银作者单位:中山大学法学院,摘自《现代国际关系》2018年4期

中国国际维和行动:概念与模式

李东燕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摘自《世界经济与政治》2018年4期

联合国、非盟与中国的和平伙伴关系建构

程子龙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摘自《国际关系研究》2018年2期

环境安全研究范式:内容与比较

李建福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摘自《太平洋学报》2018年5期

法学(栏目主持:刘鹏)

新发展理念引领法治中国建设

周佑勇作者单位:东南大学法学院,摘自《法制与社会发展》2018年3期

法律实施的语言学分析与解释

西方思想家对官员守法问题的思考

史彤彪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摘自《学术界》2018年5期

民法典的外部体系效益及其扩张

行为能力绝对无效主义的修正

郑倩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摘自《求是学刊》2018年2期

协同创新背景下职务发明奖酬制度的完善

李石勇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摘自《广东社会科学》2018年2期

刑法教义学视野下法益原则的畛域

高巍作者单位:云南大学法学院,摘自《法学》2018年4期

论终身监禁的必要性和体系化构建

舒洪水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反恐怖主义法学院,摘自《法律科学》2018年3期

陪审制法官指示的实验研究

吴旭阳杨建伟作者单位:厦门大学法学院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法院,摘自《师大法学》2017年第2辑

社会学·教育学(栏目主持:刘亚秋)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转型社会学认识

李友梅汪丹作者单位: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摘自《社会科学战线》2018年5期

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口流动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江立华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摘自《社会发展研究》2018年2期

历史社会学在中国的初兴

应星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摘自《学海》2018年3期

“主体民族志”叙事的本体论考察

朱炳祥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摘自《民族研究》2018年2期

中越边民跨国流动治理的困境与路径

李丽马振超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摘自《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年3期

不同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认同的比较研究

张翼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摘自《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年2期

中国公司治理改革的社会学分析

杨典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摘自《社会》2018年2期

学校对学业表现的影响机制

谢桂华张阳阳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摘自《社会学研究》2018年3期

新时代信息技术变革教育的关键历史跃迁

杨宗凯吴砥郑旭东作者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摘自《教育研究》2018年4期

古代家训对中国人品格养成的影响

金滢坤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摘自《厦门大学学报》2018年2期

新闻学·传播学

虚拟现实新闻的创新与困境

刘义昆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摘自《南京社会科学》2018年7期

互联网记忆、媒介传记与网站历史

吴世文杨国斌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摘自《国际新闻界》2018年4期

THE END
1.法律知识:法律的起源和演变古代法律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古代文明社会,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希腊等。 3.现代法律的形成 现代法律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古代法律的基础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现代法律日臻完善。在法律的形成过程中,各国家和民族的法律得到了相互影响和借鉴,形成了不同的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 二https://wenku.baidu.com/view/e100a49615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9e.html
2.法律硕士联考中国法律的起源在法制史的广阔天地中,夏、商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1世纪)作为中国古代法律的起源阶段,一直吸引着众多法律爱好者的目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寻那个遥远而神秘的时代,看看中国法律是如何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的。 一、夏朝:法律的萌芽 https://www.jianshu.com/p/a1ae34520e6e
3.2.1法学的历史(一):西方法学的历史西方法学的历史发展一、起源:古希腊 关于恶法的效力和守法义务来源问题 此时法学尚未独立,散见于哲学、政治学、伦理学、文学作品之中。 柏拉图 《理想国》 《法律篇》 亚里士多德 《雅典政制》 《政治学》 《尼可马克伦理学》 荷马史诗 索福克勒斯 《安提戈涅》 作为实践学问的法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909650/article/details/124350370
4.法律史论文范文同时,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的前身———判例教学法已随着法学教育的发展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局限性。人们开始怀念学徒制,诊所式法律教育在这种背景之下逐步形成[3]。从上述美国诊所式法律教育的起源及发展可见,诊所式法律教育与法律援助工作密不可分,诊所教育目标本身即带有公益性。https://www.gwyoo.com/haowen/10255.html
5.2002年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考试大纲法理学新浪教育一、法律起源的一般规律 跟随生产力发展进程渐变的规律。与国家同步产生的规律。与宗教、道德从融合到分化的规律。法律的产生经历了出习惯到习惯法再到成文法的漫长过程。 二、法律发展的一般规律 不断进步的规律;法律发展受经济条件决定的规律;法律历史类型的更替与继承的规律;依赖于革命或改革而发展的规律。 https://edu.sina.com.cn/l/2001-09-24/16437.html
6.浅析萨维尼的历史法学观查琪琦律师律师文集通过对民族法的本质的阐述萨维尼引申出历史方法论。主张通过考察法律制度及其学说的起源与发展变化来发现其精神和基本原则,试图从塑造者“民族精神”或法律的“观念”的社会历史、社会变迁和社会环境中找到法的“真谛”。萨维尼对历史方法的偏爱和对“民族精神”的简单化经常受到批判;并且,他的关于习惯法优于法典的结论https://www.lawtime.cn/article/lll115924326115929420oo708170
7.法的起源及历史类型.pptx法的起源及历史类型 第一节 原始社会概况 一、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组织结构 1、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难以为法律的存在提供经济基础 摩尔根1877《古代社会》:原始社会分为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每个时代又分为低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不管是原始社会的哪个时代和阶段,生产力水平都及其低下,没有剩余产品,不能产生https://mip.book118.com/html/2017/0922/134744867.shtm
8.法的起源(精选三篇)由此可见,东西方不同的伦理道德类型孕育出各具特色的法律发展模式。如果说法律形式主义体现了西方社会特有的市民伦理道德与制度安排,而法律伦理道德主义则充分反映了东方及中国社会固有的历史逻辑,体现了东方社会儒家伦理道德的法权要求。 参考文献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篇2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ru8ai3f.html
9.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00264讲义第二章学历提升学历教育儒家法律思想与当时社会转型期这个特定时代的矛盾,是其说不行于时、其人不得于志的根本原因,但儒家法律思想却是与传统农业社会相契合的,它的各种主要法律论点,经过改造,基本上为后世统治者所继承,成为正统法律思想的核心。 课后练习 1.先秦提出“明分使群”的国家与法律起源论的思想家是( ) http://xueli.en369.cn/jiaocai/1686903100104952.html
10.2010年4月中国法律思想史自考试题11.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性法规的作者是( ) A.李悝 B.子产 C.邓析 D.商鞅 12.商鞅的“变法论”可以归结为( ) 19.与晋代刘颂“律法断罪,皆当以法律令正文”主张较为接近的是( ) A.援引比附 B.罪刑法定 C.引经决狱 D.德主刑辅 https://www.hbzkw.com/exam/20120225162003.html
11.高一历史法律的起源严海峰简介:您正在观看的是高一历史优质课公开课视频【高一历史 法律的起源 严海峰】。如果您觉得该视频很不错请别忘了将该视频进行转发,让更多的人一起分享!请记住我们的网站【教视网 https://www.sp910.com/】,大量收录国家级优质课和各省市优质课、展示课、公开课等名师课堂实录以及从互联网搜集精选的经典教学视频https://www.sp910.com/shipin/lishi/g1/14295.html
12.考研法硕冲刺复习:法理学重要必背考点复习经验?法律历史 一、简述法律历史规律 (一)法律起源的一般规律: 1.跟随生产力发展进程渐变的规律。 2.与国家同步产生的规律。 3.与宗教、盗得从融合到分化的规律。 4.法律的产生经历了由习惯到习惯法再到成文法的漫长过程。 (二)法律发展的一般规律 https://www.kaoyan.com/zhuanyeke/jingyan/5c08b6cb05fad.html
13.黄卫东:英国的封建等级制度与固化的现代英美等级社会【摘要】本文回顾了英国封建等级制度起源,制度变化和消亡历史,指出大部分英国封建制度被消灭了,但等级社会历经千年,并未改变,而且延伸到北美,社会权力一直掌握在英美少数精英手里,其根本原因是英美都是北欧日耳曼人南下建立的殖民统治国家,贵族们严禁与土著通婚,保持贵族血统,无意于不同种族融合。他们通过意识形态控制民心http://www.kunlunce.com/e/wap/show2021.php?classid=16&id=152303